书城文学剑扫风烟:腾冲抗战纪实
40191300000020

第20章 迎国魂(2)

赤身露体的战士们沿山头四面散开,各自占领射击位置,推弹上膛,准备决一死战!

太阳火辣辣地照在战士们脊背后凸出的、一根根弯弯的肋骨和干巴巴的屁股上,蒸发起一阵阵难闻的血腥汗臭味。

西斜的太阳,照射在戴安澜的红漆棺材上,映起一片红红的光耀……

望巴拉大山东西两侧一阵激烈的枪声过后,千山万岭又沉静下来。郑庭笈和副师长高吉人商量了几句后,就派出小股部队向两边搜索,同时令号兵吹号与两翼部队联络。二十分钟后,搜索部队就将抬着大蟒的五九八团和抬着老虎的五九九团引上山来,在山顶准备决一死战的六〇〇团的弟兄,见兄弟部队抬来的又是“龙”,又是虎,一时间欢声雷动,惊喜异常。

当天夜里,望巴拉大山顶峰青烟缭绕,篝火熊熊,山风吹拂,肉香四溢。官兵们围着篝火,用刺刀挑着白生生的蟒肉,用探条串着淡红的虎肉边烤边吃。创口化脓的伤员,正按郑总指挥的指示,用破布蘸着洁白的蟒油轻轻地往伤口上擦。战士们一边嚼着做人一生也难得吃的蟒肉、虎肉,一面眉飞色舞地谈论今日下晚五九八团和五九九团与“龙争虎斗”的惊心动魄的场面。

就在山顶上的六〇〇团和师直属队脱光衣服解开绑腿晒太阳的时候,担任右翼警戒的五九八团正在望巴拉大山东侧半山上与他们齐头并进。突然一阵哗啦啦声响,一条巨大的棉蟒向前进中的五九八团直窜下来。一个眼尖的机枪手见这闪着白光的庞然大物,端枪就一梭子迎头打出去,把蟒头打得稀烂。那蟒身一卷,又迅即伸开,蟒尾翘上天又直刷下来,扫得枝叶乱飞,吓得战士们一齐开枪,打得蟒体七洞八眼,横卧于一棵巨大的椿树下。官兵们惊喜万分,一窝蜂冲上去,用战刀把大蟒切成七八截,蚂蚁抬虫似的搬到山顶来。

与此同时,在望巴拉大山西半坡行进的五九九团,突然听到山崩地裂般的炸响,大家朝响声望去,见对面山坡上一只凶恶的孟加拉虎从山顶向箐底扑来,把一溜实竹闯得东歪西倒,忽啦乱响。于是几挺机枪一齐开火,把这条老虎击毙在箐底的小河中。追赶老虎的一头大象听到枪声,只好缩回密林中。战士们费了好大劲,才把死虎抬到山头来。

在战士们烧烤蟒肉、虎肉时,副师长高吉人把一个血淋淋的蟒胆、一个烤得半生半熟的虎胆摆在戴师长灵柩前。在篝火照映下,郑庭笈率全体官兵直跪下去,行过三跪九叩的大礼后,郑总指挥对一片啜泣着的官兵们讲话:“弟兄们,静一静。我们英勇的二〇〇师自1938年在湖南湘潭成立以来,历经百战,纵横驰骋在抗日战场上。我们在敬爱的戴师长率领下,从北到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为我们的革命军.为我们的国家立了功,长了志气。我们是无愧的!此次我们师九千人入缅作战,在同古、棠吉、郎科,三战三捷,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和国威来。可是,我们在战斗中已伤亡一千二百多人,在向缅北的撤退中,到目前为止又倒下了三千八百多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惨痛损失!

“弟兄们,我们的戴师长在弥留之际还再三嘱咐我们,一定要回到祖国去,重整旗鼓,再打到缅甸来报仇雪恨!我们也要把戴师长的灵柩抬回祖国去,不论山再高、路再远,我们也要把他抬回去。因为他不只是我们革命军的军魂,也是我们民族的国魂!

“现在,我可以骄傲地向大家宣布:直到目前,我们师在缅北撤退的千难万险中,除了倒下的三千八百多人外,还没有一个掉队,也没有一个叛逃,更没有一个被俘!这就是戴师长教导我们全师官兵的成果,这就是戴师长率领我们在世界军事史上创下的奇迹!

“现在,为了悼念戴师长,为了鼓舞我们抗日保国的战斗意志,我们齐唱戴师长为我们谱写的战歌《战场行》,预备起!”

顿时,战士们以一腔热血,一脸泪水齐声高唱:

弟兄们,向前走,

弟兄们,向前走!

五千年历史的责任

已落在我们的肩头,

落在我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的国家,

奴役我们的民族,

我们不愿作亡国奴,

不愿作亡国奴。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山风呼啸,篝火跳动,火光将戴安澜的灵柩和站在巨石上打拍子的郑庭笈的身影,投射到北方另一座山峰之上,雄姿巍巍,威严无比。

“报告:正北方发现火光!”一个哨兵跑来报告。

“什么?发现火光?”郑庭笈和高吉人同时问。

“是的,是火光,就在北斗星下。”哨兵说。

一时全师官兵神情激动,一齐转向北方,“啊!北方,火光!”有人哭出声来。

“拔寨起行,向火光前进!”高副师长下令。

士兵们向北扑来,一片哭声。

一个战士大喊一声:“妈——”喊声未完就昏过去。另一战士弯下腰来,背起他就走。

北方,火光,跳跃的火光。在漆黑的夜里,她特别亮!

早晨,片马纳牙洼达山顶的青天白日旗是与旭日同时升起的。这面国旗,是张问德随时带在身上的。由于战况紧急,县政府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所以,在转移中他一坐下来,不论是山顶,悬岩下,田埂边,古树旁,他都要把这面国旗挂起来,然后搬个石头放在国旗下,他往石头上一坐,拿出文件夹往膝盖上一放,就成了办公桌。加上秘书费云章,勤务员小熊,顾问杨筱山等五六个士绅,这就是腾冲县抗日政府的全班人马了。

今天拂晓,张问德请两个傈僳族汉子砍来一棵旗杆栽在山顶上,并用细藤篾做拉绳,太阳将出时,顾师长令全体士兵和士绅们立正站好,太阳一出,就把国旗升上杆头。现在,高黎贡山峰顶的红日已升上天空,这一面青天白日的旗帜,在万山之巅的纳牙洼达山头迎风飘扬,猎猎作响,如万重山浪中的一盏明灯。

时近中午,在昏暗的原始老林中根据枪声向北扑来的二〇〇师将士的确是筋疲力尽再也走不动了。都在腐臭的饱含水汁的落叶中横七竖八地睡下来。只有走出林间空地的郑庭笈抬头一望,见一杆青天白日旗正在纳牙洼达山顶迎风招展,他一下喜得像疯了似的狂呼起来:“弟兄们,我看到祖国了!我见到国旗了!站起来,扑过去!爬过去!爬过去!死也死在我们的国土上。弟兄们呀,我的勇士们!站起来,滚进母亲的怀抱中!呜呜呜……”

郑庭笈激动地大哭起来。作为一个师的步兵指挥官,在枪林弹雨中眼睛只会喷火的军人,如今一见国旗,竟珠泪滂沱。没有经过九死一生的人,没有对祖国一片赤诚的人,能有这种狂喜的哭声和带血的泪么?

士兵们一跃而起,拖着带病的、负伤的,紧跟着郑总指挥从半坡按倒荆棘,滚爬而来。

纳牙洼达山顶西坡真陡,早上由警卫连百多名士兵抱成团滚倒、压平的反蕨叶,如在陡坡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绿色地毯。当张问德最先看到对面山坡上,有几个兵钻出森林连滚带跳地冲下山坡来时,他就带着士绅们从警卫连滚倒的“蕨叶毯”上滚下去。

他们终于接着二〇〇师了。

此时,顾葆裕与高吉人抱在一起,张问德与郑庭笈抱在一起,都哭,然而又咧开嘴笑着。继而,张问德率领士绅、民众代表们对戴师长灵柩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警卫连的战士们又把大包大包的食品——腾冲各界民众捐献慰劳将士们的冰糖、乳扇、糕饼等一一分发给二〇〇师的战友。这当儿,士绅们一哄而上,抬起戴师长的灵柩就往回爬。但他们的体力毕竟不济,才爬了五十公尺就气喘吁吁,被警卫连的士兵接替下来。于是,这些士绅们又去背伤病员。张问德背起一个伤兵,感到轻飘飘的,伸手往后一搂他的屁股,硬硬的尽是骨头,只是还有一层皮包着而已。

想不到我们铜打铁铸的英雄部队,竟折磨成这个样子,张问德一面悲叹,一面摸出手指大的一片人参塞迸伤员的嘴里。这片人参,是张夫人在张县长临上路时递给他保命的。昨天在纳牙洼达山上,因空气虚薄,张县长由于年高体弱、感到浑身瘫软时,几次把这片人参摸出来放到嘴边,但终究没有吃,如今却毫不犹豫地塞进伤员的嘴里。

“张县长,你不能背!让我来。”顾师长跑过来说。

“让我背一下吧,能背一个二〇〇师的兵,也算做中国人的一大荣幸!”张问德说。

“不行!放下来!把你累垮了,我预二师怎么办?”顾葆裕大声说。

“老县长,你怎么能背我?我身上全是脓,伤口烂了。”伤兵说着就要滚下来。他一挣,连张问德也摔倒了。幸而此时把头一批伤病员背上山顶的警卫连战士又滚下来,扶起张县长,并把伤兵背走。

顾葆裕伸手拉住张问德,把他拽上山顶来。

山顶上,从明光、涩梨河、高树根河来了三四百汉族、傈僳族民众,在昨天开路的余子然、余子厚等人的指挥下,砍树杆、劈藤篾扎担架。

张问德到了山顶,抱住一个年轻士兵直往怀里搂,似乎要把他捂进心里去。此时上千的士兵爬在国旗下,把脸贴在露出地面的蜂窝石上,把肚皮贴在地皮上,一个个泪如泉涌,泣不成声。啊!祖国!

顾师长、高副师长和几位军政领导人商议后,举行了庄重的迎接仪式,而后降旗,立即转移。

二〇〇师四千人所过之地——高黎贡山东西两坡的山寨人家,腾北大坝子的千家万户,从张问德北上迎接二〇〇师那天起,就在各个山头上,家门口、寨门口、岔路口上摆案焚香,漱过口、洗过手的老太婆向南而跪,虔诚地为戴将军招魂:“戴将军——!你的忠魂义魄,请归国来穿衣吃饭,保佑我们黎民百姓。进来呐——?”

“来喽——!”千人回应。

“进到呐——?”

“到喽——!”万人呼应的声音。

这呼应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翻过高黎贡山往东坡下去,已可看到怒江了。顾葆裕和郑庭笈并肩儿佇立在半坡的一个山包之上,看着慢慢下坡东去的灵柩和队伍,万千感慨,竟无一言表达。

良久,他俩一同看着前边一条三岔路口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妈妈,在一只小兀凳上焚了一炉香,双膝跪下,手中拿了一个捞饭的笤篱头,每呼唤一声,就用笤篱头往跪在身边的孩子们的心上捂一下,而且口中呼喊:“戴将军——!你的忠魂毅魄,快来孩子们身上归身附体,天塌地陷你莫怕,电闪雷鸣你莫急,远乡异地你莫在,家家儿孙等着你,让你的忠魂毅魄,回家来保佑孩子们壮胆杀敌。进来呐——?”

“来喽——!”孩子们站起来答。

“进到呐——?”

“到喽——!”

于是,老妈妈分给每个孩子一个熟鸡蛋。

“顾师长,这是做什么?”郑庭笈问。

“这是本地叫魂的风俗。民众们要将戴师长的忠魂叫回来,附在孩子们身上,勇敢地和日寇拼搏!”顾葆裕说。

“太感人了!这是自发的,还是组织的?”

“这是民众的传统风俗。迎接灵柩是李根源给各土司写信布置的。”

二人说着,放开大步,追上部队。后边,前边,左右两边,仍然传来招魂的声音:“戴将军——!你的忠魂毅魄,快回来穿衣吃饭,妖魔鬼怪你莫怕,天塌地陷你莫急,我们要你的真魂真魄,给孩子归身附体——。进来呐——?”

“来喽——?”

“进到呐——?”

“到喽——!”

戴安澜灵柩一直在百姓的叫魂声中,被抬到怒江边,交八十八师接运到漕涧开了隆重的公祭仪式后,抬到保山瓦窑才装上汽车运走。

与此同时,李根源向保山至安宁各县发出通电,令各县长率民众“敬谨郊迎,公祭忠烈”。电文如下:云南迤西各电局速转送云龙、永平、漾濞、大理、凤仪、祥云、镇南、楚雄、禄丰、安宁各县长鉴:二〇〇师师长戴公安澜,字海鸥,安徽无为人。此次入缅远征,血战殊域,东瓜一役,声震寰宇,威棱方厉,白马不返。于5月27日在猛密阵亡。今戴公灵榇已归至漕涧,奉安东下,软车所经,希我各县县长、各县父老,统率地方全体民众暨学生团队,敬谨郊迎,公祭忠烈。祭仪既越于前史,哀恸宜异乎故常,贲饰所及,凡百从厚。并望忠诚感动,蕴结于中,发扬蹈厉,奋我同仇。使中华威灵,潜而复耀,恢我缅疆,歼此倭寇,庶可慰忠魂毅魄于地下也。

云贵监察使李根源

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国葬仪式,

由国府代表李济深主持。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书赠挽诗、挽词和挽联,兹录如下: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敬挽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敬挽

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

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朱德、彭德怀敬挽,

气壮山河

——邓颖超敬挽

天地正气

——林森敬挽

浩气英风

——蒋中正敬挽

……

1942年7月20日,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向戴安澜将军颁发军团功勋勋章。这些都是后话。

预备二师官兵和腾冲士绅代表在怒江边与二〇〇师告别时,郑庭笈留赠给预二师三百把大刀,并派了几个武艺高强的排长来帮助训练使用,后来在地盘关决战中起了很大作用。详情后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