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自然保护区
中国的“北极”生态王国——呼中自然保护区
呼中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呼玛县境内,面积达198340万公顷,区内山峦竞秀,古木参天,珍禽奇兽,栖息繁衍,展现着原始林莽的雄浑气象,有着重要的科学考察价值。
该区198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寒温带针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本区地处大兴安岭中部,气候具明显的大陆性特点,为欧亚大陆多年冻土的南缘。植被为寒温带针叶林,是中国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寒温带针叶林,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和樟子松。区内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岩高兰等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貂熊、原麝、水獭等10种,还分布有一些特有的冷水性鱼类。
本区可作为研究高纬度带多年冻土和各种沼泽地植被群落的基地。
鹤之乡——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面积达21万公顷,是全国最大的水禽、鸟类保护区,世界珍禽丹顶鹤在这里休养生息,它也因此被称为“世界珍禽丹顶鹤之乡”。
扎龙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1987年晋升为国家级,1992年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其主要保护对象也就是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了。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同纬度地区景观最原始、物种最丰富的湿地自然综合体。嫩江支流乌裕河到此失去河道,形成大片沼泽,苇丛茂密、鱼虾众多,是水禽理想的乐园。这里的鸟类多达260余种,水禽有120多种,占中国的半数多。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35种,最为着名的是鹤类,全世界有15种,中国有9种,本区就有丹顶鹤、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和蓑羽鹤6种,不愧为独步世界的“鹤乡”。
红松之乡——丰林自然保护区
丰林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境内,面积达18400公顷,1963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原始红松母树木。
本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在寒温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着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其他还有云冷杉林和落叶松林,其中红松林所占比例最大,蓄积量占全区总蓄积的2/3。挺拔粗壮的红松蔽日,并基本保持在原始林状态,使保护区成为着名的“红松之乡”,对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实习及指导生产实践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塞外绿色宝库——牡丹峰自然保护区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面积达19468公顷,1981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松阔叶混交林。
本区地处长白山脉和完达山脉相交的老爷岭山脉的西北端,属于寒温带红松阔叶混交林区,其特点是存在红松阔叶混交林破坏后森林恢复过程中的不同演替阶段,核心区内尚保存有良好的红松阔叶混交林。区内
有植物988种,脊椎动物150余种,其中东北虎、马鹿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本区所在地还是清王朝发祥地之一,列为清朝皇族的北围场,自然景观秀丽奇特,人文景观保存较多,且离牡丹江市仅15公里。
保护区不仅具有重要的保护研究价值,同时也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
水鸟乐园——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兴凯湖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部,由大兴凯湖(国内部分)、小兴凯湖及其周围的湖积平原组成,总面积达222482公顷,1985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禽。
本区气候温暖湿润,区内广布沼泽,是每年约250万只南北候鸟迁徙的停歇地和留鸟的栖息地,鸟类资源十分丰富,有180有余种,其中丹顶鹤、白鹳、天鹅、白枕鹤和白尾海雕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湖岗尚有本地区特有植物兴凯松。
此外,该保护区与俄罗斯兴凯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相连,北部属中国,南部属俄罗斯,可以通过两国合作,建立国际自然保护区。
火山资源库——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境内,面积达10.08万公顷,1980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火山遗迹。
本区地处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的接壤地带,保护区的主体——五大连池火山是我国着名的年轻火山群之一,距今仅有200年历史。区内分布有14座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锥体和800多平方公里的熔岩台地和5个串珠状火山堰塞湖。在火山喷溢而形成的平缓开阔的玄武岩熔岩台地上,遗留极其丰富的微地貌景观,如熔岩洞穴、造型各异的熔岩流、喷气锥及火山喷发物火山灰、火山弹等,由此足见当时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
五大连池保护区火山资源丰富、完整、集中、典型,火山地质现象齐全,地质景观多样,地貌类型奇特,是一座天然的火山博物馆,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意义。
此外,保护区内蕴藏有丰富的矿泉水,其类型多,成分复杂,可与国外一些名牌矿泉水相媲美,并对许多疾病有医疗作用。同时保护区内景观奇特,风景优美,因而也是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三江湿地——洪河自然保护区
洪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三江平原北部的同江市与抚远县交界处,面积达21835公顷,198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北大荒垦区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的典型代表。
本区地处三江平原的东北部,区内地势平坦,河漫滩广阔,土壤渗透力弱,地表河流纵横,泡沼星罗棋布,保留了三江平原典型的原始沼泽自然生态系统,是三江平原沼泽景观的“缩影”。保护区内的植被仍保持原始状态,以草本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为主,间有岛状林分布。本区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高等植物有99科59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植物有黄蘖、水曲柳、核桃楸、野大豆等4种。脊椎动物有210种,其中哺乳类27种、鸟类164种、两栖类3种、鱼类16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丹顶鹤、白鹳、白尾海雕、大天鹅、猞猁、水獭等14种,并为丹顶鹤、白鹳等珍禽的繁殖地之一。
洪河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珍禽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红松林基地——凉水自然保护区
凉水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面积达12133公顷,1980年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小兴安岭南坡达里带岭支脉的东坡,海拔高度在280-707米之间,为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区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群落类型复杂多样,分布有大片较原始的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是我国目前保存下来最为典型和完整的原生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分布区之一,也是中国和亚洲东北部很具代表性的温带原始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区。复杂的生态环境条件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野生植物中,有被子植物418种、裸子植物8种、蕨类36种、苔藓类107种、地衣类89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有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等。野生动物中,有昆虫491种、鱼类10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5种、鸟类250种、兽类44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紫貂、中华秋沙鸭、金雕、白鹳、白头鹤等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棕熊、黑熊、马鹿、鸳鸯、花尾榛鸡等46种。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管理,凉水保护区已成为保护和研究我国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基地,并为教学和宣传自然保护科学知识提供了广阔的课堂。
蜜蜂绿色生态王国——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
东北黑蜂位于黑龙江省饶河县境内,面积达27万公顷,1980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东北黑蜂及蜜源植物。
东北黑蜂是20世纪初由乌苏里江东引入的远东蜂,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适应黑龙江气候和蜜源特点、具有世界上四大着名蜂种的主要优良性状的地方良种。具体表现在耐低温、维持大群、采集力强、配合力好,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科研价值。本区地处完达山区,是东北黑蜂发源地,现有东北黑蜂原种6000余群。同时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屏障和良好的山地隔离条件,野生植物种类繁多,达1074种,其中以椴树、毛水苏等为主要蜜源的蜜源植物200多种,是保护东北黑蜂基因库的最佳环境。
此外,保护区还拥有东北虎及数量较多的马鹿、黑熊等野生动物,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水世界——七星河自然保护区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北部,处七星河上游,总面积达20000公顷。保护区于1991年经宝清县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经双鸭山市政府批准晋升为市级,1998年晋升为省级,是一个以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及珍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貌类型为低河温滩,区内地势平坦低洼,泡沼星罗棋布,自然植被以芦苇沼泽和小叶章、苔草沼泽为主,是三江平原地区保存完好的原始湿地之一,尤其是大面积分布的芦苇沼泽为三江平原唯一的大面积芦苇沼泽,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区湿地类型较多,生物物种丰富,高等植物有62科174属386种,脊椎动物有28目50科163种,其中哺乳类5目8科17种,鸟类16目30科123种,爬行类1目2科15种。本区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白头鹤、白鹤4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灰鹤、白枕鹤、大天鹅、小天鹅、雪兔等17种。
七星河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当地的气候调节,洪涝灾害控制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北端的一块典型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
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总面积达198089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0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地自然保护区。
本区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属低冲积平原沼泽湿地,为三江平原东端受人为干扰最小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也是全球少见的淡沼泽湿地之一。区内泡沼遍布,河流纵横,自然植被以沼泽
化草甸为主,并间有岛状森林分布,均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保护区内特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植被和水文条件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衍场所。据初步调查,共有脊椎动物291种,其中兽类5目12科37种,鸟类15目167种,爬行类2目3科5种,两栖类2目2科5种,鱼类9目17科77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等9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白枕鹤、雷鸟、水獭、猞猁等32种。区内野生植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有高等植物近500种,其中野大豆、黄菠萝、水曲柳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
三江保护区的建立,对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并为东北地区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洪涝灾害控制及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本区与俄罗斯的三个保护区相邻,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吉林自然保护区
百鸟乐园——向海自然保护区
向海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通榆县境内,面积达105467公顷,1981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白鹳等珍禽及其栖息生态环境。
本区地处大兴安岭南坡台地的沼泽草甸与荒漠矮林景观地带,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有芦苇沼泽、羊草草原、稀树灌丛、沙丘榆林等多种类型的植被。保护区独具一格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哺育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资源相当丰富,珍贵鸟类253种,其中丹顶鹤、白鹤、白枕鹤、灰鹤、白鹳、白琵鹭等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濒危物种丹顶鹤、白鹳等珍禽的重要繁殖区。
动植物博物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总面积达190781公顷,1960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0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温带森林生态系、自然历史遗迹和珍稀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