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别了,北上广(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41820600000016

第16章 新一年高校招聘又开始了

高校的教师招聘一般是每年下半年做计划,年底正式开始,一般有三波。第一波大约在年底12月左右,第二波一般在开年后3、4月份,第三波是5、6月,更晚一点也是有的。所以对求职者来说,也有三次应聘的机会。

由于整个下半年我都在等上海朋友的消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那里,所以,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新一年的教师招聘。因此,第一波招聘我根本没有关注,想都没有想到。

还是妻子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你光这样等不是事,你看看网上有没有招聘的。”她说。

我不经意地打开教师招聘网,开始在网上搜索宗教学管理专业的招聘信息。一个,两个,三个……果然,一共大概查出有四五家学校在招宗教专业教师。估计,他们都是新开设这个专业的,缺乏专业教师。

宗教学专业是近年一个热门专业,许多学校看好这个专业。但缺乏宗教学专业的教师。全国以宗教学的博士点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宗教学专业教师缺口很大。许多学校的宗教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大多从文化学、文艺学等方向转来的。尤其在宗教民俗产业化的大趋势下,各地都希望开设有关宗教民俗产业管理方面的课程,许多学校都在为没有专业教师而苦恼。

这为我这个“三无产品”找到了一个市场。一些学校考虑我也可能是出于无奈。

本来2010年我的就业形势也不是太差,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也由于自己的决策失误,而丧失了许多机会。如深圳、广州、浙江几所大学都有考察我的意思,但考虑到家属问题,最后都主动放弃了。有的是做了录用决定我没有去,有的是要我去试讲但没成行。所以,09年毕业前,应该说,我并没有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只是当一系列的机遇丧失以后,形势才一步一步地恶化。

看样子,新的一年还有机会。按照招聘启事,我先后分别给河南、武汉、石家庄、浙江、厦门的几所院校发出了应聘简历,看看运气如何。

结果还是令人鼓舞的。先是河南一所高校的系书记在我发出简历的第二天就打来电话,非常热情邀请我到他哪儿去。他们的团队的研究方向是“宗教民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据我所知,这个省目前高校开设宗教学专业的还不多。

我从内心感谢这位书记。他前后给我打了不下4次电话,每次都是那么不厌其烦的介绍,每次通话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

“人事处领导都感到奇怪,说一个普通博士,又没有职称,值得你这样重视吗?像你这样为了引进一个人往我们跑了几次还是不多见啊。我的确希望你能过来”,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他的话使我非常感动。

我几次准备到那所学校考察一番,但最后还是没有成行。主要原因还是爱人问题没法解决。他们学校是对家属是研究生学历才正式调动。但我妻子只有大专学历。本科是自学考试。所以,还不能符合他们调动的条件。这是我没有下决心的主要原因。我把我的情况跟书记做了解释。

“我理解你,”他说,“我再等你一段时间考虑。你一旦决定就立刻给我打电话。我们非常盼望你能来”。

虽然后来我还是没有去成,虽然自己是非常想去,但想到家属调动,又只好作罢。

第二个是武汉一所高校。是二级学院院长亲自打来电话,他在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希望我能去他们学校面谈。但他们这个学校也有不可克服的障碍。一是,学校规定副教授以下都是人事代理,博士也是一样;二是没有房子,购房补贴有一点,但很少。三是家属工作不解决,学校态度非常明确。

谈了几次,还是没有进展。这位拖着浓重湖北口音的院长也有无奈。

“我再跟学校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按专家的身份引进你,如果能按专家身份引进你,就什么都解决了,房子问题、家属问题都可以解决了。”他说。“不过机关办事就是拖拉,请你耐心等待。”他叹了口气。

后来他一直没有给我回音。估计是不行了。我一个普通博士,40多岁还只是中级职称,学校是不可能按什么专家的待遇给我的。我对自己有自知之明,我不敢有这种奢求。武汉的线索就这样断了。

再有一个是浙江的一所学校。今年增设了宗教学专业,想在宗教民俗产业方向发展。我从网上看到他们招聘信息,给他们发了邮件,很快,他们的系主任打来了电话,说的热情洋溢,要我以最快的速度过去面谈。电话中,他说出了许多优厚的条件:第一,房子问题,如果按人才引进,学校会送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即使不是人才引进,也有一笔可观的购房补贴。第二,家属问题学校保证解决;有可能进编,即使马上进不了编,以后每年都有机会。第三,过来当学科带头人。等等。

这个学校虽然没有什么名气,但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毗邻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所以,我比较看好这个学校。听主任这么一说,我和妻子都感到值得过去看一看。这个机会难的,也许会有不错的结局。

再就是石家庄一所学校。我投去简历之后,系主任发来了Email,也邀请我到他们学校看看,有关事宜面谈。这个学校也解决家属,但需要全日制本科学历。我妻子是自考本科,不符合条件。这样,我们就打消了去石家庄的念头。

还有一个学校是厦门一所高校。系里邀请我去试讲,告诉我他们新开宗教学专业,需要专业教师。但这个学校人事部门明确告诉我,不安排家属,不报销试讲路费。

有比较明确意向的就是这样几所学校,那些日子,我们天天考虑着上哪所学校好。有的地方好学校一般,有的学校好地方又不行。有的人热情,但地方和学校都一般。总之,每条信息都给我们惊喜,也给我们忧愁。

“没想到,我现在成了香饽饽,选择多了也不好,很痛苦。”我开玩笑地对妻子说。

“也没有签约,你高兴什么”,妻子说。她说的是有道理的,经过几次挫折,我们在应聘问题上是清醒了、冷静了。只要没有签约,任何许诺都靠不住。

但不管这么说,在2011年上半年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另外一本书稿也如期完成,就业也有了眉目。毕竟有单位给我发来了橄榄枝。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个好兆头。经过半年的压抑,现在可以稍稍松口气了。科研成果多毕竟也是一种优势,我想。

我们考虑来考虑去,觉得相比之下,还是浙江那所学校值得重点考虑,也最合我们心意。这样,我们决定到这所学校考察。这一考察不要紧,却考察出一连串连我们想到没有想到的问题来。

就业胜经第16条: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都不能放弃,相信事情总会有转机。要每天关注信息,不放弃每一次机会。功夫不负苦心人,诚如亨利·华兹华斯·朗费罗所说的:“坚忍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必会把人唤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