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DT城在变。JC是我的籍贯,北京是我成人的地方,而DT则是我的出生地,许多母系的长辈和亲戚都还生活在那里。从DT火车站去姥姥家,我在夜色中打量着那些黑洞洞的正在拆迁中的街区,周围是闪闪发亮的地产广告。这里的市长就是知名的“耿拆拆”。他上任后,千方百计要让这乏力的城市动起来,想出的最重要一招就是:重建古城。老中心城区需要全面改造,旧城墙要全部按明代重修,城内原有的古建筑——钟鼓楼、庙宇和其它名胜古迹——必须修葺,已经毁灭的则要按原样重建,很多街市也要变成仿古步行街,新建筑也要同古城风格相统一。
古城重建这种事,历来有争议。重建得再好,也不过是“山寨”古人,造一堆假古迹。但这似乎成了DT提振本地经济的绝望中之希望。以前的明代城墙,本残留几段,早已风化严重,现在已经基本重建完好,真有点像西安古城墙的样子。这重新围起来的新“古城”,功能也被重新设计。大多数住宅区、校园、商场和企事业单位都在陆续迁出中。原有的老胡同老平房,其实才是真古城,现在给仿古城让路了。****中兴建的展览馆,有点模仿人民大会堂,上面刻有许多革命浮雕和花饰,也是很有价值的建筑,耿市长没拆,但要通过现代技术让它平移一里地。城墙范围内的老城区,原本是热闹市中心,现在“此地空余一古城”。我和姥姥家人聚餐的馆子是“古城”内的新仿古建筑,里面装潢既复古又摩登,价格和服务自然都是高档的。然而终归是旅游淡季,走出馆子,我看着这座我不再认识的城市,它已焕然一新,但又古意盎然,处处都像高消费场所,却比原来冷清。
冷清也正常。当地人都迁往新城区,将来要在那边过新的各式各样的日子:工作,吃喝,购物,勾勾搭搭,上学或逃课,结婚生子,老去,算计而又算错,热闹也孤独。新城崛起,更进一步繁荣了房地产。原来城郊的村子已然成为别墅区,靠近水库的,就叫做“湖景洋房”,虽然有些好笑,但远没有北京那些地产名字——诸如海德堡什么什么、康桥水郡什么什么——那么夸饰,广告时也憨态可掬:“买这里的房,连丈母娘都满意。”总之,外省嘛,还是比较老实。而几乎所有DT人都正在拆迁、搬家、装修……并抱怨,并内斗,并算计而又算错。
好在DT在变。这变化是大势,个人在其中,谁也做不了主。但事情赶到了那份上,又什么都得个人拿主意。好在DT在变。但也说不清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