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相声的秘密(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学知识)
41828000000056

第56章 【笑声】之“包袱”的秘密

如果我们像中央电视台那样搞一次街头采访调查,调查的问题当然不是“你幸福吗”或者“你从哪里来”,而是“你为什么要听相声”。请想想,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我想,结果应该有这么三种:一种是“相声是什么?”或“What?”这些应该是从未听过相声的部分中国人或者外国人;一种是“好玩”、“可乐”、“招笑”、“幽默”(此处省略20个近义词),这些应该是听过相声的人异口同声的回答;还有一种应该是“啊?”“什么?”这些是由于年迈或病变而导致听力衰退的人们,当然这一群体所占调查对象的比例非常之小、不影响调查结果。

综上,我们的调查结论出来了:听相声就是为了开心一笑,为了快乐。

这种结论并不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根据前文描述,早在一百多年前,刚刚创始相声的时候,这一艺术就以“带给听众(观众)无尽欢乐”为使命。一百多年间,相声无论经历了怎样的流变、融合和改革,这一使命始终未改。“幽默”这一指代相声最鲜明的标签越擦越亮、越来越深入人心。

相声的幽默成分如同相声本身一样,并非从天而降,它凝聚着艺人们的汗水和辛劳,甚至就连它的名字,都体现了一种智慧。

2008年5月,一群阳光帅气的80后在北京鼓楼西大街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不足一年时间,他们的店铺就为规模庞大的粉丝群所熟知,这间店铺叫做“嘻哈包袱铺”。顾名思义,他们的产品就是“包袱”。包袱行是做什么的?据说,他们不卖日用百货的“皮包”、“箱包”,也不是跑快递送包裹的,更不是卖包子的,而是说相声的。

“包袱”是什么?通俗的来讲,“包袱”就是笑料。说相声引人发笑,可以称为“抖包袱”。

据有关人士考证,在相声创始的早期,艺人们就开始用“包袱”一词来指代作品中的笑料了。细细想来,便可品味其中的妙处。

刚才说“包袱”就是“笑料”,但是,笑料并不一定就是“包袱”,“笑料”要想成为“包袱”,必须要经过一道复杂的加工工序,简单来说,这道工序叫做“铺垫”。

笑料可以是独立存在的,但“包袱”必须服务于相声作品所要揭示的内容本身。可以说,“包袱”就是段子内容的一部分,它的外在表现——“包袱皮”就是区别于普通笑料最根本的东西。

抖开“包袱”、让观众发笑的瞬间,是以充分铺垫、以一定的速度(可快可慢,下面做详细解释)揭开“包袱皮”为前提的。

所以,铺垫的多与少,便取决于“包袱皮”自身的厚与薄,而笑料的足与不足,便取决于“包袱”的大与小。而“包袱”里头究竟装的是一个怎样的物件,您就必须耐着性子去聆听、去品味、去感受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包袱”与“包子”确实挺像,都有皮,都有被包裹的那层神秘感,都需要亲自咬开或者亲自听到才能知道其中的味道。

“包袱”是相声这门艺术得以生存、进化并被广众所熟知和喜爱的“终极秘密”。相声艺人曾说:没有“包袱”,就不是相声。更直白一些,便可以如此理解:相声如果不好笑,就太好笑了。

相声作品是一个由各种类型的“包袱”串起来的,它们能否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包袱”的质量高低。

相声就如同严冬时吃的火锅,或者盛夏时吃的凉拼,让人愉悦和快乐,“包袱”就是锅里、盘中的种种菜码,丰富、美味、回味悠长。

如果说“笑”是一种很奇特的化学反应的话,那么“包袱”就是产生这种反应的高效催化剂。但是,想得到如此重要的物件,对于相声艺人们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它无色无味,无形无影,却又无处不在。

它也许存在于一句幽默的话语中,全新的字词搭配、混乱的言语逻辑、有趣的方言俚语,又如拗口的绕口令、别致的歇后语、强词夺理的歪批乱讲,引人入胜的情景描述,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它也许存在于一个诙谐的表情里,或笑、或哭,或幸福、或痛苦,或呆若木鸡、或眉飞色舞,或得意忘形,或精神恍惚,逼真的模仿将观众感染,带入预先设定的时空,都会给观众会心一笑。

它也许存在于一个没有预料的意外里,演出的过程中,剧场的灯泡突然熄灭、麦克风突然罢工、个别观众大打出手、手机铃声震耳欲聋,这些意外的发生虽然成为艺人们的痛苦,却不可否认地为观众们制造了坏坏的笑声。

它也许就存在于一张熟悉的面孔上,无需多言,更无需做什么,只要是你,那个曾经给观众带去过无数欢乐的人,仅需站在舞台中央,这就足够了,就足以引来观众雷鸣般的掌声,这就是传说中的“爱”和“捧”!

事实证明,若要获得它,也许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也许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决定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一个因素:悟性。

所谓悟性,佛家称为慧根者,指的是对人性、世态和自身的理解与感知的能力。“无所觉之谓迷,有所觉之谓悟”,凡是悟性极高的人,都是洞察力很深的人,都是非常细心而敏锐的人。

一个成功的相声艺人,必定且必须是这样的人。因为这些,正是“包袱”这一产品得以批量生产的唯一途径:细心的观察,敏锐的体味。这一切,又需要知识与阅历。

丰富的知识固然有助于艺人深化对世情百态的认知,但对于这个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人群来说,阅历就成为他们获取知识、感悟人生的不二法门,也成为他们挖掘“包袱”、创作作品的不竭源泉。

“包袱”来源广泛,形式多样,为了让读者深入了解相声的这一终极秘密,笔者决定将“包袱”的各类手法一一再现,并掰开、揉碎予以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