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专栏骑舞在荒野(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在他乡)
41832700000013

第13章 德拉姆和来古,河的源头

翻过从察瓦隆到察隅前的最后一座垭口后,马帮停下修整,和左迪父子、还有同行的几个小伙儿在吃饭的小卖部前面留下了一张合影。在这里向马帮告别,重新了开始一人一车的路程。下坡路还有几十公里要走,雨季的山路被重型货车压出足有几十公分深的车辙,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洼,满地碎石,大段的颠簸路,震得手臂发麻。随着海拔骤降,气候开始变暖,路边出现零星的村落和部队驻所,在一段弯弯曲曲的缓坡上,遇到一群刚下学的小学生,几个孩子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一个小女孩还送了我一瓶自家酿的麦酒,装在塑料瓶里,尝了尝,清新爽口,比拉萨买的罐装的青稞啤酒更加甘甜。

下山后的公路一直临河,路过一个又一个村子,路边有四处溜达的藏狗,静静在河边洗衣或者干活的村民,还有篱笆围起来的院子和小块麦田,有些村子在河对面,搭了简易的桥通向公路。稍晚时候,远处的山间出现密密麻麻的房屋和建筑,那里就是察隅县了。进入县城,最头上是个学校,应该就是左迪他们上的县城中学。横纵好几条街,小饭店、小超市,旅店,杂货铺和五金店一应俱全,好久没来过这么大的补给点了,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到达了察察线的终点。

在察隅休整的两天是大采购的两天。察隅是军事要地,我住的街区拐角处有个军品店,比起一般的民用劳保店,这里卖的东西还比较正点,去逛了两次,淘了些暖和的军品衣物带在身上,天气渐渐冷了,下面的路应该用得到。找镇上的钉鞋的师傅把磨坏的驮包重新修补加固,补充一些日常用品。把和阿姆在松塔村照的几张照片洗出来寄了过去,由于当时察察路还没修好,邮政车开不进去,听她说在寄出将近两个月后才收到。

在察隅的几天,一边闲逛一边琢磨下面的路如何走。从察隅往南就是下察隅镇,挨着中印边境争议地区麦克马洪线的边陲小镇。那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海拔极低,印度洋暖湿气流在那里聚集,当地甚至出现了内地南方村落的才有的景象,听说有青竹、荷花、香蕉树和水稻田,而不远处就是盖雪的高山,想来也是奇景了。还有数个由少数民族僜人聚集的村落,由于人数过少,僜人尚未被列入56个少数民族内。而南边往西是大名鼎鼎的墨脱县,经过山南到达日喀则地区,离尼泊尔就不远了。这一带属西藏江南,风景秀丽,但是似乎需要数次折返,几个点之间线路不太连贯。如果沿公路北上,回到国道,在邦达到昌都之间,有个岔路口,从那里继续沿怒江流域向西,有一条不为人知的省道,即川藏中线S303,部分与旧时的茶马古道重合,通往那曲,这条路线自川藏南北线通车后,就无人问津了。比较自个儿对气候及景观的喜好,考虑到路线的连贯一致性,最终选择了向北,继续马帮路,追随怒江,一直去往这片高原的北方。

第二天不想住镇上了,收拾停当后,下午出发,需要走一截回头路,记得路上有些村子,走哪住哪吧。骑了一会儿,碰到一对骑着摩托的父子俩,邀请我去家里住,他们家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和以前住过的人家不同,这家人在城里都有正式工作,明显家道殷实许多。房子不是传统的藏式房屋,而是像北方人住的砖房,里里外外好几间屋子。屋里冰箱彩电一应俱全,小男孩儿拿着一大包零食在吃,白白胖胖的就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只有客厅的沙发床仍旧是藏式的。

早上8点出发,察隅到然乌的路又是一条没有达到公路标准的公路,叫做然察路,公路正在修缮中,隔几公里就是一个工地。沿路地上全是沙土和石头,很多地方堆着施工材料和挖开的土堆,需要下车推行,有时候还要等候推土机清理完路面才能通过。沿河的植被和宁静被工地的喧嚣暂时破坏掉了。风一吹漫天的尘土,加上持续的烂路,不由让人恼火。

折腾了一天,直到傍晚还没见到能住宿的乡镇,问了路边正收工的工人,他们说到前面的古玉乡还有7、8公里的坡路,爬了三公里后又碰到一个人,跟我说还有十一公里,不知到底哪个数更准,总之还有不少的距离。前方出现了一个长坡,很多个发卡弯,路窄且陡,这时候天已经黑透了。体力逐渐透支,最后只好慢慢推,夜路太不安全,准备拦车出台了。犹豫了一阵,眼前过去了两辆车,最后终于伸出手拦下一辆卡车,但是车斗太高了,自行车搬不上去。不久又来了一辆卡车,简单攀谈了几句,司机就是古玉乡人,白天去修路,现在完工了正回家,他说在工地还看到我路过了,这种路开大型卡车相当惊险,有的地方只有一车宽的道,漆黑一片,就算打开车灯也看不清路的边缘,只有特别熟悉路况的当地人才敢放心踩油门,你一言我一语,一阵颠簸,不一会儿就到了古玉乡。

古玉乡不大,就一条主街,在一家夫妻店歇脚,已经过了吃饭时间,所有的饭店都关门了,老板好心地帮我单独做了一份餐,还打了热水让我洗漱泡脚解乏,屋子后面就是河,在水声中很快就入睡了。第二天继续烂路、修路和上坡的折磨,日头曝晒,漫天尘土,在河边绕来绕去,不见大的爬升,几个小时后已经口干舌燥,这种路骑行价值不大,决定继续出台。骑了十多公里,一辆皮卡从我身边驶过,一见是空车我就拦了下来。原来这车是准备开到山上给别人修车的,前面有辆货车坏在垭口附近了。

司机原本是四川人,从内地来这边生活,靠修车救援赚钱,听到最有意思一件事是他娶的媳妇是下察隅的僜人。他跟我说这里的生活相当艰难,但是正因为愿意来这里做生意的人少得可怜,随便做点什么都能赚些钱。他开着一辆国产的山寨皮卡,山路技术非常娴熟。去垭口的路相当难走,陡坡,急转弯,经常被颠的整个人悬空,时不时有大块砾石和突然出现的小陡坡,时刻担心汽车会不会托底,车后面的大小修车工具摇摇晃晃叮当作响。快到垭口的时候看到一辆红色的大卡车停在路边,那个就是司机要修的车。在这里和他告别,下车开始继续骑行。

到德拉姆垭口只剩没几公里了,骑了一会儿,转过身去仍能看到刚才停在路上的卡车,只是越来越小,离我越来越远。垭口的玛尼堆缠满了经幡,过了垭口之后,视野逐渐开阔,路面仍然在修缮,但是只是间隔很远的几个地方,大部分路既没有人也没有车,路边有冰蓝色的大水洼,伴随路旁的是裹着泥沙流向察隅的小河,路上有几处需要涉水跨过溪流,最深一处需要卷起裤腿推车淌水十几米,溪水依然刺骨而清澈。公路变得舒缓,长而笔直,很久才开始慢慢拐弯,能清晰地看到远处山间的白色冰川,一条条极细的水流从冰川上流下,纵横交错,静静流淌,在宽阔的草甸上汇聚成河,草甸上天空湛蓝,大朵云团随着微风翻滚浮动。

我一次又一次地在路边驻足眺望,然后继续出发。直到到达冰川下的一个牧场,那里的土地是向上拱起的美丽弧形,几只黑色的牛皮帐篷围成一圈。牦牛在一旁悠闲地吃草。牧场背后是层叠的高山,银白色的冰川赫然眼前,山顶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中,蓝色的天空触手可及,不由得把车放在路旁,走进牧场深处。牧场另一边落着一群鸟,体型硕大,四散在草场,稍走近些,发现比想象的还要庞大,真是另人震撼的生物,想靠近,又怕惊扰了它们,最终鸟儿还是一只只地起飞,离我而去,掠过高原的草场和纵横交错的水网。它们头顶无毛,灰色的翅膀遮云蔽日,翅膀边沿的羽毛,一根根散开,分明有力,这就是藏地的神鸟秃鹫了。

日头高照,下起了太阳雨,雨点急促有力,像一支支小小的箭,整个河面都笼罩在耀眼的光和雨的雾中,牧场上方出现了一大一小两道彩虹,这是此行第二次遇到双虹。伴着双虹,秃鹫一只接一只的不断起飞,偶尔振翅,而后在空中潇洒地滑翔。不知过了多久,它们彻底地消失在蓝色的天空中,再无踪迹,雨停了,彩虹也渐渐褪色,刚才热闹非凡的草场,只剩了我一个,竟怅然若失,好似心也随着鸟儿和彩虹一同飞去了。一回头,却看到草地上留下一根棕黑色的秃鹫羽毛。捡起来发现这羽毛有小臂那么长。天空太广阔,可惜没有翅膀的我,只能在土地上踽踽而行。不能与飞鸟为伴,展翅天际,飞越千山万水,只有这羽毛能作为一点点慰藉了。后来,这根羽毛在车把和帽檐上,跟随我走了几百公里的路程。

这里就是德拉姆冰川,由冰川孕育的河流是察隅河的源头之一,东支桑曲,然察路就是沿着这条河修成的,桑曲往南一直流到下察隅,与岗日嘎布啦冰川发源的西支岗日嘎布曲汇合后,即为察隅河,察隅河向南流经印控藏南地区,最终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

离开德拉姆冰川,天空最东边已经变成深蓝色,厚厚的云层在山间的草甸投下浮动的阴影,路面裸露的浅黄色土地被西沉的太阳照得晃眼,四处都是色彩浓郁的巨大色块。车轮翻滚,伴着色块的颜色逐渐减少,只剩下群山静谧的黑色剪影,灰色的云层开始聚集,镶着金边,露着最后一点蓝天。脚下出现了新的的河床,像河,也像湖,河面倒影着漫天的暗金色晚霞。这里是然乌湖的上游,帕隆藏布江的源头,在通麦将汇入雅鲁藏布江。

天黑了,到然乌还有十几公里。看到下面有个岔口,岔口的牌子写着距离来古冰川来古村还有12公里,岔口下面是一个很大的村子,今天就到这里借宿吧。打听了一下这里应该叫做雅卡村,来古村还要往里面走很远。村民建议我今天去村委会借宿,说那个院子里是个小学,有女老师住在那里。敲开村委会的门,院子里有三个小女孩儿,陪着一个女老师一起住,现在学校在放暑假。女老师是昌都人,汉话说的很好,她老公是下派干部。最小的小女孩儿是她女儿,两个大孩子是她的学生。她们分给我一包泡面和一条毯子。晚上恰好停电了,孩子们点着蜡烛玩耍,比较听话的一个,写了几笔作业。睡觉用不了电热毯,在察隅置办的装备在这里就开始派上用场,穿上保暖衣裤钻进毯子,感觉完全不冷了。

然乌湖发源于来古冰川。从岔路口到来古冰川有十几公里,是沿湖的公路,说是公路,实际就是一条简单平整过的土石路而已。早地起来,卸了行李,开始湖畔轻装一日骑。虽然雨季的湖水有些浑浊,但是然乌湖上游依然美的让人心醉。湖边的芦苇随风摇曳,群山倒映在湖中,水波含情脉脉地微微抖动。湖畔的便道很窄,基本都是平路。到了估计快进景区的地方,看到前面有个很像关卡的地方,那里应该就是售票处了。路上碰到的当地人跟我说要到来古冰川需要买门票,进去以后租摩托车才能到冰川下面。停车观察周围地形,公路只有一条,走公路一定会路过售票处,现在已经能远远地看到冰川了,公路旁有座小山包,山包和公路之间是一大片长着灌木丛的平地,如果徒步从这山上绕过去,应该就能看到冰碛湖,决定试试。

把自行车藏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中,恰好穿着一身迷彩服,开始野战。下了公路,灌木丛里有几种植物有刺,不过穿着长袖长裤就押过去了。路上遇到三条小河,踩着石头过河,滑到水里一回,把鞋弄湿了。河水不深,但是有的地方估计也得到腰了,河里的石头还算比较密集,摇摇晃晃在石头上蹦达,终于顺利通过。过河之后,穿过一大片没有路的灌木从,费了些力气拨开树枝,终于来到小山的脚下。爬到山上,果然清楚地看到了远处的冰川和冰碛湖,还有湖中漂浮着的冰块。

迫不及待地想过到湖边去,但是脚下却是悬崖,查看四周,估计从旁边的山的山脊能过去。于是下了这座小山爬上另一座山,果然上面有条比较平坦的小路能下去。冰碛湖的前面先是一片低矮的灌木然后是巨大的乱石阵。巨石的高度让人震惊,石头上长着灰色的地衣,还有的岩石上有非常明显的纹路,一层一层黑白交错,冰碛湖,大块浮冰表面透出幽兰色。踏着巨石向冰碛湖挺近,让人联想起洪荒时代和极地风景。在湖边学着当地人用小石头堆起一个玛尼堆,用自己的方式去为所爱的人们祈福。风拂过我的面颊,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只有经幡的响声。看到对面一条又一条绿色的溪水卷着泥沙,源源不断地从冰川上流下汇成湖泊。若能到达来古村,接近冰川底部,风景一定更加瑰丽震撼,不过能到达这里,已经知足,该回去了。

站在小山上,找到最方便的回程路线,距离果然短了很多。回到放车的地方。发现后勾的螺丝掉了,正在满地找螺丝,路过一群骑摩托的藏民,帮我从工具箱找了一个大小合适的外六角螺丝,拧上后还挺结实的,所幸没有耽误太多时间,又一次得到了当地人实实在在的帮助。回到村子装好行李,和女老师及几个学生道别,抓紧出发去然乌。

在狭长的然乌湖上游,竟然碰到了一个骑山地车的家伙,这是我好多天以来第一次碰到车友。这个车友叫海贼,骑滇藏路进藏,今天在然乌修整,正巧到然乌上游来看湖。他们队一行五人,只有他一个人饶有兴致地跑到上游来耍。然乌满街都是骑行川藏南线的各路车友、以及徒搭和自驾的人,镇上住处挺紧张,跟着这个小车队混吃混喝。队长还帮我检查了车况,我的变速已经坏了很久了。他们帮我换掉了线管里全是沙子的变速线,把线管用链条油洗了又上了黄油。我的座驾终于从半单速车变回了山地车。

就这样,路过德拉姆垭口和来古冰川,回到了热闹的国道318,即将继续向北,沿着怒江江畔,追随那奔腾的江水直到另一个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