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过年,许多人想到的都是一家围在一起包饺子。饺子是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已成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食物,但你知道过年为什么要吃饺子吗?
关于过年吃饺子的来源, 有很多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和结束混沌状态的功绩, 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在女娲捏泥人创造人类时,由于天气酷寒,泥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因而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咬在黄土人的嘴里,这样做来固定耳朵。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把面捏成人耳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根据文献记载,春节时候吃饺子这种习俗至迟在明代已经出现。那么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到了清代,这种习俗已经非常广泛,已经把它固定下来。
在汉代,饺子还有一种说法,名叫“馄饨”,形如月牙,应该是现代饺子和现代馄饨的雏形。那时候饺子煮熟以后不捞出来,和着汤吃,所以叫(因同“混吞”)。这种吃法今天的河南、陕西等地还有。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放上醋、盐、香油以及其他调料,做成饺子汤,风味十足。
饺子和混沌概念的分离,是在唐代。那时,饺子开始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始称饺子为,它是“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 在元、明、清乃至民国年间仍可见到。
北方人常把饺子叫做“扁食”,这个叫法始自元朝。蒙古有种传统节日食品叫做匾食,也是面皮包馅儿,半圆形而且呈扁状。随着元朝的统一,“ 匾食”
也被带到中原。因和“角儿”类似,后被统一叫做饺子,北方很多地方也仍沿用就称“匾食”。由于“匾”字通作“扁”,“匾食”就成了现在的扁食。
明朝中期,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包好,待到半夜子时( 晚上11:00 到次日凌晨1:00) 吃, 这时正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吃饺子的“子”为“子时”, 交与“饺”谐音, 是由“更岁交子”得来的, 寓意为“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
在包饺子时, 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乃至钱币等包进馅儿里。然后煮熟食用的时候, 吃到如意,就代表来年顺心如意;吃到糖,代表日子甜美;吃到花生,代表健康长寿; 吃到钱币, 代表财源滚滚等等。有的地方吃饺子,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饺子加豆腐,象征全家幸福;饺子加柿饼,象征事事如意;饺子加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
而饺子的吃法亦有不同的考究。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喜欢吧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某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金线穿元宝”。
饺子在中国有着丰富的文化涵义,作为一种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享受和欢乐,已成为成为一种中国饮食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在春节、在大年初一这个时刻,吃饺子这么个习俗。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那薄薄的饺子皮里!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