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43360300000012

第12章 捕捉对方情绪,一眼识破对方(3)

美国中央情报局负责美国国家安全,很多中情局探员都是有军衔的。卡莱普顿中校就是这样一名军人探员。在20世纪70年代,苏美争霸越演越烈的时候,一份墨西哥湾布防计划泄露了。能够接触到这份计划的美军高层,任何一个人如果变节,都会对美国造成严重损失。克莱普顿中校负责排查泄密者。经过多日调查,他把目光瞄准了一位五角大楼发言人——卡诺尔少将。卡诺尔少将参加过二战和朝鲜冲突,为人豪迈,是个典型的美国人,后来成为高官,在军政两界很受欢迎。两人约见的时候,卡诺尔少将依然风度翩翩地回答着卡莱普顿的问题:他表情严肃,姿态沉稳,语气坚定,单从表情、动作、语言上看不出任何问题。而在约谈接近结束的时候,克莱普顿中校对卡诺尔少将行礼握手道别,这时候他突如其来地问了一句:“你认识某某将军吗?”(据揭秘资料介绍,某某将军是克格勃“针对北约国家军事人员策反事务”的主管,这个名字还没有解密,我猜测可能他本人之后也变节,在美国申请了政治避难,美国政府出于安全考虑没有对他名字进行解密。)卡诺尔少将闻言,虽然表情几乎没有变化,但瞳孔骤然收缩,持续的笑容也出现了轻微停滞,但他很快泛起自己的眼球,做出一副轻微回忆思考状,并回答道:“在一次对苏秘密换俘会议上见过,他很强大,很机智。其他的我就不能告诉你了中校,恐怕你的级别不够。”中校满意地点点头:“好的,我知道的已经够多了,先生!”

中校走后立即申请对少将的全面监视和调查,三天后就发现了他通敌的证据。克莱普顿中校只见过一次卡诺尔少将,并且他的搭档全程观摩了这次约见,没有在少将脸上发现任何破绽,所以不明白克莱普顿为什么如此笃定少将就是泄密者。克莱普顿笑着解释:“我与他握手的时候,问了那个问题。”搭档摊手:“是啊,我发现他表情有几微秒的僵直,这可能是说明他惊讶于你为什么这么问,并不能说明其他问题。”克莱普顿:“是的,但我握着他的手,感到他的手忽然很凉——他怕我提及某某将军!”

当你吃透这本书,明白每一个微表情、每一个微动作、每一个微语言的成因,你就会明白金庸先生“草木飞花皆可为剑”的境界。当然,与其他情绪一样,恐惧感也是分强弱的。弱恐惧介于恐惧反应和不安反应之间,弱恐惧的人,表情和肢体动作剧烈程度有所降低,但整体一致性绝不改变。也就是说,有多大程度的恐惧表情,就有多大程度的肢体动作。弱恐惧的人应该还留有一些语言能力,就会出现求救和求饶的语言。

恐惧发生有两种形式:现在进行时和突发性恐惧。现在进行时恐惧,比如孩子打针,比如一步一步走向你的贞子——日式恐怖电影格外善于塑造这种绝望感——这类恐惧往往比较单纯,持续时间很久。克莱普顿对少将先生最后的提问则属于突发性恐惧事件,“吓了我一跳”就是突发性恐惧的典型方式——惊惧、惊讶与恐惧的结合。这类恐惧,由于时间短,突如其来,当事人往往来不及做表情,即使心理素质极好的人(比如那位少将),也未必能通过理智掩盖这种惊惧。

7.悲伤是被伤害的展现

当人们对伤害产生预估时,会造成恐惧;而当人们认为自己已经被伤害时,会产生悲伤。每个悲伤的人,都有被伤害的感觉,而哭泣、持续平静的悲伤、遗憾、悔恨,就是这种被伤害感觉的外在表现,也就是悲伤反应的四个类别。前面说过,恐惧是悲伤的预示,悲伤是恐惧的自然延续。二者有着亲密关系,但不代表它们之间一定会互相转换。完全摆脱恐惧境地,会有劫后余生的喜悦,而悲伤也不完全出自恐惧。

实际上,如果说被伤害的无力感使人恐惧,被伤害后的复仇性攻击使人愤怒,那么,被伤害本身就是悲伤的感情根源。所以,悲伤往往会伴随着恐惧和愤怒,因为三者都跟“被伤害”有着很大关系。那么,有没有纯粹的悲伤呢?其实是有的:当信息源造成的伤害不足够危险、事态的发生使自己寻找不到复仇的对象时,单纯的悲伤就产生了。单纯的悲伤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哭泣,一种是平静悲伤。

当悲伤得以发泄出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哭泣,所以哭泣是饱满悲伤的表现。哭泣微表情的反应是:皱眉,双眉之间呈现直立皱纹,眉毛扭曲;眉形与恐惧反应很像,但眉毛纠结得更加厉害;眼睑呈禁闭趋势,哭泣时颅腔压力会产生剧烈变化,闭眼会保护眼球;面颊肌肉牵动嘴角裂开,在诸多表情中,哭泣是咧嘴程度最大的,会形成法令纹;双唇贴在牙齿上,上唇向上用力提升,下唇适度下降,并呈现W形曲线,这种W形曲线是哭泣表情特有的;下巴紧绷,下巴表面凹凸不平,像一把锉刀表面一样。

与大多数表情反应一样,伪造哭泣也只能伪造嘴部,所以当一个人(孩子尤其如此)只用嘴巴扯着嗓子哇哇大哭时,你就可以判定这是个伪哭泣了。

哭泣时,面部抽泣应该是无规律的,呼吸是紊乱的,为什么呢?哭泣几乎是所有基础负面情绪里唯一一个没有任何能量控制的。恐惧虽然也是一种主观失控状态,但因为恐惧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是一种示弱,所以恐惧反应还是本能地在约束能量。

但哭泣不同,哭泣时人的呼吸是抽搐性的,没有丝毫规律性和均匀性可言,身体则呈紧缩趋势,哭泣的人都有无助感。所以这种紧缩与恐惧反应的肢体紧缩很像,但是恐惧反应的紧缩更加强烈,因为恐惧的紧缩有示弱和保护两种具体用途,而哭泣时紧缩是使能量放任流逝后自然收缩。所以,当悲伤遇见其他情绪,比如愤怒的哭泣时,人的肢体会由于愤怒而出现攻击姿态,而不是蜷缩姿态。

根据哭泣的放任能量特点,我们可以很轻松地识别怎样的哭是假哭。比如哭丧,吸一口气用0.8秒,然后哭号用3.2秒,一个熟练的哭丧者,做100次哭号会都是这个节奏——而节奏感是哭泣最大的破绽。试问,一个完全放任式的动作怎么会有节奏感?

哭泣的人会失去语言能力,负面情绪都会或多或少地削弱人的语言能力,但哭泣削弱的尤为明显。恐惧反应时,人可能会由于求生欲望而出现恳切的求饶话语,但哭泣只能用基本表意和“哇”这种语气词来辅助悲伤。

哭泣的时间长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悲伤程度,而由于哭泣放任能量的流失,所以一个人在长时间哭泣之后会出现脱力感。

平静悲伤是悲伤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实际上,平静悲伤的悲伤程度往往并不弱于哭泣,只是很多原因使当事人无法哭出来。但哭泣作为悲伤的最有利发泄渠道,如果无法达成,当事人陷入了平静悲伤,反倒是更加辛苦。所谓“此恨绵绵无绝期”,就是这个道理。

平静悲伤反应有以下特征:面部整体木然;眉头轻皱,并有轻微扭曲;嘴角下垂。身体松垮,双臂可能出现无力的下垂,身体呈现轻微佝偻。语言无力,反应呈现万念俱灰感,消极用词的语言倾向明显。

这种悲伤的人,身上带着明显的晦暗气质。在生活当中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他常常连腰都挺不直,抬胳膊的时候手腕关节也是下垂的,仿佛对他来说地球引力足足有1000千克;他的语气永远不紧不慢;他的眉头有轻微的皱起,眉宇间洒落着无尽的忧郁。

8.愉悦的正能量效应

当人们对信息源的认识满足或超过他们预期时,就会产生愉悦心理,在这种心态主导下,人的能量运作更快,充能更完全,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反应也都是充满积极能量的。当下流行的“正能量”,其实就是对愉悦反应的某种阐释。

愉悦是人的基本情绪,也是本书讲到的第一个正面基本情绪。

人在婴儿时,首先学会的是哭泣:当脱离母体那个环境后,进入一个相对不舒适的环境时,婴儿开始哭泣。但是当他接受哺乳之后,嘴唇吸吮的快感让他实现自我满足,这时,他学会了人生中第二个情绪——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