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乐观,在生活中不断地制造欢笑,让周围的人感到轻松愉快,自己也会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具有幽默感的孩子,也较容易获得友谊。
美国是一个崇尚幽默的民族。美国人不仅把幽默看做一种可爱的性格,而且视其为可贵的品质。因此在许多美国父母看来,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专家从事的专题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幽默感大约3成是天生的,其余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因而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许多父母甚至在婴儿刚出世6周便开始对其进行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实际上,不少较聪明的婴儿这时确已萌发“幽默意识”。
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消除沮丧与痛苦,舒缓紧张气氛,更能带给自己和别人喜悦和希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呢?
1.父母首先应该是幽默的人
幽默感有先天的成分,不过后天的培养更加重要。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最真实的镜子,潜移默化中,父母的许多特点在孩子身上都得到再现。所以,要培养孩子的幽默感,为人父母者,首先要看看自己是否也需要培养幽默感?最起码,要能真正欣赏幽默。
2.勿对孩子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就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3.对孩子不要感情冷淡
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养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因此,不论父母的工作有多繁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4.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宽容地面对人事
乐观、宽容是幽默的精髓。要学会幽默,就要学会宽容大度,克服斤斤计较的狭隘思想,同时还要乐观。要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最重要的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应站在孩子一边,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要帮助孩子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5.多给孩子看或读幽默轻松的故事
幽默有趣的小故事不仅能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喜欢上阅读,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幽默感。同时,很多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乐天派,他们虽然遇到各种各样奇怪的困难,但总能化险为夷,继续乐观地对待人生。多给孩子读或看这样的故事,可以培养孩子对乐观情绪的向往。
6.多让孩子讲讲有趣的事
孩子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有趣的事,总是很有表达的欲望。这时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并发出会心的欢笑。如果孩子有足够的幽默感,大人还可引导他们编幽默故事,给课本、电影或电视剧改变甚至添加一个令人捧腹的结局。
如何控制孩子“人来疯”
许多父母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有朋友来访时。孩子就会出现“人来疯”的行为,他们心情亢奋、不肯午睡、到处乱跑……怎么办?
孩子出现“人来疯”的行为,可能有下列原因:
1.社交行为不成熟
孩子自两岁半开始,就会出现社会行为。他们不仅对同龄的小朋友产生兴趣,也会对父母的朋友好奇。因此,当家中有访客时,孩子也会有兴奋与快乐的感受,期望参与招待的工作。然而,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小,不知如何表达快乐的感受,再加上社交行为不成熟,不知如何对待来访的客人,因而会出现特殊的举止,比如,跑跳、尖叫等,就如同七八个月大的小孩,遇到高兴的事情时,就会用尖叫或拍桌子来表达心中的快乐。
2.为了引起注意
当家中有人来访时,父母会因为忙于招待访客而忽略身旁的孩子,此时,孩子就会用一些特殊的行为来表达心中的愤怒与不满。比如,大人谈话时不断打岔,或者在一旁大声说话、唱歌或者游戏,甚至哭闹等。
3.生活秩序被打乱
当有客人来访时,家中的生活作息势必会受到影响,间接扰乱了孩子的生活秩序。孩子年龄越小对秩序的要求越高,一旦生活秩序被破坏,情绪就容易失控,行为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当然也就无法正常休息。
因此,当孩子出现“人来疯”的行为时,父母需要先思考是何种因素造成的,进而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
首先,当家中有访客时,父母需要事先告知孩子,让孩子有心理准备,包括知道访客的名字,会有多少人到家中。当客人来到家中时,向孩子介绍客人,也向客人介绍孩子,建立双方的熟悉感。
再者,可邀请孩子参与大人的聊天,也可以请孩子帮忙准备茶点,并做小向导,介绍家中的陈设,或是分享照片等。如此,不仅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让他学习了基本的社交礼仪。
当然,有些孩子会在家中有访客时,提出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持立场,即便孩子哭闹,也不可因面子问题而妥协,但也不宜在访客面前过度指责孩子。当孩子有无理的要求时,父母可以将他带到别处沟通,引导孩子,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最后,对于秩序需要较高要求的孩子,父母除了在客人造访前先做心理建设外,也尽量不要破坏孩子的生活作息,以免造成孩子的情绪失控。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对秩序的需求自然会降低,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情绪。因此,在孩子年纪还小时,父母需要多一些配合,才能够帮助孩子尽早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
孩子的特殊行为多半有迹可循,父母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孩子失序的原因,提供适当的引导,孩子就可以逐渐改善。父母不需要过度心急,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只要耐心地教导和等待,孩子一定会有所改变。
“听话”的女儿心理问题多
大多家长以为,好孩子的标准就是一切听大人嘱咐,按大人意图办事的特别听话的孩子。安静,很少打架和打闹,遵守纪律,认真听讲,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受老师喜爱。
可心理学家指出,这样的“听话”孩子很有可能是问题儿童。因为这样的孩子心理上往往过于防卫,一切按大人指导办事,一旦失去了大人的指点,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在成长中不能形成独立的意识,缺乏独立适应环境的能力,往后发展很可能导致心理上不健康,人格上有缺陷,甚至束缚智力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不应对儿童管教过严,更不要把孩子往既定的模子里套。要知道,淘气的孩子往往兴趣广泛,知识面广,心理发展也比较健康。
古时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由于过分的心爱,而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孩子长大以后连起码的生活也不能自理。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担心孩子饿死,便想了一个办法:临行前烙一张中间带洞的大饼,套在孩子的脖子上,告诉他想吃的时候就咬一口。可是,孩子只知道吃脖子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等他们出门回来时,大饼只吃了不到一半,而孩子竟活活饿死了。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孩子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依赖是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缺乏信心,放弃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具体为没主见,没自信,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很难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自己做个决定。依赖性强的孩子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像断线的风筝,没有着落,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一切都听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常常会不知所措。
具有依赖性格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心身健康。但同时必须认识到,孩子依赖心理过强,主要源于家庭的不当教育,如,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一切为子女代劳,他们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孩子头脑中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时时处处依靠父母。对子女过度保护的父母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走上社会也觉得“别人对,自己错”。
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增长能力、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
其实,父母关心、爱护孩子绝没有错,满足孩子生理和心理正常发育的需求,也是父母的天职。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任何事情都大包大揽,不仅父母累得心烦,也束缚了孩子的手脚和头脑,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依赖心理。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依赖性太强,什么都不会做,可没想到孩子“长不大”的最根本原因往往就在父母自己身上。孩子的成长是身体和心理成长的组合,大多数孩子吃得好长得壮,心理的“营养”却被忽视,自立能力和生存能力得不到锻炼,这样的孩子或许在学习上是优等生,可一旦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就会成为寸步难行、困难重重的“劣等生”,甚至被淘汰。所以,矫正孩子的依赖心理是帮助他成长的一大关键。
首先,父母要有意识地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相信自己不依赖大人也能做。好很多事。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应着重从“参与”入手。从孩子懂事开始,父母可以在适当场合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参与一些事情。如买什么玩具,购什么图书,都要适时地“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这样既遵循了孩子的意愿,也让他在“参与”中无形地增强了自信心。
其次,父母在生活当中注意适时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多承担一些能承担的责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让他承担责任的范围也要相应加大。
另外,在孩子“独立自主”时,父母不要干涉过多。如果一方面要求他自立,一方面对他这也限制那也约束,会让孩子感到左右为难,产生怠慢情绪,甚至恢复到以前那种诸事只求“外援”的局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以主人翁的姿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都喜欢别人看到他的“成功之作”,父母要对孩子主动提出要求作出及时、亲切的回应,不要模棱两可,更不可粗暴拒绝,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对合理的要求加以支持、满足,反之,则应予以明确拒绝,同时,不要忘记向他讲明支持或拒绝的原因。
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矫正孩子的依赖心理,父母不要怕麻烦,嫌添乱、费时,也不要嫌孩子做得不好,只要他有“参与”,就应以鼓励为主,对进步做出充分肯定,勉励他下次做得更好,让孩子慢慢进步。这样既减轻了父母的压力,也为孩子日后独立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人之初,性本善”新解
当前家庭教育中家长最关注的是孩子的智力发展,把培养孩子的重心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从孩子一出生,就处心积虑地使用各种智商玩具,希望培养出小天才,而忽略了对孩子感情能力的培养。当我们的孩子被培养成为“小皇帝、小公主、小霸道”,从小养成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骄蛮、自私等不良的道德情感意识和行为也就形成了。
有人对一些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时发现,当专家问道:“如果你们在路边见到一只将要死去的小狗,你们会怎么办?”孩子们兴奋地抢着回答:
“踢死它!”“拿砖头砸它!”“把它埋了!”同学们兴致勃勃七嘴八舌地说着处置小狗的办法,但没有一个人提出救活小狗。专家接着问:“假如你正在玩得好开心时,这时有个同学打搅了你,你会怎么样?”一个男生果断地回答:“我拿棍子打他!”其他学生也纷纷表达:打他!扁他!简单的统计告诉我们,有“报复”想法的约占53%。专家再问:“冬天,要是有一女同学从冰水里捞出来时冷得直哆嗦,你愿意把自己的衣服脱给她穿吗?”结果半数以上孩子都表示不愿脱衣服给女同学,只有少数几个学生愿意脱下自己的衣服给女同学穿。简单的测试结束后,我们想问一下我们的家长们,你们是否应该反问一下自己的孩子,什么是同情心?你们的同情心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孩子们生活在比他们的父辈更充分地享受家庭呵护与物质享受时,反倒失去了同情心?失去了爱心?
一个孩子如果缺乏同情心,则极易使他们养成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长大成人后,有的人会变得性情乖戾、贪婪凶狠,成为对父母不孝、对朋友无信、对他人冷酷的人,成为家庭幸福的破坏着。因此,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可有以下对策:
1.不要对孩子唯命是从
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不要答应过快。在孩子的要求合理而又非答应不可时,最好让孩子等上一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给孩子一个期待得到心爱礼物的心理准备。这种策略,将会使孩子形成一种克制自己和珍惜东西的心理品质。
2.让孩子承担些义务
父母要经常向孩子讲述自己的辛苦,让他们理解,适当的承担一些家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体验生活的麻烦和不容易,这样有利于他们更好的理解他人,克服自私心理。
尊老爱幼历来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古人尊老爱幼的心声。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同情心,他才可能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可能是一个热爱别人也热爱自己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父母要作出表率,身体力行,你的行为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更要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应该向孩子灌输什么样的信息,父母应三思而后行。
另外,向有困难的行乞者施舍,是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防范心理越来越强,社会各界总是采取各种方式来揭穿骗子,防止无辜者受骗上当。许多父母也常常告诉孩子这人是骗子,那人是骗子,但对行乞者保持过高的警戒心理是不可取的,就算我们受骗了,而损失的也就是几元钱,对施舍者并不会有什么心理伤痛。但是,如果乞讨者真是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我们的几元钱就是雪中送炭。更重要的一点是,这是培养孩子同情心的最好办法,让孩子从小养成乐善好施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