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孩子被科目老师打击自信,不喜欢该科目;有的是学习方法不对,感到学习困难;还有的孩子是因学习疲劳或者父母啰嗦督促太多形成。懒于思考,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造成孩子严重偏科的主因,加上多次考试成绩差带给孩子严重的挫败感,使得孩子最终放弃了努力,更提不起丝毫的兴趣。总结起来孩子偏科是以下原因所致:
1.学生兴趣所致
中学生均是10岁至17岁之间的群体,尚不具备完整的分析判断能力,对任何事物普遍带有兴趣,但对事物的本质并没有科学的中性的认知,对事物的判断结果带有偏激性和极端走向性,就像飞蛾一样,明知道光亮带给他们的可能是陷阱和危险,却仍旧凭爱好和兴趣追逐光亮,却不知有些光亮是短暂的。尚处于发育过程中的中学生,在没有修剪师的剪理下,极易凭兴趣用事,这一科或语文地英语或数学或理化或图画我喜欢就学,不喜欢了被动应付。正所谓兴致所之,不及其他。
2.受老师的影响
老师是传道授业的“先知”者,而学生的思想、思维、兴趣、爱好处于不确定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修葺、塑造、渐变的作用。老师的授课能力、外部形象和喜好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学生的父母。有的老师非常注意为学生的成长发育创造宽松的环境,有的老师却凭自己的喜好,加之,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对个别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给学生谈心,吃“偏食”,导致学生对某一科的喜好,长此以往,使学生对其他学科产生逆反心理而失去兴趣。还有一些老师往往不注意提高授课水平,对自己讲话又不太注意,说话带有讽刺性和打击性,而引起学生反感,使之不喜欢这一老师,学生的本科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3.家长不善于引导
教育学家认为: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试想孩子“两点一线”式生活规律,其中的一点就是“家庭”,家庭的文化氛围、学习氛围浓郁,那么孩子必定知道学习。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父母,往往都是社会人,要工作、要生活,整日忙碌,大部分家长可以说没那么多的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加之,他们认为我是父母,你是孩子,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父母说的永远正确。因此,动辄对孩子强迫命令,不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孩子的变化,在孩子出现偏科后,不是循循善诱,培养孩子对其他科的兴趣,而是批评、责怪,致使孩子在偏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其实孩子偏科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也并非真的“狼来了”,家长大可不必给孩子与当头棒喝,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孩子偏科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并且也能解决好的,那就要看“三角形”画的如何?所谓“三角形”就是三个点,即:孩子、老师、家长,老师和家长就如直角一样,直角的两边是相等的,而孩子正是连接两边的第三边。
因此,家长在解决孩子偏科问题上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老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中,不能片面,更不能因为学生喜欢我这一科,我就对这个学生特别关照,特别喜欢,就给学生吃“偏食”,要知道孩子就像一棵小树一样,既离不开阳光的普照,也离不开土地和水的滋养,否则,这个小树就没有了生命的存在,对于孩子来说,如果偏科极易造成知识掌握不全,而成为一棵营养不良的小树。对于家长来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学会关心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朋友,多和孩子交流,在孩子出现偏科时,要学会像朋友那样,不要一味地责怪孩子,而是从点滴之中,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不知不觉从偏离的轨道中走向坦途。
教会女儿养成合理规划新学期的习惯
“我感觉年还没有过完,就要开学了。”因为春节忙于玩耍,走亲戚,睡懒觉,小学六年级学生娇娇到假期的最后两天才开始赶作业。娇娇的老家在湖州,平时父母工作忙,也就逢年过节回去走亲戚。今年春节,娇娇跟着爸爸妈妈回老家待了5天,白天与亲朋好友到旅游景点玩耍,晚上跟小伙伴们一起放烟花,她觉得日子过得特别快。尽管现在已经开学一个星期了,但她根本没心思听课,每天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学就觉得烦恼,精神不振。
新学期即将开始。作为中小学生的家长,你孩子是否还沉浸在假期之中呢?卡通、网络游戏、旅游等已不是主要的生活方式,她们又将回归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有的孩子一提上学就皱眉头:玩得还没有尽兴呢!这种状态对新学期是十分不利的。孩子应该从轻松、自由状态中走出来,适度紧张起来,精神振奋地迈向新学期。那么如何做好新学期开学前的准备呢?
1.家长应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影响
家长应抱乐观的态度跟孩子谈谈学校和新学期,从正面的角度去迎接新的学期,给孩子以信心,说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话语。其实支持学校和老师很重要。有的家长无意中会向孩子流露出对学校和教师的不满情绪,这对孩子心理有很不好的影响。
2.检查假期作业,复习知识要点
一些孩子通常到开学前才想起假期作业还没完成,于是搞突击,作业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家长至少应该在最后一周前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完成,及时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完成寒假作业。对于作业早早就完成的孩子,由于休息了一个假期,可能对很多知识有所遗忘,而知识的衔接又是新学期必须做的准备,因此,不妨指导孩子有计划地复习上学期的主要知识点,把握知识的脉络,温故知新,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储备。
3.调整作息时间,适应开学生活
放假后,大部分孩子由紧张的学习状态进入到轻松的休闲状态,生活节奏自然变慢,打破了以往上学期间的紧张有序的生物钟,睡眠时间也随意了,经常晚睡晚起,吃零食不节制,吃饭不规律,身心也慵懒了。所以,至少在新学期开始前一周,把紊乱的生物钟及时调整过来非常重要,比如:适当控制自己的睡眠,停止晚上通宵打游戏、看电视,按时就寝,按时起床,按时就餐。只要有规律地作息,才能调整好自己的精神状态,尽快适应新学期生活。
4.疏导不良情绪,克服开学恐惧
一些孩子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的情绪,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开学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无缘无故地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有的还出现头痛、胃痛等不适症状。一般说,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不适应等方面是导致“开学恐惧症”的重要原因,那些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孩子、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孩子等是易发群体。
家长最适合做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因为最了解孩子。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对学校产生恐惧的原因,对孩子表达真诚的关心,耐心倾听孩子诉说,对孩子进行开导,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多给他们以微笑和鼓励。必要时,父母可与班主任老师联系,详细了解孩子以前在学校的情况,取得班主任老师的配合,以便减轻孩子的精神负担,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家长尤其要注意以积极、乐观的心情来影响孩子,不要一开学就给孩子施加学习上的压力,或把上学期孩子的不足反复“唠叨”,要让孩子充满快乐地去迎接新学期。
5.确立学习目标,准备学习用品
进入新学期,制定一个新的学习目标,对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上进心很有好处。不管上学期学习成绩如何,也不管孩子是处于什么层次的孩子,在新学期都会有一些新的打算,几乎每个孩子都希望在新的学期有出色的表现。父母应充分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与孩子共同商定新学期的新目标,不要过大,要切合实际,但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制订的目标要具有可行性,能够对孩子起到激励的作用。制定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憧憬美好的学习生活,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在假期,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准备文具和其他有关的学习用品,在开学前不宜继续购买玩具等作为礼品送给孩子。
未雨绸缪,因材施教
妈妈的苦恼:
姗姗妈正经历着煎熬。她在考虑女儿姗姗的培养方向。邻居家的豆豆刚过完4岁生日,就把“沉重”的钢琴搬回了家,随后请了钢琴老师。从此,豆豆家传出了单调的钢琴练习曲。在此之前,豆豆的妈妈还斥“巨资”
让豆豆参加一个有名的英语学习班,好像两年下来要花掉8000块钱。还有,豆豆是一家早期教育机构的会员,每月都会寄来一些开发智力的玩具。此外,豆豆参加幼儿园的舞蹈班。听豆豆的妈妈讲,豆豆对所有的这些都感兴趣,效果还不错。
杂志、报纸、电视中铺天盖地的信息都在说,6岁前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至关重要。姗姗妈粗略算了一下,如果孩子要达到比较理想的发展状态,所占用的时间就是每天早上从7点到晚上7点,包括休息日。
朋友的影响也左右着妈妈们的决定。姗姗妈的朋友打来电话,说她自己正在犹豫要不要让蓓蓓学习古筝,自己非常喜欢民乐,但是她不知道蓓蓓是不是也喜欢,能否坚持下来。蓓蓓的性格一点都不像女孩,动作灵敏,身体灵活,跑、跳、爬高样样不惧,真不知道让她做这些女孩的事情成不成。过了几天,朋友告诉姗姗妈她放弃古筝了,为蓓蓓选择了男孩的功夫:武术。“以后就让蓓蓓拿这当特长了。”
除了对孩子自身发展的影响,姗姗妈还考虑到特长的其他好处。不管上小学、中学还是大学,特长生都是有优待的,这是现状。记得自己上大学时,对有“一技之长”的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看着人家在舞台上引吭高歌、翩翩起舞,优美的音乐从手下缓缓流出,姗姗妈可没少眼热过。
那时只恨父母没有培养自己,深信凭自己的资质,如果也有机会从小学习,一定不比他们差。咳,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难道就靠下一代来完成了?
姗姗的道白:
我是姗姗,妈妈最近很苦恼,因为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学点什么,她不知道是不是也让我参加到现在的“潮流大军”中。好像学点什么已经成了一种风气,这也对,因为我们这些小朋友都很好奇,求知欲旺盛,可是就怕家长不考虑我的特点,看见别的小朋友学也让我学。我说话分量不大,用大人们的话来说是“没谱”,可是大人应该了解我们啊。人和人不一样,在大人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就说我妈妈吧,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唱歌也好听,就不能画画,画什么不像什么,真难看。爸爸画画就比妈妈好,可是他从来说不过妈妈,妈妈几句话就能把他反驳得哑口无言。豆豆的妈妈跳舞跳得好,她从小就教豆豆跳舞,可我没看过妈妈跳舞,她也没教过我跳舞,可能她不会跳吧。
妈妈还没让我学点什么,这可不是说妈妈不重视我,妈妈一直很注意培养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一阵我特别认生,妈妈就利用各种机会带我出去玩,见各种各样的人,后来我就不怕生人了。我还有很多好玩的玩具,妈妈说对我的发展有好处,我也听不太明白,可能就是好吧。
豆豆现在可忙了,学跳舞、钢琴、英语,还有其他活动,我想找她玩,她都没有时间。我和豆豆是好朋友,可我们俩大不一样,豆豆喜欢跳舞、唱歌,我也喜欢,可我跳得没有豆豆好。我没有自卑,我也有自己的优点呀。我更喜欢动手,搭积木、剪纸、穿珠子、拼图,我都喜欢。还有蓓蓓姐姐,她跑得可快了,我追不上她,她还敢从高高的台子上跳下来,也不摔跟头,看得我好害怕,我可不敢。阿姨说蓓蓓姐姐像男孩,我不明白什么意思。反正,我喜欢蓓蓓姐姐。
专家的话:
个体差异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是由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综合造成的。其实,每个家长都能理解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不一样,但碰到具体事情的时候脑子里却往往没有这跟“弦”。看到别的孩子学钢琴,没有仔细考虑自己孩子的特点,就去学;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比等等。下面这个有趣的“橘黄物块移动”实验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个体差异的问题。
科学家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观察和检测婴儿是如何发展其不同能力的。对象是11个半个月大的婴儿,目的是考察其思维能力。让婴儿坐在母亲腿上观看在小戏剧舞台上的表演,演出的第一幕是一个橘黄色的大块东西从蓝色吊箱上吊起,缓慢地穿过舞台,然后重新放回箱子处,重复做6次。第二幕也是相似的,只是橘黄色的物块小了一些。男婴儿好像没注意到物块的大小差异,而女婴则立刻激动起来,并开始发出语言一样的声音,她们好像要说话。科学实验证实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女孩子的骨骼、肌肉和神经发育比男孩子快。通常女婴说话比男婴早,科学家们认为有身体方面的原因。他们认为女孩的左脑神经比男孩发育得快,正是左脑强烈地影响着一个人使用词汇、拼写和记忆事物的能力。刚上学时,女孩子的身体方面已为记忆事实、拼写、阅读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因此她们显得比男孩子更聪明。
上面的实验说明了婴儿存在性别差异。不仅是性别,宝宝在生理、心理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家长能重视这一点,对孩子的发展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为了使孩子的身心能得到健康成长,家长应了解孩子气质类型方面的知识,并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特点,因人施教。例如,黏液质孩子的特点是“慢”,对这类孩子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当孩子做好一件事时,一定要鼓励、赞赏他,同时对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以后再快一点就更好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掌握好火候,既不太高也不太低,以孩子经过努力能达到为标准,以后逐渐提高要求。不论哪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发扬积极的方面,克服消极的方面。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关键,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可操之过急,防止孩子产生压抑感和反感,否则有可能助长消极的方面。
再也不当“邋遢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