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聚集在内心的泪水。
孩子的特点是好奇、幼稚、缺乏信心。他们对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父母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学习,真诚的赞扬他们所取得的微小的成绩,使他们切实认识的哦:我能学好!从而增强自信心。
(2)发挥孩子特长,促进自信。
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是不均衡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父母要了解孩子,激发他们的有时。例如,某个小学生学习成绩不拔尖,但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朗诵起语文课文来声情并茂,老师和父母充分发挥她的特长,鼓励她担任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她不仅发挥了特长,成绩也提高了很多,从而促进了自信心。
(3)不要给孩子滥贴“标签”。
不管你的孩子表现如何,都不能随便作出“没有出息”之类的负面判断,更不能任意给孩子贴上“窝囊废”之类的灰色标签。不要奚落、贬低孩子。有些家长爱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故意贬低孩子。经常受到这种斥责的孩子往往自信心受到强烈冲击,时间久了,就会在不知不觉当中接受家长的暗示,承认自己的素质差,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
高度的自信和自由奔放的创造性是密切相关的。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认识。让孩子认识到人各有优缺点,自己既有缺点,但也有优点。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改变自己的缺点。只要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长处,就是一个好孩子。
让女儿摆脱虚荣心过盛的缺点
虚荣心强的孩子在成长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经常说谎,情绪不稳定,不认真学习,缺乏意志力等。其中,虚荣心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不良心理。心理学家认为,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满足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爸爸妈妈对虚荣心较重的女孩不能掉以轻心,而应当采取必要的方法加以纠正。
追根溯源,虚荣心的产生与孩子满足自尊心的需要有一定的关系。
每个孩子都有受尊重的需要。一般来说,尊重的需要可以通过许多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可是,也有一些孩子在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尊重的需要可能受到某些挫折时,便通过不适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这就是虚荣。因此说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
某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盗窃案,作案者是两名中学生。她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与别的同学攀比,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盗窃了一居民家中的4万元钱,然后乘船去上海,在短短的四天之内,挥霍掉了所有的钱,平均每分钟花钱60元。她们购买最贵的衣服,到最高级的饭店吃饭,住最豪华的饭店,并且专门租了一辆车带她们四处享乐,真是奢侈之极。作案者之一丽丽生活在农村,自幼丧父,靠母亲一个人干活儿养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妈妈从来不让丽丽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别的孩子有的,丽丽都会有。她觉得孩子已经缺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所以妈妈平时总是省吃俭用,而对丽丽提出的要求从不拒绝。丽丽在小伙伴中间算是很气派的一个,她感到很满足。从小学到初中,丽丽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妈妈和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好孩子。
但是自从丽丽上了省城的高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同学和她以前的同学家庭条件不一样。现在的同学们的爸爸妈妈都是高收入者,花钱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高档产品。相比之下,丽丽显得十分寒酸,以前的优越感再也没有了,她的心理便严重失衡。她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她每次回家都向妈妈要很多钱,和同学们比吃比穿来满足她的虚荣心。起初妈妈还大方地给她,但后来妈妈实在承受不了,好几次都拒绝了她。丽丽见妈妈这个经济来源断了之后,就动了邪念:“别人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公平。”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丽丽开始偷同学的钱,几次偷盗都没被发现,这更增加了她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她越陷越深,最后伙同在社会上的女孩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进劳教所以后,丽丽终于认识到是虚荣心害了自己,是追求荣耀的自我意识害了自己。丽丽从劳教所出来后,痛改前非,变成了一个勤奋进取、踏实孝道的好女孩。同学和邻居也都改变了对她的看法,一提到她,便纷纷竖起大拇指。
解决方法:
父母纠正孩子的虚荣心应采取如下方法:
(1)应以身作则,不要同别人攀比,以免孩子模仿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因此,爸爸妈妈必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爸爸妈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同别人攀比,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爸爸妈妈也不要总是给孩子买东西,习惯性地给孩子买各种礼物,因为如果形成习惯,孩子就会感觉他得到这些礼物是应该的,而且需要你不断给他买,他的虚荣心就会不断膨胀。
(2)要注意孩子心态的变化,多给孩子讲道理
有的爸爸妈妈为了孩子不受委屈往往满足孩子的要求,还有的爸爸妈妈对孩子则采用先吼后打的办法,让孩子有理说不出。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多给孩子讲道理。爸爸妈妈应告诉孩子,与别人攀比、拥有名牌并不意味着拥有了较高的地位,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爸爸妈妈应教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东西,而不要为了同别人攀比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理性消费,还可以把家中的收入支出讲给孩子听。
(3)要创造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那么爸爸妈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靠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钱购买所需要的东西。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分担一些家务,然后从中取得回报。一分劳动一分收获,一滴汗水一点回报,让孩子知道仅靠不停地向爸爸妈妈张口要这要那,不仅不光彩,而且行不通。
(4)要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作为爸爸妈妈不应该过分夸大孩子的优点,也不要掩盖孩子的缺点。对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爸爸妈妈应给予表扬,但应适度。因为经常性的表扬会使孩子认为这些并不是他应该做的,一旦这样做了,便能得到奖励。久而久之,孩子便养成了虚荣的坏习惯,而且越来越严重。
对于孩子的缺点要及时指出,帮助他分析原因,并鼓励其逐渐克服。
做有主见的智慧女孩
“这件事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意见。孩子,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咱们商量一下看怎么解决好。”作为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发言权方面你是否这样做了?
学会与孩子商量,可以从下面的小事开始。你现在不想睡觉吗?明早你能够按时起床上学吗?你又要这么多钱做什么?给你少一些可以吗?把旧文具盒扔掉买新的,可是这不在我们这个月的消费计划里,怎么办?卡耐基不是也曾经这样说过吗:“对待杀人犯,还该讲三分道理呢。”与孩子商量,完全可行。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培养女孩做个有主见的小公主呢?
1.给女儿做主的机会
乐乐从幼儿园一直到上小学,她的事情都是爸爸妈妈包办代替,她乐得逍遥自在。可是,在学校这个集体里,她的弱点很快就显现出来,做什么事情都是老师说什么,她就做什么,同学讲什么,她也就信什么。小时候大家认为她是一个乖女孩,现在看来,这对孩子的发展会有不利的影响。为了帮助她,爸爸妈妈在家里为她大力提供实习的机会,比如买衣服,让她自己看,款式、花色、价格,都由她自己决定;买书包时,无论是米奇卡通公主系列的还是史努比减负书包,也由她自己决定。开始她动不动就问妈妈哪一种更好,妈妈会说:“自己的事情自己看,这还用问我吗?”还有就是在做作业的时候,本来做对的题也要问:“我做得对不对?”
每逢这个时候,妈妈都会坚决地说:“对了就是对了,错了就是错了,相信自己的眼睛。”小女孩很快就从买东西开始学会了自立,渐渐有了自己的主意,至少,当妈妈征求她的意见时,她会说:“我认为……”而不再会说“妈妈听你的”。
2.让女儿有参与的机会
孩子做事缺乏主见,与家长缺乏和孩子的沟通,做事武断,不注意尊重他们的要求有关。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会变得无所适从,所以依赖性越来越强,变得优柔寡断、遇事无主见。
家长应该给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的机会,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比如在装修房子的时候,经常征求孩子的意见。例如,房间怎样设计更好,你喜欢自己房间的墙壁涂什么样的颜色,你喜欢把书架摆放到哪里,什么款式的家具好等。有时候,孩子自己拿不定主意,家长就要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如“如果是你,你该怎样做?”“我想听听女儿的意见。”这种沟通方式让孩子感觉到大人非常重视她,使她备受鼓舞。在家长的鼓励下,孩子肯定做什么事都振振有词,喜欢主动承担家里家外的一些事情了。
3.“妈妈绝对相信你!”
一位妈妈发现孩子作业写得很糟糕,虽然很生气,但她却克制住了自己不满的激动情绪。她知道,孩子不是不能写好,而是态度不认真。于是,妈妈就对孩子说:“孩子,你今天的作业怎么写得这样潦草。这样写老师会认不出来的。你最好重写。我知道,让你重写,你是不大情愿的。可为什么我还要坚持让你重写呢?因为妈妈相信你能写好。写第二遍肯定会比第一遍写得好得多。妈妈绝对相信你!”孩子一听妈妈的话,再看看自己写的字,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撕掉它,再重写一遍。这次我一定认真写。”写完后,她让妈妈看她写的作业,妈妈认真看过后,高兴地说:“我女儿的作业写得真工整,一定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后来,这个孩子的作业一直写得很好,每次妈妈都会表扬她,她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同样还是上面这件事,如果采取另外一种态度,效果会大相径庭。
比如另一位妈妈发现孩子的作业写得特别潦草时,非常生气,一气之下,把孩子的作业本撕掉,说道:“说了你几次了,你怎么就不长个记性,作业还是写得这么乱,你给我重写!”孩子拿着作业本,望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被妈妈这样蛮横地撕掉,很是生气。嘀咕道:“我就不给你好好写,爱撕你就撕,看你能撕多少。”生气归生气,但明天的作业还得交啊,无奈只得重写。孩子心里憋了一肚子气,写得还不如上次好呢。妈妈看了大怒:“我的话你怎么就是不听!”刚想撕掉,可一看表已经10点多钟了,重写已经不可能了,只好就这样了事。
同样是要求孩子“重新写作业”,后一位妈妈采用了训斥、强制的办法,给孩子的是压力;而前一位妈妈给孩子的是绝对的信任,给孩子的是动力,其结果是不同的。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员。可是,许多父母在决定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虽然,生活中纯粹的大人之间的事没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可是还有很多事是完全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的,尤其是涉及孩子的某项决定时。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更不要以为孩子是你的,你就可以随便对他做出决定。事实上,只要是家庭的成员,即使年龄小,总归是一个人,他有权知道关于自己以及家里的事情,有权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与决定。由此,我们做父母的要时刻记得,孩子是家庭重要的一分子,许多事情,不要忘记弯下腰与他平等商量。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某件事,大人和孩子各自的观点都被摆出来,做父母的把意见耐心地传递给孩子,让她思考判断,然后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思维高度,总能找到每个问题最合适的答案。当然,商量,不是父母发号施令,而是要使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打上“民主”的印记。商量更不是迁就,而是父母与孩子对话、沟通、相互了解,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聪明、积极向上的有主见的小公主。
家长暗示的重要性和
教会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暗示,能够教孩子学会平静地对待一切,包括伤痛:孩子与同伴相处,吃了亏,把她叫到身边,轻轻地安慰并抚摸她:“我知道你这儿有点疼,对吗?”看,孩子会说什么?多半会自豪地说:“没事。”暗示,能切实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孩子流鼻涕了,你告诉她:“有一些脏虫在咬你的鼻子呢。”孩子很快会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并用极快的速度改正它。暗示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将使教育力量触及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有一个外国小幽默,讲的是叫《不愿上学的校长》。说的是一个“大孩子”,某天早上突然不想上学了,妈妈让她讲出两个理由。这个“大孩子”
说:“第一,所有的同学都恨我,他们背地里叫我老巫婆;第二,所有的老师都恨我。”妈妈听了以后,没有责备她,只是恳切地对她说:“女儿啊,不过我觉得,你还是应该去学校。”女儿的顽皮劲儿来了:“能讲讲去学校的理由吗?”妈妈笑着说:“第一,你已经52岁了;第二,你是学校的校长。”接下来的事,会怎么样呢?这个“大孩子”以一个校长的身份和心情,神奇地走进了那所她不愿意去的学校。
这是个幽默小故事,但也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对孩子的教育,很多时候可以去掉那些让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而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这种形式的教育,孩子会更乐于接受,更喜欢。
那么,家长意识到了给孩子心理暗示的重要性,教会孩子积极的自我暗示才是王道。
1.教会女儿不要夸大不幸
一名叫蓓蓓的孩子刚上初中一年级,由于本身成绩就不是很理想,再加上刚刚升入中学很不适应,总是心事重重、忧心忡忡、沉默寡言。逐渐产生厌学的情绪,经常说要退学。老师找她谈话,第一次她不愿意谈自己的心事,虽然老师说半个多小时,但并没有引出她的话来,她总是用很简单的话语应付着老师。在老师第二次找她谈话的时候,她终于哭了出来。她哭着告诉了老师她心中的秘密。
原来,她的妈妈前两年去世了,今年她爸爸又给她找了个后妈。而这个后妈对她十分刻薄,动辄对她骂个不停,一直说她笨死了,什么都不会,长得又是丑陋。也就是说在她的后妈眼里他是个非常糟糕的孩子,没有任何长处和优点。在后妈的不断打击下,他也慢慢地变得自卑和内向了,而且厌烦了世界,认为人间都是冷酷的,人情都是炎凉的。她开始无心学习,也没有自信心学习,自己在哀叹自己的命苦的时候,也哀叹自己的鲁笨。
老师不断地开导她,关心她。让她主动发言,同学们都看出了她的进步,也愿意和她一起交流了。经过不断的鼓励、巩固,她开始慢慢地进步,每考一次,名次就往前进一些。她的心情也是越来越好,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涨,自信得到了不断地强化。知道了她遇到的挫折其实并不算什么,她是能够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