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她发现头发丝不见了,很显然,抽屉已经被人动过了。第二次,她在抽屉中又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侵犯人权!结果,抽屉还是被动过了。第三天,她写道:偷窥的人是不应该受到尊重的!这下闯了大祸,父母一反常态,当着孩子的面打开了抽屉,说:“要尊重就尊重父母长辈,你是个小孩子,还想获得什么尊重!”这位女孩据理力争:“你侵犯了我的公民权!”爸爸却笑道:“你在外面有公民权,在家里你只是我闺女,不是什么公民。我是你爸,就有权看你的日记和信件。”
孩子说不过父母,委屈地哭了。连续很多天没有和父母说一句话。有一天晚上,她没有回家,去同学家庆祝同学生日。事先没有告诉父母,父母找了她很多同学都打听不到她的下落,很是焦急,打算第二天再找不到她就报警。第二天中午,当她回到家的时候,父亲见到她第一件事就是严厉的责骂,这个孩子再也按捺不住,离家出走了。
曾经有一机构对家长窥视孩子秘密的行为做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家长会窥视孩子的隐私,他们在孩子不知情或在没有经过孩子许可的情况下,私自翻看孩子的抽屉、书包、口袋、日记、信件等。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扰。
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和自己是朋友,就意味着什么都得告诉自己。换位思考,你是她的朋友,你的感情世界、你的所有遭遇,都告诉她了吗?如果都告诉了,你以为这是对的吗?同理可证,她也是有权力、有理由保留的。应当尊重他的意愿,这才是他的真正的朋友。
当然,大多数做父母的其实也明知这样做不好,可他们一看到孩子背着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做家长的就按捺不住想“了解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许多家长翻看孩子的日记、监听孩子的电话都是为了孩子好,以为这样可以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并且及时发现孩子成长中的问题,让孩子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是隶属于父母的,连孩子的生命都是父母给的,小小的日记、短信和电话,这些在父母的面前根本就不应该算作什么隐私。
这些家长的错误在于,他们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直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孩子尚处于未成年阶段,家长对孩子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变化多一份关心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家长想以此来更多地了解孩子,进而更好地教育孩子,这个出发点本无可厚非。但家长采取的一些不恰当的方式、方法,其结果将适得其反,只会加剧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尊重少年们隐秘的内心世界——这是正确地进行情感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孩子也是有隐私,要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不是靠怀疑、窥视,而是靠沟通与尊重。
我们都知道,走向独立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前提。对于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因为秘密的存在就意味着将要独立地承担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因此,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秘密,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父母要了解孩子的思想感情,其实大可不必通过窥视这一途径。孩子大了,该有自己的隐私了,该拥有自己的秘密世界了。孩子一旦发现自己的秘密被父母窥视,就会对父母产生埋怨等不满情绪,就会采取措施来保护自己的秘密,更不要说把自己的心事跟父母袒露。父母与孩子的心灵由此会产生距离。
父母要想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跟孩子谈心;对孩子讲些自己的经历,让孩子谈自己的看法。
有个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她发现女儿有一个日记本,她不但没有翻看,还在女儿过生日的时候,送她一本带锁的新日记本,并且对她说:
“孩子,这是妈妈给你的生日礼物,你已经长大了,把你认为的秘密锁起来吧。”
这位妈妈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她有时候故意把自己写的某篇日记打开和女儿一切阅读。有些是为了让女儿分享快乐,有些是把女儿当做倾诉的对象,有些是为了引导女儿认识人生。
母亲的信任,给了女儿极大的鼓舞,她也像妈妈一样,把自己写的日记给妈妈看,母女俩在交流中互相鼓舞、互相支持、共同提高。与孩子的交流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尊重孩子的隐私。
给女儿自己解决和小伙伴矛盾的机会
孩子在和同伴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冲突。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孩子认识社会、探索人际关系的手段。通过纠纷和纠纷的解决,孩子才能逐渐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区别,开始考虑自己在集体和家庭中的地位及作用。这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当孩子和同伴之间为一个玩具发生冲突时,有的父母生硬地拉走自己的孩子,不让她和同伴玩;有的把对方手里的玩具夺过来或者哄着她把玩具要过来给自己的孩子;还有的看对方父母不在场就责怪对方,等等,这些粗暴的干预方式不仅会给孩子留下不公平的印象,还会使他形成胆小怕事或仗势欺人的过度保护心理。
明智的家长先了解冲突是怎样发生的。然后,让孩子想出非暴力解决冲突的办法或给他提出几种解决的办法,一般来说,除了均分和轮流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让他自己比较哪种办法是可行的。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化解矛盾的责任心和能力,使他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倾听对方的陈述和对方的观点。当他学会了倾听多方面的意见和观点时,他就掌握了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老王的女儿佳黎是个漂亮聪明,但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小学一直是班干部。但是进入初中后,佳黎却面临一场“伙伴危机”。
佳黎自以为凭着自己小学的优秀成绩,到初中后自己理所当然应该是班干部。然而,重点学校人才济济,在班干部竞选中,性格内向的佳黎落选了。嫉妒扭曲了佳黎原本善良、纯真的心,怨恨与冷漠渐渐使她陷入了孤立状态,佳黎陷入了痛苦和失眠。父母在发现女儿学习成绩下降的同时也发现了她的情绪变化,并且开始意识到,女儿正在承受着来自“伙伴危机”的压力。
于是,父母决定帮女儿走出“伙伴危机”。父母首先关注学校的每一次集体活动,鼓励女儿参加。教育女儿关心班集体和同学,热情真诚地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而同学们慢慢接受了佳黎,佳黎也发现了同学们对自己态度的变化。
“伙伴危机”是当代青少年中司空见惯的现象,这种危机感对孩子个性、情绪情感、智力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所以,明智的父母一经发现孩子在团队交往中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帮孩子解答,以帮孩子化解“伙伴危机”。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呢?
1.让环境塑造孩子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松的民主家庭氛围,因为这样才能培养出性格平和的孩子,孩子才能平和地与别人交往,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好伙伴。让孩子在充分善良、宽松的环境中长大,保证他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特质、这是孩子成为受同学欢迎的人的基础。
2.培养女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比如,去别人家做客,要教育”孩子有礼貌:家里来了客人,要让孩子主动打招呼,帮助做些接待事宜。成人间谈话,如果没必要让孩子回避,可以让他们参与,并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是他们学习人际交往的极好机会。父母对孩子敢于在别人面前说出自己看法的行为应给予鼓励,对他们正确的见解应及时肯定。对孩子的一些不妥做法,如只顾自己说话,随便打断别人谈话等,要及时提醒,并在事后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指。
3.建议女儿和平解决与伙伴之间的矛盾
中小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冲突和争执是很自然的,父母不应过多干预。要尽量让孩子们白已来解决问题。通过独立解决冲突和争执,使他们学会协调、同情、忍让等处世技巧,这往往是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不到的。同时,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化解矛盾的责任心和能力,使孩子在调解冲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对方的陈述和对方的观点,从而掌握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并学会判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争端,而不是采取被动或侵犯的方式,懂得必须照顾每一方、每个人的需要,使各方都在最小矛盾的情况下和平相处。
4.热情对待孩子伙伴
父母要欢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们在一起时对家中清洁与秩序的“破坏”。父母可以巧妙地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孩子们自立的习惯和能力,给孩子空间,允许孩子们单独在一起说“悄悄话”、进行“秘密”的活动。
5.尊重孩子交往的对象
让孩子明白与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权利,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一步。倾听孩子的理由,允许孩子自己选择朋友。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只有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孩子自己开动脑筋,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标准;让孩子学会珍惜手足情、友情,珍惜身边的人,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比现在吃点小亏更重要。
做个乐观、开朗的女孩
关于乐观。法国作家阿兰在论述把快乐的智慧用于和烦恼做各种各样斗争时说:“烦恼是我们患的一种精神上的近视症,应该向远处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我们的脚步就会更加坚定,内心也就更加泰然。”
如果天要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天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他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一位外国大提琴家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童年时,有一天,他拖着比自己身体还高的大提琴,在走廊里迈着轻快的步伐,心情显然好极了。一位长者问道:“孩子,你这么高兴,是不是刚拉完大提琴?”
他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不,我正要去拉。”这个七岁的孩子懂得一个许多大人不懂的道理:音乐是一种愉快的享受,而不是不得不做的、必须忍受的工作。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而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是可以培养的,即使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下面是给父母亲的几个建议:
1.宽松管理,严格要求
作为父母,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就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2.充分展现你的热情
从小无感情体验和感情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不会对他人施以爱和同情,他们将养成冷漠无情的性格,很少体验快乐,难以与人相处,当然也就不会具有乐观精神。因此,不论父母的工作有多繁忙,都要尽量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4.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体会快乐
快乐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成就了创造性的成果以及完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快乐随着完成某种成就的努力而产生,例如学步的孩子蹒跚着从远处走到母亲面前,他体验着的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做完了一件事情,得到了成就。在成功中,孩子在得到快乐的同时,也体验了力量和信心,有助于对孩子自我的肯定。
5.教会孩子与人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亲戚融洽相处。此外,父母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6.物质生活避免奢华
物质生活的奢华容易使得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是无穷尽的,这就是为何贪婪者大多并不快乐的根本原因。相反,那些过着简单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就会玩得十分高兴。
7.让孩子兴趣广泛
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在不能看成电视时选择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8.让孩子对事保持平常心
乐观的人可以坦然地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痛苦与幸福。现在的孩子多是在温室中长大的,经历的风雨不多,意识不到艰难的存在,更别说怎么去面对了。
应该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并不是消极地面对世界。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要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
9.引导孩子无视困境
即便是天性乐观的人也不可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可能“永远快乐”。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他们应付困境、逆境的能力。要是孩子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还可以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或在逆境降临之时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
10.使孩子拥有适度的自信
拥有自信与快乐性格的形成息息相关。对一个因智力或能力有限而产生自卑的孩子,父母务必发现其长处,并审时度势地多作表扬和鼓励。
来自父母和亲友的正面肯定无疑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11.创建快乐的家庭气氛
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研究表明,孩子在呀呀学语之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情绪和氛围,尽管当时他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可以想象,一个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乐观的孩子。
以身作则讲“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