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名臣名儒家训
4380700000075

第75章 胡林翼家训(1)

【撰主简介】

胡林翼(1812-1861),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道光进士。其岳父陶澍,任两江总督等重要官职,力求经世致用之学。1850年,胡林翼以翰林院编修充任贵州镇远知府,严厉镇压苗民和李元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胡氏加入与农民起义军为敌的行列,先后担任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官职,积极配合曾国藩围追堵截太平军,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1861年9月30日病死武昌。其从政、治军之方略备受时人称颂,与曾国藩并称“曾胡”。

读史一须有判断二须有抉择

【原文】

读手书,知不以兄言为谬[1],且肯尽力研究史学,闻之快甚。惟读史第一须有判断,第二须有抉择,判断所以定古人之优劣,古事之正否,详察当日之情形,扫去陈腐之议论,而后判断斯不误。抉择所以定史书之价值,盖史书甚多[2],而皆各就本人之见解以发挥。或失之偏,自所难免。非加抉择,易为人欺。至《史记》一书[3],有敏锐之眼光,具高超之玄想,文笔又极其变幻,不可捉摸,并足以鼓荡人之志气。彼蓄其郁勃之气[4],借此一泄,宜乎磅礴广大,非余子所可望尘以及者也[5]。宜细玩之,宜细玩之。

——节录自《胡林翼集》

【注释】

[1]谬:错误;差错。

[2]盖:承上文说原因。

[3]《史记》:汉司马迁撰。

[4]郁勃之气:清新奋发的气息。

[5]余子:我们这些人。

【译文】

读了弟弟你给我的来信,知道你完全同意为兄我在前次信中的观点,而且肯尽力研究史学,得此消息我感到非常高兴。只是读历史首先必须有判断,其次必须做到有选择。判断指的是了解明白古人的优长劣短,古代历史事件是否正确,应详细观察当时的环境条件,抛弃传统的观点,然后在判断古人和古事的过程中才不会出现错误。选择指的是了解明白史书的价值所在,因为史书很多,而各书作者往往都按照自己的观点加以发挥,有的评价可能带有偏见,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对史书不加选择地阅读评判,容易为史书作者所迷惑。

至于司马迁所撰《史记》一书,则有敏锐的眼光,包含有高超的见解,文笔又极其生动活泼,让人不可捉摸,而且足以激励人的志气。司马迁积聚其清新奋发之气,借《史记》一书尽情渲泄,当然就磅礴广大,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够望尘以及的。它非常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评析】

胡林翼在篇中重点指导其弟,读史之法一在于判断理解,二在于有选择地读名着。这两种方法的好处又在于:既可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带着学术研究的眼光去判断以往复杂纷繁的人物和事件,从中吸取其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又可从阅读名着入手,在少走弯路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学术批判能力、思辩能力。胡氏这一观点,至今仍不失为读史者、治史者可借鉴利用的一种有益门径。

读书可以“明道”

【原文】

今之风气,每况愈下。朝多谄谀之臣[1],野有钻营之举[2]。士不悦学[3],教失其绪[4]。正有贼民兴[5],丧无日之叹[6]。盖士习为民风之本[7],文章亦道德之华[8]。世变循生[9],所以维礼教于不衰[10],扶廉耻于既敝者[11],皆赖读书明道之功[12]。文教昌明[13],则士气蒸蒸日上,风俗所由纯焉[14]。

夫士先器识而后文艺[15],固不徒以宏博争长[16]。然穷义理之精微[17],考古今之事变[18],所为文章,可通政事。使非豫养于平时[19],胡能致用于一朝[20]?弟等强毅有为[21],幸努力于学[22],勿为世习所化[23],而反有以树乡里之先声也[24]。

——节录自《胡林翼集》

【注释】

[1]朝:指朝廷。谄谀(ch伲ny俨):阿谀奉承。

[2]野:民间。钻营:找门路托人情,谋求进升。

[3]悦学:好学。

[4]绪:头绪。

[5]正:改正;纠正;端正。

[6]丧:失去;灰心。

[7]盖:承上文说明理由或原因。

[8]华:光彩;光辉。

[9]循生:循环发生;按规律产生。

[10]礼教:礼仪教化。

[11]敝:同“弊”。害处;毛病;弊端。

[12]功:效果;功效。

[13]文教: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14]风俗:地方长期形成的风尚、习惯。

[15]夫:指示词。那;这。器识:度量见识。文艺:写作方面的学问。

[16]固:原本;本来;自然。

[17]穷:穷究;究根问底。

[18]考:推求;研究;思考;考证。

[19]豫:先事为备。

[20]胡:疑问词,为什么;何故。

[21]强毅:刚强坚定。

[22]幸:幸亏;望;希望。

[23]勿:不;不要。世习:长久形成的社会风气。

[24]乡里:家乡。

【译文】

当今的风气,每况愈下。在朝当官的人大都是一帮阿谀奉承的大臣,在地方则有许多找门路托人情谋求升官发财的现象。读书人不好学,授教者失去了授教的主旨和头绪。纠正这种风气的话则有犯上作乱的人不断出现,放弃扭转这种风气的话则只能没完没了地浩叹。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读书人的言行是社会风尚的根本,文章亦是社会道德的精神体现。社会变化循环发生,要使礼仪教化不衰败,振兴廉耻于弊端层出的环境中,均有赖于读书明道的功效。

如能使礼乐法度和文章教化兴旺发达,那么读书人的风气就会蒸蒸日上,社会风气也会不断纯正起来。

我认为,一个读书人首先应有度量见识,然后才去追求写作方面的学问,自然不应当白白浪费许多精力去读死书而靠不切实际的学问来炫耀自己。然而,推究义理之学的精要所在,考察古今的事变始末,写出的文章则有利于处理政治事务。假如不是平时预先积累,怎么能有朝一日学以致用?弟弟们刚强坚定、奋发有为,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读书做学问,不要被现今不好的社会风气所同化。如能做到这样,则可以成为改善家乡风气的先声了。

【评析】

胡林翼因受近代湖湘文化中实学精神的影响,在篇中急切指出世风日下的原因主要在于读书人不重视对有用之学的考察,从而希望他的弟弟们读有用之书,做有用之学问,从自身做起为他人作出榜样。这明显体现出胡氏讲求实际,关心国事,维护满清封建统治秩序的一片血诚之心。尽管他重视有用之学的目的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但就致力于有用之学这一观点而言,至今尚有启发意义。

自当清正廉洁做官

【原文】

别来诸弟谅皆康健。兄与保翼到省已久[1],一切幸皆安适。黔本为先严持节地[2],兄亦曾淹留多时[3],风俗夙所习闻。天下官方,日趋于坏。输金为吏者[4],类皆择其地之善者,以为自肥计[5]。黔,硗瘠之所[6],边僻之境也,为人所掉首而不顾者[7]。然兄独有取于黔者,诚以黔之官吏尚能奉上以礼不以货[8],以礼则知自重[9],不以货则知恤民,而治理庶几可冀[10]。

兄初为政,遇贫瘠之士,当可以保清白风,而不致负国。当兄之将入黔也,曾躬至先人墓[11],誓必竭其赤忱[12],恪恭将事[13],以报知遇[14]。苟有以一钱肥家者[15],神明殛之[16]。耿耿此心,度亦为诸弟所鉴及者[17]。惟取之焉廉,则其用之焉亦不得不靳[18]。诸弟幸努力治事[19],勿谓阿兄已做官,用途不妨阔绰也[20]。

——节录自《胡林翼集》

【注释】

[1]保翼:指胡林翼的贴身随从、亲信胡保翼。

[2]黔:贵州省的简称。先严:死去的父亲。持节:做官有操守、有政声。持节地:指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做官的地方。胡达源,嘉庆进士。曾奉旨典试云南,视学贵州。时有贵州大定武举吴甲父子,为当地恶霸,党羽遍郡县,屡侮学官,大吏不敢问。达源尽揭其奸恶上奏,置之以法,一郡称法。

[3]淹留:指胡林翼跟随父亲在贵州生活。

[4]输金:捐献金钱;缴纳钱财。

[5]自肥:采用不正当手段获取收入而达到富裕的目的。

[6]硗(qi佟o)瘠:坚硬不肥沃的土地。

[7]掉首:转头。

[8]诚:实在;确实。以礼不以货:重视礼节不重视钱财。

[9]自重:约束自己的言行。

[10]庶几:差不多。冀:凭;凭借。

[11]躬:亲身;躬行实践。

[12]赤忱:真诚的心意。

[13]恪恭:谨慎而恭敬。

[14]知遇:赏识宠遇。

[15]苟:假若;如果。

[16]殛(j侏):杀死。

[17]度:推测;估计。

[18]靳:吝惜;不肯给予。

[19]幸:希望;期望。治事:处理事务。

[20]阔绰:阔气;有钱。

【译文】

分别以来估计诸弟都身体健康。为兄我与保翼到达贵州已有很长时间,一切幸好都平安称意。贵州本来是父亲达源公做官有操守、有政声的地方,为兄我也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很长时间,对这里的社会风气早就有所了解并亲身感受过。现今官场,风气日趋变坏。捐献金钱取得官职的那些官吏,一般都选择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以便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收入而达到富裕的目的。贵州这个地方,是贫瘠的地方,是边远偏僻的地方,被人轻视,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为兄我对于贵州独有看重的东西,实在是因为贵州的官吏尚能对上司以礼义相待,而不以钱财取悦上司。重视礼节则会使人知道自我约束言行、珍惜功名,不以钱财取悦上司则会使人知道抚恤老百姓,有了这样一种官场风气,治理贵州差不多就可以有所凭借。

为兄我刚开始从政治事,碰到贫穷之士,自当可以保持清清白白做官的作风,而不至于辜负国家对我的期望。

当我即将到贵州赴任之时,曾亲自来到先人的墓地,发誓一定要竭尽忠诚的心意,谨慎而恭敬地从政治事,用以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假若多占一钱来使自家富裕的话,上天可以诛杀我。耿耿此心,我推测我的心迹也会被诸弟理解。唯有做到取之以廉,才能做到用之不得不勤俭节约。我希望诸弟努力处理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不要认为为兄我已做官,花费钱财就不妨大手大脚了。

【评析】

胡林翼初次做外官于贵州这一边远贫瘠之地,首先考虑的是民生之艰难,考虑的是扭转官场风气,考虑的是清正廉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特意告诫诸位弟弟,千万不要存有做官就可搜括民脂民膏以肥家庭的想法。

切戒安逸自乐【原文】

二弟在家,闻颇好舒服。兄闻之,以为非是。人生衣食住,诚为不可缺一者[1]。然衣仅求其暖,食仅求其饱,住仅求其安,初不必衣罗绸,厌膏腴[2],而处华美之室也。吾家素尚俭朴,祖父在时,年届古稀,而辄喜徒步[3],不甘坐肩舆[4];父亲亦常劳筋骨,饿体肤,不自逸豫[5]。吾兄弟数人虽所禀不同[6],然体质均尚健硕[7],年又值盛壮,安可甘自暴弃[8],放荡形体!沃土之民不材[9],瘠土之民向义[10],如之何而可忘怀耶[11]?幸勉思所以自立[12]。晏安鸩毒[13],戒之戒之。

——节录自《胡林翼集》

【注释】

[1]诚:实在;自然;的确。

[2]膏腴(y俨):肥美食物。

[3]辄(zh佴):总是;就。

[4]肩舆:由人抬着走的轿子。

[5]逸豫:安乐。

[6]禀:父母赋予的禀性。

[7]健硕:健壮高大。

[8]安:怎么;岂。

[9]不材:不成才。

[10]向义:倾向道义;讲求礼义。

[11]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12]幸:期望;希望。

[13]晏:安乐;安闲。鸩毒:毒酒。

【译文】

两位弟弟在家,听说你们颇好舒适安乐的生活。为兄我听到这个消息,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人生穿衣、吃饭、居住,实在是缺一不可的。然而,穿衣只求温暖就行了,吃饭只求不饿肚子就行了,居住只求安稳就行了,不必穿绫罗绸缎,不要喜吃美味食物,不要居住在高大华丽的房屋之中。我们胡家素来崇尚俭朴,祖父在世时,年届古稀,还总是喜欢徒步行走,不喜欢坐轿子;父亲大人亦经常锻炼筋骨,每顿饭不是吃得很饱,原因在于他不主张过安乐的日子。我们兄弟数人虽然禀性不同,但身体都还健壮高大,而且正值壮年,怎么可以自甘堕落不求节制,放荡形骸而不知保养?肥沃土地上生长的人成不了有用之才,贫瘠土地上生长的人讲求礼义,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忘掉这个道理?我期望你们努力去考虑自立的问题,追求安闲自在的生活等于饮毒酒,要警惕啊!

【评析】

胡林翼在篇中恳切告诫诸弟,追求安闲快乐的生活等于饮鸩止渴,结果只能害了自己,从而殷切希望弟弟们做到勤劳俭朴,自立自强。在这篇家训中,胡氏之言尽管没有高深的哲理,却充满着实实在在的期望之情。

切不可替人打官司说情

【原文】

乡人黄四信来,因事被人索涉,将对薄公庭,恳为一言,兄阅之甚诧[1]。

自问生平最痛恨者,厥为关说[2]。天下事本无不可排解者,苟能不意气之矜[3],而惟求退让之美,则何有于讼[4]!即涉讼矣,则情之所在,即法之所在,孰曲孰直[5],司法者自有权衡,何劳旁人代为哓哓[6]!自狡黠之民明知理曲在己[7],惟恐不能幸胜,乃想入非非,冀乞灵于势[8],或贪其金钱之饵[9],或感于情谊之私,为之奔走,为之疏通,颠倒黑白,欺骗长官,长奸民骫法之心[10],其罪一。授长官弄法之柄[11],其罪二。使理直者失法之障,其罪三。而其人之品格,因堕落至不堪境矣。故兄前在益阳时,凡有以讼事相浼者[12],辄逊谢不能焉[13]。察其可以免讼者,则亦仅为排劝,使化无事而已。

莅任以来[14],案牍盈几[15],讼事无虑数百,脱使一一有人关说,而惟权势者之马首是瞻,则法律直等弁髦[16],而含冤者又将从何处伸诉耶[17]?

《语》曰[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兄方深惧人之关说[19],而又为夙所厌恶者[20]。黄四竟敢以此相干[21],故覆书深责之。两弟在家,讼事勿稍插身。其有以说情相浼者,万不可徇其情[22]。助直则见憎于他人[23],助曲更有犯乎律法。勉之慎之。

——节录自《胡林翼集》

【注释】

[1]诧(ch伽):惊讶;觉得奇怪。

[2]厥:其;他的。关说:打通关节说人情。

[3]苟:假若;如果。矜(j侃n):自大;自夸;自尊。

[4]讼:打官司;争辩是非。

[5]孰:谁。

[6]哓哓(xi佟oxi佟o):乱嚷乱叫。

[7]狡黠(xi佗):奸诈狡猾。

[8]冀:希望;希图。

[9]饵:用东西引诱;诱饵。

[10]骫(w侑i):委曲迁就。骫法:枉法。

[11]柄:把柄;笑柄;话柄。比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缺点、漏洞。

[12]浼:请托。

[13]辄(zh佴):总是;就。

[14]莅任:到任。

[15]几:茶几;条几。

[16]弁髦(m佗o):喻指弃置无用之物。

[17]耶:助词,表示疑问的语气。

[18]《语》:指《论语》。儒家经典之一,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孔子言论的汇编。

[19]方:方才;正在。

[20]夙:早;素有的;旧有的。

[21]相干:相求;相互干犯。

[22]徇:依从;曲从。

[23]憎:厌恶;恨。

【译文】

家乡人黄四写信给我说,因事被人勒索牵连,将对薄公庭,恳求我为他说说话,为兄我看了这封信甚感惊讶。自问生平最痛恨的,是那些打通关节说人情的人。天下的事情原本没有不能够协商解决的,假若能做到不意气用事,而只求退却谦让的美德,那么哪里会发生什么打官司的事情!

既然已涉足官司了,则情之所在,即法之所在,谁是谁非,司法办案的人自有权衡,何劳旁人代为乱嚷乱叫!那些奸诈狡猾的人明明知道自己理亏,却唯恐不能侥幸获胜,于是想入非非,希望能向有效之势请求援助。

被请托的人或者贪其金钱的诱惑,或者有感于情谊之私,为之奔走,为之疏通,颠倒黑白,欺骗长官,助长奸民枉法之心,这是罪恶之一。给予长官玩弄法律的把柄,这是罪恶之二。使无罪的一方失去法律的保障,这是罪恶之三。而这种人的品格,也就堕落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了。所以,为兄我从前在家乡益阳的时候,对于凡是为了打官司而请托我帮忙的人,总是婉转谢绝不予答应。我看到那些可以不通过打官司来解决的事情,也仅仅做些调解劝说的工作,使其小事化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