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索未知丛书-动物乐园05
45064000000030

第30章 候鸟迁徙为什么不会走错路线

在我国,鸿雁捎书的故事,历代相传,家喻户晓,可见,古代人早就对候鸟的迁徙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企望借北雁南飞之机捎封书信,以表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候鸟是鸟类中的一种。它们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秋天,它们飞往南方气候适宜的地方环境,春天又成群结队飞回北方产卵繁殖后代。这种候鸟在世界各地都有。

我国的大雁、仙鹤等,夏季在吉林、黑龙江省的一些湖泊和沼泽地生活,秋天便万里迢迢飞往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太湖一带越冬。燕子更为人们所常见,每年八九月间便飞往南方,次年春天又欢欢乐乐回北方筑巢。如果不是因为外界的干扰,它们的栖地一般不改变。

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不管是作过长途迁徙的老鸟,还是当年出生的新一代,它们迁徙的时侯都一定依循过去的路线,绝不会白花时间在空中盘旋另找新途径。同时,他们的迁徙飞行,如果不是因为遇上气流的冲击和其他的干扰,总是面向目的地作直线飞行的。它们是怎样认识飞行路线的呢?

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候鸟是否和有些动物一样,有识别和记忆路途的能力?但有些现象是这个答案所不能解释的。比如,候鸟的迁徙多数是在夜间飞行,黑暗中怎样识别地形呢?

有的候鸟还要飞越重洋,天空海洋更无特征可辨认。美洲有一种金黄的小鸟,春夏巢居于加拿大,夏末才迁徙于南美。它们越过大洋,作2000多公里的不着陆飞行,背负蓝天,面对茫茫大海,怎样识别途径?

生物学家认为,候鸟在迁徙中能面向目的地作直线飞行和对路途的认识,同遗传的本能有的关系。这种本能是候鸟经历几万年的飞行,祖祖辈辈从求生中积累下来的本领,并形成牢固的潜在意识,一代一代地传给它们的儿女们。

为了进一步弄清候鸟只靠天赋的本领而迁徙的这个迷,近代科学家制出了一种新的仪器进行跟踪观察。他们将微型摄影机用树胶溶液黏在鸟的羽茎上,并装上微型胶卷。当鸟儿展翅高飞时,相机的快门便打开,作连续的拍摄;鸟儿歇息时,快门会自动关闭。这样,就会得出详尽的飞行记录了,候鸟迁徙的谜底也将被彻底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