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大视野知识文库(插图)走遍世界
45072900000017

第17章 大洋洲的动物们

袋鼠在英文中叫“堪加鲁”。据记载,1770年英国航海家库克在探测澳大利亚东海岸时,见到了一种“跳跃前进”的奇怪动物,问土著人是什么?土著人回答说:“堪加鲁”,从此得名。其实“堪加鲁”在土著语言中是“不知道”的意思!澳大利亚特有动物澳大利亚袋鼠的种类有40多种,其中大袋鼠和红袋鼠比人还高,有的高达两米多,重100千克。袋鼠体壮,跳跃力特别强,每小时可跑60千米,跳跃时全靠后脚和尾巴的力量,一跳可达几米。

在澳大利亚现存的250种有袋类动物中,只有袋鼠发展成两足动物。大袋鼠在搏斗或打架时的力量源泉,来自它那根长而有力的后腿;粗壮的尾巴也很有力, 一扫就能把人扫死。当袋鼠用四条腿走路时,它的样子是很难看的。然而,当它用两条后腿一弹而起,在空中的那种姿态,却又变得像芭蕾舞女演员那样优雅而敏捷。袋鼠的尾巴对其行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当它快速奔跃时,尾巴尖向上弯起,恰像土著人用的“飞去来器”,起到平衡调节作用。使快速运动中的袋鼠穿山越涧如履平地。而当它停下休息时,尾巴又成了一个舒服的“板凳”。

袋鼠繁殖不快,母袋鼠每次只生一只,怀孕后33天就生产,但生下来的还只是胚胎,只有人的手指头大小。母袋鼠快要生产前,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她的袋子。这时,它就会小心翼翼地用舌头将袋中的杂物舔干净。只有到这时,人们才知道母袋鼠是怀孕了。在这之前,因为胚胎很小,肚子根本显不出来,又无别的异常反应,所以看不出来它是否怀孕。

临产之前,母袋鼠往往会选择一棵树弯坐下,尾巴从下向前卷伸,静静等候。分娩时,没有一点儿痛苦的样子。胚胎生出后,眼睛还是瞎的,什么也看不见,一出生就落在母袋鼠的尾巴上,开始向母亲的袋里爬行。说是爬行,其实非常缓慢,一丁点儿一丁点儿蠕动,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爬进袋里。这个刚生下的不到2厘米长的小生命,要在长满毛的尾巴上爬行,找到母亲毛绒绒的肚皮,钻进那温暖的小袋,显然是极为困难的。小东西爬进袋子后,还得花很大力气摸索袋子里的乳头,然后在袋里吃奶9个月,才长成真正的小袋鼠,开始爬出来活动。但一有风吹草动,它又赶快钻进袋里,寻求保护。经过4年的时间,它才发育健全成为一只大袋鼠。

令人惊奇的是,科学家们发现,母袋鼠往往保存一个暂处休眠状态的胚胎。万一第一个出生的胚胎夭折了,这个休眠状态的胚胎就会苏醒过来继续发育,直到产生,所以母袋鼠并不担心“后继无鼠”!

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鸸鹋,很像阿拉伯大沙漠中的大驼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之一,有1米多高。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是驼鸟目中的一种。它的蛋有15个鸡蛋那么重,它的样子很滑稽,腿又长又细,所以人称其“飞毛腿”。它细长的脖子上端托着一颗小脑袋,总是张着大嘴,大大咧咧,其貌不扬,但它却是非常驯服和善良的。有时汽车在公路上停下来,一群高大的鸸鹋会大摇大摆地走过来,把长长的脖子伸进车窗,对你表示亲近,希望你给它点面包之类的东西吃。

鸸鹋大多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草原和沙漠地区,头部和脖子上有丰满的羽毛。它不能飞翔,却能游泳,更善于长跑,恐怕世界上最优秀的长跑运动员也跑不过它们!所以,鸸鹋也有“长跑运动员”之称。不然,它的“飞毛腿”就名不副实了!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有吃鸸鹋的习惯,他们的吃法,也颇为奇特。他们用“飞去来器”击中鸸鹋后,在地上挖一个跟鸸鹋大体上差不多大的坑,用木材生起一堆熊熊烈火。坑边用炭块盖上,外面再盖上一层沙土,只是让鸸鹋的头露出来。这样,当鸸鹋的嘴里冒出蒸气时,就意味着肉烧熟了。把鸸鹋从土里挖出来,抖落掉其体上的炭土,毛也自然随之脱落干净,这时便可美餐一顿。

鸸鹋的生儿育女,由父母严格分工。母亲只管生蛋,蛋生下以后由父亲负责孵化。小鸸鹋破壳出世后,还是由父亲照料,甚至不许母亲接近小家伙,直到这些小宝贝长大后能独立生活为止。

在澳大利亚南部塔斯马尼亚岛上,有一种奇特的动物,叫鸭嘴兽。它既是哺乳类,又会下蛋;既像鸟类,又像爬行类。据说,当1880年一个鸭嘴兽标本从当时的英国殖民地澳大利亚送到伦敦时,曾使英国有名的生物学家们大发雷霆,他们断言,这个标本是几种不同的动物拼凑起来的,并扬言要追查是什么人敢如此恶作剧。按照传统的概念,哺乳动物必须胎生,而不会下蛋。

鸭嘴兽有一个平而扁的阔嘴巴,短而钝的粗尾巴,还有一对蹼,乍看起来同家鸭差不多。但它那身漂亮而柔软的灰色绒毛,又可与我国的特产水獭相媲美。

鸭嘴兽实在是很怪的。说它是兽类吧,它却是靠下蛋繁殖后代;说它是爬行动物吧,可它孵出的后代都是靠哺乳喂养的,真是“不伦不类”。我们知道,一般从蛋中孵出的小动物是不吃奶的,如鸡、鸭、鸟、蛇等;而一般吃奶的动物是胎生的,不下蛋,像猫、狗、猪、羊等。

由于鸭嘴兽既下蛋,又吃奶,生物学家们伤透了脑筋,不知道该把它列入那一类动物。经过多年的争论,最后,只好以毛和奶作为决定分类的依据,将鸭嘴兽列入哺乳类,称它为“卵生哺乳动物”。因为世界上只有哺乳动物有圆形的毛(鸟类的羽毛是扁的)和分泌真正的乳汁,而这两个特点鸭嘴兽都具备。

雄鸭嘴兽有50多厘米长,雌的略小。它们的腿短而粗壮,各有5个趾,趾端为钩爪,趾间的蹼便于游泳。它那长着粗毛的尾巴,游泳时当“舵”。它的眼睛很小,没有耳壳,锁骨和鸟喙骨很发达,这些方面又像鸟类。

鸭嘴兽总是习惯于白天睡觉,晚上出来觅食。青蛙、蚯蚓、昆虫等都是它的食物。它的消化机能特别强,一只鸭嘴兽体重不到1千克,但一天能吃下与自己体重相当的食物。

鸭嘴兽总是在河边打洞,洞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往水中,一个通往陆上的草丛。它们用爪挖洞的本领很高,即使在坚硬的河岸,10多分钟就能挖1个1米深的洞。有的洞长达几十米,里面有宽敞的“卧室”,准备产蛋用。卧室里铺着树叶、芦苇等干草,俨然是个舒适的“床铺”呢!母鸭嘴兽一次生两个蛋,白色半透明,壳上带有一层肢质。母鸭嘴兽将蛋放在尾部及腹部之间,然后蜷缩着身体包围着蛋。两星期后,小兽脱壳而出,但眼睛看不见,身上没有毛,不能觅食,全靠妈妈喂奶,要经过了四个月才断奶。鸭嘴兽虽然以奶哺仔,却没有奶头,小鸭嘴兽吃奶时只是咬着乳部的体毛,奶从毛端注入小兽的口中。

若与爬行动物相比,鸭嘴兽显然是比较高等的动物,因为它虽属卵生,却是哺乳的。但在哺乳动物中,它却是最低等的。它生蛋和排泄粪尿都用同一器官,所以又称单孔类。澳大利亚是当前世界上唯一的单孔类动物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