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种要素决定人生成败
45093400000009

第9章 思维决定成败(3)

积极的认知是人类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生存智慧。人生在世,总要碰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怎么办?是消极、悲观和沉沦,还是积极适应,乐观的心态去克服?这就需要人们积极的认知,充分看到对人生有利的积极的方面,使我们充满着生活的乐趣和信心,这样的生活就会更美好。法国文学家、思想家蒙田说得好:“对人类最大的伤害,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去看待。”

这里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思维决定成败。我们需要一种智者的思维。当我们不能改变客观现实时,就要改变我们的认知,用积极的认知获得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创造美好生活。“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能行”,“我真行”,“我是最棒的”,“我是最优秀的”,这些都是人类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对事业的成功,它们对人生的幸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常常想起“桑兰的微笑”。

桑兰4岁就参加跳马比赛的中国女运动员,当她屡屡获得国内各类跳马比赛冠军奖杯,满怀信心向奥运跳马冠军进军时,不慎摔伤,折断了颈椎,成为胸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的严重残疾人。从此,在轮椅上度过一生的她再也不能参加训练,再也不能获得跳马的奖杯。而她是怎样对待生活的呢?她以一个少女的热情拥抱着生活。她在坚持康复训练的同时,仍继续进修着大学学业;她加盟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新闻集团下属的“星空卫视”,担任一档全新体育特别节目《桑兰2008》的主持人,她用这样的方式继续着自己的奥运之路。除了主持电视节目,还为香港以及内地20多家媒体写有体育评述的专栏,成为中国体育界的“阳光女孩”, 世界体坛的传奇人物。她以自己的真挚和充满阳光的微笑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世界。

“桑兰的微笑”就是一种“人生智慧”,就是对世界,对事物的一种“积极认知”。当别的运动员在为自己的不幸长吁短叹的时候,她却给身边的人们讲述“在燥热的沙漠中的半壶水的故事”,展现她“要好好享受这半壶水”的乐观主义。

生活中的我们,渴望成功的我们,多么需要这么一种“桑兰的微笑”啊!

成功小揭示

积极认知就是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理解事物,强调看到事物中积极的光明的一面;而消极认知则相反,以消极的悲观的态度去看待、理解事物,强调事业消极的一面。

我们需要积极的认知。这是一种智者的思维。当我们不能改变客观现实时,就要改变我们的认知,用积极的认知获得积极的心态,更好地面对生活,创造美好生活。

人生思考题

1、什么是积极的认知?什么是消极的认知?请用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2、你在生活中是不是常常遇到挫折和失败?你能否用积极的认知来对待它们?这对你的成功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说自信是人类积极的认知而自卑是消极的认知?

3-3 掌握事物的辩证法

什么叫辩证法?辩证法就是哲学上的方法论,就是用对立统一的,联系的变化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就是对事物的科学的认知。这是人类处世做事获得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中常常碰到这样的现象:同是一件事物,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观点和结论。为什么呢?思维的角度不同,形式和方法不同。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分析事物到合理、科学或者说是“最佳”的角度、形式和思维方法呢?

完全可以!这就需要我们用辩证法的观点看事物看问题。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人生的智慧。有了这种思维和智慧,你就可以心明眼亮,避害趋利,逢凶化吉,稳当沉着地迈向成功。

生活需辩证法。也完全可以运用辩证法。因为辩证法就是“使人活得更明白”。辩证法就象哲学一样,就在生活中间。生活中有难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科学的思维,掌握不掌握事物的辩证法。而生活和事业的失败就在于你不懂辩证法,不用辩证法,或者抛弃了辩证法。

主观和客观,内因和外因

有两位棋手下棋,他们都输了。第一位棋手说:“并非我不行,是对方太强大。”第二位棋手说:“主要是自己没有下好,潜力没有好好发挥出来。”几年后,第一位棋手还是那样的水平;而第二位棋手则成了一流的棋手。

人们在检讨失败的原因时,其思维往往是不同的。有的人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即内因或主观因素),总是怨天尤人,把原因推到外因或客观因素。比如说高考失利,他总会说“那两天我头昏,感冒,肚子疼”;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他会说“周围的人太糟糕,太难打交道。”晋升不上去,他会说“领导对我根本不重视”或“领导的水平太低”;工作业绩差,他会说“我的岗位不好,没有用武之地”;上班经常迟到,他会说“在路上老堵车”;经商失败了,就会埋怨“听了朋友的话”“是部下害了我”等等。这种思维,就像影片《南征北战》中的那位国民党张军长那样的令人发笑:“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

失败当前,只看到“客观原因”而看不到“自身原因”(或者说主观因素)这就是不正确的认知的思维,这种思维的后果往往是失败之后还是失败。

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理解“主观和客观”,“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内因(主观因素或自身因素)和外因(或者说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主观因素或自身因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客观因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客观因素)通过内因(自身因素或主观因素)起作用。

正确的思维是:既要看到“客观因素”,更要查找“主观因素”,从中找出解决的对策来。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与对手竞技,你输了,那么你既要看到“客观因素”(如“对方的强大”),又要看到“自身因素”(或主观因素),即 “自己的不足“(自身失误、素质不如人家或水平和潜力尚未很好发挥等)”,这样才能努力提升自身素质,认真吸取教训,今后不再犯同样的失误,这样才会有今后的胜利和成功。千万不能陷入“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那样的误区。

·“为”与“无为”·

这是一个充满哲学原理的话题。“为”就是进取,有所作为,就是改革和创新;“无为”就是冷静应对,守住本分、优势和传统,不轻举妄动。

我们干事业,是“为”好,还是“不为”好?也许你会说,当然是“为”好!不但要“有为”,还要“大有所为”,大踏步进取。而“无为”就是消极,保守,就是不进取,没什么可取之处。我只要“为”,不要“无为”。

这样的看法正确不正确?

我认为,这种看法不够正确。正确的态度是既要“为”,也要“无为”,“有所为有所不为”。

大家来想想,如果你一味进取,速度过快;如果忘乎所以,不守住本份和原来取得的成果,不继承前人的成功经验和好传统;结果该是什么样?那就是“欲速则不达”,“丢掉了自我”,甚至会“栽跟头”。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你听过“萧规曹随”的故事吗?汉代开国丞相萧何去世了,曹参接任其职务。他工作没有什么大的改革和特色,但照样把国家治理得十分顺当。人们问其中的奥秘,他说:“按萧何丞相的治国之道做,何愁不善?”这就是“萧规曹随”。

“萧规曹随”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应了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思想:“无为而治”。“无为”居然能够“治国安民”!老庄的哲学思想虽然有消极的一面,但充满着哲理和智慧,同样有可取之处。

其实,曹参真的是“无所作为”了吗?不是。 “无为”并非“无为”,而是“有为”,按照萧何的方法顺顺当当地治国,不就是有所作为了吗?拿老子的话说,这叫做“无为即作为”。

其实,生活许多道理是相似的:如大海,永远也不会跟江河争高低,结果是大江大河都流到它的怀抱。“不争”就是最好的“争”。“不争”看起来是“无为”,其实是最大的“有为”!人类社会不也就是这样吗!

当然,“有为”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出发点,“有为”就是有时代精神、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但必须与继承前人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与保持稳定,即与“无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事业快速、健康、稳妥地向前发展。

所以,治国理政也好,办企业也好,都应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法,才能取得实效和成功。

·全面和片面·

两名大学生毕业求职屡屡失利。第一位产生了悲观情绪:“我面试实在不行,说明我能力低,口才差,这辈子恐怕没什么希望了。”第二位则为自己不被录用感到不平和愤怒:“我这么优秀,凭什么刷掉我?”

这两名大学生的观点对吗?显然,他们都陷入了思维的误区,或者是认知的误区。

他们陷入思维误区的本质在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片面而不见全面。

对于第一位大学生来说,他认为求职失利就是“能力低”,就“不行”了;“面试”不行,“口才差”就“没希望”,因而就自卑自弃。这就是片面地而不是全面地看问题:只看到“树木”而看不到整个“森林”。正确的思维是:既看到“树木”,又看到“森林”,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或者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方面看到自己面试不好,应变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优势,如有青春活力,进取心强,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获得知识的能力等;自己在某一方面能力差,并非是智商低,能力低,而是自己的潜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只要努力学习和实践,完全可以大有希望;

对于第二位大学生来说,虽然看到自己“十分优秀”,但毕竟只是看到“森林的一部分树木”而并非“森林的全部”。人并非十全十美,你在肯定你优点、优势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弱点、缺点和劣势,比如你在求职技巧、应变能力和社会经验方面还相当薄弱,不然你怎么被刷下来呢?

如果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我们就会正确地认知事物,就会冷静地对待出现的挫折,就不至于产生自卑、悲观或浮躁、过激等情绪。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就是因为不能全面地看问题而陷入了认知的误区,从而产生了消极的情绪和错误的判断,使自己远离成功而走向失败。比如有的人只看到自己成绩差,却看不到自己歌唱得好,球打得棒;有的人只看到自己其容貌不出众,不敢表现自己,但不看到自己心地善良,有良好的人缘;有的人只知道自己数学很糟糕,却看不到自己文章写得好,朗诵诗歌非常动人……正是这种片面看问题的思维挫伤了自己的自信心,走不出悲观的阴影,影响了自身潜力的发挥。

同样,有的人以为自己“很优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点,一旦不如意,不顺心(如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就焦躁激怒,失去理智,做出不应该做的事情来,这样的人同样也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相反,只能是拥抱失败。

记住,谁用全面的观点看“森林”,谁就会明智、冷静,就能正确把握自我,获得成功。

大和小

这是相互包容、相互信赖、相互转化的关系。“大”中包含着无数的“小”;无数的“小”将会汇聚成“大”。宋代文学家苏辙就有“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千万,千万为一”的论述(《洞山文长老语录敘》))。正确把握这层关系,你就会变得聪明起来,就是掌握了成功的利器。

比如说你大学毕业了,要干一番大事,怎么干呢?刚刚开始,你必须从干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做精,为“做大事”打好基础;你要做一名出色的企业家,必须从一名优秀的员工做起;你想赚他一千万元或一亿元,必须从赚10元、100元、1000元入手;你想“治国平天下”,必须先从“致知”、“修身、齐家”做起。比如说,“华人首富”李嘉诚,十多二十岁时只不过是只念过四年级的打工仔、推销员;台湾著名企业家王永庆最初是开小米铺的,他从“认真挑拣每一粒米”开始到“送米上门”,再做到“塑料大王”,亿万富翁。

“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总是在变化的,大与小也是有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成功总是从小做起;只有小,才有大。

“大与小”的误区:我是堂堂名牌大学毕业生,新新代青年,就业,创业,要整就整大的,小的有什么干头?我要扫就扫天下,怎么能扫庭院?

误区的结果:躁动飘浮,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年复一年,一事无成,虛度光阴。

·现在与未来·

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时变化着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不等于未来;现在创造着未来。这是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的人生至理。

你现在穷吗?事业不成功甚至失败吗?是的,可这并不要紧,现在的失败不等于未来的失败!只要你努力,现在的失败完全可以转化为未来的成功。

你现在为什么这么艰苦奋斗?因为你在实实在在打造着未来的成功。正象企业界流行的一句话那样:今天你不努力工作,明天你就要努力去找工作。

“现在与未来”的误区:我现在总是失败,将来也会总是失败;我现在学习这么糟糕,将来一定同样糟糕;现在我很穷,未来同样是穷;现在我这么优秀,将来一定是很优秀;现在我很富有,将来同样是富有。

误区的结果:1、“现在我总是失败,将来也会总是失败”这类想法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失去奋斗的自信心,很容易陷于失败;2、“现在我这么优秀,将来一定是很优秀”这类想法很容易产生满足感,优越感,不能居安思危,与时俱进,到头来同样会陷于失败。

对人生的启发:现在,就是过去的未来;现在不等于未来;你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点成就?完全是过去的奋斗的结果。后悔昨天,不如奋斗今天。后悔今天,不如奋斗明天。

优势和劣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同样也有自己的劣势。人生成功的诀窍是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或者是因势利导,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被誉为“中国文化昆仑”的钱钟书先生小时的数学课是十分糟糕的,报考北京大学时才有几分,被主考老师淘汰了;但他的语文课程非常优秀,几近满分,被北大校长马叙伦发现,并破格录用。后来,钱先生避开其劣势,不把主攻方向放在料理化方面,而发挥语文最好看优势专攻文科,经过数十年治学,终于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成为一代鸿儒巨匠。

钱钟书的成功就在于掌握事物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优势和劣势”的关系,善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相反,人的失败就是不善于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或者是“扬劣避长”把自己的劣势当成优势。

失败和成功

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即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关系。最古老的说法是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倚”,意思是人生的“福”(也可以说是一种成功)和“祸”(可以说是一种失败))不是绝对的,“祸”里头包含着“福”,同样“福”里头也隐藏着“祸”。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失败是人生的富贵财富”,“失败是人生的垫脚石”,“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的开始”等。举个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