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当代中国文化1000问
45106900000017

第17章 文化产业(4)

之所以说文化是扩展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标志,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进入21世纪,社会的轴心开始由政治、经济转向文化,文化正在成为社会各领域的主导力量,成为财富的源泉。现代文化不再仅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成分和产业升级标志而成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因此成为提升经济水平的重要支柱之一。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新兴产业,作为用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目标的新兴产业,既是振兴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力量,又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文化产业在许多国家经济发展中比重快速提高,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其次,文化进入市场,文化形成产业,“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使得文化中渗透经济的、科技的、商品的要素,文化本身已经具有经济力、科技力。从世界经济范围看,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为何说文化构成现代产业升级发展的决定因素

文化决定了现代产业升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文化一旦真正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便不可阻挡地向一切可能的产业中渗透发展。在这一渗透过程中,不仅借机壮大了自己,也大大刺激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升级。二、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前后,我国文化消费能力约为800亿元,而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这给文化经济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也必将支撑并培育出一个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因而留下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21世纪的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发展资源,完全可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化经济,放大文化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文化产业的充分发展将成为中国各地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我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哪些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系统进一步解放思想,明确改革思路和目标,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开展了综合性试点地区综合执法改革,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加快了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2001年,在中央实验话剧院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国家话剧院,优化了资源配置。东方歌舞团、中国歌舞团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歌舞团),北京、上海、湖北、广东和西安等省市在艺术院团布局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三是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机制改革不断深化,活力逐步显现。国家图书馆等公益性试点单位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综合试点地区也涌现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等一批公益单位改革典型。四是积极推动了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中国国家艺术展览公司经国务院批准转制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后,以资本整合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资源,国内外演出展览业务蓬勃发展。北京、江苏、深圳和云南丽江等地在经营性艺术院团转企改制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应如何“转企”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有一大批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微观主体。塑造文化微观主体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是存量改革,即对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二是增量改革,即开放文化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一批公有制的文化企业。目前,文化市场准入初步放开,非公有制的文化企业发展迅速,但作为整个文化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却举步维艰。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难点不在于人员分离,而在于缺乏改革的动力。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大类别,这对于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分类指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此情况下,为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步伐,应当按照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的原则,首先把三类经营性的国有文化单位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进行转企改制:一是演出、娱乐、会展、影视、音像、体育健身等竞争性文化行业中的国有文化单位;二是科技、财经、生活时尚、体育、教育等非意识形态的经营性传媒单位;三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国有垄断性文化行业中除了少数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直接关系到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息安全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包括近几年来组建的仍具有事业性质的国有文化产业集团。上述三类国有文化单位有一个公共点,即产业化、市场化的程度较高,都是属于可以面向市场的营利性文化行业。其中,前两类单位与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息安全的关系不大,因而可以率先把它们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推向市场;第三类单位中,有一部分不同程度地涉及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信息安全,因而需要做出特别的制度安排并配套相关政策,逐步把它们从“事业单位”体制中分离出来。

怎样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其次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和2010年世博会。再次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先进文化的不懈追求。文化创新,必须高起点、高标准,既要有历史的、民族的眼光,又要有时代的、世界的眼光。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世界在变化,我们的国家在发展,文化创新要立足于人民群众今天的生活和奋斗,着手于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致力于世界先进文化发展的前沿,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提升综合国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如何大力推进文化观念创新

观念创新是文化创新体系的核心和前提。首先,文化观念的创新,在于对文化的理解从各种片面狭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大文化的理念;其次,文化观念的创新,在于充分发挥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推动作用;再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明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文化的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是宣传文化部门担负的重要任务。”

文化产业创新包括哪些含义

文化创新包括四层含义:一是文化除了具有“事业”的性质外,还具有“产业”的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产业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和飞跃,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更大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这既符合我国文化工作的实际,又反映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迫切要求,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别、文化具有产业特征,就要把公益性文化与非公益性文化分离开来,亦即将经营性文化与非经营性文化分离开来,就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发展模式,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二是指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突破原有政策模式,以新的政策规范将产业的文化内涵和最重要的发展原则、组织架构、运作机制、管理模式等固定下来,使产业的发展更多地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三是指以制度化的方式为产业未来的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一个上升空间。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对文化产业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积极的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在新形势下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保障。当前在文化产业创新方面要着重解决好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继续落实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如投融资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积极推进文化产业、行业内的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以及文化产业组织的体制创新。四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重构,逐步形成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通过文化品牌的优势来参与竞争。文化产业如同其他经济工作一样,也有一个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循序渐进的过程。发展文化产业要注重经营,讲究利润,但文化产业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从适应社会需求,加强文化建设的目的出发所采用的一种市场化运作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大地实现社会效益,繁荣发展先进文化。

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从总体上看,现行的文化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不能适应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严峻形势和计划经济时代文化管理体制的负面影响,时刻提醒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都离不开文化的体制创新。只有尽快改革旧的文化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体制,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国特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如何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既能保证意识形态安全,又能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壮大文化产业规模的社会运行机制,是当前我国十分迫切的任务。迎接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总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深化改革与调整结构和促进发展结合起来,制定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和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体制和文化生产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文化创造力,为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推进文化发展的体制创新

文化发展的体制创新首先要体现在管理体制的创新。要突破长期形成的文化管理条块矛盾,根据性质相关、产业联动特征,借鉴国际管理经验构建大文化管理模式,加大改革力度,转变职能,理顺关系,逐步由“办文化”转变到“管文化”上来,强化行政管理,实行政企、政事分开,建立新形势下保证党的领导,运行有序、促进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文化发展的体制创新还体现在理顺政府与文化企业、事业单位的关系,健全和规范文化行业组织。要把国有文化部门的改革放在重要的地位,国有文化部门占有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要把政府职能转到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及管理上来。文化发展的体制创新又体现在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运行机制方面。要根据文化单位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转制、改制,培育和发展一批面向社会、走向市场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主体。在改革过程中,既遵循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又要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单位实行分类指导,并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资源,拓宽投入渠道,激发文化人才的创造力,增强文化单位的活力,提高文化部门的市场竞争力。文化发展的体制创新最后体现在需要加强文化法制建设,建立相应的法律、政策、市场、人才、评估等保障体系和配套措施。特别是文化法规的完善已成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保护和促进文化创新的关键。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这是推动文化不断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持续发展和日益繁荣的必要条件。

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应如何破解“三大难题”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市场能做的,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失灵的地方,在党的领导下政府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目前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有三个难点有待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