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防教育对国家和社会而言,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加强国防教育是强化国防观念,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一个国家的安危和国防力量的强弱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人们的国防意识不能只依靠战时去提高,在国防观念容易淡漠的和平时期,国防教育更应得到加强。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在动荡剧烈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必须为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其次,加强国防教育是弘扬爱国主义,激发爱国热忱的重要手段。我们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习文善武传统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的不断深化,不仅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而且可以转化为推动人们爱国行为的强大力量。开展国防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不仅能激发人民的爱国热情,还能增加民族的凝聚和向心力,坚决保卫祖国安全,维持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促进全体军民对战争的警惕,加深对国家和国防事业的热爱。再次,国防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就国防人才的基本途径。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非常正确的。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把国防教育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把国防教育引导到理想和道德教育上来,使它成为全社会的道德准则。通过国防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各类后备兵源,这样必然会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我国国防具有强大的潜力和人才优势。
国防教育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从完整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来讲,国防教育主要包括:一是国防理论。国防理论教育是较高层次的国防教育,大体上包括国防地位和作用、国防构成、国防建设等三个方面的理论。二是国防历史。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都有灿烂和曲折两个方面,正确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后人进行教育,可以起到激励精神、催人奋进的作用。国防历史教育最有震撼力和影响力。三是国防常识。国防常识是指国民应该了解的国防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国家防卫知识,如领土、领海、领空的基本概念,防卫的重要意义及基本原则等。四是国防精神。国防精神教育是国防教育的中心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尚武精神教育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等三个方面。此外,国防法制、国防科技、国防经济、国防外交与形势、国防体育等也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防教育的这些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目的是使公民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什么是国防精神
国防精神是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支持国防的巩固与强大、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安全的民族意识和心理素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国防精神表现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高度热情和献身精神。
何谓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
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的基本内容是,把长期以来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指导思想,转变到和平建设时期的轨道上来。这就是要充分利用今后较长时间内大仗可能打不起来的和平环境,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抓紧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以现代化为中心的根本建设,提高军队的军政素质,增强我军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自卫能力。
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有何重要性
国防是国家的事业,是国家的固有职能。任何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要防备和抵抗侵略,防止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并以此保障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活动的有序进行。国防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加强国防建设,进行国防斗争,必须依靠国家的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作为掌握较高文化知识,具有较高素质修养的当代大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然而由于当代大学生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和平年代,国防意识不够强,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拥有足够的国防知识又必不可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居安思危、矢志报国、磨砺青春、升华自我”的国防教育具有时代必然性和历史紧迫性。
何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是对随进城务工的父辈来到城市的非城镇居民子女而进行的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大流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农民进城务工,子女随迁进城,缺乏相关教育政策的有效保障,入学难问题十分突出,其子女在流动中失学情况严重。2003年国家全面部署了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形成了“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为原则,以“建立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全面接受义务教育保证制度和机制”为核心的教育政策,作出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上学收费一视同仁的规定。国家规定各级政府应建立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充分利用项目资金,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把流动贫困人口子女纳入“两免一补”的范围。各学校应采取减免学费、杂费等多种形式资助流动贫困人口子女,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
何谓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指中等教育之后所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中国高等教育按教育程度分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4个层次,授予相应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按专业性质分为文科、理科、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军事等科类;按实施形式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按实施机构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包括哪些方面
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指高等学校为实现其办学目标依法享有的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学科研活动的资格和能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包括:财产的自主权、制订规划权、专业设置权、招生自主权、教学管理权、自主设置内部机构权等。1979年12月,复旦大学原校长苏步青等人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呼吁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系列重大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管理职能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逐步放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有待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
你知道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吗?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务院确立的一项奖励,每4年评选一次,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科技奖项并列为国家级奖项。目的为奖励高校中取得教学成果的集体和个人,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始于1989年,1994年3月国务院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将其确定为国家级奖项。条例所称教学成果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按其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的效果,教学成果奖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申请条件为:国内首创的;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1989—2005年共举办5届奖励活动,评出特等奖和一、二等奖2317项。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有哪些要求
高校精品课程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建设活动。具体要求:教学观念创新是先导。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树立科学的教学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面素质质量观。教学内容是核心。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教材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是基础。普及教育学基础理论,创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充分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机制创新是保障。建立激励机制,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岗位责任制。
何谓弹性学习制度
弹性学习制度是一种灵活的、开放的学习制度,即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其指以学分制为核心,在一定的学习期限内,学生可以自主选修课程,只要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就可以取得毕业证书的学习制度。其允许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和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学生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业,也允许学生中途休学或停学,以累积学分形式分阶段完成学业。弹性学习制度旨在推动和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如何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要深化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规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校主管部门与高校的职责权限,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的原则,在高等学校工作人员中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进一步健全高等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搞活用人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其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后勤与学校行政系统逐步实现规范分离,运用社会化机制和产业运作机制进行学生公寓和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有效地增加后勤服务资源。再次,要完善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为解决贫困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中国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奖学金(含国家奖学金)、学生贷款(含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最后,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随着经济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改变了国家包分配的格局,实行自主择业的制度。为拓宽就业渠道,消除制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放宽或取消毕业生的落户政策和限制,离校前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延长择业期。逐步建立并完善高校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待就业登记制度、职业能力培训制度、就业市场管理制度、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促进学生就业的制度建设。
怎样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要继续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制订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建立全国统一的留学人才信息系统和留学人才库,完善留学人才的评价认定制度,提高吸引高层次留学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对高层次留学人才的回国资助力度,切实解决留学回国人员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制定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大力加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建设。健全留学人才为国服务的政策措施,鼓励他们以多种形式为国家建设作贡献。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制定和实施国家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引进高新技术、金融、法律、贸易、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以及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按照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抓紧制定投资移民法、技术移民法和海外高级人才聘用管理办法。研究制定聘用海外高级人才从事公务工作的办法。对引进的海外高级人才实行在华长期居留或永久居留制度。鼓励和吸引海外华人华侨专家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建立和完善国际人才市场,发展和规范引进海外人才中介组织,保护应聘海外人才和聘用单位的合法权益。
你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知道多少
大学生就业问题,广义是指高校毕业生取得劳动岗位及相应报酬或收入的经济活动;狭义专指我国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自1999年我国实行大学扩招以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大学生就业高峰与全社会的就业高峰重叠,因此大学生就业成为逐渐突出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由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和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造成,也与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密切相关。为缓解此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如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支持西部、自主创业等方式分流。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把高校毕业生也纳入社会救济体系。
你知道我国现行的学位制度吗?
学位是一个人受过什么样的教育,知识达到怎样水平的称号。我国现行的学位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同职称不同。职称是用人单位根据所用人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的名称,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职称,如学校里有教授、讲师,科研机构有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工厂企业有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师等。因此,学位只能由学校或科研机构授予,而职称可以由用人单位评定,不一定是由学校或科研机构评定。一般大学本科毕业生都可得到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再学习三年左右的时间,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学完规定课程,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才能得到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人,经过三四年的学习,学完规定课程,熟练地掌握两门外语,学位论文有着创造性的成果,并且通过答辩,才能得到博士学位。
何谓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