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应学点武则天
45145500000073

第73章 频繁换马,牵制亲信——要给自己留后路

武则天认为亲信最容易侍宠滥权,她要的是听话的权力婢仆,而不是自成一派的小势力集团。因此,她通过牵制的方法来控制亲信。对整个亲信集团,她通过不同势力来进行牵制。在一派亲信内部,她会通过频繁换马的方式来加以控制。

武则天对于臣僚的权势过重,始终保持敏感和戒备状态。她对自己的宰相们,尤为看重。朝廷大势,重在中枢宰相,她晚年的宰相是狄仁杰、娄师德、王及善、姚元崇、苏味道、李峤、陆元芳、魏元忠、吉顼,也有武家族人武三思、武攸宁。其中狄仁杰是首辅,最受她的倚重。

武则天的宰相班子阵容强大,人数之多为历朝所罕见。她用众多的宰相组成中枢,使他们的权力不能过分集中,让他们互相制约。一旦出现问题,她罢免几个宰相也不影响大局,而且,可以马上从同平章事的准宰相中提拔,让现任宰相有危机感。在她长期的执政中,曾换过好几拨宰相,一拨被清除,一拨又组成,从而使朝政始终正常运转。

而且她还不断把武氏侄儿纳入宰相群体中,这不仅可以及时得到朝中的信息,而且还可以牵制其他宰相,但又不使之控制朝政,让他们妄为。

她对于酷吏更是这样频繁地更换。在她重用的酷吏中,有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提到他们的名字,当时的人都会不寒而栗。

酷吏周兴是雍州长安人,从小学习法律,长大后混了个司法小吏。由于唐朝官和吏界限森严,吏的地位很低,也就是衙门里跑腿打杂的。所以,当官的责打小吏是家常便饭。如果哪个官不打小吏,就会成为罕见的善行,被记载在史书里。

虽然周兴明熟法律制度,也曾受到唐高宗的赏识,但由于出身低微,所以他始终没有得到提拔,一直在衙门里忍气吞声。他做梦也没想到,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自己也能咸鱼翻身。

武则天要改朝换代,在昔日那些趾高气扬的王公贵族,纷纷落马的同时,小人物的上升的道路却变得空前宽广。献祥瑞、告密都可以当官。

周兴原本就是有野心的人,他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这个特殊时期,他的司法才能终于有机会发挥了。他经手的第一件大案,就是前面讲过的宗室谋反案。他在武则天的命令下,对李唐皇室和附于他们的士族进行了大屠杀。这个案子使一大批李唐成员人头落地,为武则天称帝扫除了障碍,他也因此成为武周建国的一大功臣。

武则天当上皇帝以后,他又投其所好,建议废除李唐宗族的宗正属籍,也就是把唐皇室成员,从门阀士族体系中清除出去,下降为庶人,得到了武则天的批准。由于他办案手段高明,又能上体天心,深得武则天的赏识。所以,很快从一个不入流的司法小吏,上升到四品的秋官侍郎、文昌右丞,升官的速度飞快。而且,武则天还赐他姓武,这在当时可是了不起的殊荣,简直就是酷吏中的大哥,他自己也得意洋洋。

天授二年也就是691年,御史中丞李嗣真因酷吏滥杀无辜,向武则天进言说,现在的法官不按程序,随意断案定罪,这是权由臣下。而且他还把老子的话搬了出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对于把权威交给酷吏的做法,不可以不慎重。

武则天也知道制狱权,长期落在某些酷吏手中是很危险的事,正如宰相必须经常更换一样,酷吏也必须经常更换。所以,在新的一代以来俊臣为首的酷吏发展起来的时候,她便抛弃了以周兴为首的老一代酷吏。

由于武则天对酷吏始终不是专信一派,而是多树旗帜,分其权势。所以,在她对酷吏重新洗牌的过程中,二线队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来俊臣为首的二线队伍,开始行动了。他们首先控告的是丘神勣。由于丘神勣的家族属于贞观士族,这类家族本身就是武则天猜忌的对象。而他们为丘神勣罗织的罪名又是“谋反”,所以他就被处死了。

丘神勣被杀之后,来俊臣就把矛头指向了周兴。于是,有人便写了一封密信,告发周兴与丘神勣共同谋反。武则天想要用一派去处理另一派,所以,便命令来俊臣审理此案。来俊臣明白武则天的用意,想要抓住机会,治周兴于死地。

他知道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很难让他说实话的。可如果查不出结果,也无法交差,他苦苦思索了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先请周兴吃饭,然后用他自己发明的残酷刑法,对他展开心理攻势,从而达到让他认罪的目的,这就是成语“请君入瓮”的来历。

在周兴被控告的同时,索元礼也被人指控。不过,他的罪名是贪污受贿。索元礼入狱之后,并没有招供,而是持抗拒态度。于是,来俊臣就说:“拿索公的铁笼来。” 索元礼立即认罪了。

来俊臣对待周兴的方法是请君入瓮,对待索元礼的方法是“请君入笼”。瓮和笼都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刑具,现在也算是还治其身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俊臣的高明之处,他刑讯时,不一定用残忍的酷刑,那样对一些软弱的人可能奏效,但对那些硬汉就未必有效了。而且,刑讯容易留下痕迹,如果日后犯人翻案,那是最好的证据;如果用刑太重,把犯人整死了,也不好向女皇交代。所以,他更喜欢用心理战术,在刑讯之前先把犯人的意志摧垮,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

在收拾了老资格的酷吏周兴之后,同样也是酷吏的来俊臣并没有产生兔死狐悲的想法。他觉得自己有两大优势,一定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第一,他忠诚于皇帝。来俊臣在自己的名著《罗织经》里首先就讲忠君:“虽至亲亦忍绝,纵为恶亦不让。”也就是可以置伦常于不顾,置良心于不顾。只要是有利于皇帝,他什么都可以干。如果一个人主动把自己置于狗的位置上,难道他还不能讨得主人的喜欢吗?

第二是专业素质高。他把刑讯逼供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连周兴这样的老手都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更何况其他人了。延载元年也就是694年,来俊臣因为贪污被贬官,可没过多久,就被武则天重新起用,这就更坚定了他的信心。他觉得武则天既然用得着他,便开始飘飘然,他更加胡作非为了。

由于他任意夺人妻女,肆意陷害大臣,使朝廷上下人人自危。这还不算,他连武则天仅存的几个亲人都惦记上了。他跑到武则天跟前,说她的儿女、侄子们全都不可靠。他这样像疯狗一样乱咬人,能不招人恨吗?如果一个人让所有的人都记恨,也就没什么好下场了。可是,真正让来俊臣遭到灭顶之灾的并不是他的仇家,而是他的下属卫遂忠。

武则天为了巩固她的统治,重用酷吏,实行铁血政策,打击潜在的政治敌人,以此来稳定政局。但她绝对不会让他们长期把持权力,一旦发现他们权势过重,就会将他们拉下马。

对内部亲信搞牵制,是武则天惯用的一招。喜欢大权独揽的她,对一线掌权的人员总是不放心,所以,她经常在其背后安插替补队员。而且,对这些替补队员,或暗中保护,或明里提拔,保持对一线的警示,必要时换马。

“则天上位术” 不断变换行事作风:给己留条后路法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如果能够不断改变自己的方式方法,就会迷惑人们,尤其是迷惑我们的敌手。因为这样会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捕杀按直线飞行的鸟儿容易,捕杀变换飞行路线的鸟儿却很难。凡事重做两次,别人就会识破机关,所以必须不断变换行事作风,才不会让敌手牵着鼻子走,才能时时给自己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