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革对灵王《左传》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师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豁,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
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仅、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五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侍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
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
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楚灵王到州来冬猎阅兵,驻扎在颍尾。派遣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五位大夫率领军队包围徐国,从而威胁吴国。楚灵王自己驻扎在乾豁,作他们的后援。
天上下着大雪,楚灵王头戴皮帽,身穿秦国的复陶羽衣,外披翠羽编成的披肩,脚穿豹皮制成的鞋子,手拿鞭子走出营帐,仆析父跟在后面。
右尹子革晚上来朝见。楚灵王接见他,脱下帽子和披肩,放下鞭子,和他说话。楚灵王说:“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和齐国的吕仅、卫国的王孙牟、晋国的燮父、鲁国的禽父,一起事奉康王,四国都分得周王室的珍宝。唯独只有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去到周天子那儿,要求以九鼎作为我应得的一份珍宝,周王会给我吗?”
子革答道:“会给君王!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分封在偏僻的荆山,乘柴车,穿破衣,开辟丛生的荒苹,跋山涉水,事奉周天子。我们只能用桃弓棘箭贡献朝廷。齐侯,是周天子的舅父;晋侯和鲁侯、卫侯,是周天子的同胞兄弟。所以楚国没有分到财物,而他们都有,如今周王室和四国都服侍您,将听凭您吩咐,难道还吝惜那九鼎吗。”
楚灵王说:“从前,我皇祖伯父昆吾,曾经居住许国的旧地。现在郑国贪图那里的田地,而不给我。我如果向他们索要,他们会给我吗?”
子革答道:“会给君王的!周天子不敢吝惜他的九鼎,郑伯还敢舍不得那些田地吗?”
楚灵王说:“从前,诸侯都认为我国偏远而只是害怕晋国。现在我大规模修建陈国、蔡国、东不羹、西不羹的城墙,他们都能出兵车千乘。这件事您也有功劳,诸侯大概害怕我们了吧?”
子革答道:“当然害怕君王!仅此四国的兵力,已足以让他们害怕了,何况还加上楚国,谁还敢不畏惧您呢?”
做人不能贪得无厌
一切的罪恶源于欲望。而欲望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永远没有止境,这就是它最可怕的地方。当你千方百计、不择手段达到了目标后,欲望并没有因你的困乏而停止,反而转到另一面,于是,新的更有刺激性的欲望又在频频地向你招手。这时的你会停下脚步还是步履蹒跚地又要开始一场新的追逐呢?
《中庸》说:“君子要安守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妄生非分之想。富贵的时候,就做富贵之人应该做的事;贫贱的时候,就应该做贫贱之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在困难的环境下,就做在困境中应做的事。那么,君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安然自得。”
贪得无厌的人时常是那些自以为聪明过人的人,其实只是个厚颜无耻的人,更直白点说只是被欲望所奴役的奴隶,是一件令人生厌、唾骂的“工具”。中庸思想要求人们适可而止,要求人们恰到好处,但往往就被这些贪得无厌的人视为无物,在他们眼里只有进一步的目的,只有永远没有满足的心思。《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但在他们看来,只是因为得不到而说的垂头丧气的话。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前有个秀才,为了认真读书,准备科举考试,所以独自一人搬到深山里面。这天,秀才正用功读书,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他出来一看,是一个白胡子老者。老者对秀才说:“听说你人品高尚风雅,所以特地到此想与你交个朋友。”秀才一听当然高兴,连忙把老者扶进屋内。二人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秀才十分佩服老者的学问:“前辈真是才高八斗,我平常不能理解的道理,您都分析的太好了。”老者说:“其实我不是人类,而是一个狐仙。”说完,老者就真的变成了一只白狐,接着说:“我就住在后山的山洞里,久闻秀才的才气过人,才变成人形来交个朋友。”说完又变了回来。
秀才说:“既然你是狐仙,就一定懂得法术,您替我变些钱财好吗?这样我就不用这样辛苦的看书、考科举,就可以过上好日子了。”老者一听,不禁皱了一下眉头,秀才又说:“您看我这么穷,何不帮我个忙呢?”老者说:“好吧,但是你得给我几个铜钱做母钱,才能变出来。”秀才立即答应了,拿出几个铜钱交给老者。老者拿着铜钱默念了几句咒语,然后将铜钱往空中一抛,大喊一声“变”,只见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铜钱雨,一会就把房屋堆满了。秀才说再加点,再加点,钱已经将屋子里所有的空地都占满了,秀才才叫行了,行了。老者解了咒语,对秀才说:“我们的法缘已尽了,告辞。”秀才送老者出门,高兴地转身回家,说:“这下发财了,再也不用看书了。”可一进屋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了,地上只剩下几枚刚才做母钱用的铜钱。秀才连忙追上老者,问道:“你为什么耍把戏玩我?让我空欢喜一场。”老者说:“我本来和你以文字论交,不想你却是一个欲壑难填之辈,我不会和这样的人交朋友的。”说完就消失了。
穷也好,失意也罢,但也不能像这个秀才这样只图走捷径、贪得无厌。世事是公平的,该你的总归会是你的,如果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欲望的话,那要再想得到,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那就是歪门邪道。
洪应明说:“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一个人只要心中出现哪怕一丁点的贪婪和偏私的念头,那他就很容易把原本刚直的性格病为软弱,原本聪明的性格就会被蒙蔽得昏庸,原本慈善的心肠就变得残酷,原本纯洁的人格就会变得污浊不堪,结果只能是毁了一生的品德。所以古代的圣贤们都认为“不贪”二字为宝,这样才能超越和战胜欲望,从而平安的度过一生。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不要计较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如果有,你也要做到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如果贪求过多的话,就会变得厚颜无耻,就会使人生恶,也就不可能会有什么好下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