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不死君难《左传》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其人曰:“死乎?”
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曰:“行乎?”
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曰:“归乎?”
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人,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
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崔武子看见棠姜,觉得她很美,于是娶她为妻。齐庄公与棠姜私通,崔武子因而杀死了齐庄公。
晏子站在崔家门外。
他的左右问:“为国君死难吗?”
晏子说:“难道是我一个人的君主吗?我为什么要死?”
左右说:“逃走吗?”
晏子说:“难道是我的过错吗?我为什么要逃亡?”
左右说:“那就回去吧?”
晏子说:“国君死了,我还回到哪里去!作为百姓的君主,难道是居于民众之上?他应主持国政啊!作为君主的臣下,难道只是为了俸禄?应辅助管理好国家啊!所以,君主为国家而死,做臣子的就该与他一同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做臣子的就该跟他逃亡。如果君主是为自己而死,为自己而逃亡,不是他私自宠爱的人,谁敢承当这种祸难?再说,人家有君主却要杀掉,我又怎能为君主而死?为君主而逃亡?我又能到哪里去呢?”
崔家的门开了,晏子进去,伏在齐庄公尸体的腿上放声而哭,站起来,又十分哀痛地连连顿脚,然后出去。
有人对崔武子说:“一定要杀掉他!”
崔武子说:“他是百姓仰望的人物,放了他,可以得民心。”
学会自制自律
关于诸葛亮的才能,有一种众所周知的评价:“天下奇才!”这是出自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之口,而诸葛亮自己却说:“臣赋性拙直。”其实他除了天资聪慧,敏而好学,学以广才之外,十分重要的是他并不自以为是,而是虚心纳谏。他特别赞赏董和向他提意见的态度,一个意见能反复十次向他提出。直到他最后接受意见或作出解释为止。这里不只是提意见人的态度可嘉,更重要的是接受意见人的诚意更为可嘉。
不仅如此,诸葛亮还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本分,一丝不苟。赤壁之战时,奉刘备之令到东吴,孙权爱其才,要诸葛谨去见诸葛亮并设法留下诸葛亮。但“知弟莫如兄”的诸葛谨表示:“我弟弟诸葛亮委质于人,义无二心,弟之不留于东吴,犹如我诸葛谨不会投靠其他地方一样。”后来,诸葛谨出使蜀汉,诸葛亮也只按接待他国使臣的礼节来对待多年不见的“老哥”。除了公事会面交谈外,。兄弟俩从未私下接触过。诸葛兄弟彻底恪守人臣之节,是中外古今难见的。身处战乱之世,如果不懂得如此审慎,势必会遭人猜疑,而影响个人前程及西蜀事业发展。
我们知道,刘备常常称赞诸葛亮对自己是“如鱼得水”,还将身后大事完全委托诸葛亮。不过,诸葛亮虽大权在握,却非常懂得自制,南征回来后,声望达到空前,使另外一个辅佐大臣李严深为疑虑。故意写信建议诸葛亮趁机晋爵封王,接受九锡。对这件事,诸葛亮坦然地表示:我是位东方才能低下的士人,辅佐先帝,并不胜任,但却承蒙错爱,位极人臣之首,所得的禄赐也够多了,如今讨贼尚未奏效,知己之恩未报,便妄自尊大,乃与义不合,对我没有好处的……裴松之注解《三国志》时,认为诸葛亮拥有大权,却不失节制,绝不跋扈欺上,代替皇帝行事,因此很少人会怀疑他有篡位自立的野心,的确做到“上不生疑心,下不兴流言”,在蜀中这种好摆龙门阵好拉关系的社会环境里,实在是不简单的事。
当然也有对他大权独揽深为疑虑的人,廖立、李严、张裔虽颇不服诸葛亮,却还相信其人格。但有位叫做李进的官员,充分表现对诸葛亮的反感,常自作聪明地分析,诸葛亮这种权臣,功高震主,有一天一定会和皇帝产生权力冲突。到时候不是篡位,便是身败名裂。诸葛亮听到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把李进视为自己的监察人,暗自警惕,不可有越位的表现。及至诸葛亮死后,李进仍不放松,他上疏后主表示:“诸葛亮身仗强兵,狼顾虎视,野心勃勃,又长年镇守边疆,臣常担心会发生意外。如今诸葛亮已死,刘氏政权从此得保,西戎也可以静息,全国大小应为之庆祝才对啊!”刘禅和蜀汉大臣们正为诸葛亮的噩耗哀悼,见此疏文,自然大发脾气,认为李进恶意诋毁公忠体国的贤臣,立刻将他下狱治罪。由于再也没有像诸葛亮这种会保护自己政敌的人替他求情,李进便被处以死刑。由此可知蜀汉上下对诸葛亮的爱戴程度。
诸葛亮虽然在官位和权力上一路顺风,但在事业上,可谓历尽坎坷。为了实现早年“清流派”的理念,他选择刘备作为自己终生事奉的君主,刚步入仕途便遭到曹操的大军压境,真正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但不管如何挫折,诸葛亮始终拒绝孙权的引诱,仍坚持留在刘备集团中,奋战到底。在最艰难的时段里,他做好了北伐计划,让刘备集团完全脱离“危亡”的困境,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的功劳。但紧接而来的“失荆州”、“败街亭”、“白帝托孤”、“南中叛变”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和挫折,使新生的“蜀汉”政权又有夭折之虑,因而诸葛亮不得不挺身而起,单肩独挑大任以求力挽狂澜。刘禅年纪轻,又无经验,加上刘备有遗命在先,诸葛亮大可取而代之。但他却能做到心无二志,全心辅佐刘禅。诸葛亮日夜思索,战战兢兢地工作着,他不但承担了全国军政大计的决策和推行,并亲自监督兴修水利、桥梁、道路、驿舍等工程,组织养蚕、织锦、煮盐、冶铁、铸钱等重要事业,还亲自规划设计木牛、流马、度管等新式作战工具及武器。每样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无前例可循,不可能交代他人,必须自己摸索,所以他大小事并抓,“躬自校簿书,流汗竟日”。丞相主簿杨颐,担心他的健康,曾劝他不要太辛苦,并以丙吉、陈平的故事,强调丞相只要负责决策便可以了。诸葛亮自然非常清楚这层道理,但问题是一切未步入轨道,他不但要决策,而且要彻底监督执行。何况不自己参与,决策可能会闭门造车,所以只好辛苦地翻阅所有的资料,以求确实地贯彻政策的精神。
或许由自己监督小事,会影响大事的决策,但诸葛亮绝不是个轻重缓急不分、无事忙碌的人,他做事认真而有条理,效率极高。只是本身的确是个“工作狂”,一事完成立刻又忙着下一件事,要治国、要治军、要治学、要修心、要发明、又要写作,一天48小时也不够用。他早已看出生命的无奈。但他也不是个悲观论者,将宿命化为积极无止境地工作,能做多少算多少。
或许是诸葛亮的努力,使他在广大的中国百姓中,成为三国时代最受尊敬和怀念的人物,祭祀他的庙宇最为普遍,有关他的故事也流传最广。一代明君唐太宗在评论陶侃时,表示:“机神明鉴似魏武(曹操),忠顺勤劳如孔明”。诸葛亮的这四个字“忠顺勤劳”,可以说是最精确的诸葛亮“形象”。
由此看来,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就必须具有他人所没有的优秀品质。如果你不具有此种独特的风格,你就很难获得他人的尊敬,而在这种条件下,最重要的就是要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