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轻人成功必读的古文观止
45166800000004

第4章 曹刿论战《左传》

臧僖伯谏观鱼《左传》

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弥、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人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君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鱼而观之。僖伯称疾不从。

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鲁隐公打算春天去棠地观赏捕鱼,臧僖伯却劝阻说:“一切物品凡是不能用来讲习祭祀和军事等军国大事,它的材料就不能用来制作礼器和兵器,国君就不要对它轻举妄动。国君是要把百姓纳入法度与礼制中的人。因此,要讲习祭祀和军事来衡量法的程度称为法度,选取材料来发扬礼器的光彩称为礼制。既不合乎法度,又不合乎礼制,就叫做乱政。乱政的次数多了,就导致国破家亡。因此,眷菟、夏苗、秋祢、冬狩,都是在农闲时进行,并讲习军事。每过三年出城演习训练一次军队,回城时整顿好部队,然后到宗庙去祭祀祝贺,清点车马、人数、器械及所获物品。显示器物的文采,分清贵贱的区别,辨别等级的差异,理清少年和老年的顺序,这是讲习威仪。鸟兽的肉不是用于祭祀,其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是用于制造军用器具,国君就不去射杀它们,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至于那些山林川泽中的物产,一般器具的材料,那是下等贱役的事,是有关官员的职责,不是国君所应该过问的。”

隐公说:“我要去巡察边境啊。”于是前往棠地,让人陈设捕鱼的用具并且捕鱼而观赏。臧僖伯借口有病没有与其前往。

《春秋》记载说:“隐公在棠地陈列捕鱼的用具。”认为隐公此举不合乎礼法,况且棠地又远离国都。

集团成员要各司其职

不可否认,在《三国演义》之中,在识人用人团结人的方面,刘备集团是做得最好的一个,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暂不说它,而刘备对诸葛亮更采取了不同于关羽、张飞的另外一种方式。刘备深知,他不可能给诸葛亮提供多少物质条件,要想让诸葛亮为自己出力,只有对症下药。

从诸葛亮作为儒学士人的心理进行针对性补偿。刘备自己就是郑玄、卢植等大儒的学生,他懂得诸葛亮这样的士人需要的是统治者对他的尊重,于是他不惜三顾茅庐求教。他知道诸葛亮读了圣贤书,就会产生“使天子如尧舜,使庶民得其所”的政治目标,所以一见诸葛亮就提出“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决心,诸葛亮不肯出山,他就说:“先生不出,若苍生何?”意思是“您要是不出来救国,老百姓该怎么办呢?”他知道诸葛亮这样的士人最高的追求目标是做帝王师而不是做帝王,所以他不但让诸葛亮做军师,而且在各方面都把诸葛亮放在老师的位置上。他得了牦牛尾,想亲自为诸葛亮编一顶帽子,不想诸葛亮批评说:“明公无复有远志,但事此而已耶?”刘备马上把帽子扔在地上,承认错误说:“吾聊假此以忘忧耳。”刘备在白帝城临终前,更是向诸葛亮明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他明明知道诸葛亮这样的儒学士人会恪守辅佐幼主的传统,还要说这样的话,无非是想让诸葛亮作个保证,自己死得放心一点。当诸葛亮回答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刘备才让儿子来给诸葛亮磕头,说:“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刘备懂得如何争取诸葛亮之心,所以达到了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目的。可见,虽然诸葛亮的才能可以定天下,但只有刘备才懂得用至高无上的道德和道义,使诸葛亮这样的高人自己去钻套。

刘备虽然在行动上尊重诸葛亮、庞统这两位军师,但一涉及到道德准则,刘备就不听诸葛亮的了。如刘备在新野听说曹操大军将至时,问诸葛亮有何对策。诸葛亮说:“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刘备此时正为无基地发愁。诸葛亮的建议如何不让他心动?不过刘备从道德角度分析,自己以仁义为招牌,不能刚出道就坏了规矩。当然刘备也考虑到刘表在荆州经营多时,又有两个儿子等着“接班”,自己举兵强夺,难免会有大动干戈之险。这样一来,一方面坏了刘备仁爱的名声,一方面给了曹操坐收渔利的机会。所以,他要否定诸葛亮的建议,说:“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又如刘备和庞统入蜀准备取益州时,在葭萌关商议进军计划。庞统说有上中下三策:“如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假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相送,就送行时,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后去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也。”刘备一分析:自己刚入蜀地,不明虚实,又有和刘璋同宗的名义,轻率进军成都去消灭刘璋,不符合忠义的道德原则,实在是冒险过大,所以他回答说:“军师上计太促,下计太缓,中计不迟不疾,可以行之。”不但如此,关羽死后,刘备要率大军报仇,诸葛亮阻拦,但刘备却不听,为什么?还是因为违背了他做事的道德准则——兄弟死了,就一定要报仇雪恨,结义时就明确了的,即使会亡国,也不能不去做,否则就违背了原来的承诺,这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在大多数日常事务中刘备还是可以听诸葛亮的,例如在刘巴的问题上就是这样。我们知道,当年曹操率军征伐荆州,刘备无力抵抗,只好逃奔江南,荆楚有不少贤人高士都投奔到刘备帐下效力,而刘巴却偏偏北上归附曹操。曹操任命他为掾官,并让他前去招降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不巧刘备已经占领了三郡,刘巴到后说降不成,欲归断路,便打算南下交趾,取道北归曹操。当时诸葛亮劝他投奔刘备:“刘备雄才盖世,占据荆州,假如你不归附刘玄德,还想去哪儿呢?”

刘巴答道:“我受曹公的命令来说降,不成功就应当回去,这是我应尽的职责,你不必空费口舌了!”刘备听到刘巴的这些话,心中大为恼恨。

刘巴在交趾的时候,想和当地太守高议结伴一起北上,太守没有和他合作,刘巴便自己找路北归,归途中被益州牧刘璋的部下捉住。刘璋一看是刘巴,大喜过望,便把他留在身边,凡是重要的军机事务,总是先征询他的意见。当法正劝说刘璋接纳刘备的时候,刘巴劝阻刘璋说:“刘备不是寻常的人,接纳这个人,一定会后患无穷。”但是刘璋不但没有听他的话,还采纳部属的建议,让刘备讨伐张鲁。刘巴知道刘备意在并吞蜀地,便又劝阻刘璋:“如果让刘备去征伐张鲁,那无异于放虎归山!”刘璋认为刘备为人仁厚,具有长者风度,把刘巴的劝谏当成了耳旁风,结果使成都落在了刘备的手中。

刘备见刘巴不仅不肯归顺自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点子和自己作对,不禁对刘巴产生了满腹怨恨,想找机会杀掉他。但是最终由于爱才之心,使他消释了对刘巴的怨恨,此时军师诸葛亮一再为刘巴求情,建议他收服这个难得的人才,因此,在攻陷成都的时候,刘备号令三军:“如有伤害刘巴的人,一定要诛灭三族。”刘备最终征服了刘巴。等到进军益州时,刘备先任命刘巴做左将军西曹掾。等到刘备称王汉中时,又任命刘巴为尚书,代替法正做尚书令。刘备称帝之后,凡是诏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祗的祭祷之文,以及各种文诰策命,没有一项不是出自刘巴之手。

更重要的是,刘备在临终前将自己对诸葛亮的褒扬发展到了极至。刘备重病时,曾留下遗诏给刘禅,说:“我的病开始只是痢疾,后来,掺杂了其他病,看来治不好了。人活五十不算夭折,我已六十多了,还恨什么,因此不再自我感伤,只是挂念你们兄弟。射君到了,说丞相赞叹你的能力有很大长进,如果确实如此,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努力干吧!坏事不要因为小就去干,好事不要因为小就不干。只有贤德才能令人信服。你的父亲我德行微薄,不要效仿。应多读《汉书》、《礼记》,空闲时不妨多看《诸子百家》及《六韬》、《商君书》,这些书能够增强人的智慧。”临死时,刘备叫来鲁王,对他说:“我死之后,你们兄弟对丞相要像对父亲一样恭敬,(你不是主人)你只是和丞相一起做事而已。”此情此景对诸葛亮的感动如何,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是一项重要资源。但要搞好人际关系,靠的不是讨好和巴结,也不是利益诱惑,而是对人的尊重以及宽容大度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