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4531400000080

第80章 世界卷·工业革命时代(2)

1697至1698年间,彼得化名为彼得·米哈伊洛夫,以下士的身份带领了一个大约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到西欧做了一次长途旅行。

在这次长途旅行中,彼得大帝到处体验生活,曾在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做过一段时间船长,在英国造船厂实习了一段时间,还跑到普鲁士学习射击。总之,他亲身体会了欧洲社会的方方面面,考察了许多工厂、学校、博物馆,甚至还参加了英国议会的一届会议。这些体验让他最大程度地学习了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在这一年多的旅行中,让彼得大帝最受刺激的,并不是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是在拜访两位欧洲贵妇的时候,年轻的彼得大帝不懂欧洲生活礼仪,虽然言谈十分睿智,表现不俗,但是他吃饭的时候,嘴巴因为吧唧的声音很大,着实被贵妇嘲讽了一番。这种刺激让彼得大帝非常愤怒,同时他也知道这其实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对改造观念非常有用。因此,才有了彼得大帝回国后改革的这一段故事。

1698年,彼得大帝旅行归国的改革是一系列举措,并非只是生活习惯。值得一提的是,同时代的清朝皇帝康熙,通过传教士学习到了西方的数学、火枪等技术;但他学习之后,便将这些东西束之高阁,并且严禁他人学习。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也让两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彼得大帝改革可以概括为西化。他用欧洲的方式建立起一支强大的海军,大力鼓励工商业,为了解决工人问题,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还引进外资,在俄国开办工厂,聘请欧洲技术人员到俄国,同时还派遣俄国人到东欧去学习。

总之,彼得大帝用尽一切方法学习欧洲的先进经验,改组了俄罗斯原先的政治体制,剥夺了贵族领主杜马会议的职能,学习欧洲建立了参政院,还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

在改革的同时,彼得大帝还积极向外扩张。在他的领导之下,俄国与土耳其以及瑞典交战,全部获得了胜利,并且夺取了波罗的海上的一个出口。在这个地方,彼得一世兴建了新的城市圣彼得堡,这让他可以瞭望到欧洲。为了更靠近欧洲,1721年,彼得一世甚至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

彼得一世的改革是非常激进,在当时也引起了很多反抗。这就加剧了统治矛盾,连续出现了数次叛乱事件,但这些叛乱都被彼得大帝无情地镇压下去了。

经过彼得大帝的改革,俄罗斯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和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俄罗斯拥有了正规的陆军和海军,一跃而成为欧洲的军事强国,并且出现了初步的工业。从此之后,俄罗斯开始抛开了愚昧的历史,以全新的面目走上世界的舞台。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62年6月28日清晨,彼得堡军营驶来了一辆华贵的马车。马车上是一位尊贵的德国女人,在她的身后,是一名近卫军军官。马车停到军营门口,数百名士兵蜂拥而至,跪伏在地上,高喊 “女皇”,并宣誓效忠。看到这个情况,女人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她就是即将执政俄国的女沙皇叶卡捷琳娜。

叶卡捷琳娜之所以能够当上女沙皇,还要从彼得三世的错误决定说起。由于彼得三世执行亲普鲁士方针,极大地损害了俄国的利益,引起了俄国贵族的不满。于是叶卡捷琳娜便心生夺权之意。6月28日,叶卡捷琳娜发动了宫廷政变,废黜了自己的丈夫彼得三世。并于7月6日将彼得三世处死。至此,叶卡捷琳娜如愿以偿地登上了沙皇的宝座。

其实,彼得三世和叶卡捷琳娜都是德国人,至于他们为何能够来到俄国,这里还有一段历史渊源。当年彼得大帝为了夺取波罗的海的制海权,便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德国的一个亲王。但他死后,由于继承权的问题,宫廷内发生了5次政变,直到他的小女儿成功做上沙皇。可他的小女儿一生未婚,最后只好将14岁的彼得从德国接过来,并立他为皇位继承人。而小彼得的未婚妻叶卡捷琳娜也跟着到了俄国。

叶卡捷琳娜的父亲是德国的公爵,因此叶卡捷琳娜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她性格很开朗,活泼好动,更为重要的是她还懂得很多知识。自幼受到良好熏陶的她,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明争暗斗。再加上嫁给彼得三世并没有得到宠幸,这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当上女皇。于是她开始废寝忘食地学习俄语和俄国的风俗习惯,并在暗地里拉拢俄国的贵族和军官,这为她以后对俄国的统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761年12月,叶丽萨维塔女皇病逝,彼得成功登上了皇位,称彼得三世。但彼得却始终对普鲁士有着极深的感情,一上台就实行了一系列亲近普鲁士的政策,但这些政策同时也损害到了俄国贵族阶级的利益,很快便引起了贵族们的强烈不满。叶卡捷琳娜见到这种情况,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利用贵族阶级与彼得之间的矛盾,成功地发动了宫廷政变,窃取了沙皇之位。

上位后的叶卡捷琳娜深知俄国当时的状况,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她采取了一系列维护贵族特权和利益的措施,并加强了贵族的专政,巩固了农奴制度。

然而,叶卡捷琳娜采取的这些措施,更加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沉重的盘剥和压迫终于激起了民众的反抗,尤其是农奴们的反抗情绪更为强烈。普加乔夫率领农奴揭竿起义,发动了俄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这次战争严重震撼了沙俄的农奴制和叶卡捷琳娜的政权统治。叶卡捷琳娜气急败坏地制订了镇压计划。很快,起义就被镇压了下去,而起义的首领普加乔夫则被女皇残暴地处以绞刑。

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对外共发动了6次大的战争,妄图称霸整个欧洲。沙皇俄国也跨进了世界列强的行列,并因积极干预欧洲事务而被称为“欧洲宪兵”。

亚历山大改革

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自由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俄国的农奴制度也开始动摇起来,一些中小贵族中的先进分子纷纷组织和参与了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活动。1855年,亚历山大二世即位后,面对着克里米亚战争的败局和农民运动持续高涨的双重压力,为了防止革命爆发,挽救岌岌可危的政权统治,他终于狠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861年2月19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和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特别宣言》。宣言声称: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无权再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还将得到一份土地,但这份土地必须出钱赎买。赎金的1/5到1/4,由农奴以现金形式交付地主,剩余部分由政府以有息债券垫付,农民在规定的年限(49年)内逐年计息还清。

随后又颁布了《关于农民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法令》,这也是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法律文件之一。但这次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农奴们面临的问题,从此次改革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出该《法令》的实质:

1.改革虽然让2250万农奴得以解放,但是地主土地占有制却未被动摇。因此,被保存下来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是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2.在改革的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成了地主的财产。而农民要想拿到土地,就必须支付一定数量的赎金。虽然政府会以债务方式付给地主,但农民也必须在49年内偿还给政府。由此,农奴所谓的解放也只是表面上的解放。

3.虽然改革改变了陈旧的徭役制经济,但却未能使农民真正地摆脱地主的剥削和奴役。在没有签订购买契约之前,农民对地主还负有“暂时义务”。即农民为自己使用份地而对地主负有暂时的义务,向交纳代役租或者是为地主服徭役。但农民为了赎买份地而交纳的赎金则大大超过地价,更远远超出了他们自身的支付能力。这就造成了农民经济的破产,从而使大多数农民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和奴役。

此外,农奴在分到土地之后,除了要交纳土地税、赎金和国家垫付赎金的利息外,还要负担国家及地方行政机关新设立的各种苛捐杂税。为此,农民只能被迫接受高利贷者的苛刻要求。一些商人则趁机低价收购粮食或者高价出租土地,以此来榨取农民的血汗钱。

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现代工业的出现,商品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农村公社自然经济的基础地位,从而使俄国公社农业和手工业迅速破产。再加上农村公社土地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新土地制度的出现已经势在必行。

这次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为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此,资本主义逐渐占据了俄国经济中的统治地位。而农奴制的废除,也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大国的道路。

诺贝尔

1833年10月21日,世界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出生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诺贝尔一家就住在那里一条偏僻的小巷中。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一位机械师,母亲则是一位勤劳的农妇。诺贝尔8岁的时候,被父亲送到一所小学里上学,他惊人的接受能力使他成为同龄人当中学习成绩最好的。

后来,诺贝尔的家庭发生了一些变故,从来没有接触过化学的父亲为了工程需要,在自我摸索过程中不幸引发了爆炸,使得邻里关系恶化,甚至经常受到邻居的恶性攻击,这让诺贝尔一家有苦难言。无奈之下,诺贝尔的父亲只好只身前往芬兰找事做。但他并没有放下自己的研究,不久之后,他发明了一种水雷。这件事被俄国的公使知道后,伊曼纽尔便被请到了俄国,并在俄国安顿了下来,还把一家人都接到了俄国。

这时,年幼的诺贝尔又面临了一个新的障碍——语言不通。语言不通对年幼的诺贝尔来说大概是最大的障碍了,甚至他会感觉到生活乏味。为了改变诺贝尔的这个情况,父亲特地为他请了一位俄国教师。伊曼纽尔的这一举动,还真是收到了很大的效果。因为这位老师除了教授俄语之外,还教给了诺贝尔一些关于科学技术的知识,这让年幼的诺贝尔十分感兴趣,甚至是不知疲乏地沉迷在其中。

在诺贝尔17岁的时候,他离开俄国前往欧洲学习造船工程,直到21岁才回到祖国,并利用闲暇时间帮父亲研究炸药。1847年,意大利人苏伯诺研制出一种名为硝酸甘油的具有强爆炸性的液体,这种具有强烈爆炸性的东西对振动非常敏感,稍不小心就可能会引起爆炸。诺贝尔从中受到启发,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在耗费4年时间后研制出了引爆药雷酸汞。但是,研究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接下来的研究对诺贝尔而言却是一场灾难。在一次实验中,药物突然发生了猛烈爆炸。当众人都认为诺贝尔必死无疑时,他却奇迹般地从破碎的瓦砾堆里爬了出来。

1876年9月3日,不幸再次降临,一场意外的大爆炸炸死了正在做实验的诺贝尔的弟弟埃密·诺贝尔,也把他的父亲炸成了半身瘫痪。但诺贝尔却没有因此而倒下,他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别人的嘲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瑞典,开始了新的实验。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诺贝尔终于迎来了成功的曙光。他在无数次失败的打击之后,终于研制出了硝酸甘油和硅藻土结合的产物,即“黄色炸药”。这一研究成果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经常发生爆炸的问题。不久之后,诺贝尔又发明了胶质炸药。这样,炸药的研究在这一时期被推向了巅峰。

诺贝尔曾拥有Bofors军工厂和一座钢铁厂,主要生产军火。虽然为了事业,诺贝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同时也让他拥有了难以估量的财富。他死后,在遗嘱中写下了想要利用自己的巨大财富创立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的愿望。他将一大部分遗产作为基金,以其利息分设物理奖、化学奖、生理奖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后添加了经济奖)5个奖项,各种诺贝尔奖项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并不分国籍地授予世界上任何一个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英国宪章运动

英国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长期以来,英国的文化传统就注重自由权利,再加上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产业工人的政治觉悟远远高过传统的农民,因此,英国在19世纪三十四年代爆发了人民宪章运动。

19世纪初,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且凭借强大的生产力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工商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凭借强大起来的力量谋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但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议会改革中出过力的工人阶级却一无所获,政治上依然处于无权的地位。于是,英国工人便开始要求取得普选权,以参与国家管理,从而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英国爆发了三次宪章运动。

1837年,第一次宪章运动爆发,工人协会向国会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在请愿书中明确提出凡是年满21周岁的男子都应该拥有选举权。选举投票应当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这份请愿书被公布后,被称为《人民宪章》,到1839年的时候,已经有125万人在请愿书上签了名。1840年7月,各地的宪章派代表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

英国的宪章运动,从一开始产生就比较温和。宪章协会特别强调,在请愿过程中,必须“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这种和平、合法的手段削弱了宪章运动的影响力。但好处在于,宪章协会在英国各地都设置了分会,入会者须交纳会费,这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

1842年5月2日,第二次宪章运动爆发。参加请愿的工人聚集在伦敦街头,然后组成队伍来到国会下院,由负责人向下院递交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在请愿书中,指责现有的国会下院“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做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宪章协会之所以会这样说,和国会下院的人员组成有关,那里面基本没有下层人民。另外,请愿书还谴责了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过于严重,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千百万工人收入的数万倍。

指出这些现实之后,请愿书指出解决办法便是根除垄断,包括统治阶级对选举权、货币的垄断,以及对资本和土地的垄断,另外还要开放新闻自由和宗教自由。

第二次宪章运动声势比第一次更加浩大,有300多万人在请愿书上签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