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45408600000040

第40章 文化大家个案考述(1)

一沈尹默诗词与书法艺术

沈尹默先生为当代着名学者、诗人、教育家、书法家。原名君默,一作君墨,后更名尹默。曾署名沈寔、沈中,曾号闻湖蘧庐生,斋名有秋明室、匏瓜庵、石田小筑等。原籍为浙江吴兴竹墩村人(今湖州市)。1883年生于陕西省兴安府(治今陕西安康)汉阴厅(治今陕西汉阴)。早年曾赴日本留学。1913年至于1928年,任北京大学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文科教授。五四运动时期,为《新青年》编委会编辑之一,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1929年任河北省教育厅厅长。1932年任北平大学校长,是年底辞去校长职务,移居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兼孔德图书馆馆长。1940年在重庆时应于右任之邀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抗战胜利后。辞去监察委员一职,寓居上海。1949年以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及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委员等。1971年在上海病逝,终年89岁。着有《秋明集》、《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书法管窥》、《书法论》等,另有《沈尹默书法集》等多种墨迹版本刊行。沈尹默先生的诗词和书法艺术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沈尹默生平事迹述略

1883年(光绪九年)6月11日,沈尹默出生于陕西省兴安府属之汉阴厅一个官宦家庭。曾祖父沈玉池为清副贡生,世居浙江吴兴,终身清寒,课徒为生。祖父沈拣泉(谱名际青,字润生)为清解元,潘世恩、何凌汉之门生。1876年(光绪二年)随左宗棠人陕,曾任汉中府定远厅(治今陕西镇巴)同知。父沈闇斋(?-1902),谱名祖颐,字诒仲,1882年(光绪八年)4月任汉阴厅抚民通判,次年5月离任;又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8月再任汉阴厅抚民通判,1892年(光绪十八年)5月离任,升汉中府定远厅同知,大约任职近10年,直到去逝之时。据民国年间所编修之《汉阴县志》载:沈祖颐“政尚简易,不事矜张。”其所任汉阴通判乃当时汉阴之最高行政长官。自沈拣泉人陕后,沈家即居于汉阴县城中,直至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沈祖颐去世,沈家迁往西安为止。

汉阴县地处“秦头楚尾”的陕南地区,其地南跨巴山,北依秦岭,中部有凤凰山脉东西横亘,南部和中部为汉江谷地与月河川道。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地区为低山丘陵。境内河流纵横,气候湿润,农业资源较为丰富。该县秦时为西城县地。汉始置安阳县。晋改安康县。唐至德二年(757年)始称汉阴。当时县城在汉水南岸的社溪(即今石泉县与汉阴紧邻的石泉嘴)。水之南为阴,故名汉阴。后因汉水泛滥,城池被毁,到宋绍兴二年(1132年)县城迁至汉江北面100多华里的新店(即今县址),仍沿称汉阴。元撤销县制,辖地划归金州。明初复置汉阴县。清改汉阴厅,辛亥革命后复置汉阴县。今延用之。

唐代诗人孟浩然在《登安阳城楼》一诗中对汉阴一带风情作了如下描写:“县城南面汉水流,江涨开城南雍州;才子乘风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日夕波携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由于地域的关系,“汉水流域自远古以来就与四川的巴蜀文化、湖北的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汉阴地区是南北文化的交融和过渡的地带,它曾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化面貌。近代以来,在汉阴及周边地区曾发现了阮家坝等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的历代珍贵文物,如西周史密簋,汉代封泥、石砚、鎏金蚕,北周画像砖,南朝车马俑,宋代编钟,等等,反映出汉水地区的深厚文化渊源。历史上这个地区也是人才辈出,据考汉《石门颂》的书写者王戒即是西城人。北周大将军李千哲和唐代着名禅师怀让皆出生于汉阴。近代在这一地区亦流传有诸多名人书画。至今留存的古代遗址尚有汉王城、孟达墓、唐代万春寺、万佛寺以及宋、元、明、清的民居及塔寺多处。汉阴城始筑于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南门石刻“文明”二字,北门石刻“和平”二字,西北门额铭刻“凤起蛟腾”四字,为清代重修城墙时所制。城内有“文峰塔”一座,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4年),此塔在沈尹默诞生前10年建成,这多少证明了在沈尹默青少年时代,汉阴山城依然是古风犹存。

沈氏家族自1876年定居汉阴后。其故居在县城何处,至今虽未明确答案,然据当地人士所考,今县城内民主街111号院(附属部分还包括民主街113号和薛家巷7号和9号民宅)当为沈氏宅院。该宅院为五院所组成,后院有大花园,院内设有会客厅、书房、卧室等,建筑以木、石、砖、瓦为材,天井楼阁交错,木雕石雕纷呈,书房门沿上尚存木刻“宽厚”二字,尤显帖派遗韵。据考此宅院已有150余年之久,“文革”期间曾遭一劫。2003年8月,我在汉阴考察时,又见后花园及部分建筑已被拆毁。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以前,科举制度尚未废除,沈尹默的启蒙教育基本是在私塾完成的。“他祖父离开浙江湖州故乡到北方做官,就靠能背八股文。他父亲19岁就在陕西安康做知县,也正是由于从小就把八股文背得烂熟,所以人们称之为娃娃官。”沈尹默幼年和少年时期亦是在背诵诗文和学习书法中度过的。他5岁时的启蒙老师姓李,是一位年逾七旬而屡试不第的秀才,喜好诗歌,常吟诵《千家诗》中的名篇。12岁时,塾师湖南宁乡吴姓老先生在书法上对黄自元极为崇拜,课徒时即让沈尹默临写黄书《醴泉铭》。此阶段沈尹默除临写黄自元的帖本外,还从欧阳询《醴泉铭》、《皇甫诞碑》及《虞恭公碑》人手研习法帖,并对叶蔗田所刻《耕霞馆帖》最为欣赏,此帖自钟王以至唐宋元明清诸名家皆有抉微,足资取法。家传祖父玉池公所书小楷《尔雅》亦时时展观。父亲沈祖颐亦喜诗书,其书参合欧、赵,中年喜北碑,作书尤为用心。虽公事繁忙,无暇教子练字,但善书之习无形中熏育了子女。于是自幼年起沈尹默对书法的兴趣也就逐渐地浓厚起来。14岁时因背不过书,急至生病。在家修养时期,读《红楼梦》数遍,又看了一些小仓山房的着作,唐诗宋词亦多有吟诵,尤喜读白居易的诗,自此,又引起了对诗词的兴趣。少年时期的沈尹默常与兄沈士远、弟沈兼士及姐妹一道诵读诗书,结伴行游,并试作韵语,呈请父亲批改。在此期间,由于勤学苦读,沈尹默的视力亦逐渐下降。15岁时,父亲让他书写30柄带骨扇面,又命他将祖父在正教寺墙壁上所书赏桂花长篇题诗用鱼油纸勾摹一通藏之。这两件事,都使沈尹默深深地感到执笔手臂不稳和不能悬着腕写字的苦窘。15岁以后,沈尹默已能为人书扇面,同时遵父命临习篆书,以邓石如《西铭》为范本,然未能引起兴趣。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沈尹默20岁时与朱云(四川籍,其父曾任汉阴通判)结婚。是年沈父祖颐去逝,于是举家迁居西安。

沈尹默青少年时代是在陕西度过的,在人生的长河中,作为源头的青春时光无疑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发展环节。沈尹默在陕西时期可分为汉阴阶段和西安阶段,而汉阴阶段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汉阴20年的生活,孕育了他的整个文化基底。“纵观其山城之中,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年少时光。而温馨融洽的骨肉手足情谊、健全的家庭教育,几乎形成其平和淡泊的性格。诗词及书法兴趣的培养,更是其艺术生命的源头。”沈尹默的文化品格(包括个性特色、文学修养、文化观念等)的形成,与他在汉阴时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沈尹默在西安时期(1903-1907年,光绪二十九年至光绪三十三年)家居西安南院门一带。在此期间。沈尹默与吴兴蔡师愚(字宝善)相识,蔡时在陕西做候补县官,他热衷于包世臣的学说,然对沈尹默却影响不大。亦曾与王世镗相识,王以一册《爨龙颜碑》相赠,沈尹默亦未认真临写。其后又遇父执南京仇涞之,沈尹默爱其字流利生动,往往用长颖羊毫仿之。沈尹默在西安居住时间较短,没有留下更多的事迹材料。但是,众所周知西安是座历史古城,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西安碑林亦是名闻天下,所藏碑石极为丰富。沈尹默在西安居住了近5年时间,他去碑林谒观应在情理之中。更何况此阶段若沈尹默居于南院门一带,那么步行10分钟即可到三学街之孔庙(碑林所在地)。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派遣学生赴日留学,沈尹默与沈兼士因非陕籍,无法获得陕西公费资格,故自费前往日本求学。由一位四川名流徐自休先生率领赴日。沈尹默之友蔡师愚因同乡关系,写信给在日本留学的同乡许炳堃,托其照顾沈尹默和沈兼士。在日学习9个月后,因家庭经济拮据,沈尹默于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返国,沈兼士则考入日本铁道学校就读。后从章太炎游。沈尹默自日本返国后,仍回西安居住。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沈尹默陪母亲回原籍浙江吴兴(其祖屋在吴兴东门华桥月河街承天寺巷),在湖州中学任国文教员。“他到吴兴后……又细研赵字雍容遒丽,圆转流美的笔法,书艺大进。他常为扇店书写扇面;为商店题书商号;为墓碑撰写碑文。因人们喜欢沈尹默的字,收集他的字,文化商店特地收进沈尹默一批书法,装裱起来公开出售。此时,沈尹默的书法,已名扬这个小小水城。”据说他此时喜放风筝,并在自制的风筝上题写诗文。在此期间偶有诗作,为同乡俞寰澄所见,遂介绍于周梦坡(字庆云,一名湘舲)、蒋孟苹(字汝藻),因被聘至杭州高等学校任教。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沈尹默在杭州两级师范学校任教。与苏曼殊相识,苏善画,常与沈尹默一道谈书论画。次年(宣统元年),沈尹默转入杭州第一中学任教。校长马裕藻(字幼渔)与沈兼士皆为章太炎弟子。此时,沈兼士已从日本返国,在嘉兴教书。沈尹默又因兼士关系,认识周树人(鲁迅),在周梦坡处与陈叔通相识。1910年(宣统二年),曾与沈钧儒等14人雅集灵峰补梅庵。1911年(宣统三年),沈尹默为灵峰补梅庵写记,词精意雅,此为现今所见其最早之手稿。沈尹默在吴兴和杭州期间临池、作诗不辍,并与刘三、陈独秀、柳亚子、章士钊、谢无量、张宗祥及许多南社成员多有交往。有关与陈独秀交往的情况,沈尹默在《我和北大》一文中写到:“光绪末叶,陈独秀(那时名仲甫)从东北到杭州陆军小学教书,和同校教员刘三友善。刘三原名刘季平,松江人,是当时江南的一位着时望的文人,以刘三名,能诗善饮,同我和沈士远相识。有一次,刘三招饮我和士远,从上午11时直喝到晚间9时,我因不嗜酒,辞归寓所,即兴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翌日送请刘三指教。刘三张之于壁间,陈仲甫来访得见,因问沈尹默何许人。隔日,陈到我寓所来访,一进门,大声说:我叫陈仲甫,昨天在刘三家看到你写的诗,诗做得很好,字其俗入骨。这件事情隔了半个多世纪,陈仲甫那一天的音容如在目前。当时,我听了颇觉刺耳,但转而一想,我的字确实不好,受南京仇涞之老先生的影响,用长锋羊毫,又不能提腕,所以写不好,有习气。也许是受了陈独秀当头一棒的刺激吧,从此我就发愤钻研书法了。我和陈独秀从那时订交,在杭州的那段时期,我和刘三、陈独秀夫妇时相过从,徜徉于湖山之间,相得甚欢。”

1913年春,因杭州工业学校校长许炳堃之推荐,沈尹默于次年到北京大学预科任教。关于去北大的过程,沈尹默回忆到:“大约在1912年春节,许炳堃来访,谈及京师大学堂已改名为北京大学,严复(又陵)校长去职,由工科学长何燏时代理校长,预科学长是胡仁源。胡也是浙江吴兴人,在日本仙台高等学校留学。何、胡都是许炳垄的朋友。据许炳垄说,在那以前,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正式大学毕业的只有两个人,其一即何燏时。那天闲谈时,许炳垄告诉我:何燏时和胡仁源最近都有信来,燏时对林琴南教书很不满意,说林在课堂上随便讲讲小说,也算是教课。我笑着说:如果讲讲小说,那我也可以讲。我当时不过是随便讲讲罢了,不料炳堃认真起来,他说:啊,你能讲,那很好,我介绍你去。我还以为他也是随便讲讲的,就没有放在心上。过了一个多月,许炳垄忽来告诉我,何燏时、胡仁源电报来了约我到北大预科去教书。我出于意外,连忙说:我不能去,我不会讲话,教不了书。”炳垄着了急,他说:那不行!人家已经请了你,不能不去。何爝时、胡仁源为什么要请我到北大去呢?当时,太炎先生负重名,他的门生都已陆续从日本回国,由于我弟兼士是太炎门生,何胡等以此推论我必然也是太炎门下。其实,我在日本9个月即回国,未从太炎先生受业,但何、胡并未明言此一道理,我当时也就无法否认,只好硬着头皮,挂了太炎先生门生的招牌到北京去了。同去的有太炎先生门生朱希祖,他是应吴雅晖的邀请,到北京去参加教育部召开的关于注音字母的会议。其时是1913年2月。”

沈尹默到北京后,寓南小街什方院36号。其书斋悬颜平原《家庙碑》旧拓全幅。课余继续临池,一意临写北碑,从《龙门二十品》人手,遍临《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郑文公碑》、《刁遵墓志》、《崔敬邕墓志》等,尤爱《张猛龙碑》,着意于横平竖直,取《大代华岳庙碑》,刻意临摹,每作一横,辄屏气为之,横成始敢畅意呼吸。持续不断,达数年之久。此后,又得新出土北魏《元显隽墓志》及《元彦墓志》数种,暇即临习。到京后,多以正书应酬求字者。此时,沈尹默又对杜甫、李义山、杜牧等诸家诗集作了一番认真研究。在沈尹默来到北大不久,章太炎之弟子也陆续被聘到北大任教,如朱希祖、马裕藻、沈兼士、钱玄同、黄侃等,彼此时相畅聚。在此期间,沈尹默还与周树人、许寿裳、钱稻孙、陈师曾等人有所交往。1915年2月14日,沈尹默与钱玄同、朱希祖、马裕藻、许寿裳、马叙伦、周树人等谒见章太炎于章之寓所。1916年,沈尹默在北京医科专门学校兼课。医专校长汤尔和与蔡元培为知交。此年9月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拟让蔡元培任北大校长,电召蔡元培返国。蔡于11月初从法国返回上海,12月中旬到达北京。12月26日,教育部正式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