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45408600000063

第63章 当代美术家述评(5)

又过数日之后,我单独拜访先生之时,先生拿出自己书写的毛泽东七律诗四条屏(一诗一条,未裱,双锋纸,研磨墨汁书写,隶书,各条均铃有“商山牛氏”朱文篆印)赠我,这使我感动不已。一位老先生对一个学书少年如此关爱,这或许是一种缘分,亦或许是先生一种特有的传承文化的方式吧。随后我便日日临写先生的墨迹及其他帖本,并时常奔走于先生门下。由此养成了至今尚拂之不去的法书兴趣,并从此由写字而涉及绘画,由绘画而渐人美术史研究之潭渊中。

十余年后,我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并被留校任教,与牛希渊先生亦多年未有联系。有次去安康时,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叩响了牛希渊先生的家门,先生此时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卧病在床,昏暗的灯光下,但见先生满头白发,神情憔悴。多年不见,先生已不认识我了,当先生得知我来自西安时,突然发问:“我的学生李青你可认识否?”我急答:“老师,我就是你的学生李青。”先生一听,猛地坐了起来,紧紧握住我的手,相对无言,此时先生的眼中闪着泪花,我的热泪已夺眶而出……

1986年,我在日本学习期间,曾从京都给先生寄过一信,却不知先生收到否。其后,当我再赴安康时,方知先生已仙逝。先生终身从教,敬业正直,为人师表。其隶书雍容华贵,圆润饱满,结体宽博,洒脱自然。其书艺虽名不越秦岭,然以我观之,若论20世纪陕西之隶书成就,先生当为第一也!

在陕南安康除了牛希渊先生之外,还有一位造诣极高的书法家刘踢光先生,他亦是我难以忘却的。先生名同,1913年12月10日生,陕西安康人。幼承家学,嗜好书画诗文。1932年在安康中学任职。1937年被选派赴庐山军训班受训。1940年曾任国民党榆林县党部秘书、神木县书记长等。1943年赴重庆,在国民党中央训练团26期党政班受训。在此期间,曾问学于右任先生。1944年,刘晹光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设计考核委员会秘书等职。1945年任国民党石泉县党部书记长。1948年调任国民党安康县党部书记长,兼任《兴安日报》社长。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刘晹光随安康自卫团起义。起义之后,他却未得到起义人员的待遇,而是接受审查。1950年4月,审查告一段落时,暂时获准回家务农。刘踢光自述道:“回家后,老婆领着小儿已在西门外老坟场开了七八分地,并已种下了包谷、绿豆。端阳节以前,岳父把李家岭一面坡转租给我,姐夫范宝善给我打了一把偏锄,从此我早出晚归务了庄稼。老婆有时掮个小锄和我一起来往于田间,虽说不上夫唱妇随,倒也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生活虽苦,精神却心旷神怡,自乐其乐……”然而这样的光景却十分短暂,1951年2月,全国性的镇反工作开始,他被错划为反革命分子,接受管制,其间自杀未遂。1952年刘晹光被捕入狱。1953年被判死刑。缓期2年执行。此后20年间皆在劳改机构接受改造,两腿伤残,然尚能行走;立功5次,遂被减刑。1973年刑满释放后回安康,因妻子已故,无家可归,又怕连累子女,遂又自愿申请继续在劳改机构就业生存。是年10月,被劳改部门安排在富平县卤阳盐场劳动。刘晹光回忆到:“临行前,上黄土墚,在母亲和妻子的坟上包了一手帕土。心想:这一去,今生能否回来,还难预料。回到厂里,我把坟土放在碗里,用开水冲了服下肚子,无限悲哀,大有生死离别之感。”在盐场的劳动极为艰辛,“就业人员的任务就是挖渠、平地。干部都是从劳改队来的,对就业人员的态度和对待犯人一样。虽然刑满了。但实际上精神上的压抑和当犯人并无什么分别。工资很低,每月只有25.6元,因为活路重,钱不是买酒解乏,便是买死牛烂马肉长力止饿。人人如此,无一例外。”

1975年刘晹光被政府特赦,享有公民权,此年他已65岁。20余年的劳改生活依然没有磨灭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信念,在回安康前,他特意在西安买了两只大毛笔,试图依赖用毛笔书写的方式聊度余生,这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点寄托了。然而,事情并非如他所想之单纯,自他1976年回安康后的数年间,处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人们并未对他的书法有所关注,许多人因他的历史问题而对他拒之千里。民政部门每月给他发14元生活费,亦无法使他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穷困潦倒的状况下,他曾托人将在西安买来的两只毛笔放在店铺中寄卖……直至70年代末,他的境况才逐有所改变。1979年9月以后,刘晹光的作品多次入选国内书展,《中国时报》、《陕西画报》、《长安名老书画作品集》以及诸多媒体曾刊载他的作品或介绍他的书艺。他的数篇书学随笔亦发表于《书法报》及《安康日报》等报刊。1989年10月,安康地区群众艺术馆和安康地区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了《刘踢光书法展》,共展出他的作品91件,这也是该地区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个人书展。此时,该地区追随他的学子尤多,摹仿他的书风尤盛。1990年4月,经安康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复核再审,撤消1953年安康市人民法院对刘晹光所作的刑事判决,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恢复其武装起义人员身份。是年7月,安康市政协特邀刘晹光为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1993年经着名书法家陈少默、刘自椟推荐,刘踢光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1996年9月9日,昼,书“法宗羲献,笔悟钟张”篆字中堂,夜,因脑溢血突发而逝,终年83岁。

我在大学读书时期,即经友人介绍得以与刘晹光先生相识。此后每年去安康时,我都要抽暇拜访先生。每每相见,谈艺论道,推心置腹,当为忘年之交看。而每次相见,先生都要以书作相赠,有时竟是拿出一沓书作,让我挑选。数年之间,先生赠我墨宝已达十余幅,其中包括正、行、草诸体,有大字对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亦有小楷如白居易之《长恨歌》等。先生之书法内藏汉魏风骨,外显唐宋巧妍;先生之个性刚直坦荡,不阿于世,虽历经苦难,然晚年竭尽心力传承书道,锲而不舍,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虽弟子众多,名闻边城,然一身布衣,清贫如洗;先生之道德精神与法书技艺对我有着至为深刻的影响,因记如上。

六李奇茂的水墨世界

李奇茂先生1925年出生在安徽省涡阳县李家庄。那是个一望无际的苍凉原野,儿时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挥之不去的记忆。形成了他生命中永恒的情结,同时亦成为他后来艺术创作的题材和源泉之一。1949年李奇茂先生来到了台湾。海涛汹涌,隔不断他的故土情结,悠久的中华文明深深地维系着他的精神与情感,中国水墨艺术实践成为他生命的终极体验。从20世纪50年代初始,李奇茂先生即在台湾举办个展,并从事艺术教育事业。60年代后,他游学许多国家和地区并举办画展,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显着的贡献,得到了国际美术界的广泛认可。他曾任台湾艺专教授、美国圣荷西大学美术系客座教授、韩国擅国大学美术系教授等职。1978年韩国擅国大学授予李奇茂先生终身荣誉教授和文学博士称号,并设立了“李奇茂画伯奖学金”。1987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11月29日定为“李奇茂日”。1990年以来,李奇茂先生应邀在上海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南京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个展,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他的水墨画风和文化理念受到了艺术界的普遍赞誉;黄胄、程十发、谢稚柳、王盛烈等知名画家与李奇茂先生结为至友。李奇茂先生的作品曾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出版画集十余种。1992年台湾发行李奇茂的画作《乡土》邮票一套4枚,以示对他的崇高敬意,在台湾的邮票发行史上。印行在世艺术家的作品,这还是第一次。

李奇茂先生的水墨画涉及人物、花鸟、山水、动物等,而以人物画为其艺术的主流形式。他的笔下既有经典的传统题材,也有贴近生活的现实写照,历史传说与世俗人情均为他所表现的内容。《台南夜市》、《大地之颂》、《乡土》等一幅幅群体形象组合的大场景,记载着过去的历史岁月,仿佛使人们回到那充满着人情味的村镇乡间。他那画面巨大、人物众多、表情各异、生动而传神的水墨作品,无不给人们视觉的震撼。李奇茂先生在创作这些作品时总是以情导笔,即使画幅巨大、人物众多,他也是从不起稿,提笔挥毫,一气呵成。故而他的作品充满了笔墨的生机与灵气,其色调单纯、统一,呈现着一种怀旧的趣味和浓郁的意韵。他的画是感情的流露,是审美的直观物化,而非无病呻吟或平庸造作。即使在画传统题材时,他也是出奇制胜,超越出传统的程式,采用人们熟知的传统题材表现着独特的艺术个性。比如他所画的《钟馗》图,表现钟馗凌空舞剑的瞬间动态,给这个古老的题材注入了鲜活的艺术生命力。那气韵贯通、笔酣墨畅、奔放不羁的线条与笔墨,在写实形象中凸显着写意的表现力,这正是他的艺术气质的传达与写照。李奇茂先生的动物画也别具一格,他笔涉马、牛、羊、猴等生肖动物,其笔墨淋漓,意态超绝,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

李奇茂先生喜欢画大画,这与他的艺术气质有关。他的作品布局恢宏,笔力雄强,气势庞大,展现着极强的艺术张力。其作品构图巧思多变,出奇制胜,创造出了引人入胜的视觉图像。他的绘画是写实的,他恪守着“借物抒情”的美学法则,但无论从构图、立意、用笔、用墨和造型上。他的作品都突破了客观真实的制约,呈现着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他的画又是写意的,他将中国特有的笔墨技巧,淋漓尽致地抒发在对客观自然的表现中,从而拓展了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技巧。他的画更是传神的,是以笔墨来传神,其笔是骨气神韵之笔,其墨是立体灵动之墨,这也正体现了中国艺术的精髓之处。

李奇茂先生极其注重对生活的观察,他将自己的生活体验汇入自己的创作之中,强调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坚信白石老人所言“身边万物,皆为我有”。他认为水墨艺术可表现大千世界。人间风土皆可汇于自我之“一画”之中。他提倡以动态素描(即默写动态)的方法捕捉生活的瞬间,把握短暂的视觉印象,记录艺术家敏锐的感受,从而提高对生活的观察力,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来。他以这种方式积累创作素材,进而以水墨形式表现台湾风土民俗,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貌,在当代台湾美术界具有重要的地位。

李奇茂先生自幼即随陆化石先生研习书画,至今已从艺70余载。岁月悠悠,他潜心笔墨,深究画理,运用中国传统笔墨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载体,撷取西方绘画的优秀部分为我所用,以其独创的技法表达其炽热的生命激情,寄托着对祖国大地和民族命运的热爱和关注。他认为中国水墨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质,它包涵着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作为中国艺术家首先要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传统艺术,这种意义已超过艺术的范畴,它是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在21世纪里,中国艺术将会在世界范围内显示出它更加灿烂的光辉,对此,李奇茂先生深信不疑。

七朱铭雕塑的东方意蕴

20世纪80年代,着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主持北京香山饭店设计时,他曾建议陈设台湾雕塑家朱铭的作品,但由于当时种种原因未能如愿。1997年贝聿铭设计香港标志性建筑中国银行大厦时,他再次提出陈设朱铭的雕塑,经香港知名人士徐展堂的资助,朱铭的青铜雕塑终于在中国银行主体建筑前落成,并成为香港的文化景观之一。作为国际建筑艺术大师贝聿铭如此看中朱铭的雕塑,绝非偶然。朱铭的艺术在当代国际雕塑界具有一定地位,他的作品曾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得到了东西方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在美国、日本及香港等地某些大型公共设施中,他的作品被收藏或永久陈列,在中国台北建有大型的极具现代风格的“朱铭美术馆”。许多评论家认为他将是21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界最具代表性的顶级人物之一。

1938年朱铭出生于中国台湾省苗栗县。自幼即跟随民间雕刻家李金川学习木雕。李金川先生是以庙堂雕刻为业的,职业的性质决定了他的艺术局限。朱铭跟随师傅学到了一手精湛的木刻技艺,本来可以不为衣食而发愁,然而他却在1968年投奔于台湾现代雕塑先驱杨英风的门下。从此,朱铭在杨英风的指导下,对现代雕塑进行了十余年的苦修。杨英风使朱铭从技术层面过渡到艺术层面,对朱铭的艺术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值台湾乡土文学热潮时期,在杨英风的推荐下,朱铭的雕塑首次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此时恰逢乡土画家洪通的作品亦在故宫附近开展,朱铭与洪通这二位带着浓厚个性特色的艺术家,一时间引起了台湾各界的瞩目。原本计划展出一个月的朱铭雕塑展,由于观众的络绎不绝,不得不延长为一年的常设展。从此,朱铭和洪通被评论界认为是台湾乡土文学热潮中的艺术代表人物。

奠定朱铭雕塑艺术地位的是他的《太极》系列作品。朱铭以太极拳法作为创作的题材,这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质,同时也是他现实生活的写照。朱铭自中年时即开始练习太极拳法,至今一日不辍。他说:“练太极拳后,并没有想到要做《太极》系列,创作并不是原先设想出来的,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能刻意设计。我当时正迷太极拳,练了几个月后,整天满脑子都是太极拳,记着太极拳的各种招式,自然而然手就痒了,就想创作。因为它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知道。练习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不能存有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而太极拳的一招一式,充分体现了“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动中求静”、“气宜鼓荡”的辩证哲理。朱铭的《太极》系列作品大都以青铜为媒材,作品体积庞大,极富震撼力。在表现形式上他摒弃了一切琐碎的表面细节,借助于太极拳法最内蕴和最具表现力的静态结构。以其凝练、概括、夸张的体积造型语言,塑造出极具东方神韵,又具有抽象艺术张力和厚重的体积感的现代雕塑。正如杨英风所说:“他的任何一件作品,都充满了一种从内部迸发出来的力感、跃动感,而作品上粗略的刀痕,以没有修饰的赤裸裸形式与构造保留下来;而在细部的表现上,每一刀又精准无比,使立体的生命活生生地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