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艺术文化史论考辨
45408600000094

第94章 革命文化史钩沉(5)

红三军走过梅子垭后,当时年仅17岁的湖北籍红军战士何光宽脚肿得不能行走,班长说:“今天可能路程不远,再走几十里就要宿营了,你在后头慢慢来。”此后,何光宽被岔路子的郑铁匠收留。次日,平利县国民党部队一连人来岔路子“追击”红军。实际上红军早已走了,他们就在一家院中吹了一阵号,随即返回县城。当时,郑铁匠让何光宽爬上山林躲避。国民党部队走后。何光宽返回岔路子,此后曾帮吴姓人家烧炭1年,又给地主做长工7年。解放后在平利县秋河乡八角村定居。另一位年仅14岁的湖北籍红军战士康一云亦在平利秋山掉队,后逃到康启兴家安身,改名康怀志。不久,国民党以“收留共匪”罪名威胁康家,无奈之下,康一云又逃到洪石乡为陶家做长工。1944年被胡宗南部队抓去做壮丁,驻守在陕西韩城黄河边。此时,康一云动员了4名同班新兵投奔了八路军。1944年冬,康一云在延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被分配到平利县任中共平利县委委员。红三军路经百步梯时,青年胡万新参加了红军。

民国年间所编纂的《续修平利县志》曾记载到:“民国二十一年冬,共军贺龙部万余,由旬阳神河入县境,经汝河、连仙河、长安坝、松杉河、八角庙,取道镇坪入川。该军轻装疾走,惟杀害区长、团总等数人。”

12月11日(农历十一月十四日,入陕第20天)

是日,红三军从仓房梁拔营出发,经李家台子,翻千山垭,进入牛头店乡的千山坡,再到玉皇庙,沿南江河上行,经水井坪、滴水岩、浪河口、凹坑、牛头店、甘坪,涉过南江河,翻关帝庙垭,进入竹叶沟,到达竹叶关街。大队人马翻过关垭子,进入湖北省竹溪县境宿营,后卫部队在竹叶沟两岸宿营。

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入陕第21天)

是日晨,红三军的后卫部队全部翻过关垭子,进入竹溪县境。至此,红三军结束了在陕南地区的21天行程。

此日之《西北文化日报》刊登了一则简讯:“安康电:贺龙率残部约千余人。前往洛南边境,经我驻军击溃,逃至上津,复经范石生部截击,由东茅坪窜入麻坪河(旬阳属),乘夜偷渡汉江,复东由吕河口(旬阳属)南窜,经神河街向鄂北竹溪西区逃窜。”此日之《大公报》亦刊载了一则简讯:“西安十日公报:又贺龙股匪约千余人,江日突窜至红岩谭麻坪河等处,经我安康张鸿远部,在九里岗各要隘扼要堵击,该匪遂乘夜渡汉江南窜,此刻正在急进追击中,谨陈杨虎城叩,灰辰参印。”数日之后,《大公报》还刊登了一则消息:“西安十九日下午7时发专电:贺龙股四五千人前由旬阳进窥安康,经张鸿远迎击,毙匪百余人,现窜平利一带,安康西安间交通已恢复,中央空军派机赴南陕侦察。”此时,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战士早已离开陕南进入湖北境内,并向湘鄂川黔边前进。

(四)红三军离开陕南之后

红三军离开陕南后于1932年12月底到达湘鄂边,12月30日乘虚攻占了湖北鹤峰城。贺龙回忆到:“在行军途中,部队减员很大,损失有三分之一左右。部队从大洪山出发时有一万四、五千人,到鹤峰时只剩下九千人。”而到1934年夏,夏曦完成第四次“肃反”之后,红三军仅剩下了3000多人。这即是说,红三军自1932年离开大洪山,至1934年到达湘鄂川黔边,有近万余名红军将士在转战和“肃反”中或阵亡或掉队或被杀害。

从1933年1月起,红三军转战湘鄂川黔边,几次准备建立根据地,均未能实现。1934年6月初。红三军进占贵州沿河县城。6月19日,中央分局在沿河县枫香溪召开会议,批评了夏曦等人的肃反扩大化错误,并决定建立黔东根据地。经过艰苦努力。至9月,黔东的松桃、印江、德江、沿河和四川的酉阳等县边界一带已发展成为根据地。1934年7月21日,在沿河县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黔东特区革命政府,贺龙等80人当选为黔东革命委员会委员。黔东特区在枫香溪会议和停止“肃反”之后,革命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后来的红三军与红六军的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红三军路经陕南时,有许多战士因病掉队,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安康地区掉队的战士就有57人(在商洛地区掉队战士的情况,目前尚不清楚)。以中共旬阳县委1985年所作的调查情况为例,红三军在该县掉队人员共33人,其中11人回原籍(以湖北为主),11人在解放前去逝,2人在解放后病故,1人在1964年“社教”中上吊自杀,1人自卖壮丁,2人被拉壮丁,2人参加游击队,2人迁居外县,1人解放后自愿入伍。在掉队的战士中,许多人没有留下姓名,现仅以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将红三军在陕南地区的部分掉队人员列述如下:

吴传凤吴修长徐国安陈荣德张光耀

兰汉民李思恩刘大华雒家政何耀章

王芳策崔兰周瓦和刚晏海臣徐寿山

郑玉和徐存堂陈驼子祝林友刘开华

董家宽赵长江赵殿山易开新张树堂

康一云何光宽刘大友黄清云王云富

朱根春刘永怀魏章炎

红三军路经陕南时曾书写了许多标语,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标语大都已不存在。1949年后,有人曾在镇坪县黄石板见到过红三军书写的标语,虽然曾被国民党部队用刺刀铲过,但当时还看得清楚。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存的标语仅有镇坪县竹叶关垭子(与湖北省竹溪县交界处)农民蔡同国的石瓦房墙上一处。这条标语按时间推断,应是红三军离开陕南的前一日(12月11日)所书写,现虽已有脱落,但全文基本清晰可辨:“没收地主和大财主的土地,分给雇贫农耕种,反对向军队捐款、纳饷!中国工农红军三军政治部。”这条标语能保存下来亦很偶然。据当地蔡尚功老人讲,红三军曾在这里住了一宿,当时书写了很多标语,有的房子垮了,标语即被毁。蔡家墙上的标语因后来搭了个偏厦子,才有幸被保存下来。这幅标语在解放后即被当地政府发现,1955年王传忠曾摄有照片。后来当地农民对标语有所修补。

红三军路经陕南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在该地区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并为后来的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在陕南的活动奠定了群众基础。例如:1934年,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南后,仅红三军曾经路过的商洛沙坪、两岔河、清油河等地,即有三四百人参加了红二十五军和农民赤卫队,并有数十名陕南儿女为革命壮烈牺牲。如前所述,“赵长江游击队”和鲁正元领导的“抗捐军”等事迹曾在陕南地区产生过广泛的影响,此不赘述。而红三军路经陕南之后,亦给当地民众带来了心灵上的震撼,并使陕南人民对红军和革命事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与客观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红三军路经陕南时所展现出的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道德风范,以及曲折的历史史实,等等,都将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其价值和意义无疑是重大而深远的。

二从黄埔到抗战:记李大中将军

我祖父李大中将军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1998年广州出版社出版的陈予欢编着《黄埔军校将帅录》有载:

李大中(1908-1938)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毕业,别号子和,山东滕县人。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十期、峨眉山中央军官训练团战术研究班第三期毕业。参加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黄埔军校入伍见习排长、连长、第六期少校区队长,1928年起任中央教导二师营团长、第五军八十八师团长、参谋处长、山东省军管区司令部少将副司令。1938年武汉外围战中阵亡。

上述情况大体属实,然而在1938年武汉外围战中,我祖父李大中并未阵亡。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之际,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李大中之名依然被一些媒体列入中国国民党抗战将领阵亡烈士名单中。为了体现历史的真实,本文根据我父亲李道纲的回忆和我两次访问台湾时所作的调查,以及有关黄埔军校和抗日战争等史料,对李大中的生平作以简要概述。

(一)李大中与黄埔军校

李大中,又名益坚,别号子和,1908年2月16日出生于山东滕州贾汪区韩场乡南庄村(1949年以后贾汪区被划归为江苏省徐州市辖)。1924年12月中学毕业后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这年他实际年龄还不满17岁。数十年之后,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刘安祺将军在他所着的回忆录开篇中,记述了1924年冬他与李大中结伴而行,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的历程。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创办的军事政治学校,它是孙中山先生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国共合作的政治前题下,为“建立革命军,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创立起来的。1918年。孙中山先生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对“十月革命”的胜利表示钦佩,提出“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1921年,孙中山先生再次向苏联致函,希望获得私人接触和通信联系。由此。共产国际便派出代表马林来到中国,于1921年12月在桂林与孙中山进行了秘密会谈。这次会谈促进了孙中山先生做出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两党合作及建立军官学校的决定,为黄埔军校的创办奠定了基础。1923年,国民党通过了一项“建立陆军讲武堂”的提案,经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审议决定后,命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1924年1月,孙中山先生又命名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蒋介石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并指定以广州长洲岛黄埔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1924年6月16日,来自全国的教官和学生500余人,在黄埔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先生亲临致开学词。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

黄埔军校成立后,在当年的5月至12月半年多时间里即招收了三批学员,这即是黄埔第一期(1924年5月入学,同年11月毕业);黄埔第二期(1924年8月、10月、11月分批入学,1925年9月6日毕业);黄埔第三期(1924年12月入学,1926年1月毕业)。这三期学员共有2000多人(其中第一期毕业生为456人,第二期毕业生450人,第三期毕业生1233人)。在这三批学员中出现了一大批着名的军事将领,如左权、关麟征、宋希濂、杜聿明、胡宗南、徐向前、周逸群、戴安澜、李延年等。而对于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的李大中来说,军校前三期山东籍的李玉堂、李仙洲、王耀武以及苏北的方先觉等人的命运又自然地与他后来的人生历程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于1924年冬陆续进校,初录人数达1300余人,经过甄别考试,1926年1月毕业时实际人数为1233人。学习科目分设步兵和骑兵二科。学生人校后,先受入伍生教育3个月,经过考试合格才编入学生队,张治中任总队长。此为黄埔学生实行入伍生制度之始。

第三期学生在校学习的前后,也正是国共两党处于第一次合作阶段,在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指导下,军校集中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作为教官和干部,同时苏联政府还向军校派出200人的教官团,并在经费和军事装备上提供了大量支援。从1924年建校之始至1927年8月国共两党合作的黄埔军校的结束,这个阶段为黄埔军校最为辉煌的时期,也是“黄埔精神”的集中体现时期。在此期间,黄埔军校首创了崭新的革命制度,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赫赫战功,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对中国现代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这个时期亦被称之为军校的“黄埔时期”。诞生于这个时期的黄埔军校校歌正反映了“黄埔时期”的精神:

怒潮澎湃,

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彻,

纪律莫放松,

预备做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

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

向前行!

路不远,

莫要惊!

亲爱精诚,

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

1925年2月至3月在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时期,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成立入伍生总队留校守备,并分驻市区、黄埔和虎门等地,担任治安、勤务和警戒任务。3月底,在杨刘叛乱时,即奉命从各地集中回黄埔长洲本岛,配合回师东征军发动总攻击。6月23日,黄埔军校派出第三期入伍生总队和军校教导团部分官兵700余人,参加了广州各界抗议帝国主义在上海所制造的“五卅”惨案暴行的示威游行。当游行队伍行经沙基时,突然遭到了躲在对岸沙面的英、法水兵的疯狂扫射,继而停泊在白鹅潭的英军军舰也向手无寸铁的游行队伍开炮轰击,悍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在沙基惨案中,当场死难50余人,伤170余人。其中军校入伍生和教导团官兵牺牲或受伤不治者31人,伤者53人。

1925年9月,被广东革命政府击溃的军阀陈炯明部,在英国和段祺瑞政府的支持下重占潮州、汕头,并集结重兵于惠州,向广州进攻。为彻底消灭陈炯明部和统一广东。1925年10月至11月,广东革命政府进行了第二次讨伐盘踞在粤东地区的军阀陈炯明部的战役。10月1日,蒋介石到第一师师部召开东征誓师大会,国民革命军开始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为东征军总司令,汪精卫为东征军党代表,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苏联罗加觉夫将军为顾问。东征军由左、中、右三路组成,共3万余人。10月14日,东征军占领了陈炯明的大本营所在地惠州,11月初挺进潮州、汕头一带,全歼陈炯明残部。李大中作为黄埔军校学生军成员参加了这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