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读过的书
4546800000055

第55章 学术部(207种)(1)

鲁迅在现代史(1919-1949)上,与学人多有交游。这里可以说到胡适和章太炎。胡适尝著《〈水浒传〉考证》,且自称“有历史癖与考据癖”。鲁迅在《阿Q正传》中反复“考证”阿Q的籍贯、身世、姓名,认为难于确定:“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来”。时论以为这是对胡适的讽刺或奚落,其实,这类说法恰恰证明了胡适在鲁迅心目中的分量。这里的调侃,很大程度上出于敬意和善意,应该是对胡适的一种肯认和尊敬。具体考证,不说“胡适”而说“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也有特殊的含义。

鲁迅著《汉文学史纲要》,开列“参考书”,就将胡适的名著《中国哲学史大纲》开列其间,足见鲁迅对胡适之重视。

胡适及身刊有《胡适文选》,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讨论《红楼梦》本事、渊源、版本等,从胡适文中引述资料颇多,在各个方面肯定并接受胡适意见,并以胡适意见来批评陈康祺、张维屏、俞樾、袁枚,甚至王国维、蔡元培等。鲁迅还在致胡适的信中赞誉过胡适,鲁迅说:“……况且我没有做过序,做起来一定很坏,有《水浒》《红楼》等新序在前,也将使我永远不敢献丑。”(见《书信·240606》)。可见鲁迅对胡适关于《红楼梦》考证意见信任之深。

胡适又著有《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该书属于文学史论,手稿曾给鲁迅看过,书印成后曾赠鲁迅。鲁迅阅读手稿的时候,给胡适写信说:“大稿(作者按:即指此书手稿)已经读讫,警辟之至,大快人心!

我很希望早日印成,因为这种历史的提示,胜于许多空理论”(见《书信·220821致胡适》)。《日记·1924/6/2》也曾提及此书。

但鲁迅与胡适也有分歧。胡适曾作有《爱国运动与求学》,主张学生、知识分子应该“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回到研究室去。文中,胡适还特意以歌德在拿破仑兵临城下时研究中国文物,费希特在柏林沦陷后仍然继续讲学为例,要学生和知识分子远离政治运动。易卜生在致勃兰兑斯的信中有言:“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胡适也认为多研究问题,就是“救出你自己”。这是胡适从个人发展角度看问题,对学生和知识分子提出的忠告。

鲁迅从社会进步角度看问题,因此与胡适意见不同,对其多有批评。鲁迅主张直面现实,直接参与社会政治运动,国家兴亡,读书人应有道义担当。今天来看,二人各有各的道理,不好轩轾。

鲁迅对业师章太炎一向尊重、爱戴。章太炎著有《文始》一书。这是研究汉语语源的著作。鲁迅在写给许寿裳的信中说:“归途过大马路,见文明书局方廉价出售旧书,进而一观,则见太炎先生手写影印之《文始》四本,黯淡垢污,在无聊之群书中,定价每本三角,为之慨然,得二本而出,兄不知有此书否,否则当以一部奉呈,亦一纪念也。”(见《书信·320812致许寿裳》)鲁迅其实更早就有这本书了。据《日记·癸丑/9/4》记载:“上午从稻孙索得《文始》一册,是照原稿石印者。”癸丑,为1913年。鲁迅在文明书局所见,乃近20年后,“为之慨然,得二本而出”,可以概见鲁迅对老师的敬重。

直至晚年,鲁迅还在和许寿裳商议如何集资为老师出书。(见《书信·360925致许寿裳》)章太炎另著有《诸子学略说》。该书论及老子出关公案说:“老子以其权术授之孔子,而征藏故书,亦悉为孔子诈取。孔子之权术,乃有过于老子者。孔学本出于老,以儒道之形式有异,不欲崇奉以为本师;而惧老子发其覆也,于是说老子曰: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原注:见《庄子·天运篇》。意谓己述六经,学皆出于老子,吾书先成,子名将夺,无可如何也。)老子胆怯,不得不曲从其请。逢蒙杀羿之事,又其素所怵惕也。胸有不平,欲一举发,而孔氏之徒偏布东夏,吾言朝出,首领可以夕断。于是西出函谷,知秦地之无儒,而孔氏之无如我何,则始著《道德经》,以发其覆。借令其书早出,则老子必不免于杀身,如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犹以争名致戮,而况老子之陵驾其上者乎?”(见1906年《国粹学报》第2年第4册)鲁迅从中引发创作冲动,写有小说《出关》。但鲁迅并不相信太炎此说。

《且介亭杂文·〈出关〉的“关”》中说:“老子的西出函谷,为了孔子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是三十年前,在东京从太炎先生口头听来的,后来他写在《诸子学略说》中,但我也并不信为一定的事实。至于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这关键,即在孔子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则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一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要无所不为,就只好一无所为,因为一有所为,就有了界限,不能算是‘无不为’了。我同意于关尹子的嘲笑:他是连老婆也娶不成的。于是加以漫画化,送他出了关,毫无爱惜……”

这一个公案表明,儒道两家有别,鲁迅肯定性的意见更倾向于儒家。鲁迅一向憎恶道家,对儒家则愿意进入分析。尽管敬重老师,但是涉及思想分歧,鲁迅也不愿意迁就。鲁迅有狂狷之风骨,绝无乡愿之鄙习,认识鲁迅,应该注意到这个特点。

本卷内容多属于“国学编”内容的时间延伸——因为著者卒年已经进入现代,故别为一辑。鲁迅读过的现代学术部图书,现在可以统计到207种。本卷内分为“传统研究”、“其他”两个部类。“传统研究”类,多为国学专著。“其他”类,则为“传统研究”以外的评论、文集等。

传统研究类(153种)

■《安徽丛书》

安徽丛书编审会编辑。安徽人著作的汇集。共4集。1932年开始出版。

《安徽丛书》从1932年编印第一期开始,至1934年编第三期,每年一期;1935年一年编了第“四、五”两期(第四期为“凌次仲先生遗书”80卷,第五期为“黄山志”正、续集共4种16册21卷);1936年编毕第六期。全套丛书编印时间跨度为五整年,多达13函、138册、351卷。

■《安阳发掘报告》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印。该报告为殷墟发掘之考古文章汇编。2册。3元,上海北新书局购得。见《日记·1932/2/26》。

■《班固年谱》

郑鹤声(1901-1989)著。见《日记·1932/1/19》。郑鹤声,浙江诸暨人。早年曾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就学于柳诒徵。毕业论文《汉隋间之史学》最初发表于《学衡》,后由中华书局出版。1946年任国史馆篡修兼史料处处长。1949年后,在山东大学历史系担任教授。所著《中国近世史》最为知名。顾颉刚称其“全书体大思精,甚为赅备”。晚年又编有《六百年来中国与海外诸国关系资料汇编》,为中外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抱朴子校补》

孙人和(1894-1966)撰。高阆仙(1916-1980)赠书,见《日记·1925/7/7》。孙人和,江苏盐城人,字蜀丞。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曾执教北平辅仁大学。高阆仙,河北曲阳人。擅国画。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曾任北京国学书院职员、北京市立女九中教员。

■《北京孔德学校初中国文选读》

北京孔德学校编印。教科书。总11册,其中收有鲁迅小说杂文译文等。见《日记·1926/8/19》。

■《楚辞概论》

游国恩(1899-1978)著。鲁迅作《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开列“参考书”,该书在其间。

游国恩,字泽承,江西临川市人。著名文学史家,对楚辞学研究最具现代意义。

■《楚辞新论》

谢无量(1884-1964)著。鲁迅作《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开列“参考书”,该书在其间。

谢无量,四川乐至人。1901年与李叔同、黄炎培等同入南洋公学。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民国初期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1949年后,曾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学术、诗文、书法均有精深造诣。另著有《中国大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诗经研究》、《佛学大纲》、《中国古田制考》、《中国妇女文学史》、《谢无量书法》等。

■《词余讲义》

吴梅(1884-1939)撰。又称《曲学通论》。1册。北京大学出版部再版。《日记·1924/5/23》提及此书。

吴梅,戏曲理论家。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秀才。曾任北京大学等高校教授。另著有《顾曲麈谈》、《曲学通论》、《南北词谱》等,并有传奇杂剧《风洞山》、《苌虹血》等12种。

■《春秋复始》

崔适(1852-1924)撰。儒学典籍。1918年北京大学出版部铅印,38卷6册,鲁迅于北新书局购得,见《日记·1926/5/17》。

崔适,近代以来杰出经学家,曾受业于俞樾,后来受到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影响,对经学多有辨伪,表现了可贵的怀疑精神。

■《道光十八年进士登科录》

钱恂(1853-1927)撰。名录。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22/2/5》。钱恂,字念劬,近代学者,浙江吴兴(今湖州)人。钱玄同的胞兄。光绪十年(1884年)为薛福成门人。受薛之命,整理宁波天一阁存书。

1890年以直隶候补县丞随薛出使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回国后,为张之洞帮办洋务。1914年,任北京政府参政院参政。曾任浙江图书馆馆长。著有《天一阁见存书目》、《壬子文澜阁所存书目》等。

■《董小宛考》

孟森(1868-1937)著。载于他的文集《心史丛刊》三集。鲁迅征引他的考据成果,力证王梦阮等人著《红楼梦索隐》意见之谬。

孟森,近代清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他的著作代表近代清史学科第一代的最高水平。本书源于孟森在北京大学教学所用的《清史讲义》。其中涉及清史问题种种,考辨翔实。

■《读书杂记》

顾颉刚(1893-1980)著。鲁迅曾据此书及周桂笙《新庵笔记》等,得以考见《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工篆刻,有《芋香印谱》存世。今常州博物馆藏有《芋香室印存》,疑即《芋香印谱》。

顾颉刚,原名诵坤,字铭坚,是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江苏苏州人。他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学者,一生著述颇丰,除所编《古史辨》之外,重要的尚有《汉代学术史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尚书通检》、《中国疆域沿革史》、《史林杂识》等。

■《敦煌劫馀录》

陈垣(1880-1971)辑。目录。14卷。见《日记·1932/10/19》。陈垣,史学家、教育家,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幼好学,无师承,自学治史。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均有不凡建树。“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软禁,饮恨以终。该书为甘肃解京的敦煌遗书。京师图书馆就中选择、整理出较为完整的文献,编为《敦煌石室经卷总目》。

1922年,陈垣任馆长,以该目为基础,编纂了敦煌学界第一部分类目录《敦煌劫馀录》,计有8738号。

■《佝偻集》

郑振铎(1898-1958)著。文学论文集。

《西游记》有100回本,41回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明之神魔小说(中)》说:“又有一百回本《西游记》,盖出于四十一回本《西游记传》

之后,而今特盛行……”但100回本应该在前。此处鲁迅有误。鲁迅后来作《〈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特意引述郑说来纠正自己先前的讹误:“郑振铎教授又证明了《四游记》中的《西游记》是吴承恩《西游记》的摘录,而并非祖本,这是可以订正拙著第十六篇的所说的,那精确的论文,就收录在《佝偻集》里。”

郑振铎的《西游记的演化》,对《西游记》之来龙去脉,考之甚详。

■《古史辨》

顾颉刚主编。丛书。《书信·270817致章廷谦》等提及此书。顾颉刚赠鲁迅书,为“第一册第一本”,见《日记·1926/6/15》。

该书为研究、考辨中国古代史的论文集。“五四”运动后,顾颉刚等赓续传统辨伪学,并以现代科学方法来更新传统治学路径,用“历史演进方法”研究古史,掀起一个新的辨伪浪潮。学者们发表古史辨伪的文章,由顾颉刚等人汇印成该书。在《古史辨》第一册中,顾颉刚提出并论证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史学界大多肯定这一学说。“层累说”这一命题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史学研究完成了从古典学术向现代学术的结构性转换,意义重大。

■《古学汇刊》

邓实(1877-1951)、缪荃孙合编。丛刊。鲁迅于1912年8月23日自琉璃厂购得此书第一编一部两册,此后鲁迅购置其他各编各部。

邓实,字秋枚。青年起,推崇顾炎武,“喜为经世通今之学”。擅长政论,有《国粹保存论》、《国学真论》、《古学复兴论》诸文,使之成为国粹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柳亚子曾称誉他“是了不起的人物”。

■《顾曲麈谈》

吴梅著。《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下)》论及《水浒》作者,引述该书意见说:“近吴梅《顾曲麈谈》,云‘《幽闺记》为施君美作。君美,名惠,即作《水浒传》之耐庵居士也’。案惠亦杭州人,然其为耐庵居士,则不知本于何书,故亦未可轻信矣。”

■《观古堂丛书》

即《观古堂汇刻书并所著书》。湘潭叶德辉观古堂刻本。其中“汇刻”

15种;“所著”20种;总32册,10元购得,见《日记·癸丑/4/19》。后寄周作人阅,见《日记·癸丑/12/4》。叶氏,即清末民初藏书大家叶德辉。

■《观古堂书目丛刊》

叶德辉(1864-1927)辑录。丛书,15种,《日记·1926/6/17》等提及此书。参《观古堂丛书》条说。

叶德辉,字奂彬,号园,又号直山。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其有多部文集存世,影响民国读书界甚深。后因为反对农民协会,被杀害。

■《国风》

小青(1909-1990)著。《诗经·国风》的译稿,后曾以《“野有死麇”》为题自费出版。《书信·340405致张慧》中说:“《国风》新译尤明白生动,人皆能解,有出版之价值,惜此地出版界日渐凋苓,我又永受压迫,如居地下,无能为力,顷已托书店挂号寄还,至希察收,有负雅意,真是十分抱歉。”此处张慧,即小青。

小青,原名张慧,后以字行,广东兴宁人。1940年曾与罗清桢一起编辑出版《木刻阵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9年后,在经济部门工作,又在广州海员医院从事财会工作。

■《国文读本》

北京师大编印。见《日记·1926/6/30》。

■《国文选本》

北京师大编印。见《日记·1926/8/1》。

■《国学丛刊》

罗振玉编辑。上海国学丛刊社铅印本。见《日记·乙卯/10/24》。

1911年2月,王国维为《国学丛刊》做《序》,他对西方政治伦理乃至科学论是有保留的,对“光绪中叶,新说渐胜,逮辛亥之变,而中国之政治学术,几全为新说所统一矣”,也表示不满。但同时他在吸收康德、尼采、叔本华的思想时明显倾向西学,“正告天下曰: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世界学问,不出科学、史学、文学,故中国之学,西国类皆有之,西国之学,我国亦类皆有之,所异者广狭疏密耳。”“中国今日实无学之患,而非中学西学偏重之患”,“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动。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虑二者之不能并立者,真不知世间有学问事者矣。”(王国维:《〈国学丛刊〉序》,《观堂集林·别集》)王国维是我国较早提出学科分类的学问家。

■《国学珍本丛书》

张静庐(1898-1968)编。鲁迅购得9种14本,见《日记·1936/4/4》。

■《国语文法》

黎锦熙(1890-1978)编著。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25/3/23》。黎锦熙,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

■《涵芬楼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