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孙毓修(1871-1922)等辑录。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丛书。共10集。《书信·250408致刘策奇》等提及;《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说到[元]陈泰《所安遗集》也提及此书。
■《汉律考》
程树德(1877-1944)撰。政书。7卷。鲁迅在小市购得《汉律考》,见《日记·1923/4/13》等。程树德,清末进士,可以做官不去做官,公费留学日本,学习法律,归国后做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19年出版《汉律考》,此前还出版过《国际私法》7卷,此后又出版《九朝律考》20卷、《中国法制史》、《比较国际私法》等。另有《论语集释》40卷。
■《汉书艺文志举例》
孙德谦(1873-1935)著。目录学。1918年刻本。隐庐书店寄来,见《日记·1921/4/5》。
孙德谦,字受之,一字益庵,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晚清诸生。
任江苏通志局纂修。辛亥革命后,历任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交通大学、国立政治大学教授。致力于声韵、训诂、经史之学。工骈体文,著作多种。
■《汉魏六朝名家集》
丁福保辑。该书收录各家文集40种,共176卷。1911年刊行。《书信·290106致章廷谦》等文提及此书。
■《红楼梦本事考证》
寿鹏飞(1873-1961)著。小说研究。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28/8/22》。寿鹏飞,字洙邻,绍兴人。绍兴三味书屋塾师寿镜吾次子。慈禧七十大寿,清政府在保和殿举行全国优贡会考,获甲辰科朝考一等第一名,被委任为吉林农安县知县。辛亥革命后,曾被调任为山东盐运使,不久辞职。1928年后,专心著述,有《历代长城考》、《方志通义》、《方志本义管窥》等。与鲁迅、蔡元培等人有较多往来。1949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
■《红楼梦辨》
俞平伯(1900-1990)著。初版于1923年,后经修订,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出版于1952年。《中国小说史略》引述其书,论证《红楼梦》续书,于高鹗之前,尚有三十回本。
俞平伯,现代诗人、散文作家、古典文学学者。
■《红楼梦考证》
胡适(1891-1962)著。鲁迅多次征引此书。《中国小说史略》引用胡适之考证意见,否定了历来流传之贾宝玉原型为纳兰性德说。
■《红楼梦索隐》
王梦阮、沈瓶庵合著。附刊于1916年出版的《红楼梦》中。该书主张《红楼梦》为“清世祖与董鄂妃故事”说。《中国小说史略》引孟森《董小宛考》意见,力证其说之谬。
王梦阮、沈瓶庵,清末民初人。沈瓶庵曾任中华书局编辑,编有《中华小说界》杂志。
■《湖北先正遗书》
卢靖(1858-1948)辑。丛书。73种。见《日记·1925/11/21》。卢靖,字木斋,光绪举人。曾任天津武备学堂算学总教习,官至直隶和奉天提学使。其重视教育,曾创办天津、保定、奉天图书馆,又设立师范、法政、农工商医、美术、水产各专门学校几十所,以及官立中、小学几百所。辛亥革命后,经营实业和房地产。1927年捐资修建南开大学图书馆,后又建立天津木斋学校和图书馆。著有《火器真诀释例》、《万象一元演式》、《合声易字》等。另辑有《沔阳丛书》,也为乡邦丛书。
■《淮南鸿烈集解》
刘文典(1889-1958)集解。1部6册,商务印书馆购得,见《日记·1924/2/2》。
刘文典,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著名学者。
■《淮南旧注校理》
吴承仕(1884-1939)撰。《日记·1925/10/28》提及此书。
吴承仕,字检斋,安徽歙县人。经学家、古文字学家、教育家。清末秀才、举人,曾官大理院主事。受业于章太炎门下,与黄侃、钱玄同并称章门三大弟子。
■《淮南子集证》
刘家立纂。杂家书籍。高阆仙赠书,1部10册,见《日记·1924/11/10》。
■《积学斋丛书》
徐乃昌(1862-1936)辑。残本,20种,19册,3元购得,见《日记·乙卯/3/13》。
徐乃昌,字积馀,号遂庵。藏书家、文学家、目录学者。曾任江苏淮安知府、江南盐运道等职。又任江苏高等学堂总办,曾两赴日本考察学务。生平以藏书、著书、校书、刻书为事,每一书出,以善本称之。家有“积馀斋”藏书楼,后改为“积学斋”。
■《稷下派之研究》
金受申(1906-1968)著。思想史研究。193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为《国学小丛书》之一。见《日记·1932/9/24》。
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西边南首门)附近,设有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术活动中心——稷下学宫。该中心约略创建于齐桓公和齐威王之际,盛于齐宣王(前319年—前301年在位)时。稷下学宫的学者,统称为“稷下派”,其实这并不是一个思想统一的学派,反倒具有“诸子”的性质。儒墨名法道等,均有著名代表人物。
金受申,满族。原名金文佩、又作金文霈,字泽生。曲艺史家,民间文艺家,民俗学家。另著有《公孙龙子释》、《古今伪书考释》、《国故概要》、《中国纯文学史》、《北京话语汇》、《清代诗学概论》、《晚清两大平民诗家》等。
■《简字谱》
陈光尧(1906-1972)寄阅稿。见《日记·1936/3/20》。陈光尧,汉字改革的提倡者。时人黄警顽赞誉他是“提倡简字运动最勇敢的,且成绩又最惊人的一位急先锋”。
■《经籍旧音辨证》
吴承仕撰。音韵书。《书信·340524》中说:“那位‘古董’,不知是否即吴,若然,则他好像也是太炎先生的学生,和我可以说是同窗,不过我们没有见过面。”《日记·1925/10/28》也提及此书。
■《经训读本》
友人赠书,见《日记·1935/3/4》。广东省政府教育厅编辑的小学读经文本,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上下册。广东军阀陈济棠前此曾通令全省学校恢复读经。
《且介亭杂文二集·“寻开心”》认为:这类活动都不过是“寻开心”而已,提倡读经的人并不准备着按照经典去实行的。参《野叟曝言》条说。
■《静庵文集》
王国维(1877-1927)著。袁枚《随园诗话》认为《红楼梦》为作者自叙,王国维诘难之,以为并非如此。鲁迅引胡适说,证明袁说为确。见《中国小说史略》第24篇《清之人情小说》。
王国维,字静安、伯隅,号观堂、静观,浙江海宁盐官人。清秀才。近现代学者,国学大家。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方面均有卓识。
■《敬乡楼丛书》
黄群(1883-1945)辑。该丛书为浙江名人文集汇编。4辑38种。见《日记·1932/4/4》。
黄群,原名冲,字旭初,后改为溯初。祖籍平阳郑楼,父辈因经商迁居温州朔门。所谓“敬乡”,指敬重乡邦。
■《九品中正与六朝门阀》
杨筠如著。1930年上海出版。《日记·1932/9/24》提及此书。
杨筠如,王国维的学生,民初著名学者。
■《九州释名》
鲍鼎撰。地理专著。鲁迅于上海中国书店购得,见《日记·1932/3/4》。
■《旧都文物略》
北平市政府秘书处编。文物考古资料。
《书信·361012致宋琳》提及此书说:“惠寄书籍(作者按:即指此书),早收到,惟得如此贵价之本,心殊不安也。”又见《日记·1936/2/6》。
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北京古都风貌和文化传统,图文并茂的历史知识读物。
全书共分12部分,有400余幅老照片。文章作者均系著名文化人,引征典籍广泛。该书是研究和了解老北京较早的权威著作之一。
■《历代帝王疑年录》
张惟骧撰。历史人物研究。见《日记·1935/1/5》。清代学者钱大昕有《疑年录》4卷,后有吴修《续疑年录》4卷,均记汉以来学人生卒年寿。各种版本不一,后续《疑年录》者又有多家。张惟骧乃合编为《汇编》16卷,附分韵人表1卷,有民国14年刻本。
■《历代讳字谱》
张惟骧撰。政书类。2卷。见《日记·1935/1/29》。清代有周广业的《经史避名汇考》,民国陈垣有《史讳举例》,并张惟骧此书,均为研究经史避讳文化的专著。
■《丽楼丛书》
叶德辉辑录。9种。有光绪年间刻本。鲁迅于琉璃厂宝华堂购得此书。
《日记·甲寅/10/10》:“……买《丽楼丛书》一部七册,《双梅景丛书》一部四册,《唐人小说六种》一部二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一部二册,共银七元。”该书后来寄周作人阅,见《日记·甲寅/11/4》。
■《良友文库》
赵家璧(1908-1997)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小丛书。该书于民国30年代初版,对读书界影响较大。鲁迅多次提及作者。见《日记·1936/8/30》等。
赵家璧,编辑家、出版家、作家、翻译家。与鲁迅有较多来往。
■《良友文学丛书》
赵家璧主编。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文学丛书。鲁迅又作《文艺丛书》。见《日记·1934/11/3》等。
■《聊斋外书磨难曲》
[清]蒲松龄撰,路大荒(1895-1972)编注。俗曲。1935年东京文求堂出版。《日记·1936/3/20》提及此书。
蒲松龄一共创作了51个曲牌,但流传下来的只有15个。其中12个属曲艺说唱,它们是《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快曲》、《穷汉词》、《俊夜叉》、《富贵神仙》、《丑俊巴》、《增补幸云曲》、《琴瑟乐》;有3个属于戏曲形式,它们是《墙头记》、《禳妒咒》、《磨难曲》。清末至民国间有几代人在传唱俚曲,有人尚能唱整本的《磨难曲》。
路大荒,原名鸿藻,字笠生。淄川人。著名蒲学专家。曾收集蒲松龄遗稿并编写整理了《聊斋全集》,以及《蒲柳泉先生年谱》。
■《留真谱》
[清]杨守敬编。摹写古抄本、宋元刻本首尾真迹的书,可以借此考见古书的行格字体。《书信·330929致郑振铎》等提及此书。
杨守敬曾出使日本,得遍阅藩府故家所藏旧籍。《留真谱》即辑录日本所藏宋以来中国典籍。鲁迅多次提及杨守敬,曾亲自整理杨氏《寰宇贞石图》。参该条说。
■《六书解例》
马叙伦(1885-1970)撰。文字学。《日记·1932/9/24》提及此书。
■《论衡举正》
孙人和撰。杂家书籍。高阆仙赠鲁迅书,见《日记·1924/5/6》。该书运用文字、音韵、训诂方法考订王充《论衡》,极精审。
■《驴背集》
胡思敬(1869-1922)撰。组诗,杂史。4卷2册,6角购得,见《日记·甲寅/8/27》。此书后来寄周作人阅,参《丽楼丛书》条说。
胡思敬,字漱唐,号退庐,江西新昌人。光绪十九年(1894年)进士,次年补殿试,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辽沈道监察御史,广东道监察御史。他不畏权贵,对他认定的权奸、贪吏均敢指名弹劾。三年间,共上疏48通。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愤于当局不接受劝谏,乃挂冠离京,定居南昌,潜心著作,校辑图书。有著述多种。《驴背集》,系七绝纪事大型组诗。对庚子事变时八国联军劫掠残杀多所揭露,堪称“史诗”。另有小说《救劫传》16回,批评义和团。
■《密韵楼丛书》
蒋汝藻(1876-1954)辑。鲁迅于上海来青阁购得,见《日记·1935/11/21》。蒋家以丝业致富,后因经商失利,向浙江兴业银行典书偿债。藏书1926年转归商务印书馆。“一·二八”事变前,事先转移的200部珍本得以幸存,余皆毁于日军炮火。此幸存珍本,经郑振铎介绍,归入北京图书馆。蒋汝藻曾委托他人在北京刊印《密韵楼丛书》,计划从所藏珍本中,精选20部影印传世,又因经商不利而止,仅刻成《草窗韵语》等7部而已。
■《面城精舍杂文》
罗振玉撰。1册。有光绪年间刻本。《日记·戊午书帐》提及此书。面城精舍,乃罗振玉斋堂的名号。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
谢国桢(1901-1982)著。1934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至九)》中说:“谢国桢先生作《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钩索文籍,用力甚勤,叙魏忠贤两次虐杀东林党人毕,说道:‘那时候,亲戚朋友,全远远的躲避,无耻的士大夫,早投降到魏党的旗帜底下了。说一两句公道话,想替诸君子帮忙的,只有几个书呆子,还有几个老百姓。’//这说的是魏忠贤使缇骑捕周顺昌,被苏州人民击散的事。//诚然,老百姓虽然不读诗书,不明史法,不解在瑜中求瑕,屎里觅道,但能从大概上看,明黑白,辨是非,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
谢国桢,号刚主,河南安阳人。著名明清史专家及版本、目录学专家。
■《南通方言疏证》
孙锦标(1856-1927)纂。语言学专著。1913年上海图书公司石印。《日记·乙卯/1/17》:“午后季自求来,以《南通方言疏证》、《墨经正文解义》相假。”
■《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
谢无量著。本书后改名为《罗贯中与马致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后记》中说:“于谢无量《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第一编知《说唐传》旧本题庐陵罗本撰,《粉妆楼》相传亦罗贯中作,惜得见在后,不及增修。”鲁迅作文一大特点是:有讹误即发文订正,原书讹误照旧,并不改易。可以将这个特点视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感。
■《齐物论释》
章太炎撰。鲁迅寄周作人阅,见《日记·壬子/10/15》。又从许季上处得到新刻本,见《日记·乙卯/6/17》。
章太炎,名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大儒、朴学大家,鲁迅业师。博通经史,精研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在使传统的小学脱离经学附庸的地位而成为独立的语言科学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少时师从俞樾等,曾参加维新运动,与蔡元培共同发起成立光复会。在日本主编《民报》。回国后主编《大共和日报》,任总统府枢密顾问、护法军政府秘书长。1924年后,脱离政治运动,在苏州设立章氏国学讲习会,专事讲学。
■《峭帆楼丛书》
赵诒琛辑。18种20册。《日记·1926/12/24》提及此书。赵诒琛,字学南,著名藏书家赵元益之子。元益有“峭帆楼”居家藏书。父子俱善藏书,名其藏书之所为“赵氏图书馆”,是近代较早的私人图书馆,另编有《峭帆楼善本书目》1卷、《赵氏图书馆藏书目录》
5卷、补遗1卷行世。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该书梳理、分析明末以来有清一代学术展开之面目,时有真知,启迪后学良深。鲁迅在《华盖集·导师》中有征引。
■《清人杂剧》
郑振铎编。戏曲总集。其收有清人杂剧80种。《书信·331027致郑振铎》等提及此书。1部12册,鲁迅获赠书,见《日记·1934/9/2》。
■《清史要略》
陈怀(1877-1922)著。《花边文学·中秋二愿》中说:“又有人来讲‘乾隆皇帝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了。这一个满洲‘英明之主’,原来竟是中国人掉的包,好不阔气,而且福气。不折一兵,不费一矢,单靠生殖机关便革了命,真是绝顶便宜。//中国人是尊家族,尚血统的,但一面又喜欢和不相干的人们去攀亲,我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鲁迅因此有了“中秋二愿”:“一愿:从此不再胡乱和别人去攀亲。”“二愿:从此眼光离开脐下三寸。”这里说到的海宁陈阁老云云,就出自《清史要略》,原文为:“弘历(乾隆)为海宁陈氏子,非世宗(雍正)子也……康熙间,雍王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月日时皆同;王闻而喜,命抱之来,久之送归,则竟非己子,且易男为女矣。陈氏惧不敢辩,遂力密之。”世间之大,有远过于贵戚或脐下三寸者,世俗往往喜欢在这两个地方开道场,鲁迅无此趣味,故来批评。
陈怀,瑞安人。清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北京大学任教。
■《书》
章太炎著。学术论著。作者生前多次出版,多次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