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艺术与意象美学
45653200000024

第24章 中国美术意象表现方法的形成(1)

张朋川

以中国为代表的古代东方美术,与古代西方美术各自走着迥异的发展道路。

世界上的文明古国,如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它们的文化都没有一脉相承地发展下来。唯独中国美术几千年来自成体系地发展着,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和历史背景,意象表现成为最重要的表现方法,并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着意象表现的艺术理论,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创造出不同内涵和风姿的意象美术作品。

但有的学者视中国传统艺术是封闭型、保守型,甚至认为是行将就木的落后文化,实际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过程不尽了然的缘故。因为中国传统艺术不是单株分权式地发展着的,乃是经过若干次大的复合交融,从而走上意象表现之路,发展成为根深枝壮叶茂花繁的艺术体系之树并且至今中国美术的意象表现仍具有不衰的生命力。

今天,我们需要从理论上总结中国意象艺术的发展过程,具体地对中国美术意象表现的发展源流作科学的研究,这样就可避免对中国意象艺术作笼统地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是根据可靠考古实物资料和第一性的文献材料,作由具体到综合的分析,进一步由定量到定性,达到划分发展阶段,理清发展源流和脉络以推动中国意象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探讨的中国美术意象表现方法的形成过程,旨在阐述中国美术意象表现发生阶段的情况,论证传统艺术的意象表现方法形成的必然性。因限于篇幅,言不尽意处颇多,仅择其要点,简述如下。

一产生中国美术的地理环境

愈是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愈是交通阻隔的地方,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愈大。因而氏族社会人们的经济和文化的形态明显地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地理决定了人们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审美意识。

古代中国自成一个独立的幅员辽阔的大地理区,正是由这五色土组成的神州大地,成为中国美术的摇篮。古代中国,东临浩淼无际的大海,北隔荒绝人烟的沙漠,西北雄峙着终年积雪的帕米尔高原,西南屏嶂着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这些对原始人群难以逾越的自然障碍,封闭了古代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独立的、并具有几百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的大地理区。进而造成封闭的,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一个大文化区。

古中国辐员辽阔,高山、丘陵、平原、草原、森林、湖泽、海滨等各种生态环境无不具备,因此还分成以农为主、畜牲为主、渔猎为主、半农半牧、半农半渔等各类经济区。即使以农为主的经济也很不相同,北方以粟稷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由于各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经济生活不同,文化特色十分异相,审美观念也有所不同。因此在交换没有盛行、交通不便、语言复杂的情况下,中国美术是多元发展起来的,古中国各区域的原始美术具有不同的特点,成为深厚博大的中国美术缤纷多彩的组成部分。

二中国原始社会各区域美术的特色

1.黄河流域素来被称作华夏文化的摇篮。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在距今8000年左右就已出现了陶器,这三种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陶器,都以圜底罐、球腹壶、圈足碗和勺为主要器形。这些器形都是源自葫芦的一部分,因为在陶器发明前,这里的先民共同以葫芦的某一部分作器皿使用,所以不难理解在古代有许多关于葫芦崇拜的传说。这些文化的陶器中,也都有罐形鼎,这种器形是由圜底罐加三足而成。原先是在圜底罐下立三个活动支架,后来便固定于圜底下、成为鼎的雏形。自此鼎形器一脉相承地发展,在商周时期,青铜鼎成为礼器中的重器,并且鼎形器延续发展达数千年之久,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古器物。而在8000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的圈足碗,与今天使用的碗的样式没什么两样。

但在黄河流域不同地带的远古文化的艺术也各有自己的特色,分布于黄土高原山前地带的黄河两大支流渭水和泾水流域的大地湾文化和半坡文化,陶器工艺上以彩陶为特点的。距今8000年左右的大地湾文化就出现了以红彩和白彩绘制烧成的彩陶。大地湾文化的彩陶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彩陶,而且也和两河流域出现彩陶的年代相当,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古文化之一。大地湾文化彩陶的代表器物是红色宽带纹圜底彩陶,而在这种彩陶内绘制的一些红色独体符号,则是大地湾文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成就。大地湾文化彩陶内共发现了“十”、“×”等十余种符号,这些符号基本上属于指事系统。而继承大地湾文化而发展的半坡文化的圜底彩陶上,共发现了68种符号,也属于指事系统,显然源自大地湾文化的符号。如果说商代甲骨文是含有象形和指事象形因素的会意文字,那末大地湾和半坡文化的指事符号则是商代甲骨文中指事因素的源头。

距今6000年左右的半坡文化,彩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半坡文化的彩陶以鱼类水族为代表纹样,并且鱼纹从始至终地贯中于半坡文化彩陶的各个时期,由早期写实表现的鱼纹演变为晚期的写意表现的鱼纹。半坡文化的彩陶上的鱼纹还和人面、鸟头纹复合成奇特的图案,尤其是鱼头中含有人面的纹样是寓人于鱼的示意表现,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鱼类水族是半坡部族最重要的图腾纹样的构成情况,是以半坡部族中各氏族的各式各样的鱼、龟或蛙的图腾纹样,来构成半坡部族以鱼类水族为主体的图腾纹样。半坡彩陶上的人和鱼相寓合的纹样,就是作为图腾祖先的鱼被人格化了,因此用写实的手法不足以表现这种特殊的题材,当然只能采用意象表现的手法。半坡文化彩陶纹样中鱼和鸟头相寓合的纹饰,则是有着更广的含意,鸟纹是与半坡文化东部的分布区相邻的庙底沟部族的主要图腾纹样。在半坡和庙底沟文化相邻地区彩陶上出现的鱼和鸟的这种奇特的复合纹样,可以理解成在相邻地区的以鱼类为主要图腾的部族和以鸟类为主要图腾的部族相融合而在彩陶图案上的反映。正是因为“族”的范围不断扩大,作为族文化的表现的图案纹样就要表现更广泛更复杂的内涵,必须进一步去设计和创造新的复合纹样,于是用意象表现的图纹就愈来愈多了。

半坡文化彩陶纹样表现出强烈的图腾意识,这与生活在黄土高原山前地带的半坡部族人们的居住情况有关,由于这一地带土层深厚,而且土性干燥。他们长期采用半地穴的居住方式,以减少建筑难度和所需的材料,并且可以较少限制的按照人们的设想来安排氏族村落的布局。临潼姜寨、西安半坡和秦安大地湾等半坡文化村落的平面布局是由分组而向心的房屋组成,反映出强烈的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集团意识,当然这也强化了氏族成员的图腾观念。半坡文化部族的人们由于长期潜居生活在半地穴房子中,容易对潜于水中的鱼类水族产生亲近感,半坡部族选择鱼类纹为主要的图腾纹样,也许不是偶然的。而《诗经》中周人祭祀宗庙的乐歌以《潜》命名,并祭以鱼,以周先神的宗庙和鱼潜息之地相寓合,不难看出两者存有相依托的关系,这种由半地穴居住方式形成的“潜”意识却保存得很长久。

半坡文化聚居村落的四周多挖有宽而深的防护壕,用以防卫异族的入侵。当时这种防护壕中是否蓄水已不可得知,但这种护村可视作中国城池的护城河的滥觞。

2.东北地区

近年来,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有许多重要的考古新发现,使我们对当时这地区我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了解。分布在辽河大凌河流域一带的红山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红山文化的人们过着农牧并重的经济生活,定居畜牧占一定的比重,由定居畜牧者特有的建造圈栏的意识,对聚居村落和神庙的布局和建筑样式都产生了深刻和影响。在喀左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红山文化遗址中有一个用加工方正的石材围砌而成的圆形祭坛遗迹。东山嘴遗址还发现了以一座大型房址为中心的石砌建筑群,按南北向的轴线对称分布,我国建筑群体平面布局的特色已初露端倪。这一地区继红山文化而起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距今近40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较大的聚落周围常有石砌或夯筑的城墙,墙外有护城壕。内蒙赤峰西道村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以带有宗教色彩的高台遗迹位于一隅,而一般居址散布在外围,这种平面布局更具有中国早期城市形制的特色。

辽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女神庙”大型祭祀遗迹和一批女神像的发现。向我们展现了5000年前这一地区的原始宗教艺术的辉煌成就。“女神庙”祭祀遗址的结构复杂,以一个多室的主体建筑和单室的附属建筑组成,并分布在中轴线上。多室的主体建筑还分为主室和几个相连的侧室,在主室中发现了一件完整的泥塑人面像,这件人面像高22.5厘米。与真人脸面的大小相当。眼睛中嵌有碧绿发亮的圆形玉片,面染赤色,显得神采奕奕。从神像的残块来看,有主神,也有小型的众神。其中还有女性乳房的残块。并且在东山嘴遗址出土了孕妇陶塑像。这些裸体妇女神像含有生殖崇拜、农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思,并揭开了以群体雕塑为特色的传统雕塑的序幕。

在东山嘴红山文化圆形积石冢的外围,都放置着一圈无底的简形彩陶器,有的积石冢周围立有多达上百个筒形彩陶器,明显地是用作祭礼的礼器,可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供祭祀用的成组礼器。红山文化的女神群象和成组供祭祀用的筒形彩陶器已是纯碎的原始宗教美术品。

红山文化的装饰品中,还发现一些勾曲形的玉龙,呈现出由蜷曲的猪形演变为龙形的发展过程,这种玉龙的形象经过加工而神化,已成为意想中的神物,为探讨作为我国代表性的龙纹意象的形成过程,提供了系列的宝贵资料。

3.东部沿海地区

从辽宁旅大至浙江宁波的东部沿海地区,都约在距今7000年左右时出现了陶器。东部沿海地区的早期陶器都是摹拟原先使用过的编织器的器形和肌理纹样的样式,后期的陶器逐渐脱离了编织器的原型,但模仿编织纹的几何形纹成为这一地区陶器的主要装饰花纹。在距今约7000年的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的河姆渡文化的陶器上,有刻划而成的鸟、鱼、猪、蚕等动物纹样。还有稻谷、叶形纹等植物纹样。河姆渡文化骨器上的双凤朝阳纹和双头凤鸟载日纹,这是我国最早的凤鸟纹。龙纹和风鸟纹是我国传统纹样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对纹样。而凤鸟纹一直是我国东部沿海远古文化装饰纹样中的主要纹样,并且常和太阳纹结合在一起,凤鸟纹可能是崇拜太阳的以鸟为图腾的氏族的徽纹。

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面向大海,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有舟楫之利,是交换出现较早的地区。气候温润,花卉明艳,因此这地区人们的思想活跃,文采鲜明,追求复杂而华丽的装饰,不仅表现在装饰品的样式和质料的多样化,而且有刻镂着精细花纹的象牙饰品和制作精湛的玉饰品。

东部沿海的远古文化以精湛的玉器雕刻艺术而着称。早在7000前,河姆渡文化已有玉制的璜、块等装饰品。距今四五千年的分布在太湖一带和钱塘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雕刻艺术发展到纯熟阶段,其标志是能制造出器形复杂的礼器和雕刻精细优美的花纹,同时这也意味着专门手工业者的产生,而雕着精美花纹的玉器也只被少数的权贵人物所享用。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墓地12号墓地出土了一件号称“琮王”的玉琮,重达6.5公斤。这件玉琮上刻着精细绝伦的神人兽面复合纹。神人的眼圆睁、牙呲露,表情威猛。头戴饰着放射状长羽的冠帽。兽面和神人的身子复合在一起,兽面双眼和神人双乳相重合而成为双关纹。神人双臂抬伸,双脚蜷缩,足为鸟爪,作正欲飞腾升天状。寓托着兽面和飞鸟的神人纹,意象复杂,含意深奥,可能籍兽面纹驱邪避恶,而以鸟图腾的氏族显贵人物得以脱凡升天,这是后来兴起的升仙思想的原始形态,并开阔了包罗天地的艺术世界,获得了广阔的意象空间。

兽面纹是良渚文化玉器上最有代表性的纹样,关于兽面纹的起源说法不一,原型被认为是虎、牛和豕,从东部沿海远古文化的雕刻来看,以豕的造型为多,尤其在先于良渚文化的崧泽文化的一件陶器上刻着的猪面纹,可以认为是良渚文化玉器上兽面纹的祖本。刻在良渚文化玉琮上的兽面纹,多饰于玉琮的转角处。玉琮是用于祭祀的礼器,而在殷周青铜礼器上的,兽面纹也多饰于器腹的转角处,两者显然有相承的关系。而良渚文化玉器上以细密的地纹来衬托凸起的主题花纹的装饰手法,也是商周青铜器装饰花纹常用的,说明了东部沿海地区远古文化玉器艺术对青铜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

分布在黄淮上游地区的距今6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在陶器上陆续发现了一些刻划和彩绘的具有象征性质的符号,目前已达到九种,其中以圆点、弧边三角和山形纹组成的复合符号最引人注目,曾各释作“日月山”、“日火山”等不同的意思,此符号上部的圆点和弧边三角形组合纹与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正面飞鸟纹相同,可释作“鸟”。下面为山纹,上下花纹合在一起即为“岛”。可能为古代这地区崇拜太阳的“鸟夷”族(亦称“岛夷”族)的徽号纹样。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象形符号可能是商代属会意文字的甲骨文中象形因素的源头。

4.闽、台、粤、桂沿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