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葫芦笙舞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地区和云南省西部一些地区,曾用于喜庆丰收的酬神和送葬仪式中。清《滇南志略稿》载:“……每年秋后,宰牲祀神,吹笙跳舞而歌,谓之祭庄稼。”清乾隆《开化府志·九》记:“……送葬,女婿吹笙跳舞尸前。”现在葫芦笙舞已多为群众自娱性舞蹈。云南省有些地方除用葫芦笙作为舞蹈伴奏乐器外,还用笛子、月琴等同时伴奏,称为“打跳”或“打歌”。男女青年边唱边舞、肩部前后摆动,舞姿健美潇洒。四川省凉山地区,凡吉日均跳葫芦笙舞;每逢火把节更为隆重,届时昼夜欢舞,连续3日。舞时不歌,多为两人一对,互相对脚动作,男子动作幅度大而有力,腿部高抬重落,女子动作较小,腿部不高抬,众人围圈而舞,吹葫芦笙者在圈内领舞,亦有女子边弹月琴边舞,或边吹边领舞。
拉祜族葫芦笙舞在节日和劳动之余均跳葫芦笙舞。传说有80多套舞曲。舞蹈中的动作,大致可分为表现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模拟鸟兽的舞蹈。例如舞者擓脚向里扫腿,勾脚向外蹁腿,是表现收割谷子;“斑鸠拣谷子”,表现了斑鸠觅食、嬉戏的姿态。舞蹈富于表现力,生动有趣,独具特色。男子在圈内边吹笙边舞,动作繁杂,女子拉手围圈,动作简单。舞蹈动作速度,一般先慢后快,动作幅度,逐渐加大。
傈僳族葫芦笙舞由吹葫芦笙者领舞,众人皆随后,按逆时针方向移动,互相拉手、甩动臂膀,动作多为二人相对,有前、后对脚或面对面、背对背翻动转体,动作有力,跳动不高,偶有拍手击节而舞。舞者情绪开朗奔放。在云南西部和四川西昌等地也称为“跌脚”或“蹢脚”。
纳西族葫芦笙舞在古老的纳西族东巴经《鲁般鲁绕》中,早已记载了牧奴们作和吹奏芦笙的情景,芦笙舞也相应产生了。纳西族葫芦笙舞是节日时自娱性舞蹈。一般首先要跳一段“扭美”,它是葫芦笙舞曲的基础。舞时众人携手紧扣臂膀,面向圆心,左肩微向前,胯部随脚步的移动略向前后闪动,当向前抬腿时,身体略前倾,胯部向后,动律独特。
苗族芦笙舞是苗族民间舞中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早在明代《南诏野史》中就有“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清《苗俗记》中也记有“每岁孟春,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铎继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回翔婉转,终日不倦”。这说明1000多年前苗族芦笙舞即已盛行。也说明女子振铃击节而舞的舞蹈一直延续到清代,与现在多为徒手而舞的情况有所不同。近年来有些地区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妇女芦笙手。苗族芦笙舞大致可分为自娱性、竞技性、祭祀性3种,其中自娱性芦笙舞最为普遍。舞蹈时,芦笙手在队前或在圈内领舞,一般按男前女后的队列,逆时针环绕行进。有的地区还用3.3米高的大芦笙和芒筒伴奏,增加低音声部伴奏效果。每当盛大节日,成百个芦笙,上千的人群,层层环绕跳芦笙舞,气势极为壮观。在“跳花”“跳月”“踩花山”等民族节日,青年男女还通过芦笙舞选择配偶,如“讨花带”“牵羊”等均为表现男女青年相爱的舞蹈。竞技性芦笙舞,在节日期间举行,以曲调多、技巧难度大取胜。舞蹈动作有连续旋转、矮步、倒立、翻滚等。舞时乐曲不中断。有的地区苗族老人亡故,有以芦笙舞祭祀亡灵、慰藉死者家属的习俗。其舞蹈动作沉稳。
水族芦笙舞农历九月的水族年,是芦笙舞最活跃的日子。芦笙舞通常与铜鼓舞、斗角舞共同活动。芦笙队一般由5只高低音不同的芦笙和7只低音芒筒组成,男子在前边吹边舞,女子手持花手帕于后相随而舞。动作多模拟行船、骑马、射猎或水牛滚塘等,动作特点粗犷、剽悍;开胯、挺胸、全身剧烈抖动。
侗族芦笙舞过去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祭祀活动的一部分,现已成为侗族人民欢度节日的主要活动。芦笙舞在湖南省也叫踩笙堂,它是歌、舞、乐三者相结合的形式。男子吹芦笙为前导,女子们每人手持折扇和侗帕随后,且歌且舞。中秋节举行的芦笙比赛,是一种男子集体竞技性的舞蹈,参加比赛的芦笙队以村寨为单位,从3、5个到数十个舞队不等。比赛时动作激烈、情绪高昂。
此外,黔南和黔西南的仡佬族也有芦笙舞,称为踩堂舞,是为老人送葬时的舞蹈,在遗体前边舞边唱哀歌,其舞步沉重,动作不多。
苗族鼓舞
苗族是我国古老而又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苗族舞蹈流传在贵州、湖南等省苗族聚居地区,以击鼓而舞或击鼓伴舞为其主要特征。苗族各地鼓舞名称及活动形式不尽相同。
木鼓舞是流传在贵州省东南苗族地区的一种最古老的鼓舞形式。鼓为长圆形,直径约33厘米,鼓身长约170~200厘米,两端蒙以牛皮,使用时将鼓横置鼓架上。在《苗防备览·风俗考》中记有:“刳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为鼓,使妇人之美者而击之,择男女善歌者……左右旋绕而歌,迭相和唱,举手顿足,徐疾应节,名曰跳舞藏。”过去木鼓舞用于每13年举行一次的全族性的“吃牯脏”祭祀活动,又称鼓社节或祭鼓节,是最隆重的传统祭祖活动。现在木鼓舞已成为民间节日娱乐性活动的一部分。鼓手多由村寨中有威望的老年男子担任,舞者也是男子。舞时由鼓手1人或2人双手持鼓槌敲击鼓面、鼓边。多为2/4、4/4节拍。众人环绕而舞,舞姿雄健有力,双臂自然下垂,肩部有力地摆动,顺手顺脚的跳跃,构成独特的风格。
踩鼓舞流行于贵州省东南地区台江、镇无等县的女子自娱性集体舞蹈。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都可以跳,尤以春节期间最为活跃。其鼓为扁圆形,鼓面朝上置于鼓架上,由1人击鼓,众人绕鼓踏节,翩翩起舞。节奏多为4/4拍,以敲击鼓心、鼓梆和鼓槌相击发出的不同的音色,组成丰富多变的鼓点。有的地区舞前先由鼓手高唱踩鼓歌。女舞者随舞步的移动,腰部微摆,小臂随之上下摆动,所佩戴之银饰沙沙作响。
苗族鼓舞
花鼓舞流传在湖南省西部地区凤凰、保靖等县的节日自娱性舞蹈,男女均可参加,鼓为扁圆形,舞时须将鼓直立,鼓面朝两侧,由两名鼓手,各站一侧,同时击鼓;另有一人立在中间,敲击鼓梆。其节奏多为3/4、4/4混合拍。舞者围鼓而舞,舞蹈动作多模拟劳动生产及生活动作,男子动作幅度大而有力,女子动作小而柔和。还有表演性较强的双人花鼓舞和单人花鼓舞。双人花鼓舞多为两个男子或两个女子同跳,也有一男一女同时击鼓而舞的。舞时两人动作对称,节奏一致。单人花鼓舞,将鼓直立,鼓面朝前,一般由两人敲鼓梆作伴奏,鼓手站在鼓前,边击鼓边舞蹈。动作有面对鼓面敲击,背对鼓面反手敲击或侧身敲击,双臂有上抡、下划、后甩等动作,下肢有吸腿、跳动、转身、前抬腿等动作。
团圆鼓舞流传于湖南省西部古丈县等地。由一鼓手在中间敲击一面大型扁圆鼓,众人环绕,歌舞交替进行。开始时舞蹈速度稍慢,鼓手只敲鼓而不舞,舞蹈随鼓声速度逐渐加快,并将大鼓立起,鼓面朝前。鼓手边舞边敲击,众人绕鼓而舞。
猴儿鼓舞流传于湖南省西部,是男子表演性舞蹈。表演者有时化装成猴子的模样,以拳击鼓或用槌击鼓。其主要动作与花鼓舞相似,基本形象是模拟猴子的动态及习性。
瑶族长鼓舞
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舞蹈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在瑶族传统的祭盘王仪典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
瑶族长鼓在宋代已流传,鼓身为木质,两端挖空,蒙以羊皮。鼓分大小两种,大长鼓长1米以上,鼓面直径0.2米,中间鼓腰细7~8厘米;小长鼓长约0.8米,鼓面直径约0.1米。击鼓时常用黄泥浆糊在鼓面上,调节音色,故这种舞蹈也称黄泥鼓舞。
广东连南排瑶地区的长鼓舞为男性舞蹈。舞者将大长鼓斜挂在腰间,左手持竹片击鼓,右手用手掌拍击。表演形式有双人对舞和众人圈舞。对舞时一人领击起舞,另一人对应相合;圈舞时也由一人领,众人合。舞蹈以击鼓时晃动鼓头而带动上身连续环动和半屈膝柔缓起伏的步伐为基本动律。广西大瑶山一带的大长鼓中又有公、母之分。公鼓形同上述,左手持鼓,右手拍击;母鼓形短而粗圆,由一领舞者挂在腰间。领舞者多由村寨中年长的鼓手担任。通常由1只母鼓、4只公鼓组成舞队,由母鼓掌握整个舞蹈的节奏。鼓手为男子,女子持手巾边舞边唱穿插其间。
瑶族小长鼓是由大长鼓演变而来,主要流行在广西大瑶山和湖南瑶族地区。通常是2人或4人手持长鼓对打起舞,逢盛大节日,参加人数众多。小长鼓轻便灵活,舞蹈动作花样多,因膝部屈伸程度和耍鼓时部位高低不同而分“高桩”“中桩”和“低桩”3种姿势。打法上分为“文打”和“武打”,“文打”动作温和、舒展,“武打”动作粗犷、复杂。还有在一张或两张垒起来的桌子上对打的“打高台”,舞技难度较高。瑶族长鼓的打法各地有别,有36套之多,根据内容可分为:盖房子的、农业生产的、制作长鼓的、礼仪性的和游戏性的等。每套动作都是由慢变快,逐渐形成高潮结束。这种舞蹈以自身鼓点为主要伴奏,也常用唢呐、大锣、大镲伴奏。在群众较多时,常一起伴唱黄泥鼓歌。
木瑙纵歌
木瑙纵歌是景颇族的民族歌舞,流传于云南省西部盈江、陇川、瑞丽、潞西等县景颇族聚居地区。它是一种由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群众性集体舞蹈,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连续数日,参加者达千人甚至数千人之多。
“木瑙纵歌节”是景颇族传统的民俗节日,以杀牛祭鬼开始,由几个头戴插大雁翎、镶野猪牙帽子,身着红色绣龙袍的祭师,手执带牛血的长刀入场,先跳一周,继而由2~4位德高望重的领舞者带一队背猎枪、长刀的武士入场,朝天鸣枪表示驱邪,然后鼓乐齐鸣,身着盛装的男女群众结队围成层层大圈,边跳边唱。舞蹈场地四周搭有彩门,场中竖4块6~7米高的木牌,绘有红黑等色的各种曲线,形成回旋形和蕨叶形花纹,下面横板上刻有各种长方形、半圆形的图案,中间交叉放置两把长刀,相传这寓意着景颇族的兴旺昌盛和英勇坚毅的民族精神。花纹图案,则是象征景颇族祖先的发源地——喜马拉雅山和民族迁徙路线,或是围猎路线和舞蹈路线的标示。近百年来,木瑙纵歌已发展成为以出征凯旋、庆祝丰收、迎接贵宾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娱活动。木瑙纵歌已成为每年必举行的传统节日盛会。
木瑙纵歌是一种回旋式的集体舞蹈,男女层层围圈,跟随着领舞者变换各种图形,在木鼓、象脚鼓、鋩和洞巴、毕日、风笛、吐闰等乐器的伴奏下,边舞边唱,还常伴有热烈的呼喊声。舞蹈的基本动作是双膝自然弯曲,颤动踏步向前。随着步伐,肩头与胯部顺势摆动,上身作轻微前倾和挺身的起伏运动,并在基本动作的反复中有所变化。男子舞时手持闪亮的长刀,或直立胸前或横握身前,或在身侧顺势摆动。女子舞时,双手横执手巾、蕉叶或折扇,颈部与胸前的银饰品,随舞步摇摆,叮当作响。舞队如无数长龙盘旋、穿梭,高潮时,全场人引吭高歌,火枪齐鸣,场面格外壮观。有时还插入木鼓舞、舂米舞、刀舞等舞蹈的表演。
拉手舞
高山族是我国台湾省原住民族的统称。拉手舞主要流行于台湾省高山族人聚居区,是高山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其主要特征是拉手而舞,高山语为“马利库拉”。拉手舞历史悠久,据《北史·琉球传》载:“歌呼踏蹄,一人唱众皆和,音颇哀怨。扶女子上膊,摇手而舞。”清代《台湾府志·番社风俗》载,“种粟之期群聚会饮,挽手歌唱,跳脚旋转以为乐。”拉手舞多用于祈年、婚礼等喜庆活动;这种风俗习惯流传至今,每逢节日、婚礼、丰收等喜庆之日,高山族男女皆盛装欢跳拉手舞,常常通宵达旦,以至连续数日。青年男女也经常通过跳拉手舞谈情择偶。
拉手舞队形以圆形为主。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移动。其动作以下肢步法变化为主,有向两侧横移或前后进退及抬腿、勾脚、踏足、跳跃等,贯串于始终的动作是重拍向下的膝部颤动。舞者相互拉手,与相邻人拉手称小拉手,与相隔人拉手称大拉手,此外也有双臂向左右或上下摆动,及叉腰、甩腕等动作。舞时不用乐器伴奏,一人领唱,众人相和或同声齐唱。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庆贺丰收、赞美英雄或即兴编词。歌词中常夹有虚词或用整段虚词。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为2/4或4/4拍。
摆手舞
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传统舞蹈,流传于湖南省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以及湖北、四川等省土家族聚居区。这是一种群众性集体舞蹈,多于春节期间在土王庙前举行。土王庙也称摆手堂,是土家族供奉祖先的祠堂。早在唐代就已流行摆手舞,龙山县遗存的清代石碑,追述了唐五代时期的摆手舞:“男女齐集神堂,击鼓歌舞,名曰摆手(缺一字),为神之欢也,盖亦乡人傩之意也。”土家语称摆手舞为“社日巴”,意为“敬神跳”,当与祭祀祖先有关,后来人们也为庆贺丰收、祈求村寨兴旺、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跳,逐代相传,延为传统的风俗活动。
摆手舞按规模大小分为大摆手和小摆手。大摆手每隔3~5年在几个县交界的地方举行一次,有上万人参加,历时7~8天。舞蹈中包括一些较复杂的军事动作和狩猎动作,舞者手持武器棍棒,摆出特定的阵式。小摆手基本以一个村寨为单位活动,以简单的农事动作为主。摆手舞队形大都成环形,人多时围成多层圆圈,由1人领舞,男女老少皆可参加。其基本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每向前走3步,两手随脚各摆一次为单摆;每走3步,原地转半圈,双手交叉摆动一次为双摆;而回旋摆则为先向圆圈队形的一个方向摆,再返回向另一方向摆。有时舞蹈中还模拟各种劳动生产和生活动作以及一些动物的形态。这些动作的组合及变化,全在于舞者的即兴发挥和创造。摆手舞风格粗犷、朴实而又有风趣,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它以锣、鼓等打击乐伴奏,节奏明快。每套锣鼓点都有曲牌,如“套摆”“雀跃”“踏浪”“乐太平”等。
土家族摆手舞
历史上,土家族群众在举行大摆手前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会场中央竖大旗、挂大灯,堂前设祭案,供奉各种野兽、飞禽,仪式开始,巫师念唱,杀猪宰羊,名曰享祀。各村寨的队伍打着龙凤大旗,吹着牛角、号筒走进摆手舞场。男的身披五彩锦被,模仿古代武士,手执刀枪棍棒,称甲士;女的手持白色织花手帕,提各式彩灯,浩浩荡荡入场。甲士相会时鸣火枪、放爆竹,相互表示敬意。古代摆手仪式都在摆手堂进行,男的在正堂,气氛庄严;女的在二堂,气氛活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家族群众在继承摆手舞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活内容,并改在广场上进行,还往往和其他文娱活动交织在一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