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霓裳曼舞
45660200000005

第5章 外国舞蹈(1)

日本舞蹈

日本舞蹈广义上指的是流行于日本各地的各类舞蹈,如古代舞、乐、能、民俗舞、歌舞伎舞蹈等;狭义专指包括各种流派的歌舞伎舞蹈。在日本,“舞”古时也称“游”,中世纪后称“踊”。最初的日本舞蹈称神乐,如巫女舞,是用以敬神、娱神、通神的舞蹈。奈良到平安期间,从外国传入伎乐(百济人味摩之从中国吴越一带传来)、雅乐(唐代燕乐)和散乐(中国民间歌舞、杂技、幻术、百戏),使日本舞蹈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中世纪的能乐也受到中国傩舞和傀儡戏的影响。江户时代歌舞伎的产生和发展,开创了日本舞蹈的新局面,出现了很多不朽的名作和着名演员。

神乐

神乐日本的原始舞蹈,是用于祭祀活动的,以招魂、镇魂和祈祷动作为基础。它是根据名着《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所描写的天岩屋户和天钿女命“神灵附体”的祈祷舞发展而来的。最初由巫女(游女)来跳,后来也有男性(游男)跳的。原始社会的这种舞蹈根据祭祀活动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两种。定期的与狩猎、农耕等有关,根据季节和时令而定;不定期的因人间的生死、灾病、婚姻、战争而举行。封建时代,宫廷制定御神乐,巫女的职务由男性神官所代替。流传在民间的神乐称乡神乐或里神乐。至今犹存的“翁”和“三番叟”等祈祷舞,都保留了古代神乐的传统。现在岛根县隐岐岛烧火山神社还有巫女舞,舞蹈时巫女2人戴天冠,着白衣绯袴,执扇而舞,以请神只降临。伴奏乐器有大鼓、铜钹子等。神乐因广泛流传于民间,后也包括在民俗艺能之中。

雅乐又称舞乐,是日本宫廷中祭祀、燕享时的音乐舞蹈,与中国古代舞蹈中的雅乐含意不尽相同。日本雅乐包括日本固有的乐舞催马乐、朗咏等。此外还有三韩乐、渤海乐、伎乐、唐乐(隋唐燕乐)、散乐(钵头、兰陵王)以及西域诸国的乐舞如天竺乐、林邑乐、度罗乐等。文武天皇设雅乐寮,其后,雅乐分为左右2部,左部为唐乐(包括天竺、西域系统的乐舞),其中有:《春莺啭》《万岁乐》《太平乐》《皇帝破阵乐》《桃李花》《打球乐》《采桑老》《皇獐》等。右部为高丽乐舞,并包含林邑、百济、新罗、渤海乐。高丽乐有:《蝴蝶》《延喜乐》《林歌》《白滨》等。渤海乐则有《绫切》《新靺鞨》等。这些乐舞在平安朝中期逐渐日本民族化。奈良时代(701-704年)宫廷设立雅乐寮、雅乐所,并置伎乐师和伎乐生。左部为狛氏(平民);右部为多氏(朝臣)掌管。实行世袭制度。室町时代(1467-1588年)应仁之乱(1467-1468年),乐人四散,传统中断。江户时代(1603-1868年)雅乐复苏。明治四年(1871年)雅乐的三方乐所被解散,乐人为宫内省(现宫内厅)乐部吸收,雅乐得以延续。现在宫内厅仍上演雅乐。

自古以来雅乐舞蹈是一脉相传,故称为秘传。现已扩大了范围。其舞蹈节奏缓慢,动作不同于一般日本舞蹈,它保留有“剑指”“骑马蹲裆式”等姿态,步法别具一格。雅乐的音乐大都有“序”“破”“急”的3段。所用打击乐器,左方有大鼓、钲鼓、鞨鼓;右方有大鼓、钲鼓、三鼓。管乐器有筚篥、笙、横笛、高丽笛、神乐笛。弦乐器有:乐筝、乐琵琶、和琴。

伎乐是从中国吴地(江苏省一带)和西域(新疆一带)传到日本的乐舞。据日本钦明朝(公元539-571年)《新撰姓氏录》记载,“自吴国传来佛像一躯;伎乐调度一具”。推古天皇时(公元612年)百济人味摩之从中国吴越学得伎乐,在日本朝廷传习。据镰仓时代(1192-1333年)《教训抄》记载,伎乐有师子、吴公、迦楼罗、金刚、波罗门、昆仑、力士、大孤(老翁面)、醉胡等9种。乐器有笛、三鼓、钲鼓3种。正仓院藏有伎乐面具和天平胜宝年(公元752年)东大寺大佛开眼供养的伎乐服装。现在大阪四天王寺圣灵会,尚保留着传统的伎乐。师子(狮子舞)在日本民间极为盛行,后发展为具有地方特点的民间舞蹈。《太神乐》为狮子神乐的一种,2人披狮子皮,戴狮子头而舞,后来又加上曲艺杂技等演出。能乐中的“石桥”系统为狮子舞,它在歌舞伎中发展为《镜狮子》《相生狮子》《英执着狮子》《三人石桥》《连狮子》《枕狮子》等,均为优美的狮子舞。《镜狮子》由两段构成,前段为女性舞蹈,后段为狮子精游戏于牡丹、蝴蝶间,舞蹈还表现狮子的眠卧、洗毛等嬉戏动作,成为脍炙人口的日本舞蹈保留节目。

歌舞伎舞蹈是根据出云地方阿国的念佛舞和民间集体舞婴儿踊、呵呵踊等创造的。《庆长日件录》庆长八年(1603年)条载,“于女院歌舞伎踊有之,出云国人云云,女御之御振舞也”,这是最早的文献记载。歌舞伎吸收了传统的舞蹈和现代风俗等要素。其后又以踊为基础与“人形振”的技艺和人形净琉璃中的“景事”道行舞蹈相融合。因此,一般认为歌舞伎以前为“舞”的历史,从歌舞伎开始为“踊”的历史。其舞蹈的特色为“舞”“踊”“振”(模仿)三要素相结合。“舞”为古典“能”的手法,幽雅而含蓄;“踊”则多具有民间舞蹈特色,生动活泼;而“振”则是戏剧性的动作。三要素有机的结合,成为歌舞伎的特征。歌舞伎采用歌者不舞、舞者不歌的形式,由乐人歌唱。伴奏乐器以三味弦为主。舞蹈音乐以“出端”“中端”“入端”三段形式组成;伴奏音乐有“长呗”“净琉璃”“常磐津”“清元”“义大夫调”等。

上方舞江户时代的剧场诞生歌舞伎的同时,于京都大阪一带兴起了上方舞(座敷舞),也称京舞或地呗,即本地流行的歌舞。有筱冢流、井上流、吉村流以及后来出现的楳茂都流等派。上方舞动作洗练、含蓄而静雅。在技艺方面吸收了能的轻柔以及人形净琉璃(文乐)和歌舞伎“振”的动作。着名上方舞家有井上八千代、武原吭、吉村雄辉、楳茂都陆平等。

菲律宾舞蹈

菲律宾是一个美丽的群岛国家,地处亚洲东端,有“千岛之国”的美称。它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1521-1896年,它一直受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这使其相当一部分舞蹈艺术带有明显的西班牙色彩,有的已和民族传统融为一体。但在边远地方,如吕宋岛的北部山区和南部穆斯林聚居地以及一些小岛上,仍然保留着土着民间舞蹈。菲律宾舞蹈可以分为4大类。

乡村舞蹈菲律宾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也是它独立后整理加工的舞蹈。这种舞蹈把外来风格与本民族风格融为一体,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久经苦难的菲律宾人民乐观、热情、豪爽的性格。它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得到广泛的推广普及。乡村舞蹈中着名的有:竹竿舞、班当果舞、鸭子舞、索毕利舞、捕虾舞、长凳舞等。

北部山区舞蹈北部山区现在仍为酋长部落,信仰多神教,歌舞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种稻、收割、婚嫁、驱病和丧葬活动中,都有歌舞相随。这种舞蹈,女性含蓄庄严,男性威武剽悍,反映出艰苦生活的长期磨难。不同部落,舞蹈动作大同小异,表现出文化、宗教信仰的一致性。经专业人员的加工提炼,创作出《水罐舞》《婚礼舞》《节日舞》等,都已搬上舞台,以其浓郁的土风色彩吸引着观众。

菲律宾舞蹈

南部棉兰老等地区的穆斯林舞蹈这个地区的文化,属公元初期受印度文化影响而形成的马来文化圈。当地人主要信仰14世纪传入的伊斯兰教,因而舞蹈也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这里除了民间土风舞外,还保留了宫廷舞蹈,代表剧目为《辛基尔》,是由王族史诗改编的,表现王子寻妃的经历。舞蹈高雅端庄,表演者面部表情庄严,眼帘低垂,感情内蕴,显示了伊斯兰文化的神秘色彩。其他舞蹈还有克扎都拉套舞、碧拉舞、昆套欧舞和长甲舞等。该地区的舞蹈注重手臂和手指的动作,韵律柔韧细腻,下肢屈膝,脚趾上翘,有时还向两侧出胯,舞姿呈曲线形。

西班牙风格舞蹈从节奏到舞姿,都具有西班牙舞蹈开朗、泼辣的特点;但较西班牙舞蹈更为轻盈、柔美。表演者身着菲律宾化的西班牙服装,通常手持竹制响板。其主要舞蹈有:求爱舞、亚来舞、巴爱巴爱得马尼舞等。

菲律宾还有其他一些不同种族的舞蹈,如分布在巴丹、赞巴尔斯和塔尔拉克等山区土着黑人宗教舞蹈和充满生活情趣的哑剧性舞蹈土豆舞、蜜蜂舞等。在棉兰老、苏禄群岛散居的非穆斯林教派人,也有自己的土风舞。

20世纪60年代以来,菲律宾各地建立了许多专业和业余的舞蹈团体,他们在整理和发展菲律宾舞蹈上作出了贡献。菲律宾现代舞和芭蕾也有所发展。

土耳其舞蹈

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位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其传统舞蹈是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地区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反映的内容大多是通过模仿大自然的景象,模拟劳动生产动作,表现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追求、对宗教的虔诚,以及抒发人们在各种喜庆典礼中的欢快情绪。

土耳其民族舞蹈丰富多彩,几乎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舞蹈。北部黑海地带欢快活跃的贺兰舞;西部爱琴海地区抒情缓慢的泽伊贝克舞;东部及东南部动人优美的哈拉伊舞和热情奔放的色雷斯舞以及表现英雄人物性格的巴尔舞,在风格上均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土耳其民族舞蹈的动作,男性粗犷豪迈,女性健美灵巧。其特点是上身多保持挺直,下肢和脚的动作则变化万千。在舞台上表演时,多为集体舞。男女人数不限,领舞者手拿方巾,边舞蹈,边发出“豪普”的喊声,以示意动作和队形的变换,站在队形排尾者,手执方巾,照应舞蹈图形的整齐。

土耳其传统舞蹈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方式之一。每逢重大节日、喜庆丰收、嫁娶仪式,甚至在工人和农民聚会时,只要有人击起达武尔鼓、吹奏起苏尔奈高音管,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从四面八方相继涌来,手舞绢巾,脚踏鼓点,欢快地舞蹈起来。

波兰民间舞蹈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人民能歌善舞,民间歌舞艺术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东欧民间歌舞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波兰民间舞蹈以中部马佐夫舍地区的马祖尔舞、南部克拉科夫省的克拉科维亚克舞、沃波奇诺地区的奥别列克舞以及腊维奇的波洛奈兹舞最有代表性,自18世纪起,广泛流行于欧洲各国。其中波洛奈兹舞、马祖卡舞、克拉科维亚克舞一直被芭蕾编导应用于舞剧之中。

波洛奈兹意即波兰舞蹈,波兰西南部腊维奇地区的民间对舞。是由农民慢步舞发展而来,舞步优雅。人数不限,排成行列。舞蹈时,男的右手拉着女的左手,在庄重而缓慢的行进步伐中作相互行礼等礼仪动作。16世纪末为波兰宫廷所采用,常于举行大典或集会时,以两人一组的行列随着乐曲行进。舞蹈具有波兰民族自豪、开朗的性格特点。

马祖尔波兰中部马佐夫舍地区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波罗的海沿岸马祖尔人聚居的马索维亚一带。马祖尔原意是指马祖尔人。后来人们把马祖尔人喜爱的一种民间舞曲命名为马祖尔舞曲。舞蹈由此得名。舞蹈热情奔放,是一种男女双人集体舞形式。舞步为一种带屈伸行进的3步,步法流畅、舒展。队形变化多样,有穿插、绕行、围圈、双人旋转等。

马祖卡是波兰的两种民间舞曲马祖卡和马祖列克(用马祖尔舞曲体裁写成的音乐作品)流传到法国后的通称。18世纪起逐渐流行于欧洲各国,并按法国习惯统称为马祖卡。各国的宫廷舞会和舞剧编导们根据波兰马祖尔舞整理加工为舞会舞蹈和舞台形式,也都称为马祖卡。音乐节拍以重拍落在第1或第2拍为其特点。舞蹈活泼、热烈。舞步以滑步,脚跟碰击,男的单腿跪、女的绕行以及双人旋转等为主。着名舞剧《莱蒙达》《天鹅湖》、歌剧《伊凡·苏萨宁》中都有马祖卡。着名作曲家肖邦曾以此音乐体裁写成多部名作流传于世。

克拉科维亚克波兰南部克拉科夫省的民间舞蹈。省会克拉科夫是波兰11-16世纪的古都。故舞蹈又被称为古老的克拉科维亚克。舞蹈轻快有力,富有跳跃性的节奏感。以对舞为基础,男女舞伴对面而立,男子右手扶女腰,女子左手轻搭于男舞伴的右肩上,男女另一手叉腰或高举。作骑马行进似的横跨步或双人绕行。舞蹈中常常插以表现男性气概的大幅度跳跃动作,如空中双腿的碰击动作等。舞者服饰华丽,男的帽子插孔雀羽毛装饰,舞蹈有铃鼓伴奏。

波兰民间舞蹈

奥别列克流行于沃波奇诺地区的民间舞蹈,以快速的双人旋转和托举技巧着称。舞蹈奔放、快速,充满激情,有较高的技艺性,是对舞形式的集体舞。舞艺高超者常穿插以特技表演,相互竞赛。舞蹈时,男左女右同方向站立,男右手扶抱女腰,女左手搭男右肩,另一手自由摆动。主要步伐是双人原地由慢至快的急速旋转,做各种技艺性动作,如旋子、跳跪、单腿交替跪转等。

戈拉尔斯克流行于塔特尔山区的山地民间舞蹈。舞蹈表现了山地人民炽热、粗犷的性格。舞蹈时,男子手持长柄斧做各种快速多变的顿足踏点和腾跃,女子以轻盈灵巧的舞步陪衬,边舞边唱边呼叫,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波兰着名的民间歌舞团有玛佐夫舍民间歌舞团,成立于1948年,创始人是瑟盖滕斯基及其夫人。该团多次获得国际比赛金质奖,并曾4次访问中国。

德国民间舞蹈

德国民间的舞蹈与德国地理、历史、风俗习惯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和整个欧洲的舞蹈文化传统紧密联系着。

在德国北方,舞蹈形式比较庄重,南部则与奥地利的民间舞蹈近似。大多数的德国民间舞蹈历史不超过200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华尔兹和波尔卡演变而来。更古老的民间舞蹈是与早期的基督教礼拜活动相结合的轮舞,以及遍及欧洲各地的链舞。在中世纪的德国,随着手工业行会活动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舞蹈形式。如慕尼黑的制桶工人每7年要举行一次仪式,要跳“铁箍舞”,这种舞蹈有“棚架”“蛇”“十字”“花冠”“小圆圈”“列队”和“沿圆圈旋转”等7个传统花样。而刀匠们表演刀舞;布商则表演旗舞等等,他们的服装都有各自的职业特点。农民的舞蹈则比较简单朴素。在特定的节日,如五朔节或降灵节期间,围绕着用鲜花和彩带装饰起来的柱子或象征性的树来跳舞是一种传统,它包含着祈望果树丰收的意思。

巴伐利亚位于德国南部,这里流行着一种别有风趣的舒普拉特勒舞蹈。它是一种三拍子的集体对舞,据说是模仿公鸡在母鸡面前高视阔步,炫耀自己以讨好异性的情景。在这种舞蹈里,男伴们用手拍打面颊、肩、胸、肘、臀部、大腿、膝盖、脚跟,以及拍手、捻手指作响、翻筋斗等动作,夸耀自己的灵敏和技艺高超;并时而拉住女伴的双手作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动作,并始终围绕女伴边舞边行进。这是欧洲广泛流行的对舞中,性格鲜明技术复杂的一种。在奥地利和瑞士都有相类似的舞蹈在流传。

在农民的婚礼聚会结束时跳的“祖父之舞”,是一种诙谐、幽默的舞蹈,有古老的传统。每当人们听到熟悉的曲调,就会喝干最后一杯酒,跳起“祖父之舞”,然后醉醺醺地散去。

英国和爱尔兰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