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弹音论乐
45661000000005

第5章 外国音乐(1)

日本音乐

日本音乐称为“邦乐”,包括日本的传统音乐与采用外来音乐体裁创作的日本近现代音乐。后者被称为“洋乐”,从体裁上来说,它成为当代日本音乐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日本人早在5-9世纪,就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文化。虽然早期的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的音乐未传下来,但根据考古资料和8世纪编纂的《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文献记载,日本人在古代已有自己的歌谣、舞蹈和乐器。古代和琴中5弦比6弦的和琴小,古笛有竹管笛和球形的石笛、陶笛。都豆美鼓的鼓腹为圆筒形。铃有金属制、陶制和木制。铃在当时既作为乐器,也作为装饰品使用。铎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前后,铜铎的形状与中国的钟、铎不同。乐器的基本种类在古代日本已经齐全。进入农耕社会之后,最早有男女相聚歌舞的歌垣以及巫女的音乐舞蹈。

日本歌舞伎

日本在9世纪以后对过去的音乐制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把多种外来音乐粗分为以唐乐为中心的左方和以高丽乐为中心的右方两大类,并按照不同的体裁创作有日本特点的新曲。同时,传统的久米歌、东游等和乐,也因受外来音乐的影响而开始有所变化。同时,对于乐器和音体系等也从理论上进行了整理。从这时起,先后出现了“催马乐”“朗咏”“今样歌”等新的声乐体裁。

日本的政权在13世纪从贵族阶级转到武士领主集团,从此雅乐趋向衰落。这时兴起了盲人用琵琶弹唱长篇叙事诗《平家物语》的平曲,

以及载歌载舞并带有杂技、哑剧成分的田乐能。14世纪后期,从中国输入的散乐已演变成为日本传统的综合艺术体裁能乐。观阿弥汲取田乐能、曲舞的要素而增强了能乐的歌舞性;他的儿子世阿弥则使能乐变得更加精练。到17世纪江户时代,能乐成为幕府的礼乐而定型化。能乐由3部分构成,即:担任演技、舞蹈、谣曲的立方,只担任齐唱的地谣,担任演奏乐器的杂子方。唱地谣的人数一般是8人或10人。杂子方的乐器演奏者,又分为笛方、小鼓方、大鼓方和太鼓方。声乐部分所用的主要乐器是小鼓和大鼓,器乐部分用称为能管的笛领奏。打击乐器演奏者在音乐进展过程中兼发ya、ha、yiya、yoyi等吆喝声。

三味线在16世纪60年代经琉球传入日本,成为17-19世纪前半叶江户时代日本传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这时期的民族乐器尚有胡弓琴、尺八、一弦琴、二弦琴以及一直在雅乐、能乐中使用的乐器。其中包括在7、8世纪先后从中国传入的筝和琵琶,这时它们的形制已有所改革,其演奏方法也有很大改变。这时期大部分的传统音乐为三味线音乐,此外主要的尚有筝曲和尺八乐。

日本音乐在1868年明治维新时期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日本急速汲取欧美音乐文化,从而形成延续至今的“邦乐”(传统音乐)与“洋乐”并存的局面。这时期的传统音乐变化很大。1871年废止盲人职业组织“当道”和查禁普化宗,使筝曲、尺八乐得以普及。源于盲僧琵琶的萨摩琵琶和筑前琵琶,先后从九州地区进入东京并流布全国。受到新政权支持的宫廷雅乐,逐渐恢复元气,并扩大其影响。在19世纪20年代,由宫城道雄等人发起的采用日本传统乐器,借鉴西欧古典音乐作曲技法来创作新曲的“新日本音乐运动”,使传统音乐得到进一步发展。他创作的筝与尺八二重奏曲《春之海》(1929)获得了巨大成功。宫城道雄创制的十七弦筝,是当时传统乐器改革的一大收获。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作曲家们致力于采用传统乐器创作现代邦乐。其中三木稔对发展日本的器乐体裁,使日本传统音乐具有现代气息和生命力作出了贡献。影响较大的邦乐演奏团体,有三木稔和长泽胜俊主持的日本音乐集团,由尺八演奏家北原篁山等人组成的邦乐四人会等。他们的音乐实践给邦乐界带来了新风,并为填平邦乐与洋乐之间的鸿沟创造了条件。

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的音乐文化在创作、演奏、鉴赏、音乐教育、音乐研究及其他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战后涌现出一批引人注目的新人。团伊玖磨的民族歌剧《夕鹤》,芥川也寸志的《弦乐三章》,黛敏郎的《涅盘交响曲》都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杰作。积极吸取欧美现代作曲技法的作曲家除黛敏郎外,还有日本最早采用十二音体系的入野义朗、柴田南雄、诸井诚、汤线让二、一柳慧、高桥悠治等。运用日本民歌素材,作有《合唱作品第一首》等名作而被称为“日本的巴托克”的间宫芳生;在国际乐坛上,以《十一月的阶梯》等乐曲令人耳目一新的武满彻以及松村祯三、三木稔、石井真木等,都在探索作品的民族气质、创建非西欧式的音乐等方面,获得了丰硕成果。池内友次郎门下的矢代秋雄、三善晃、野田晖行、池边晋一郎,长谷川良夫门下的南弘明、三枝成章等,都是20世纪60年代后崭露头角的个性鲜明的作曲家。总之,国际乐坛上各种创作倾向,都被日本乐坛吸收,在日本作曲界都有着明显的反映。

日本音乐界在1946年以后先后成立了日本现代音乐协会、日本音乐家俱乐部、日本演奏联盟、音乐撰稿人协议会,日本作曲家协议会等行业组织,以维护音乐家的权益和保障各项音乐活动的开展。东京已拥有10多个专业交响乐团,海外各种音乐表演团体川流不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鉴赏机会。东京音乐和艺术大学音乐学部和桐朋学园大学音乐学部等全国60个设有音乐系的大专学校,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音乐人才,对提高日本演奏家的国际水平,普及社会音乐教育起了积极作用。

印度音乐

印度音乐在世界民族音乐中堪称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印度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它博采波斯、阿拉伯等外来音乐文化之精华,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印度音乐文化。印度音乐与宗教、神话及传统的哲学观念紧密相连。古典音乐占主要地位。拉格(具有调式意义的曲调程式)和塔拉(节奏)是印度传统音乐的两大基本要素,也是音乐创作的理论基础。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14世纪后,印度的古典音乐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风格特点,即南印度的卡那迪克音乐和北印度的印度斯坦音乐。它们在乐律、曲式、乐器等方面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北印度音乐较为世俗化,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影响多些,而南印度音乐则基本保持了印度本土音乐的特色。此外,对于拉格和塔拉的理解和使用稍有差别,在风格上也各具不同特色。

雅利安人约于公元前2000年从西北方进入印度,迫使印度本土居民达罗毗荼人大量迁往南方。此后,在近千年的时间里,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逐渐扩展到恒河流域,于是开始了印度音乐史上的吠陀赞歌时期(约公元前16-前4世纪)。印度古典音乐起源于雅利安人宗教仪式的《吠陀》赞诗。《吠陀》诗集共4部,其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的诗集,收诗1028首。内容包括神话传说、自然现象、社会现实生活的描述。《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依据于《梨俱吠陀》。《娑摩吠陀》是配曲演唱的歌集,其中除75节以外,全部是从《梨俱吠陀》中摘录下来的。演唱这些赞歌时,由指定的婆罗门祭司依高、低、中3种音调唱诵。曲调多半音进行,用维纳伴奏。《夜柔吠陀》是说明如何应用这些歌曲来进行祭祀。公元前6-前4世纪,印度产生了两部不朽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罗摩衍那》中记载了印度最古老的两种音阶:萨音阶和玛音阶;还记载了歌唱时使用的3种音调、7种调式和印度音乐美学中所论及的7种“拉斯”(即韵味或情趣)。这两部史诗对印度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印度音乐舞蹈的永恒主题之一。它们很早便以各种形式传到了中国和亚洲的许多国家。约于2世纪,出现了婆罗多的着作《乐舞论》。它标志着印度古典音乐已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婆罗多奠定了印度音乐理论和音乐美学理论的基础,他所创造的一些音乐术语至今仍在使用。

印度从4世纪开始累遭外族入侵,因此各外来民族的音乐文化在不同时期对印度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波斯、阿拉伯的影响当居首位。与此同时,印度的音乐文化也传播到亚洲和阿拉伯等地,在这些国家的音乐文化中留下了或深或浅的影响。印度的音韵学、乐律、乐器、歌唱方法、宗教音乐和民间歌舞等,自公元65年后也陆续传到了中国。11世纪,穆斯林大量进入北印度,他们带来了波斯和阿拉伯的音乐与各种乐器。14世纪起,在波斯和阿拉伯世俗音乐的影响下,印度斯坦音乐开始摆脱宗教仪式的束缚,在风格和特点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库斯罗(1253-1325年)对北方印度斯坦音乐的发展有较大贡献。南印度卡那迪克音乐受外来影响较少,基本上保留了原有风格。这样,印度便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风格的音乐。13世纪沙楞伽提婆的着作《乐艺渊海》进一步发展了婆罗多的理论,使印度音乐理论更趋系统化。16世纪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音乐进入黄金时代。乐坛上人才辈出,古典音乐从宫廷和贵族官邸发展到民间,各地民间音乐生活异常活跃。莫卧儿帝国的创始人巴卑儿(1483-1530年)本人就是一位音乐家。另一位统治者阿克巴(1542-1605年)是音乐事业的热心赞助人,在他的宫廷里拥有丹森(1520-1595年)这样卓越的音乐家。

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民族音乐文化一度处于衰退。自19世纪末,以泰戈尔为代表的一批民族音乐家致力于民族音乐的复兴和发展,颇有成效。在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时期,产生了大量爱国歌曲,鼓舞了人民的斗志。特亚加拉贾、巴卢斯卡(1872-1931年)和帕德肯岱是近代着名的音乐家。

1947年印度独立后,民族音乐受到重视和保护,许多濒于失传的乐曲和乐器、舞蹈等经过挖掘、整理和加工重新出现。古典音乐和舞蹈在印度文化艺术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全国设立了多种音乐机构,在首都和地方各邦开办了各种专业音乐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从过去的私塾转为正规化的学校教育,并以教授民族音乐为主。印度音乐不仅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听众和爱好者,而且受到了世界乐坛的重视。

阿拉伯音乐

早在2-3世纪,阿拍位人就在其居住的阿拉伯半岛上建立起许多小王国,王宫里出现了职业的音乐家。5-6世纪,定居于绿洲的农业部族或是逐水草而居的贝都因人,他们的音乐多半是祭祀音乐、劳动歌谣以及描绘原始部落生活习俗的生活歌谣。当时红海沿岸的汉志地区,出现了商业市镇。随着商业的兴起,商队活跃起来,于是出现了称作“胡达”的商旅歌。这种歌曲风格古朴单调,大多是行进在沙漠中的商队,随着骆驼行走的节拍,而发出驱赶骆驼的吆喝声和吟唱。以后,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纳西勃”歌曲和“戈纳”歌曲。吟唱诗人的出现,对阿拉伯音乐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他们手持乐器,周游半岛各地,不仅使诗歌与乐器得到了发展,而且使音乐得到传播。阿拉伯的市场,特别是在乌卡兹,定期举行诗歌与音乐比赛,吸引了许多诗人和音乐家,其中也包括称为“卡伊纳”的职业歌女,他们的音乐风格细腻优雅,曲调富有华丽的装饰性,具有明显的异国情调,与游牧部族的音乐有很大区别。

阿拉伯半岛上的麦加人穆罕默德于7世纪初创建伊斯兰教,阿拉伯音乐进入了伊斯兰时代。伊斯兰教建立的初期,对音乐曾持否定态度。因此,与伊斯兰教有关的音乐,只有《古兰经》的吟唱以及呼报祈祷时刻的招祷调。《古兰经》的吟唱继承了古代阿拉伯诗歌的朗诵风格,注意词的重音、音调的抑扬顿挫以及词意的明晰;还可能受到早期世俗艺术歌曲的影响。

大量的希腊音乐理论着作在8世纪中叶被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学者在希腊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建起自己的音乐理论体系。着名哲学家肯迪发表了阿拉伯最早的音乐论文;法拉比的《音乐全书》是研究古代阿拉伯音乐的一部重要历史性文献;萨菲·丁对调式作了详细的记述,并按主次分为玛卡姆和阿瓦兹。此外,伊赫万·塞法、伊本·西纳等也都对音乐声学和阿拉伯音乐体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8世纪下半叶,另一个伊斯兰音乐中心在西班牙出现了,这就是在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建立的由阿拉伯人统治的后伍麦叶王朝。由于伊斯兰音乐与西班牙音乐的结合,产生了伊斯兰音乐的重要分支安达卢西亚音乐。济里亚卜(?-约850年)是创建科尔多瓦音乐文化的主要音乐家。他为乌德增加了一根弦,扩大了音域;他开办了音乐学校,以新的方法来教授学生;他创造了新的曲式,以阿拉伯诗歌韵律为基础,确立了安达卢西亚的节奏。于是,新风格的音乐迅速传遍西班牙各地,出现了一种歌词韵律自由的“穆瓦沙哈”和“扎加尔”。由声乐与器乐组成的套曲“努白”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最重要的音乐形式,至今在北非还保留有十余种努白。

1258年蒙古人入侵巴格达,1492年科尔多瓦的阿拉伯人被赶出欧洲,伊斯兰文化逐渐衰落。在此后的500年间,阿拉伯音乐受到来自突厥的影响。

19世纪下半叶起,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势力在阿拉伯地区的扩展,欧洲音乐对阿拉伯音乐的影响日益加深,许多欧洲音乐家也随之来到阿拉伯地区,开办音乐学校,组织军乐团,传播欧洲音乐。其中受西方音乐影响最深的是埃及和黎巴嫩。在西方音乐的影响下,一些作曲家尝试着在阿拉伯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借鉴欧洲的作曲技法进行创作,乐队中也加进了西洋乐器,采用了和声手法,循环式的长节奏型改成了欧洲式的单、复拍子等等。但是,歌唱在许多阿拉伯地区的音乐形式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着名的音乐家大都是歌唱家,例如赛伊德·达尔维什(1892-1923年)、阿卜杜·哈穆利(1843-1901年)等。在音乐理论方面,阿拉伯理论家穆沙加和切哈巴德·丁根据阿拉伯音阶的特性创立了二十四平均律;1932年在开罗举行了阿拉伯音乐的国际会议,专题研究了阿拉伯音乐的音阶、调式、节奏和曲式等。

犹太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