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经念佛是藏王达赖每日必做的功课,并且不能与生活起居、处理政务混在一起。宗教信仰对于藏民来说是最神圣的事情。红宫就是为达赖举行宗教仪式专门修建的宫殿。由此也说明了布达拉宫是一座政教合一的宫殿,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同时又是宗教中的最高执事人。红宫建筑包括大佛堂、灵塔殿和享殿大佛堂有三座,分别为东佛堂、南佛堂、西佛堂。佛堂是诵读经书及保存经书的地方,还供奉着佛像和法器。佛堂很高,但进深较浅,室内挂满彩色的幡帏,柱子上也裹满彩色的毡毯,让人觉得神秘和压抑。
灵塔殿内的灵塔里安放着达赖的遗骸,供人们顶礼膜拜。灵塔大都装饰华丽,制做考究,非但没有咄咄逼人的威慑力量,反而让人产生一种美丽的宗教联想。在红宫的灵塔殿中保存着达赖五世和达赖十三世的灵塔,其制作之精细,装饰之华美,价值之高昂令人惊呀。达赖五世的灵塔建于公元1690年,共用黄金119.162两,各种珍珠宝石达15000多颗。整座塔身高14.85米,方形圆顶,顶部悬挂着华盖和丝绸帏幔,塔身全部用金箔包裹,并镶嵌着珠宝,极其富丽堂皇,充分显示出藏族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和身份。达赖十三世的灵塔建于1934年,高14米,形状与达赖五世灵塔相似,共耗用黄金18000两。
享殿是布达拉宫的主要建筑。殿高6米,总面积680平方米,48根大木柱都用棕色的花纹布包裹,柱梁和斗拱上绘制着彩画和被雕刻成佛像、狮子、大象和一些植物的纹路。享殿正中的观音中供奉着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泥彩塑像,形象异常逼真,表现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历史源源流长。
藏族信奉喇嘛教,其教义规定:凡经堂和塔须刷成白色,佛寺须刷成红色,白色墙面上须用黑色窗框和红色木门、棕色饰带,屋顶及饰带上的重点部位必须镏金等。诸如此类的规定,使布达拉宫与明净的天空和色彩单纯的大地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具有了震人心魄的力量。当你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下的布达拉宫,红白相间,气势磅礴,静默中偶尔传来几声风铃的回响,那意境使你领略到布达拉宫的巨大魅力。
古典的精华和古典的再现
卢浮宫位于现在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原为中世纪时法王菲力浦·奥古斯都为加强巴黎防卫所建的一处城堡。1546年法兰西斯一世决定将其改建为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以后经历了十一个君主的改建扩建,到十九世纪卢浮宫已从最初的55米见方院落内的两翼建筑扩展为东西长500米,占地18.3公顷的宏大建筑群,为欧洲最壮丽的宫殿之一。这里收藏着从公元前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世界上最丰富的艺术珍品,宫殿建筑本身就是建筑艺术的长廊,展示着自文艺复兴三百余年法国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
1624年建筑布勒麦西尔应法王路易十三要求设计了卢浮宫东部的四合院,新建筑是在1546年早期文艺复兴风格基础上扩建的,保留了意大利式的壁柱、檐部和雕刻。内院的立面装饰非常细致;由下而上逐渐丰富。檐壁上饰有浮雕,屋顶为具有法国传统特色的方底穹顶。
1667~1674年重新改建了卢浮宫东立面,改建后的东廊作为法国绝对君权的纪念碑而闻名。这是一个典型的古典主义作品,体现了路易十四时代专制王权的强盛。东廊全长172米,高29米,立面采用柱式结构,横分三层,纵分五段,中央及两端突出,强调中轴的对称性。第一层为基座,墩实厚重,12米高的圆柱双双排列,通贯到第二、三层。中央的八根柱子支撑着立面正中的檐部。东立面构图比例严格,水平垂直的划分依据一定的数量关系,具有明晰精确的几何性。东立面的设计古朴清新,气度雍容,具有强烈的纪念性效果,被认为体现了古典建筑“理性的美”,成为十八、十九世纪欧美皇宫建筑效法的典范。
卢浮宫的西侧为图勒里宫,两座宫殿于十七世纪时用大回廊连接起来。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时,图勒里宫被焚毁。
1768年,贵族马利尼鉴于卢浮宫中有许多波旁王朝的宝物,建筑改为美术博物馆供人欣赏,25年后终得实现。
卢浮宫改为博物馆已有一百多年,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观众,但是它为观众服务的设施及辅助用房却严重不足,所以八十年代法国政府决定加以扩建。总统密特朗亲自点将,委托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全权设计。当时贝聿铭心中并没有把握,所以他要求给他三个月的时间去思考,而不拿出方案。
他思考的结果是一座只在地上露出金字塔形采光井的地下室。它没有重现法兰西建筑的传统模式,也没有与卢浮宫试比高下。方案颁布以后,许多法国人不以为然,反对采用金字塔的形式。巴黎是历史上有名的艺术之都,卢浮宫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宫殿。扩建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符合博物馆使用需要而又不损害巴黎名都、名建筑的风貌。将扩建部分置于地下,只把主要入口放在地上,采用“避”的方法,利用地下空间,基本上解决了大问题。那么,为什么要选用金字塔形式呢?因为金字塔所占空间最少,也就是遮挡最少;而且金字塔是用玻璃制成,有透明性,在地下宫或庭院里,都可以看到卢浮宫。
1988年卢浮宫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地下宫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包括入口大厅、剧场、餐厅、商场、文物仓库、一般仓库和停车场。玻璃金字塔是入口大厅的自然光采光顶棚。它的一边是大门,其余三边另安排三个小金字塔。由三角形水池和喷泉连成整体。宝石般的大金字塔四个底边各长35米,底面面积只有所在庭院面积的1/32;塔高21.6米,是卢浮宫正立面高度的1/3;塔的坡度为51.7。
金字塔的结构、用料、施工工艺的要求很精很高。贝聿铭要求工程师们设计成一个“看不见的结构”。十多位工程师花了四年时间,最后用的是不锈钢构架,重95吨。所用的玻璃板是由两片磨光的玻璃片粘合而成。玻璃要求清澈透明,为此,世界有名的圣哥班企业特选枫丹白露纯白石英砂,特制一个可以滤去使玻璃发绿的氧化铁的熔炉炼制,并送至英国切割,然后要在晴天丽日下,以类似金银细工那样去镶嵌。贝聿铭说:“玻璃金字塔与石头金字塔正好相反,很轻巧。……一个是结实的,另一个是透明的;一个是奴隶艰苦劳动的产物,而今天,我们使用了高水平的工艺。”
现在地下新馆已经开放。想来这座玻璃金字塔或许就象当年的埃菲尔铁塔一样。先遭非议,后成国宝。原先反对金字塔的一部分人,如今不是转而称赞它“原来非常漂亮”了吗?
欧洲最宏大的宫殿
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约二十公里的地方。这里在中世纪时是国王路易十三的狩猎行宫。到了十七世纪,路易十四决心把它建成一座举世无双的宫苑。相传法王路易十四有一次应邀去财政大臣富勒·维康的府邸,看到那豪华的苑囿着实要比自己的枫丹白露宫漂亮而又气派,于是起了嫉妒之心。不久,他们贪污罪将富勒撤职,并退捕入狱,后来竟判处他无期徒刑。而路易十四自己,却决心建造比富勒的苑囿更豪华的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于1661年动工兴建,花了十八年,耗去巨资,直到1689年才完工。路易十四先后召集了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共同承担新宫的设计。按照路易十四的旨意,保留了旧的狩猎行宫,一个向东敞开的三合院,后来称为“大理石院”。以此为新宫的中心,向四面延伸扩建,形成一组向东敞开的阶梯状连续庭院,南北两翼长达575米的巨大建筑群,共占地100多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这些宫苑建筑布局十分复杂:南翼是王子亲王的寝宫,北翼为王公大臣的办公区及教堂剧院等,中央的“大理石院”是法王路易十四的起居活动区,正中一间是他的卧室,正对着宫殿前放射形的练兵广场和通向巴黎市区的爱丽舍大道,这一布局忠实体现了维护君主尊严的等级秩序。
建筑全部用石材砌成,总的说是以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式为主,即把建筑形象分成纵向上、中、下三段和横向左、中、右三段。然后统一成一个完整的构图。装饰上运用巴洛克式手法,“巴洛克”原意为“畸形的珍珠”,后来引伸为不整齐、扭曲、怪诞之意。它与文艺复兴运动所提倡的美学截然对立。文艺复兴时期,所有建筑都强调对称、均衡、比例、韵律,而“巴洛克”在艺术上表现为奇特的、标新立异的风格,提倡贵族统治,享乐至上,故意把建筑雕刻得扭曲变形,叫人不知所云。但是就凡尔赛宫来说,这种风格已与法国传统风格相融合,而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凡尔赛宫内有一个长76米的大厅,大厅西面是17扇高大的拱形窗子朝向花园,东面相应地安装了17面拱形大镜子,这就是著名的“镜厅”。凡重大仪式均在此举行,许多国际条约也在此签署。厅内用白色和淡紫色大理石贴面,壁柱用绿色大理石,柱头与柱基均为铜铸镀金。因路易十四当时被尊为“太阳王”,故住头以展开双翅的太阳作为装饰母题。拱顶上的壁画为国王史迹图,金碧辉煌。
宫殿西面是有名的凡尔赛花园,面积约6.7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欧洲规则式园林的杰出典范。花园中央有一十字形水池,周围布置着草坪、道路、花坛,两侧有大片密林。这种靠大面积人工种植的地毯式花园是典型的西方园林格局,与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取其自然,顺其自然。的美截然相反。
凡尔赛宫,这个欧洲最宏大最辉煌的宫殿,它的建筑和花园形式成为欧洲各国君主和贵族纷纷仿效的蓝本。1837年以后,凡尔赛宫已改为法国国家博物馆。
东西合璧大王宫
泰国原称暹罗,大约在公元十四世纪强盛起来,在现在的泰国首都曼谷的北部建立了古都,称大城王宫。但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毁于战火。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皇帝拉玛一世登基,把首都从原址迁到了湄南河东岸的曼谷,着手建造王宫。
泰国大王宫的规模很大,宫中富丽堂皇的殿宇林立,风格多样,造型奇特。主要宫殿有阿玛林宫、节基宫、宝隆皮曼宫等等。
王宫的四周筑有围墙,色彩洁白雅致,形状富有韵律。宫殿中以节基宫为最大,也最华美。这个宫殿的形式很别致,以层层重叠、十字对称、中置宝塔尖顶的泰国民族形式为屋顶,但下部的墙壁和门窗形式则为西方古典建筑形式。这是由于当时英法殖民主义势力渗入中南半岛,所以带来了许多西方文化。而当时的泰国皇帝和王公贵族也颇为欣赏这些西方文明。而此就产生了这种东西方混合的建筑文化。但象建造得较早的律实宫,则完全是民族形式的。泰国民族形式的建筑往往把屋顶装点得丰富多彩,不但形式独特,而且色彩也很丰富,往往用红色和绿色这两种对比性很强的颜色组合起来,形成神奇的东方色彩。下部的墙、柱、窗、门等,虽然形式也很复杂多变,但色彩不象屋顶那样强烈,大多以白色为主,适当加上少量的其他颜色。
在王宫内还建有寺院。泰国自古信奉佛教,其形态也属东南亚一支。宫内建有高高的大金塔,造型有点象缅甸的仰光大金塔,金光灿灿,十分神奇瑰丽,宫内建造的玉佛寺,是东南亚有名的佛教寺院。院内有一尊玉佛,身披金缕玉衣,国王每年凉、热、雨三季亲自为佛换衣。玉佛寺前伫立的门神,用典型的泰国民族装束,头上的帽子犹如佛塔一般,很有装饰性。门神脸上涂着丰富的颜色,正象中国古戏里的脸谱。也许是受中国戏剧艺术的影响。玉佛寺的大门装饰华丽,精雕细刻,也是典型的民族建筑形式。
泰国大王宫既吸收了西方文化,又融合了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取百家之长而为己用,丰富了王宫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背景,同时本身也说明了世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
伊朗公主的梦中仙境
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伊朗公主的“珍珠宫”是一组美丽的建筑群。它是由美国名建筑师赖特基金会的塔里埃森设计室设计的,建成于1976年。建筑构图以圆形和弧形为母题,形式独特,珠光宝气,富丽堂皇,使人不禁联想起神话一千零一夜中的皇宫。
设计者以无损于传统的原则,力图以新建筑体现一个王宫的宫殿气氛。这组建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象征”性。
珍珠宫距德黑兰市中心大约48公里,周围环有人工湖。建筑采用巨大的穹顶,设有花园庭院、喷泉、瀑布。室内采用水晶般的色彩、装饰和表现形式,非常富有创造力。半透明的大穹顶直经为36.6米,精致纤巧的顶部所造成的气氛,象征广大无边的帐篷。巨大而华丽的大厅,采用天青色的穹顶,蓝宝石色的玻璃,大理石的墙面,仿佛是一个光的世界。穹顶内设有娱乐场所,室内游泳池、瀑布和下沉式的花园,并有设备齐全的影剧场和容纳90座的音乐舞厅,所有陈设:壁画、地毯、吊灯等等都很有个性并带有伊斯兰世界的风俗。
为了圆满地实现这个独一无二的珍珠宫,塔里埃森设计室派赖特的学生托马斯·凯西住在当地主持这巨大的工程,并由赖特的学生伊朗建筑师尼札木·艾默里协助他工作。珍珠宫用了四年时间建造成功,它不仅满足了伊朗公主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实现了西方建筑师体现现代波斯社会文化新形式的愿望。这里没有模仿和照抄,但又无可否认地具有波斯的传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