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5868700000054

第54章 钱沣

近代着名书法家曾熙曾说:钱沣“独人鲁公(颜真卿)掌奥,犹孔得孟,斯道以昌”。简洁数语,便准确地将清代书法家钱沣的书法艺术作了定位。

钱沣(1740~1795年),号南园,云南昆明人。

乾隆年间中进士,历任通政司副使,湖南学政等职。钱沣为人刚正不阿、耿直敢谏,因对和坤等人专横弄权不满,上疏指摘其奸,因而名震天下。

清代前期的书坛风靡赵(孟兆页)、董(其昌)书风,毫无生气的“馆阁体”、被奉为书法的圭臬,一些有识之士面对书法衰竭之忧,疾呼书法要远离赵、董,师法高古,力避其俗。他们将目光转向晋唐甚至秦汉,从实践上开始碑学的探索和振兴。

钱沣仰慕颜真卿的忠烈行为,心灵与之默契,书艺追随之,不遗余力主攻颜体。钱沣勤奋好学,他致力最勤的是颜真卿的《东方朔画赞》《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碑,书写了大量楷书册卷分送同行。经过刻苦磨砺,钱沣楷书达到很高的水平。如果我们将他的楷书同蔡襄作比较,可以看出,同学颜体,钱沣“笔性峻拔、发扬蹈厉”“计白当黑,特多新意”,比蔡襄楷书更逼近颜真卿。钱沣在书写楷字的同时,还吸收了褚遂良、欧阳询、苏轼、米芾诸家书法艺术,但不管临写哪一家,都深深地流露出颜体的气息。

一味师承古人,没有自己的新意,在艺术上难以成为大家。钱沣意识到这一点,在临写时逐渐“生新法于古意之外”,他吸收颜字雄强、丰伟、凝重、老辣的气质,着力夸张其阳刚严凝之美,使楷书结字更伟岸,笔势更坚挺。

对颜楷进行“删俗”,是钱沣与颜字拉开距离的一项创造性工作。颜体楷字体态丰肥,肥难免要生俗,要使“肌体”强健,需要去掉多余的“肉”,这是艺术上的“减肥”工程。钱沣不断调节用墨的浓淡、水分的润燥、提捺的疾徐,并在用笔上掺入更多的篆隶笔意,在结体上更大胆地横向开拓,因而所作楷书结体宽博疏朗,气韵比颜字更加雄阔,更具遒茂蕴雅的美感。

宋代以后,师承颜体者众,但有大成就的不多。有的因不善取法而一事难成;有的善取法而不善变,最终仍步古人后尘;有的善变而不得法,难以成自家面目。相比之下,钱沣师古不泥古,善变而得法,是足资后人借鉴的。

钱沣在清代书坛影响甚众,像何绍基、翁同合这样身手不凡的书法家也对钱沣书艺推崇备至,在家居四壁悬挂钱沣墨迹,朝夕临习借鉴,以获取有益的养料。在百姓中,也流传“学书当学颜,学颜当学钱”的说法,许多学书者由钱书上溯颜体,由此进入楷书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