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45870600000022

第22章 人间蒸发的佩特拉城

在死海和阿尔巴湾(今约旦境内)之间的西克山峡中,隐藏着一个神秘之都——佩特拉城。它是从岩石中雕凿出来的,并因岩石的色彩而闻名于世。它犹如一位矜持的蒙纱少女,从不轻易将美貌示人。

西克山峡深约1.5~2千米,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里面漆黑一片,回声荡漾,令人毛骨悚然,在这阴森恐怖的岩石窄道尽头,却别有洞天。

穿过岩石窄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位于广场正面的宏伟宫殿——哈兹纳宫,它是佩特拉最负盛名的建筑。宫室雕凿在陡峭而坚固的岩石上,共分上下两层,高50米,宽30米。底层由6根直径2米的大圆柱支撑着前殿,构成堂皇的柱廊。顶层6根圆形石柱附壁雕成,柱与柱之间是神龛,供奉着圣母、带翅武士等神像。然而真正使哈兹纳宫声名远扬的还是其独特的色彩。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在阳光照耀下,粉色、橘黄色、红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神奇无比。

西克山峡南面的半山腰上是欧翁石宫。令人惊叹的是,数百平方米的大殿内居然没有一根支撑的柱子,真是巧夺天工。欧翁石宫的两侧是石窟群,向东西两侧延伸,远远望去,密密麻麻,如蜂巢一般。

在欧翁石宫的斜对面是一座罗马式露天大剧场。看台依山坡呈扇形散开。舞台用巨石铺砌而成,由数十层阶梯石座环护着,犹如众星捧月。更神奇的是,在那个音响系统尚未发明的久远年代里,可容纳6000人的剧场居然会有天然的音响效果。只要站在舞台前的中心点击掌、说话,便能形成强烈的回音,而且声音可以清晰地扩散,即使坐在最后一排也能听得一清二楚,剧场内每隔10层阶梯就筑有一个通道。

再者就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巨大广场。遍地岩景天生自然,远远望去,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进出的通道;中间则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大量的石窟构成片片楼群,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夺目的玫瑰色光芒,宛如天上的琼楼仙阁。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玫瑰色石头城”。

佩特拉古城这项杰作究竟出自何人之手?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吗?它有一段怎样的过去呢?

据历史学家考证:这座石城是2500年前纳巴泰民族鬼斧神工的见证。纳巴泰人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该地区(今天约旦和南叙利亚境内)。佩特拉是他们建造的最引以为豪的安居地。这里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去处:第一,它易守难攻,唯一的入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二,资源丰富,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木材丰富,牧草肥沃,利于游牧。第三,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佩特拉地处亚洲和阿拉伯去欧洲的主要商道附近。公元前4世纪,纳巴泰人又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大获其利。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们押运着满载货物的骆驼队经过佩特拉门前——经波斯湾输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黄金以及中国的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大马士革、泰尔以及加沙等地的市场。与此同时,佩特拉还是通往希腊和地中海各地的门户,接近商业要路的纳巴泰人得天独厚,盈利不少。他们有时也为旅客、商队及牲口做向导,做提供食物和饮用水等有偿服务。当时的佩特拉算得上是文化交流中心。可是,到了公元2世纪末,交易的中心转移到幼发拉底河,纳巴泰人便逐渐被人淡忘了。公元4世纪,地震毁坏了这座古城,许多人丧生,还有许多人逃离此地。公元551年,佩特拉城再次遭受严重地震。从此,佩特拉由生机勃勃的贸易中心变成一座死城,公元12世纪以后更是如同人间蒸发掉一样销声匿迹了。

纳巴泰人从此消失了吗?他们为什么要修建一座这样的城市?它又是如何修建的?它有什么用途?有人猜测,纳巴泰人继承和吸收了早期居民的风俗习惯,公元前3世纪定都佩特拉后,在岩石中开凿建筑物已成为一种风俗。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建筑是当时纳巴泰人从峭壁的顶端开始向下凿刻而成的,是用来给国王、武士或官员当墓穴的。他们相信该民族可能把已故的国王们视为神灵,把他们的陵墓视为神庙。

然而,这些都只是猜测。佩特拉就像一本仅翻开几页的书,谜团重重,有待人们耐心、仔细地去品读、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