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读好书系列:消逝的世界(彩色插图版)
45870600000027

第27章 败落的昌昌古城

昌昌城是古印第安文明中奇穆帝国的首都,遗址位于秘鲁。15世纪是奇穆帝国的鼎盛时期,但不久即被印加帝国吞并。这个城市的规划,反映了其严格的政治和社会策略,城市划分为9个“城堡”或者“宫殿”,都是独立的单位。

昌昌古城建立于12世纪,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土砖城,那里的人们在远古时代就用黄金装饰建筑物,那里还盛传有些用贵金属制作的植物。

秘鲁位于安第斯山麓与太平洋之间,在其狭窄的沿海地区并没有石头这一自然资源,所以土砖便成了人们造房的材料。所谓土砖,即是把泥土在太阳下烤干后制成的砖,而昌昌便是用这种土砖建筑造起来的一个巨大古城。

这座古城曾是人口众多、强盛而富有的奇穆帝国之都,奇穆帝国的疆土就是从占地约16平方千米的昌昌开始的,随后向沿海地区伸展966千米。

昌昌古城是西班牙人到来前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它是一座巨大而繁华的城市,位于秘鲁北部海岸的莫奇河谷,那时印加帝国还没有建立。15世纪时,印加帝国部落以秘鲁的库斯科为中心,征服了邻近的部落后,建立了强大的印加帝国,是古代南美洲最强大、最具有影响力的文明社会。在印加帝国最为强盛的时期,帝国统治的疆域包括今天的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智利以及秘鲁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区。

据说,当时印加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们为了拓展帝国的版图,和周围的部族连年征战,同时也征服了已由强变弱、四分五裂的奇穆帝国。从此,印加帝国统治了这一地区。几十年后,昌昌古城被彻底遗弃。1493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昌昌就已经被废弃。欧洲人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只是一座被遗弃的空城。欧洲人并没有见过昌昌的居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只是从印加人那里得到了一些有关的传说。昌昌,奇穆语为“太阳、太阳”的意思。对考古学家而言,今天面目全非的昌昌古城显得神秘莫测。

昌昌古城的中心地带为6.5平方千米,包括10个长方形的城堡。每个城堡平均宽为200米,长为400米,四周有较高的围墙,最高处可达15米,墙基厚3米,全城总的占地面积约为36平方千米。

古城只挖掘出很少一部分,但从挖掘出的一小部分来看,这座古城非常壮观。其城市布局也被严格地分为几个等级,反映出一种严谨的社会观念,看来当时的奇穆人已经有了社会等级制度。

其中古城中心是庙宇般的查珠第城堡,有一个至今保存完好的议事厅。24个座席围着矩形庭院的土墙,看上去很像是个进行辩论的会议厅。此厅内部传声效果不同寻常,坐在不同座位上的人哪怕用低声轻轻说话,都能被听得很清楚(这种传声效果,至今仍能得以体现)。一些建筑,其中也包括这个议事厅,周围都修筑了防御性的土围墙。除此而外,周围还有巴拉科斯水库、一些居住区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平台等。查珠第城堡似乎是昌昌古城内十多个分散的建筑群中的一个,它们中有些建筑外面的围墙高达9.1米。

昌昌古城里的一些主要建筑群,看上去简单朴实,它们都是用各种不同的土砖造成的;另一些重要建筑物上,有金箔嵌在泥土墙面上的装饰图案,然而那些最珍贵的东西在多年前就已经丢失。城中还有非常复杂而有效的水道系统,用来供应城内的食用水,其中有一条水道长达80多千米。由供水设施来判断,当时这座城里的居民大约有5万~10万人。

考古学家对昌昌古城中的一个城堡做了详细研究。城堡北面有一狭小入口,堡内以高墙分为南、中、北三部分。南侧有许多土坯房屋,有的墙上有浅浮雕的鸟、鱼、漩涡纹、格子纹等图案,北入口处为一略呈方形的大院,两侧是厨房和一些小院落,中部靠近入口处是一个小院,周围的一些小院落里很可能是作为贮藏室的小房间,另有一个巨大的陵墓。据考古学家推测,这些城堡大概是统治者及其亲随的生活区,一般的居民应该是住在城堡之外。考古学家还发现这些城堡并不是同一时期建造的,但是建造的年代前后能相接。因为这十座城堡正好和历代奇穆君主的数目吻合,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可能是这些君主各有一个城堡作为王宫,在他们死后又成为其陵墓,而且类似的习俗后来曾在印加古城库斯科流行。然而,这些证据还远远不能说明什么,希望在它被完全发掘时,可以对其下一个具体的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