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精编
45873400000043

第43章 三王世家

齐地不宜封王

王夫人是赵国人,和卫夫人都受武帝的宠爱,而生了儿子闳。闳将被立为王的时候,他母亲生病,武帝亲自前去探望她,说:“儿子应当封王,你想把他封在哪里?”王夫人说:“有陛下在,我没有什么可说的。”武帝说:“虽然如此,还是想听听你的意见,你想把他封在什么地方做王?”王夫人说:“希望把他封在洛阳。”武帝说:“洛阳有武库、敖仓,是天下的要冲地区,是汉朝的大都城。先帝以来,没有皇子封在洛阳为王的。除去洛阳,其他地区都可以。”王夫人不应声。武帝说:“关东的封国没有比齐国更大的。齐国东边靠海,而且城市大,仅临淄城就拥有10万户,天下肥沃的土地再没有比齐国多的了。”王夫人用手击头,感谢不尽。后来,王夫人病死,武帝非常哀痛,派使臣太中大夫明捧璧玉一块,祭拜王夫人,并赐王夫人为齐王太后。

皇子闳被封为齐王,齐地的人狡诈多变,不通礼义,所以天子告诫齐王:“你要敬遵朕的诏令,了解天命不常的道理。人若好德,即能显示光明。如不注重于信义,就会使君子怠慢。要用心治理,行中正之道,就可长保天禄。如有过失或为不善,便会危害国家,也会危害自己。”因此齐王所建之国,左右大臣都能以礼义相维持。

齐王一生并无过失,但不幸早死,由于年纪小,没有儿子,导致封国覆灭,改设为郡。于是天下的人都说,齐地不宜封王。

广陵王背弃礼义

古书说“青色是从靛蓝提取出来的,而颜色比靛蓝更青”,这是比喻教化的作用。这是真知灼见。贤明的君主,可以看得这样透彻。皇帝告诫齐王对内要谨慎;告诫燕王不要制造怨仇,不要做败坏道德的事;告诫广陵王对外要谨慎,不要作威作福。

广陵王刘胥被封在吴、越的故地,那里的百姓精明而轻浮,所以告诫广陵王说:“江湖一带,当地的人性情浮滑。扬州是保卫中原的边疆,三代的时候,迫使他们接受中原的风俗服饰,但政教不能到达,只能用心意驾御了。不要懵懂无知,不要接近小人,应遵循教令,不要沉湎于驾马畋猎之事,要常想法度,就不会做出将来会觉得后悔的事了。”三江、五湖一带有鱼盐的好处、铜山一带的财富,是天下人所羡慕的。所以天子的告诫“臣不作福”的意思是说,不要滥用财货钱币,不要用随便赏赐的方法来建立声誉,收买人心;又说“臣不作威”,是希望不要因为当地人的浅薄而背弃礼义。

后来,刘胥果然作威作福,勾结楚王。楚王宣扬说:“我的祖先元王是高帝的小弟弟,封地32城。现在的封地越来越少,我要和广陵王一起发兵,拥立广陵王为帝,恢复楚国的32城。”结果事情败露,公卿大臣请求诛罚。天子顾及骨肉亲情,不忍心对其执法,下诏书不要处治广陵王,只诛杀首恶楚王。古书说“蓬草生长在麻中,不用扶植而自然直;白沙处在污泥中,也和污泥一样黑”,指的是不同的风土教化使人和事物的性质随之改变。后来刘胥又祈祷鬼神降下灾祸,再度策划谋反,因事发而自杀,封国也被废除。

燕王旦叛乱受诛

燕国的土地贫瘠,北临匈奴,这一带的百姓勇敢但缺乏谋略,天子告诫燕王说:“荤粥氏没有孝行而有禽兽心肠,以盗窃侵犯边民为事,朕命将军往征其罪,万夫之长,千夫之长,有三十二君长偃旗归降,荤粥远徙他处,北方因此安定。”“悉若心,无作怨”的意思是不要使百姓养成匈奴的习俗而恨怨;“无德”的意思是说燕王不要作败德之事;“无废备”的意思是不要放松武备,要常常防备匈奴。“非教士不得从征”的意思是说凡不习礼义之士,不得征召到身边使用。

武帝年老,太子不幸早死,还没有再立太子,燕王旦派使臣前来上书,请求到长安担任皇宫的宿卫。武帝看到他的书信,甩到地上,发怒说:“生了儿子不放在齐鲁礼义之乡,却将他放在燕赵地区,现在果然有争夺王位的野心,不谦让的端倪表现出来了。”于是派人立即把燕王的使臣斩杀在宫阙下。

这时武帝已逝,昭帝初立,旦果然做出了使大臣失望的事。旦自认为当立长子,就与齐王之子刘泽等阴谋背叛,出言说:“我哪里能让弟弟存在呢?现在要立的是大将军之子。”正要发兵时,事情败露。本来依律当斩,但昭帝因同胞之亲而宽忍未予追究。公卿派大臣去请求,请皇上派遣宗正跟太中大夫公户满意、御史两个人,一齐到燕地去劝晓他们。

宗正这个官职,是执掌朝廷诸刘氏户籍的,到燕地后,他先去见燕王,向他列述昭帝确为武帝的儿子的情形。御史又去见燕王,以正法来责备他。问说:“你燕王要起兵反叛,罪状甚明,应当坐罪,汉家有正法,诸王只要犯下过失,就应按法罚处,又怎能宽恕你呢?”于是用法律来恐吓他,燕王越发紧张害怕。公户满意熟悉儒经义理,最后去见燕王,引用文辞华美的古今道理和国家大礼告诫燕王说:“古来天子,在朝内必定有异姓大夫,这是用来匡正骨肉亲人的,朝外有同姓大夫,是用来匡正异宗之人的。周公辅佐成王,诛杀他两个弟弟,周朝因此太平。武帝在世的时候,还能宽恕大王。如今昭帝刚即位,年纪幼小,正值春秋年少,还没有亲自执政,委任大臣治理国家。古代诛杀惩罚不袒护亲戚,所以天下太平。现在大臣辅政,遵照法律率直行事,不敢袒护任何人,恐怕不能宽恕大王。大王可要自己谨慎,不要使自己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燕王旦畏罪,便连忙叩头谢过。大臣想使他们骨肉和好,也就不忍心依法惩治他了。

后来燕王旦又跟左将军上官桀等计谋造反,宣称“我是次太子,太子不在,我当即位,大臣们却要压抑我”等。大将军霍光辅政,跟公卿大臣商量说:“燕王旦不能改过向善,仍旧为恶不改。”于是按法直断,即行诛杀。旦自杀,封国被废除。有司请求一并诛杀燕王旦的妻子。昭帝看在骨肉亲人的情分上,不忍执法,宽赦了旦的妻子,削免为普通百姓。

古籍上说“兰根和白芷,浸在臭水中,君子就不再接近它,一般人也不再佩带它”。同样,人也会因环境的演变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