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生长,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培育茶树,就要尽可能地满足这些要求。我国在唐代时就对此有了清楚的认识,总结出了一整套茶树栽培技术。又经宋明几代的发展,提高了栽培技术,不断更新茶树品种,生产出许多高品质的茶叶。
茶树的生长,直接受气候和土壤环境中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质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光照是影响的首要条件,光照强度、照射时间及光质对茶树生长十分重要。温度制约茶树的生长速度,也直接影响到它的地理分布,茶树最适宜于20℃~30℃气温的环境。
茶树对水分的要求也高于一般树木,不适宜在干旱的环境中发育。土壤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基础,土质、土温、土壤的酸碱度对茶树根系的作用非常重要。茶树对综合性小环境也有一定要求,茶园的地形、坡向也直接影响到茶树的生长。
陆羽生活的唐代,南方大都产茶,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区范围内,都有茶叶生产。当时所产茶叶,一部分为栽培所得,也有一部分为野生。按陆羽在《茶经》中的说法,“野者上、园者次”,以野茶胜于园茶,可见野茶叶也会有名品。陆羽概略提到唐时的植茶技术,谈到茶树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他说茶树生长的土壤以杂风化石的山地最佳,透气较好,所谓“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种植方法与种瓜相同,经过三年培育,便可以采摘。茶园要选在向阳坡地,茶叶以紫色为上品,而生长在阴坡谷地的茶是不堪采用的。
宋人极看重茶树的生长环境,以为灵山才出好茶。
宋子安《试茶录》论建安茶,说建安(今福建建欧)一带“山川特异,峻极回环,势绝船瓯。其阳多银铜,其阴孕铅铁,厥土赤坟,厥植惟茶”。还说“茶宜高山之阳,而喜日阳之早”,以高山产茶最美,胜于茶园。宋时贡茶都出产在这里,茶品佳,出产也早,正是得益于这里最好的自然条件。
唐时开始的种茶如种瓜方法,采取直播丛裁,一直沿用到明代。明代开始采用育苗移栽方法,仍属有性繁殖的培育方式。在明清之际,出现了插枝繁殖和压条繁殖技术,创立了无性繁殖的植茶方式。无性繁殖技术的采用,选育了大批优良茶种,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明代的一些茶书,已明确提及茶园平整土地、除草施肥、灌溉培土等一系列技术,说明茶园管理已经相对精细。程用宾《茶录》说,“肥园沃土,锄溉以时,萌孽丰腆”,强调了茶园的除草与施肥。又如罗廪《茶解》
说:“茶根土实,草木杂生则不茂。”他说茶园春季要拔草,夏秋两季要锄掘三四遍,到第二年茶叶萌发会十分茂盛。他还提到培土措施,如果地力不足,要培以焦土,在茶根旁掘一小坑,埋入焦土升余,用米潜浇灌。
《茶解》还提到茶园间种技术,杂植桂、梅、兰、竹、松、菊“清芳之品”,既可使茶园幽香常发,又可抑制杂草蔓生。
茶树生长到一定年限后,便会老化,茶叶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明显影响。清代时已采用更新复壮措施,解决茶树的老化问题。方以智《物理小识》中提到火烧方法,说“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还有《匡庐游录》
则提到砍伐方法,说茶树有的“五六年便老无芽,则须伐去,侯其再集”。这都是较为原始的茶树更新方法,到清代后期,又有了一些改进。改进的方法见于张振夔的《说茶》,他说:“先以腰镰刘去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覆其土而锄之,则叶易茂,”
《时务通考》还记述了清人发明的剪枝法,做法是:“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刺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除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修剪技术在现代仍是茶树管理的一项重要技术,而且分化为定型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合刈等多种方法,是茶树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作为种植作物的茶树,在其培育过程中有与其他经济林木不同的地方。在封建时代的封闭状态下,中国的茶树培育技术进步比较缓慢,茶叶产量及品质提高也不快。近代西方农业科技传人以后,茶学界的有识之士不仅引进技术和设备,还建立了一些良种场、试验站,筹办专门的科研机构,逐步改变了茶叶生产停滞不前的状况。茶叶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需要一些特别的生产技术,包括育种、繁殖、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随着近代科技的发达,这些植茶技术也得到提高和发展。
从整体情形看,中国历史上对茶树的培育技术,基本处于一种凭经验的状态,提高比较缓慢。文人们对成茶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对品饮更是津津乐道,而对于植茶却极少现之于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