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夏季节,日落以后,蜉蝣常常成群地在河湖、池塘上空飞翔。它们白天栖息在水边的杂草丛里,日落前后纷纷在水面上低空飞舞,寻找配偶进行交配。雌蜉蝣的任务是产卵,可以说是一部“繁殖机器”,从胸部后方到腹部充满了卵。等到把卵产在水上以后,自己就没精打采地坠落水面或地面上。第二天早晨,那些地方往往堆成了厚厚的一层。
美国五大湖沿湖城市,夏季时,要从街道上清除成卡车的蜉蝣尸体。汽车经过桥梁和道路时,滑得几乎不能开车。
这种昆虫有趋光的习性,在黄昏时分,得把霓虹灯广告招牌熄掉,免得招来更多的昆虫。
蜉蝣的卵随身带着一个巧妙装置,每个卵上长有一些细线,帮助卵在水中能较好生存。
卵一接触到水面,原来盘着的细线就会伸开,有的还长有吸盘,把卵牢牢粘在水底,有的卵借助细线同水生植物缠在一起,使它有个容身之地。
蜉蝣,全世界约有2100多种。成虫体长3~27毫米,腹部细长,有10节。尾端有一对细长多节的尾须,约为体长的2~3倍,有的种类还有一条中尾丝。双翅半透明,有纵褶,前翅大,后翅小,或者完全消失。
蜉蝣成虫寿命是很短促的,大多只能活几小时,或1~2日。可是,一时找不到配偶、尚未完成繁殖责任的蜉蝣,却能活上7天。
卵孵化成为若虫,它们大部分长有7对鳃,像稀疏的草齿叶子,从腹部向外延伸。前面6对鳃不断颤动着,后面一对鳃是静止的。水流从鳃中经过到最后排出,起着过滤水中氧气的作用。当水中缺氧,若虫就迅速颤动着鳃,以满足氧的需要。
千百万只若虫,只有极少数才能成长为成虫,因为它们常常遭到鱼、鸟和两栖动物的吞食。若虫在水中生活上1~2年,甚至好几年,先后要蜕皮10多次甚至30次,才能变为成虫。
蜉蝣常常成群羽化,最后一次蜕皮羽毛出来的时候,翅羽又细又弱,脚衰弱得不能走路,口器几乎毫无用处,不吃东西。消化器里没有食物,却充满了空气,像气球那样,产生升举力,帮助翅羽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