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森林地带,有一种攀禽夜鹰,同猫头鹰的习性相似,白天静伏在树枝上或草丛中的暗处,黄昏时分才出来觅食。天亮了,它又潜伏起来。
夜鹰体长约28厘米,鸽子般大小,羽毛不鲜艳,全身呈暗灰色,背部有纵斑,胸部有横带,喉部有白斑。雄鸟尾部有白色斑块。由于夜鹰的羽毛灰暗,几乎和枯树皮、地面的颜色相协调,它白天平卧在树枝上,远看像树结,很难发现它。故人们又称它为贴树皮。
夜鹰适合于夜间活动,视觉和听觉都很灵敏。它的翅膀大而长,几乎同尾羽差不多长。羽毛较柔软,飞行时无声响,又不鸣叫,飞速很快,有利于捕食。捕食方法同燕子有点相似。它的嘴巴较宽阔,口裂得很大。口的两侧都长有成排的硬毛。夜鹰飞捕昆虫时,它就像网兜那样将蚊子拦进嘴中,大量蚊子就这样葬身于鸟腹。
夜鹰捕食的大多是蚊子,一只夜鹰一夜能消灭500只蚊子,有效地减少疾病传染,保障了人们的健康。因此也叫“食蚊鸟”、“蚊母鸟”。
夜鹰也吃食金龟子、蚕蛾、夜蛾、毒蛾一类害虫,是农林益鸟。
夜鹰筑巢的行为十分原始,甚至可以说它并不营巢,常常在林间的枯枝落叶上,洞内或矮树丛间产蛋1~2枚,蛋为白色,缀有灰褐和暗灰色块斑。雌雄鸟轮流坐窝孵化小鸟。
鸟类是温血动物,一般冬天不进入休眠状态,而夜鹰是已知的极少数休眠的鸟儿之一。夜鹰有冬眠的习性,每到冬季,蚊子和其他夜行性昆虫不出来活动,食物来源断绝,为了生存下去,便像蝙蝠那样,钻到树洞、山洞、鸟巢等处去休眠。
在秋冬季节,人们发现,已处于休眠状态的夜鹰,它的体温显著降低,呼吸接近于停止,一旦环境条件好转,就会苏醒过来。
美国西部的夜鹰休眠的时候,一动也不动,完全像死去了的模样。心脏的跳动几乎无法觉察出来;鼻孔的呼吸仿佛已经停止,冰冷的镜子放到它鼻孔前,见不到有丝毫的湿气。用强烈的光线照射它的眼瞳孔,竟没有一点儿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