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108影响人类的著名人物
46530100000012

第12章 宗教篇(1)

他出生于奢靡浮华的王族世家。身为王国继承人却心怀众生之苦。最终踏上寻觅人生真的旅程,为世人寻求解脱烦扰的清静家园。

红尘中的觉悟者——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约公元前563一公元前483)

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公元前563年,出生于尼泊尔的兰毗尼;是古印度释迦族人,属刹帝利种姓,其父净饭王是喜马拉雅山麓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的君主,母亲摩诃摩耶是近邻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

相传摩耶夫人直到45岁才怀孕。产期将临,根据当地习俗须回娘家分娩,结果她在途经兰毗尼时就生下了孩子。释迦牟尼出生第7天,母亲就不幸去世了。他在姨母的抚养下,自幼在宫中接受传统教育,学习王族成员所应具备的一切知识和技艺,还是个骑射击剑的能手。净饭王对儿子寄予了厚望,期待他继承王位,一统天下。在释迦牟尼16岁时,净饭王就为他娶了同族长者之女耶舍陀罗为妻。还为他建造春夏秋三时宫殿,广造园林池台,物色宫娥彩女,供他游玩取乐。

释迦牟尼在奢侈的皇宫里长大,一向养尊处优。但他并不贪恋宫中奢靡的物质生活,因为他看到大多数人是穷人,他们遭受着贫苦生活的折磨。29岁时,释迦牟尼四次出城游玩,分别遇见一老人、一病人、一具死尸和一婆罗门教出家人,因此而感到人生苦恼。他同时发现,即使是富人,也并不幸福,人都会生病,最终都要死亡。释迦牟尼相信,世间应当存在着一种不会被瞬间的痛苦和死亡抹去的永久的东西,他决心出家探索解脱人生痛苦之道。

释迦牟尼离开摩揭陀国的王舍城,踏上了苦行修炼的征途。一路上披星戴月,忍饥挨饿地奔波,终于到达阿罗蓝仙人修行之处。受业于阿罗逻·迦罗摩等修行者,但他不满足于他们的教法,继续旅行,到达郁卢吠罗附近的舍那尼村,在林中遇见五名苦行者,和他们结伴修行。释迦牟尼在郁卢吠罗居住6年,进行各种极端严峻的苦修,以致身体赢弱,濒于死亡。他感觉苦修不能获得真理,因而改变生活,重新进食,恢复体力。此时五名同伴弃他而去。一日清晨,释迦牟尼坐在榕树下,接受牧女赠送的乳糜,然后在婆罗树林中度过一日。傍晚,他盘腿坐在菩提树下深思,在黎明前顿悟“四谛”与“八正道”之理。他说:“我心已解脱,无明清除尽,光明破黑暗,智慧已生起。”

释迦牟尼历经6年的磨炼,终于大彻大悟,成就正果,为人天之大导师,成为佛陀——“觉悟者”。他成道后在郁卢吠罗停留数周,思考已领悟的法,特别是最重要的缘起法。经过一番犹豫,他决定宣讲此法。他到鹿野苑找到舍他而去的五名同伴,向他们说法。

他首次说法,称为“初转法轮”,所说内容,后人题名为《转法轮经》。释迦牟尼在鹿野苑为五人说法后,接纳他们为比丘(佛教指和尚),成为僧团的第一批成员。然后他又接纳富室青年耶舍及50个友人为比丘,另有他的父母和妻子。至此,僧团共有成员60名。释迦牟尼吩咐他们各走一方,弘传教法。他本人则先往郁卢吠罗,然后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接受频毗婆罗王所赠竹林精舍园,将其作为建寺场所。侨萨罗国有富商名给孤独,在首都舍卫城营造祗园精舍,供他居住。恒河流域各大城市均有人建寺供他和弟子们居住。他的各阶层信徒人数迅速增长。他曾返回家乡探视父亲妻儿。释迦族许多人成为他的信徒,他的异母弟难陀和儿子罗目侯罗均出家为比丘。净饭王为此深感悲伤,要求他订立规则,凡未得父母许可者,不得出家为僧。佛教僧团至今遵守这条规则。佛教的比丘尼(佛教指尼姑)团体,是在释迦牟尼的堂弟和侍人弟子阿难的请求下成立的。释迦牟尼的姨母及众女伴带头参加比丘尼团体。

释迦牟尼35岁得道,随后周游四方,化导众生,前后四十余年,讲经三百余会。讲说了《华严经》、《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法华经》和《涅槃经》等佛家经典。

释迦牟尼80岁时,率领比丘从王舍城出发,向北方作最后一次旅行。在波伐他们住在信徒金匠纯陀的园中,并在他家中用餐。席上有食物名苏迦罗·摩达伐(可能是猪肉)。饭后,释迦牟尼感觉作呕,腹部剧痛,但他继续前进。傍晚到达拘尸那迦茅城(现名卡西亚),在末罗族人的优婆多纳园内两株桫椤树之间一卧榻上,向右而卧,神态安详。最后,释迦牟尼对众比丘说:“只有按照八圣道修行才可以修成正果,千万不要放纵自己。”

释迦牟尼说完这些话后,就安静地进入涅槃。这时候,桫椤树变成白色,一轮皓月被乌云所遮,风从四面吹起,山川震撼,群鸟乱鸣,百兽狂奔,人人击鼓打锣悲叹传报,弟子们顿足哀号,一切都在为三界导师释迦牟尼的涅槃致哀。释迦牟尼坐化后的舍利子,为拘尸城的末罗族所得,但各国不服,后经调解,由摩揭陀国阿阁世王领导,八国共分,建塔供养。释迦牟尼涅槃后的90天,是5月15日,由500大阿罗汉的常随弟子,公推大迦叶为上首,距竹林精舍西南一里多的耆阁窟山的大石室中,由见识广博的阿难诵出经藏,持戒第一的优波离诵出律藏,经过大众的认可,完成8.4万千法门(佛家语,诸佛所说,为世之则,故谓之法。此法为众圣人道之通处,故谓之门)。这就是佛典第一次结集。

释迦牟尼的学说在他去世几个世纪后,才开始有文字记载。不幸的是,他所创立的佛教后来分裂成了许多部派。最主要的有两个,即东南亚的上座部(又称“古代部派”)和中国西藏以及亚洲北部地区的大乘佛教。

西方学者普遍认为,上座部是古代佛教的主流,最接近释迦牟尼的原始思想。释迦牟尼被认为是世界几大宗教的所有创始者中最有学问的人。他所创立的佛教,以无常和缘起的思想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因而受到刹帝利和吠舍等种姓的支持,迅速得到传播。

在印度境内,自公元500年以后,佛教的影响力开始下降。1200年,佛教在印度几近绝迹。然而,在中国和日本,佛教一直是最主要的宗教;在西藏和东南亚,几个世纪里,它曾经是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佛教,有着强烈的和平主义倾向。在佛教国家里,非暴力主义在政治生活中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留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佛教的基本教义可归纳为四点.佛教徒称其为“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第一是“苦谛“,即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第二是“集谛”,招致这些“苦”的烦恼业因(“集”是“因”的意思);第三是“灭谛”,即根绝一切欲望,人就可以达到人生不灭的“涅檗”境界;第四是“道谛”,即要达到“涅槃”必须修行,其方法即所谓“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来、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佛教不分种族,接纳一切人。与印度教不同,佛教不承认社会等级制。

他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宗教人物,人们不知道他的真正姓名,也无法确知他的生卒年月,连他本人是否真正存在过也让人怀疑,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成为为信徒崇拜的对象。

十字架上的救世主——基督教创始人耶稣

(约公元前6一公元30)

相传耶稣诞生在罗马帝国的属国犹太的伯利恒城(今巴勒斯坦南部),其生平事迹缺乏详尽可靠的历史记载。

据说耶稣自幼聪明好学,12岁时随父母去耶路撒冷,曾在锡安山上的圣殿里与犹太教的律法师们坐而论道。当时,有一位被称作“施洗约翰”的先知正在宣传一种与传统犹太教不同的新宗教思想,他声称上帝的天国即将临近,末日审判的钟声即将敲响,人们若想取得上帝的宽恕,就必须忏悔自己的罪过,用约旦河水洗浴身心。耶稣深受其影响,在30岁那年,他来到约旦河边领受了施洗约翰主持的洗礼。

受洗以后,耶稣在旷野里经受了40天的考验。他拒绝各种诱惑,最终选择了救赎世人的使命。于是,耶稣回到故乡,开始传播天国临近的福音,后来又到犹太各地传道。他宣称天国是个崭新的世界,那里充满上帝的公义,是善良虔诚者的最终居所,一切在现实中被颠倒的东西都将在天国重新颠倒过来。他把犹太教律法高度概括为“爱上帝”和“爱人”两条,并称之为“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他劝人们相信福音,及时悔改,迎接世界末日的审判。耶稣一边传教,一边还替穷人治病,因而吸引了大批来自社会下层的信徒。他从中召选了12名及门大弟子,并委派70名信士到巴勒斯坦各地传播福音。

在犹太人的逾越节来临之际,耶稣带着12个门徒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受到市民们的隆重欢迎。当发现一些人居然在圣殿里做买卖时,耶稣非常气愤。他将牛羊赶出圣殿,掀翻商贩的桌子,倒出他们的银钱,并痛斥这些亵渎圣殿的人。耶稣对犹太教上层的民族偏见和等级歧视也十分不满,更不同意传统犹太教守安息日的烦琐教条,甚至讥讽富人想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

耶稣的言论和行动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犹太教祭司贵族对这位民众眼里的先知和救世主既恨又怕,千方百计要置耶稣于死地。耶稣明知有险,但为了救赎世人,仍决心献出自己的生命。相传在最后一次晚餐上,耶稣一边把饼掰开递给他的12个门徒,一边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他又把葡萄酒递给众人喝,并说,“这是我的血,是为许多人而流的。”逾越节之夜,由于门徒犹大的出卖,耶稣被犹太教大祭司的差役拘捕,经草草审讯后转交给罗马帝国驻犹太总督彼拉多,并力促彼拉多将耶稣处死。次日,耶稣因“自称犹太人之王”的罪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临终前留给门徒和世人的遗训是:“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

耶稣遇难后,其门徒将他神化为基督(救世主),宣称耶稣已于死后第三天复活,并被接入天国,不久这位基督将带着上帝赋予的权柄和荣耀重新降临人间,救赎世人。这些门徒自认受耶稣差遣而负有传教的使命,于公元1世纪中叶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建立了最早的基督教会,作为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的宗教思想反映了罗马帝国后期下层民众的良好愿望,因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耶稣认为人都是平等的,穷人在精神上是幸福的,卑微者终将成为这大地的主人。所以早期基督教吸收教徒不分种族和阶缀,很快向四方传播开来。教徒们组成小规模的团体,团体内部人人平等互助,财产共有。他们共同集会,共同祷告,一起听布道,一起进餐。耶稣对富人、穷人、有学问或地位低的人,有恶病的人、操贱业的人,以及罪人等等,都是一视同仁,不把这些身份上的差别当做一回事,而以坦诚、和蔼的态度跟所有的人相处。在那个时代,催收赋税的税吏是人人都看不起,都不愿交往的。有一个叫利未的人,是个税吏,他渴望改变生活现状,因为世上谁也不理他,独自过着离群索居的日子,但是耶稣却帮助了他,他从此抛弃了税吏的工作,把一生都奉献给耶稣与耶稣的事业,成为使徒之一。耶稣的这种作风,令贫穷的人以及受虐待的人深深感激。

基督教的创立,加速了罗马帝国的崩溃,推动了西方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基督教作为一种世界性宗教,其影响已远远超过宗教范畴,对人类的政治生活、社会进程、文化思想等领域都有重要影响。耶稣也就理所当然地进入影响人类的伟大人物行列中。

据后世学者考定,历史上并没有耶稣其人,《圣经》中的耶稣形象,是基督教史学家把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救世主”形象同历史上出现过的犹太“民族英雄”结合起来的结果。有关耶稣基督的各项节日(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等),也为后代所规定。现今通用的公历纪年,即所谓以耶稣基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乃是公元525年罗马修道士小狄奥尼西所定。基督教《圣经》中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教义。而《新约全书》各卷则是在公元1世纪末才陆续出现的。

他是贤明的君主。他是虔诚的信徒。他不蚤忍心用生灵涂炭换来一人的至高无上,而将一腔悲悯撒向五湖明海。

悲天悯人的君主——印度孔雀王朝皇帝阿育王

(约前273一前236)

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约生活在公元前3世纪。其祖父是印度统一大业的开创者旃陀罗笈多,父亲为宾头沙罗王,母亲是一位婆罗门之女。相传他降生时,父王口念“我今无忧”,随即给儿子起名阿输柯(即阿育),意为无忧。18岁那年,阿育被任命为阿般提省总督。后来王国西北部重镇咀叉始罗城发生叛乱,他又被派为该地总督,领兵前往镇压。当地市民闻风归顺,出城奉迎,阿育兵不血刃就平定了叛乱,从此崭露头角。

大约在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王病逝,阿育经过四年的内战,最终击败争位的诸兄弟,于公元前269年正式举行登基典礼。阿育王即位以后,继承其祖父旃陀罗笈多的统一事业,进一步征服南亚次大陆。在他发动的对外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公元前262年对南印度羯陵迦国的远征,据称有10万人在那里被杀,15万人被掳走。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孔雀帝国达到极盛;其疆域在古印度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整个南亚次大陆除了最南端外已基本获得统一。

羯陵迦战后不久,阿育王在佛教高僧优波#多的感召下皈依佛门,并对羯陵迦人在战争中所遭受的残酷杀戮和掳掠深表悔恨,其内外政策也随之出现转折。他从此不再实行暴力统治和发动征服战争,并废除了斗兽类的血腥娱乐,限制传统的杀牲祭祀和宫廷狩猎活动,开始吃斋。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在摩崖和石柱上铭刻敕令和教谕,大力宣扬佛法要义,积极推选所谓“正法”统治。更为显著的是,政治上他采取了许多富有人情味的政策。他建立医院和动物保护区,减轻酷刑。他要求人们节制欲望,清净内心,不杀生,不妄语,多施舍,尊敬父母和师长,并按照公认的社会道德规范善待亲友和奴仆。为了实现“正法”,巩固统一,阿育王修筑道路,建立驿站,经常派遣一些正法大官到各地巡视,还兴办各种公共福利事业。他又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对耆那教、婆罗门教等也给予保护。

皈依佛门以后,阿育王曾多次向佛教僧团施舍大量的土地和财物。他还广泛修建奉祀佛骨的舍利塔,相传当时在印度各地曾有84000座这样的佛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今桑奇一地的大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