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虞公财迷心窍,居然能编出一番道理来。他对宫之奇说:“晋国给咱们送来了这两件无价之宝,那是看得起咱们,想跟咱们结交,难道连借一条道都不肯?况且晋国比虢国强大得多,如果能攀上晋国这么个朋友,失掉虢国又有什么可惜的呢?”宫之奇听后觉得虞公越加糊涂,还想诤谏,但被好友百里奚拉住了。
百里奚是虞国的大夫,出身穷苦,后来撇下妻子儿女出来寻求出路,多年未尝宿愿,后被蹇叔介绍给宫之奇,又由宫之奇推荐给虞公做大夫。百里奚为人精明,他见虞公正像当年蹇叔说过的一样,爱占小便宜,无法理喻,就拉住宫之奇不让他再谏。宫之奇出来后埋怨百里奚说:“你不劝虞公倒也罢了,为什么反要阻止我呢?”百里奚道:“跟糊涂的人说正经道理,就好像把明珠扔到路上一样。虞公既如此,就随他去吧,我们跟着他也就是了。”宫之奇可没有百里奚那么忠心,他知道虞国要亡,就带着家小逃往他方避难去了。
晋献公派大将里克带兵灭了虢国,回来的路上,住在虞国的都城里。夜里,虞公还在睡梦当中,就做了晋军的俘虏。就这样,晋国不费吹灰之力就顺手把虞国灭了。千里马和玉璧当然完璧归赵,又回到晋献公的手中。
晋献公对虞公说:“我是不能白借你的道的,不过你虞国的道不值这匹千里马和这块玉璧。我就另送你一些东西吧!”献公送了一所房子给虞公居住,又另外送了一部车马和玉璧给虞公玩。
虞公觉得委屈极了,埋怨百里奚说:“当初您为什么不阻拦我呢?”百里奚直率地说:“您连宫之奇大夫的话都不听,难道会听我的话吗?我当初不说什么,就是为了今天能跟着您,好让您知道我对您的忠诚。”
这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虞公的昏庸让人觉得难以置信。但无独有偶,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时隔300多年,楚怀王犯了跟虞公一模一样的错误。这次错误虽未使楚国彻底灭亡,也是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了。
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和楚怀王结成了同盟,声势很大,这使秦王很着急。秦惠文王本打算去攻打齐国,这么一来就无法得逞。苏秦死后,“合纵”的局势并未完全改观,要想实行张仪的“连横”策略,就非把齐、楚联盟拆开不可。于是,秦相张仪来到了楚国。
张仪十分精明,更兼巧舌如簧。他先找到楚怀王最宠信的大臣靳尚,送了很多礼物,许了很多诺言。然后去见楚怀王,表示秦王愿同楚怀王交好。楚怀王直言不讳地说:“秦王总是向别人索取土地,不给就打,怎么交好呢?”张仪说:“现在天下就剩下了七个国家,其中又数齐、秦、楚最为强大。如果秦、齐联盟,齐国就比楚国强大。如果秦、楚联盟,楚国就比齐国强大,这就看您选择哪一种了。现在秦王愿同楚王交好,但大王却与齐王联盟。如果大王愿同齐国绝交,秦王不仅愿同楚王永远和好,还愿把商于一带的六百里土地送给楚国,您何乐而不为呢?”
楚王是个贪图小利而又刚愎自用的糊涂之人,一听说能得到商于之地六百里,就有些动心,他很高兴地说:“如果能得到秦国的信任,削弱齐国的力量。更能得到六百里的土地,我当然愿同齐国绝交。”大臣们见风使舵,都纷纷拜贺,唯有客卿陈轸反对说:“齐、楚联盟,才使得秦国不敢攻打齐国或是楚国。秦国愿送六百里土地给楚国,目的就是要拆散齐、楚之盟。如果同齐国断了交,而张仪又失了信义,不肯交出土地。那该怎么办?到那时,如果齐国和秦国再联合起来攻打楚国,楚国不是要灭亡了吗?大王不如先派人向秦国接收商于之地,然后再去同齐国绝交,方为万全之策。”三闾大夫屈原直接了当地指斥张仪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劝楚怀王万不可信张仪的谎言。只有靳尚已被张仪收买,主张接受张仪的意见。
楚怀王听信了张仪和靳尚的话,一边派人去同齐国绝交,一边派逢侯丑跟张仪去秦国接收土地。张仪工于心计,一路上非常主动,同逢侯丑打得火热,使他不起疑心。等到了咸阳城外,张仪装作喝醉了酒,从车上掉下来摔坏了腿,让手下人赶紧抬到城里去。从此一连三月,逢侯丑怎样求见也见不到张仪。
逢侯丑无计可施,只得写信给秦王。秦王的态度倒还不坏,说是丞相应允的事他一定照办,但他不知楚国是否同齐国完全绝交,所以不能兑现张仪许下的诺言。逢侯丑无奈,只得把这些情况写信如实地报告了楚怀王。昏聩的楚怀王求地心切,居然派人去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十分恼怒,派人去同秦王联络,约定一起攻打楚国。
逢侯丑一直苦苦地守候在张仪的门前,张仪因朝中要事,不得不上朝,逢侯丑见到张仪时,张仪反而问道:“您为什么还在这里,难道还没得到那块土地吗?”逢侯丑说:“秦王要说等您病好了才能办,现在请您和我一起去见秦王。交割六百里的商于之地。”张仪假装吃惊地说:“为什么要见秦王?我要把我自己的六里土地送给楚国,不必告诉秦王。”逢侯丑此时才恍然大悟,责问张仪为什么耍赖,张仪说:“秦国的土地都是将士用鲜血一寸寸地争夺来的,岂可轻易送人。别说六百里,就是六十里也不行。我没有说过要把秦国的商于之地六百里割让给楚国。”
逢侯丑狼狈回家,把经过跟楚怀王一说。楚怀王既感羞辱又感气愤,立刻派门亡为大将,逢侯丑为副将,率10万大军征讨秦国,发誓拿到张仪要食肉寝皮,以解心头之恨。秦国听说楚国来犯,也发兵10万,派魏章为大将进行抵抗。秦军本来军容整齐,军纪严明,战斗力强,又加上有齐国派兵策应,轻而易举地打败了楚军。楚军伤亡惨重,连大将门亡、副将逢侯丑都阵亡了,只剩下3万人逃回楚国。韩、魏等国一见楚国失败,也趁机侵掠楚国的国境。楚怀王走投无路,只好让屈原去齐国赔罪,让陈轸去秦国求和,并愿意献上两座城池。
楚怀王仍不服气,他不思悔改,居然主动提出以黔中的土地来换张仪。秦国那些与张仪不睦的人就鼓动秦王答应,认为以一个人换大片土地是占了绝大的便宜。秦王尚在犹豫不决,倒是张仪主动要求去楚国;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扣押下来,楚怀王准备选个日子杀掉他祭祀祖宗。谁知张仪竟然买通狱卒,和靳尚取得了联系,并设法拉拢楚怀王的宠后郑袖,一起去迷惑怀王,劝他释放张仪。怀王心无主见,居然答应了他们的请求,释放了张仪。就这样,张仪平安地回到了秦国。
后来,楚怀王终于死在秦国。
楚怀王的昏庸糊涂。视君国大事如儿戏的做法在历史上的确是少见的。如果这样的国家还不衰败,那实在是太伤天害理了。不过,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方面也有许多高明而又成功的范例,“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晋文公重耳在外流浪避难,曾经受到郑国的冷遇。这次郑国又要同楚国结盟,晋文公感到十分生气。晋文公即位以后,凡是曾经厚待过他的国家,他都有所报答;凡是冷遇或是刁难迫害过他的国家,他都进行了报复;唯有郑国,尚未来得及报复。所以,晋文公约定秦穆公一起攻打郑国。
晋国的军队到了郑国,秦穆公也率领百里奚、孟明视等人从西侧包围郑国。郑国的军事力量本敌不上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怎能禁得起两家合围。郑文公惊慌失措,倒是大夫叔詹很镇静,他推荐烛之武去做说客,想法劝退秦国人,如果秦兵退走,只剩下晋国人就好办多了。郑文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请来了烛之武,没想到烛之武是个十分衰老的驼背老翁。烛之武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能为国家效力,如今已是风烛残年,能为国家做什么呢?”郑文公一听话里有话,就立即道歉说:“像您这样有才能的人我都没有听说,没能起用,实在是我的过失。希望您能宽宏大量,在国家危难的关头出一把力,如能保存郑国,您就建下了不世之功。”烛之武本来爱国,又见郑文公态度诚恳,就答应去试一试。
当天夜里,烛之武就让士兵把他放在筐里,用绳子放出城外,径直往秦营走去。但秦军不准他见秦穆公,烛之武就在外面痛哭,哭声惊动了秦穆公,就派人把他叫进来问一问。烛之武说:“我在这里既为郑国哭泣,因为郑国就要灭亡了,同时也为秦国哭泣,因为秦国不久也要灭亡了。”秦穆公十分惊讶,就请烛之武详细谈一谈。
烛之武说:“秦、晋两个大国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当然很快就要灭亡。可是,您想到没有,郑国在晋国的东边,秦国离郑国差不多有一千里路,秦国怎样才能占有郑国呢?毫无疑问,郑国灭亡后,国土一定全部归晋国,您这不是做了‘亡郑陪邻’的傻事吗?现在秦国和晋国的国土差不多大小,力量也相差无几,一旦郑国被晋国吞并,晋国的势力可就比秦国强大多了。您如果回顾一下晋国对待秦国的态度,您就会看得更清楚。当初您送晋惠公回国做国君,又在荒年借粮食给他,真是有存亡续生之恩,可晋国每次都是以怨报德。再说,当年晋国灭虞的事您也该记得,虞国帮助晋国灭了虢国,晋国不但不图报答,反顺手把虞国也灭了。现在您帮助晋国打郑国,如果晋国强大了,反过头来进攻秦国,您又怎么办呢?像您这么英明的人,我只要提一下就够了,用不着多费唇舌。”
烛之武的这番话使秦穆公听出一身冷汗,特别是“亡郑陪邻”的说法,更使秦穆公佩服。秦穆公越想越对。烛之武看到秦穆公已被说动,就接着说:“如果秦国能撤兵,郑国愿意投降秦国。将来秦国有什么事要从这里经过,郑国一定尽力招待帮助,郑国就算作您在东道上的一个仓库或是基地,郑国愿给您当‘东道主’”。
秦穆公听后便下了决心,答应了烛之武的请求,并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副将带领两千人马帮郑国守城,自己率大军离开了郑国。就这样,通过艰苦的外交,郑国总算免除了这场灾难。
中国的权谋之术是十分发达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在古代军事学方面出现了军事巨著《孙子兵法》等。就是《老子》一书,据说也可当做权谋之书来读,更不用说其他政治、历史著作里面融会的一些权谋思想和权谋事例了。但是,权谋只是起一时的作用,并没有根本的、永久的效果。晋国虽然看准了虞公爱占小便宜的缺点诱其上钩,不费吹灰之力灭了虞国,但这并不能挽救自己最终被秦国吞灭的命运。郑国虽有烛之武的洞悉世事、巧言善辩,也只能暂免于难,终不能持国久远。由此看来,权谋之术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只能在具体的战术之中发挥作用。真正起根本的决定作用的还是治国安邦的大道,即人心的向背。离开了这一点,越是机巧,越是奸诈,就越容易引起反感和敌视,那就是自取灭亡的败亡之道。
一言兴国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不仅仅是一群舌辩之士,他们其实是有着真才实学的国际关系专家。在战国著名的纵横家中,苏秦、张仪似乎首屈一指。殊不知,苏秦的弟弟苏代,在学识上也不亚于他的哥哥。只是由于他出道比他的哥哥晚,没赶上六国联合抗秦的好时机,所以名声才没有苏秦响亮。如果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例子,也许会对苏代有新的认识。
齐国讨伐宋国,宋国的处境十分危急。苏代写信给燕昭王说:“燕国作为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却把人质送给齐国,使燕国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又侍奉齐国,帮助它讨伐宋国,使人民疲惫,财物匮乏。如果齐国攻破宋国,攻下楚国淮北,其结果也是使齐国壮大,导致仇敌强大而本国弱小。这三点都是燕国的灾祸呀!而您这样去做,想以此来消除祸害,取得齐国的信任,然而不但没有取得齐国的信任,反而使它对燕国的猜忌更厉害了。因此说您侍奉齐国,实在是大大失策了。这样既劳民伤财,又得不到一点好处;攻破了宋国,就是壮大了仇敌,而自己国家却要世世代代遭受祸殃。您把宋国和楚国的淮北这样相当于万乘之国的地方让齐国并吞了,这是等于再增加了一个仇敌齐国;北夷之地方圆七百里,加上鲁国、卫国,这就是相当于万乘之国了。而齐国吞并了它们,这是等于增加了两个仇敌齐国。有一个强大的齐国,燕国还对付不了,如今却有三个齐国,这一祸患可就太大了。
齐国殉马坑
“虽然如此,我听说明智的人办事,能够转祸为福,善于把失败转为成功。从前,齐人把无色旧绢绸染成紫色,就能售出高于原价十倍的价钱;越王勾践曾经栖身于会稽,以后却灭掉了吴国,称霸天下。这些都是转祸为福,由失败转为成功的著名事例。如今大王是否也想要转祸为福、转败为胜呢?那么不如怂恿各国尊奉齐国为霸主,并派使臣到周王室结盟,烧掉与秦国往来的信函,订立这样的盟约:‘上策是攻破秦国,其次是孤立秦国。’秦国受到孤立的威胁,秦王一定感到忧虑。秦国历经五世,连年打败诸侯,如今却屈居齐国之下。按照秦王的脾气,如果能够使齐国处于困境,就会不惜动用全国的力量来打败齐国。既然如此,大王为什么不派遣人以上述困扰齐国的道理去劝说秦王呢?比如派使臣对秦王说:‘燕、赵攻破宋国,壮大了齐国,大家侍奉齐国,并要做它的属国。燕、赵这样做对自己实在没有什么好处,那又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秦王。现在大王为什么不让可以取信于燕、赵的人去拉拢燕、赵?您可以让泾阳君和高陵君先到燕、赵两国去,等到秦国情况有变化,就让他们分别留在燕、赵做人质。这样燕、赵就会信任秦王了。由此一来秦国就可以在西面称帝,赵国就可以在中间称帝,燕国就可以在北面称帝,并立为三帝来号令天下诸侯。如果韩、魏不听从,那么秦国就攻打它们;齐国不听从,那么燕国、赵国就可以讨伐它。天下谁敢不听从命令呢?天下都臣服听命了,就让韩国和魏国攻打齐国。要求齐王送还宋国的土地,归还楚国的淮北。而送还宋国的土地,归还楚国的淮北,对燕、赵两国是有利的。建立三个帝王,这是燕、赵两国共同的愿望。这样,燕国和赵国在实际上得到了好处,在名誉上实现了愿望,燕国和赵国对齐国就会弃之如敝屣。反之,如果现在大王不结交燕、赵,就等于把燕国和赵国推给了齐国,那么齐国的霸业就会成功了。到那时,诸侯都拥戴齐国,如果唯独大王不服从,您的国家就会遭到诸侯的进攻;诸侯拥戴齐国,大王也服从齐国,名声就难免受到极大的损失。如此看来,大王如果不结交燕、赵,就会导致名声低下,国家危险的结局;大王如果结交燕、赵,就会名声尊贵,国家安宁。不要尊贵、安宁,却要下贱、危险,明智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秦王如果听到这番话,就会被刺到痛处,就必定进攻齐国。既然如此,大王为什么不专门派能言善辩的人用这些道理去说服秦王?这样秦国一定会攻打齐国。联合秦国,是最重要的邦交;讨伐齐国,是长远的利益。注重最重要的邦交,追求长远的利益,这是圣明君王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