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智慧谋略宝库3
46825100000036

第36章 治国安邦(10)

纵观金庸的十五部小说,融历史与传奇于一炉的共有六部,这六部小说中的一些侠客形象,足以说明侠客何为。《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木讷近仁。先是行侠仗义,守襄阳。这位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实是一位民族英雄。但不论他的行动,还是华山之下的苦思冥想,以及最后同成吉思汗的辩论都表明,他想实现的正是儒家的“爱人”、“仁政”、“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天龙八部》里的大侠萧峰,企望以死来消弥刀兵,使天下永得太平。《鹿鼎记》里的天地会虽是一个政治组织,但其首领陈近南则是兼侠客、忠臣、民族英雄于一身的人物,更显示出他以侠客的身份去实现道德、社会理想的企图。《书剑恩仇录》中的陈家洛,以书生的出身而成为草莽英雄的首领,自然打不破书生难成大事的历史定律,但他的失败及归隐异域却正使我们看到了他身上的理想成分。《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空为一教之主,空有绝世武功,空对明教有生死存亡之恩,只因为人太过诚实淳朴,只好为爱人画眉窗下,把好端端的一个开国皇帝让给了朱元璋。至于《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则更为特殊,袁承志自幼受一群忠烈之士的熏陶,满以为可以杀昏君、报父仇,造出一个理想世界,哪知崇祯无道,李自成也非明君,失望之余,只好归隐海外,另外《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归于玄寂,《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曲终人不见”,《连城诀》中的狄云和水笙逃避深山,无一不是一部悲壮无奈的侠客奏鸣曲。

原来千古侠客所做的竟是这样一个桃园梦!不论是以“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的袁承志为代表的归隐型侠客,还是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为代表的死节型侠客,他们的共同愿望,都是要拯民众于水火,救生灵于涂炭,建立一个清平无争、德化淳美、人人安乐的桃源世界。老子、庄子教民返朴归真,孔子、孟子教人实现仁政理想,侠客们与至圣先贤做的是同一件事,与千古文人学士追寻的是同一境界,只不过前者用“剑”,后者用“笔”而已。

建桃园世界,为理想献身,原是真正的大侠精神。侠客的变异,因与世推移而无一定之规,且历史上的侠客与人们观念中的侠客也有差异,但这真正的大侠精神却是一以贯之的。真正的大侠必定有此精神,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成为真正的侠客。逞匹夫之力、血气之勇而不计民生疾苦、不思国家民族者,至多只能算是好勇斗狠之徒,永生不得进入大侠之列。

然而,大侠的长剑虽利。终不能斩尽不平而除旧布新,更不能把处在痛苦轮回中的传统社会改造成永恒的桃源乐土,所以,他们死难殉节或归隐山林就成为必然的结局。其志难遂,实在是每一位真正侠客的历史宿命。道理很简单,大侠的祈求是永无止境的,而现实社会的具体存在却总是滞后的。大侠精神总是代表着破坏现实秩序的理想力量,总是希图建造一个更完美的社会,历代封建帝王对游侠多采取禁绝或屠戮的政策,便是极好的注脚。其实大侠精神的意义也就在此,它把美好的图景以极其有力的方式昭示给人们,使人们在最黑暗的岁月里也不致灭绝了真纯的希望,在心灵的一隅保留着一块永不凋零的常青的绿地,这也是大侠精神魅力恒久的原因所在。

“乱世天教重侠游”,是柳亚子的诗句。意思是在乱世当中,老百姓更感觉被欺侮,命运无法把握,所以就格外想念游侠。其实,即使在所谓的太平盛世,人们对大侠精神的渴望也是无处不在的,只是时隐时现罢了。在束缚太多的古代中国,人们欲想一展身心。学剑行侠恐怕不失为一条律径,即便行侠不成,亦可得到虚幻的满足。据说李白学剑杀过人,陆游则终生是“虏血未染锷”,至龚自珍的“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则纯为抒情。今天,人们在阅读武侠小说中获得了如醉如痴的满足,也是渴求大侠精神的表现。不过,这已是一种最为无奈的方法了。

文人自感无用而祈求侠客、创造侠客,侠客的长剑实在无法替文人开辟出一片净土。文人做不成侠客梦,侠客做不成桃源梦,文人与侠客,实是一对孪生的难兄难弟。也正是这对患难兄弟的无数次的殉难,才使漫长的中国历史不至沉沦。

天时、地利与人和

人和对于一个国家或一项事业的重要性,我们都有清醒的认识,但最早将这种认识上升到理论形态的,是孟子。孟子为我们形象地论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主次轻重,确立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论。让我们来看看孟子的论述。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的意思是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方圆三里的城池,方圆七里的城墙,将其包围起来攻打而不能攻破。能够围城攻打,是因为占了天时,不能攻破,是因为没有占有地利。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盔甲不是不锋利坚韧,粮食布帛不是不多,而城池还是被攻破了,不得不弃城逃走,究其原因,是占了地利却没有占人和的缘故。在这里,孟子宣传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的意思是,如果实行了仁政,就必然会占有人和,因此就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自己则是坚不可摧的堡垒。所谓仁者无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的确,孟子的这一思想并不是迂腐的理论,而是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指导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以弱势的“人和”战胜强势的“天时”、“地利”的例子是很多的。

孟子像

赵国末期,楚国被秦将白起攻下了郢都,被迫迁都。齐国自被燕将乐毅打败之后,一直难复元气。秦国越战越强,与其余六国的势力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除赵国外,其余五国均不是秦国的对手了。只有赵国,一方面是由于赵武灵王的改革,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一方面也是由于大将廉颇和国相蔺相如的拼力苦战。若无廉蔺合作,恐怕赵国早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专门为他们立《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其评价之高,足见一斑。

廉颇成为大将,是积攻城野战之功所致,而蔺相如成为国相,则是由于完成了两次重大的外交使命。秦国曾接连不断地攻打赵国,可总未得逞。特别是大将廉颇,更难击败。于是,秦昭襄王就想采取其他办法来挟制赵国。秦国采取的办法是假意跟赵国交好,再用外交手段把赵国置于被动地位。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稀世珍宝“和氏璧”,就派使者去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15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这使赵惠文王十分为难。

赵惠文王倒不是爱惜这块玉,而是因为秦国历来不讲信义,赵惠文王怕白白地挨了骗还要被人耻笑,损害了赵国的形象。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玉,又怕给秦国一个把柄,他们要发兵来打,真是进退两难。正在这时,宦官头目缪贤推荐说:“我家有个叫蔺相如的门客,智勇双全,可以让他想想办法。”赵王无计,也只好叫蔺相如来问问。

赵王问道:“秦王要用15座城来换和氏璧,是给还是不给?”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回绝。”赵王又问:“若秦收了和氏璧,又不给我们城池,那时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提出要求,若是不答应,是赵国理亏;若是秦国收了赵国的玉璧,不给城池,那就是秦国理亏了。比较起来,我看还是后一种办法好。如果大王实在没有人可以派遣,我可以勉强充数。如果秦王把城交给我们,我就把璧留在秦国;如果他们不愿交出城池,我就‘完璧归赵’。”赵王觉得蔺相如口才便捷,虑事周密,就派他去了秦国。秦昭襄王在宫里接见了蔺相如。秦王高兴而又随便地坐在那里,蔺相如只好双手把璧捧上去。

秦王看了又看,爱之欲狂,然后随手传给宫女、妃子观看,大家都赞不绝口,齐声向秦王道贺,高声欢呼。

蔺相如站在堂下,无人理睬,过了许久,也不见秦王提起交割15座城池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存心欺诈,就按预先想好的计策说:“璧上有点小毛病。不经指示,很难看出,请让我指点给大家看。”秦王没有防备,就把璧递给了蔺相如。

蔺相如接过玉璧,立刻靠近大殿中的柱子,怒发冲冠,大声对秦王说:“大王想得到这块玉璧,差人去向赵王索要,赵国的大臣们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又不讲信义,只是仗着强大,就想靠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玉璧,所以大家都反对给您送和氏璧来。但我以为普通百姓交往尚且讲究信义,何况大王是一大国的君主呢?而且仅仅为了一块无用的玉璧,伤了秦、赵两国的和气,也是不值得的。赵王听信了我的话,才沐浴斋戒了五天,亲自在朝堂上把国书和玉璧交给我,让我奉送到秦国,这是多么恭敬的礼节啊!可我来到秦国,把玉璧奉献给大王,大王却傲慢无礼,态度随便,而且把美玉交给宫女传观,这是污辱赵国;您绝口不提交割城池的事,这是无意用城交换玉璧。所以,我把玉璧要了回来。现在。玉璧在我的手里,您如果一定要强迫我,那我就让我的头颅和玉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完,怒气冲天,眼睛斜看着柱子,准备猛砸。

秦王生怕他砸毁了玉璧,连忙向他赔礼道歉,并让人拿来地图,指点着说从某某地到某某地的15座城归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并非出于真心,也就来个缓兵之计。他对秦王说:“秦王既然喜爱和氏璧,赵国不敢不献。只是赵王送璧前曾沐浴斋戒五日,表示恭敬,大王也该沐浴斋戒五日,才能接受和氏璧。”秦王看看没有办法,只好答应。

蔺相如回到馆舍,连忙做了周密布置,派人穿着麻衣布衫,化妆成老百姓,偷偷地揣着和氏璧从小道逃回了赵国。过了五天,秦王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准备接收和氏璧。蔺相如走上秦廷,张开双手对秦王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已历二十几位国君,从没听说过哪位国君讲过信义。我也怕受了您的骗,连忙派人把玉璧送回赵国了。赵国是弱国,秦国是强国,只要秦王是真心诚意地用15座城池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是不敢不答应的,只要派一个使臣去,赵国马上就会送和氏璧来。过去孟明视欺骗了晋国,商鞅欺骗了魏国,张仪欺骗了楚国,如今,我不愿大王再背上欺骗赵国的坏名声,所以把玉璧先送回赵国。算我欺骗了大王,就请大王治我的罪吧!”

秦王和大臣们听罢,十分愤怒。但蔺相如所说句句是实,无可辩驳。看看蔺相如毫无惧色的样子,也无可奈何,即使杀了蔺相如,也属无用,反落下个恶名。不如放了蔺相如,倒显得秦国宽怀大度,用意并非诈取赵国的玉璧。就这样,蔺相如“完璧归赵”,既保全了赵国的玉璧,又未给秦国落下把柄,还给赵国赢得了一个好名声。蔺相如也因之声誉鹊起。

但秦国并不能因为赵国出了个蔺相如就不再并吞六国。过了两年,秦国又夺取了赵国的两座城池,再过一年,又去进攻赵国,但都无多大成效。秦王一想,这么慢慢地消耗,没有多大的用处,不如索性跟赵交好,等除灭了别国,再想法灭赵。

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派使者约会赵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相会。赵王怕像当初的楚怀王做了秦国的“肉票”而不敢去,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既会变得被动,又会被秦王看不起。因此,赵惠文王就准备去,让蔺相如跟从,廉颇在国内辅佐太子。平原君赵胜说:“应当带上五千精兵作为随从,再把大队人马驻扎在三十里外,作为接应。”赵王就叫大将李牧带上五千精兵跟随,叫平原君带上几十万大军随后。

廉颇觉得还不放心,就向赵王请求说:“这次赴会,吉凶难卜。去渑池来回不过二十多天。加上两三天的会议,也不过三十天。若是逾三十天未归,我能否像当年楚国一样,立太子做国君,以免秦国挟制大王呢?”赵王也同意了。廉颇又在边界上做了严密的布置。

赵王与秦王在渑池相会。两人一边喝酒,一边谈论天下大事,似乎谈得很投机。酒酣耳热之后,秦王借酒盖脸,似乎开玩笑地对赵王说:“听说赵王精通音乐,请为我弹一弹瑟。”赵王无法推辞,只得忍气吞声地弹了一下瑟。秦王立刻让史官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弹瑟。”

赵王气得脸都紫了。赵国还未灭亡,秦国就把赵国当属国看待,甚至还不如。居然把弹瑟的事记人历史,实在是奇耻大辱。但赵王只是气恼,却想不出报复的办法。

这时,只见蔺相如端着一只瓦盆,走到秦王面前说:“听说大王善于击缶,请为赵王击一次缶。”秦王立刻震怒,不去理他。秦王的卫士想去杀了他,都被蔺相如大声喝退。蔺相如对秦王说:“大王的军队虽多,在这里却用不上,在这五步之内,我就可以血溅大王。”秦王看看没有办法,如不击缶,蔺相如就要扑过来厮杀,只好击了一下缶。蔺相如立命赵国史官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看到蔺相如伤了秦王的面子,就想法挑衅说:“请赵王割15座城为秦王祝寿。”蔺相如针锋相对地说:“请秦王割咸阳城为赵王祝寿。”在整个宴会上,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外交斗争。虽然秦国时时发起进攻,但蔺相如以牙还牙,机智巧妙,毫不退让,秦国始终没有得到丝毫的便宜。同时,秦国得到密报,赵国已在边境上集结了大军,各方面都做好了准备,秦国也就未敢轻举妄动。

在秦、赵两次重大的外交斗争中,蔺相如甘冒生命危险保全了赵国的尊严,未使赵国陷入被动的局面,功劳很大。为了表彰他的功劳,赵王拜他为上卿,位置比廉颇还高。廉颇很不服气,到处向人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还说如果碰见了他,必定要当面污辱他。在廉颇看来,只有武将以刀枪拼战才算功劳,文臣的智谋勇敢算不了什么。况且污辱了蔺相如微贱的出身,到处扬言要当面加以羞辱。这对蔺相如来说,确实是很难忍让的。

但蔺相如好像没有听说一样,几次驾车出门,远远地看见廉颇时,为了避免碰见,就早早地躲开了。这样时间一久,连蔺相如的门客从人都觉得太窝囊,忍受不了。一天他们对蔺相如说:“我们背乡离井,不远千里投到您的门下,是因为仰慕您的为人。如今,您的官位比廉颇要高,反倒这样惧怕他,真不知是什么原因。您这样胆小懦弱,连我们都感到羞耻,还是让我们回家算了。”

蔺相如不慌不忙地问众人说:“各位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厉害?”众人都奇怪地说:“廉将军当然没有秦王厉害!”蔺相如又说:“这就对了。试想秦王那么强大,各国诸侯都畏之如虎,我却敢在朝廷上当众责骂他。我蔺相如虽然没有什么大本领,还不至于如此惧怕廉将军。只是我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两人能够同心协力地对付秦国。如果我们两人争斗起来,那就必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我所以这样对待廉将军,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计较个人的私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