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过程
心理学认为,记忆的基本过程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心理学关于记忆的研究已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并揭示出了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这种过程的基本规律,对于阅读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1)识记
识记是指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点及其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始,没有识记,就没有记忆。所以它是记忆的前提,是记忆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一切知识的记忆都是从识记开始的,它也是保持知识、重现知识的基础。无论是进行专业性阅读,或是进行欣赏性阅读,都离不开识记。
(2)保持
保持是指知识经验在识记后,以暂时神经联系的形式留存于脑中,暂时神经联系在一定的刺激下再活跃,知识经验就以再认或再现的形式恢复起来。暂时神经联系被抑制时,即产生遗忘现象。遗忘的不同程度,直接影响记忆保持的程度。保持是识记的巩固,又是再认或再现的保证。保持是整个记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巩固知识经验,必须同遗忘作斗争,了解与掌握遗忘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方法,防止遗忘,可以增强记忆的保持。
(3)再认或再现
保持的程度越深,就越容易再认;二是当前呈现的事物与过去感知的事物十分相似;三是依靠各种线索,即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各种属性或各种特征,当人们再认某一事物的时候,根据某些线索可以唤起对原有事物的印象,从而再认出这一事物。在阅读中,我们应当注意创造再认的条件,特别是增加识记的事物相互联系的各种线索,以提高再认的效果。
再现是指对已掌握的知识能回想起来,已学会的动作能再实现和已经历的情感再体验的过程。再现的特征是:过去感知过的知识和事物并不在眼前,由于一定条件的诱发,我们在头脑中能重现这一知识和事物的印象。
再现的速度和准确性,决定于所掌握的知识经验是否概括成体系和是否经常应用。再现发生困难时,须进行追忆,追忆要通过意志努力,利用各种线索,引起必要的联想,进行适当的推理,逐渐恢复遗忘了的知识经验。
综上所述,心理学认为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这是密切联系的、互相制约的三个阶段。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过去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再认或再现。所以,识记是保持的前提和基础,保持是对识记的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再现的前提,再认或再现是识记、保持的结果、证明和显现,可以进一步加强识记和保持,并成为检查识记和保持的效果的手段。遗忘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对立面,遗忘对于无用信息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有所遗忘才能有所记忆。
阅读记忆的分类
1.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代信息加工论把记忆过程划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种理论认为,进入感知的信息首先进入瞬时记忆,而后可能转为短时记忆,最后转入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性记忆,是指人对信息感知之后,所产生的痕迹在脑的感觉区保留很短的时间,一瞬间就急速消失的记忆。通常这些信息可以在几百毫秒的时间内用于分析,但不到1秒钟就被新的信息所取代。斯伯林(G.Sperling)在1960年用实验证明,感知的信息首先进入瞬时记忆,它有鲜明的形象性;保持的时间短,大约为0.25~2秒;在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未受到注意或处理,它就很快消失。
总之,瞬时记忆是记忆过程的初级阶段,通过感官获得的信息首先在这个阶段中储存,但量有限,时间短,若不经过注意和处理,就会很快消失。例如看一个新的英语单词,若不有意记住它,只一瞬间就会遗忘。如果信息在这个阶段得到注意和加工,把那些连续的,先后到达的信息整合成新的连续的、完整的印象,那么,短暂的瞬时记忆就可以转变为短时记忆。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由瞬时记忆过渡而来的,比瞬时记忆保持时间稍长的记忆。在这一阶段,信息保留的时间仍然是短暂的,平均若干秒至1分钟。例如,读一个英语单词,读一遍,记住了,能复述一遍,但再读第二个单词时,往往便把第一个单词忘掉了,这种常见的现象便是短时记忆。可见短时记忆除持续的时间与瞬时记忆有不同外,还有两点不同:短时记忆的内容是人充分意识到的,而瞬时记忆的内容是人不那么充分意识到的。短时记忆能因人的多次反复练习而加强,如通过复述(默默背诵),反复运用,达到一定程度,则信息便会在短时记忆中作相应的循环,从而延长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停留的时间,这样就使信息容易转入到长时记忆中。对短时记忆的材料能适当地处理加工,如适当地分组,赋予一定的意义或配以一定的直观形象,或编成押韵的歌谣,记忆的效果会显著地提高。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由短时记忆过渡而来的。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储存的时间范围极大,由几分钟、几小时、几日、几个月、几年乃至终生不忘。长时记忆又可分为不同的级次。比短时记忆稍强的记忆痕迹所储存的长时记忆,仍然是容易被忘掉的,这种遗忘是由于先前的或后来的信息干扰所致。有的记忆痕迹经长年累月地应用,在脑海里保持很深的记忆痕迹,不容易遗忘,常可持续终生。这种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能随时被提取应用,如人对自己的名字、常用数字、文献的基本词语等即是如此。可见,长时记忆的巩固程度也是有不同的。
综上所述,记忆是分级的,记忆内容的储存是经过几个阶段完成的,各阶段记忆中信息储存的时间和遗忘的机理是不相同的。总的信息流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信息能够达到长时记忆中。在阅读中,复习和反复运用知识是使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重要因素,而其中又有少量信息经过长年累月的反复运用,达到很深的记忆痕迹,不再会被遗忘,达到最稳定的程度。
2.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以及是否作意志方面的努力,可以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1)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并不需要作意志上努力的记忆。如随便翻阅图书,当时并没有任何识记目的和要求,也没有作出主观努力,但却有不少图书的内容被自然而然地印在脑子里,这就是无意识记。其作用体现在:在无意中积累许多知识,但由于无意识记缺乏目的性,识记的内容则往往带有偶然性和片面性。因此仅靠无意识记,不可能获得系统的、精确的科学知识。
无意识记表明了那些对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重大意义的或符合人的需要、兴趣、动机、任务以及能激起情感的知识和书本,对人们影响很深,就容易被人们自然而然地记住,并可能在脑中保持较久的时间。无意识记还表明,对阅读材料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越多,对材料的记忆就越深,被记住的知识也就越多。根据上述规律,我们在阅读中,一方面应当把符合自己需要、兴趣和目的的文献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内容,增强无意识记,另一方面,应当尽可能地调动自己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以发挥无意识记的作用。
(2)有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一种有预定目的,按一定方法和步骤,需要作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需要思维起作用,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意识记的作用表现在能够系统化地掌握科学知识。实践表明,阅读中提出明确的识记任务与目标十分重要。有了明确的识记任务与目标,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有意识记的效果比无意识记的效果要好得多。为了更好地识记,除了提出识记任务与目标外,还应当尽量积极思考,使识记的材料成为思考的直接对象,记忆效果会更好些。
根据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规律性,我们在阅读中,应当把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结合起来。无意识记只要安排得当,运用得法,也能使我们少花精力,获得许多知识,但它不能保证我们获取系统的知识。为了获得系统的、巩固的知识,还应当充分利用并依靠有意识记。但仅用有意识记,会使自己脑力负担过重,容易感到疲劳。因此又要运用无意识记。我们应当发挥这两种记忆的长处,避免其短处,互相结合,交替进行。
3.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我们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
(1)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是一种主要着眼于按阅读材料的前后顺序进行多次重复而记住事物的特点及其联系的过程。例如有些阅读材料本身缺乏意义上的联系,如历史年代、河流长度、某地区的经度、纬度的各个数目字都无意义上的联系,在记忆时,除尽量利用外加的意义联系作为辅助手段外,主要依靠机械重复。
(2)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是一种主要着眼于阅读材料内容本身,依靠对材料内容内在的理解,并尽可能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融会贯通,从而记住事物的特点及内在联系的过程。有些阅读材料本身是有意义的,它们阐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如科学定义、定律等,我们懂得了这些意义,在识记这些材料时,积极进行思维,找出材料本身的内在联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理解了材料的意义的基础上去识记材料,这就是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的作用体现在它能全面、迅速、精确而牢固地记忆知识和事物,效果十分显著。对于各门学科著作的阅读,要尽可能地应用意义识记,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去记忆,要克服那种读书不求甚解或死记硬背的做法。
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比较起来,有很大的优越性。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实验证明:识记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复习16.5次,识记36个无意义音节需要复习54次,而识记含有480个音节的六节诗,只需要8次就能背诵。
综上所述,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各有所长,它们在记忆过程中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在阅读中,应当把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在进行机械识记时,尽可能把它意义化,有助于记忆效果的提高。如爱因斯坦把一朋友的电话号码24361意化为两打加19平方,很快就记住了。在进行意义识记时,也要借助于机械识记。例如,有些材料本身是极有意义的,但是由于学习者的理解水平有限,一时还不能理解或充分理解其意义,如古典诗词、文章等,这时也需先运用机械识记把它们识记下来,以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再步步加深对材料的意义的理解。一般说来,背诵便是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相互配合、共同促进的结果。在阅读中,应以意义识记为主,以机械识记为辅、扬长避短,结合运用。
13.了解遗忘的规律
遗忘与记忆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要巩固知识经验的保持,必须克服遗忘。而要同遗忘作斗争,就必须了解与掌握遗忘的规律,并能采取相应的方法,防止遗忘,从而增强记忆的保持。
遗忘是指对于识记过的知识和事物,经过一段时间不能(或者是错误地)认知或回忆。遗忘就是保持的丧失。从生理上看,遗忘就是大脑皮层中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由于抑制而全部或部分不能兴奋起来。其中有的知识经验的遗忘可能是暂时性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
遗忘曲线
遗忘曲线是描绘遗忘速度的曲线,它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之间的关系,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它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条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最初的一段时间内遗忘得比较快,而后逐渐变慢。在艾宾浩斯以后,许多人做了类似的实验,也都大体上证实了艾宾浩斯研究的结果。
根据遗忘的这一规律,我们为了防止遗忘,提高记忆效果,在学习遗忘曲线示意图之后应当及时复习,“趁热打铁”。同时要多次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增长。例如:阅读1小时后便可以复习一下读过的内容,可使50%以上的内容得以保持。然后1天复习1次,再以后可以5天、10天、半个月、1个月、3个月以至半年复习1次。这样经过及时复习和有间隔地多次复习,就可以达到长时记忆,而不容易被遗忘了。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与其借助复习去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去防止遗忘。”在记忆活动中,应当去“巩固建筑物”,而不要去“修补已经倒坍了的建筑物。”
值得指出的是,根据后来心理学家的研究,遗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遗忘曲线的形式也因之而不同。熟记有意义的材料,遗忘速度在最初较慢;在材料分量显著增加时,由于不易形成牢固联系,遗忘速度就先快后慢,而接近于无意义材料的遗忘曲线。例如心理学实验证明,被试识记有意义的材料,经过400天之后,记忆仍保持60%,而无意义的材料只保持30%。根据这——遗忘规律,我们应当尽可能地去理解文献内容的意义,不要靠死记硬背去识记。
遗忘的两种形式
遗忘的根本原因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抑制所致,以下介绍遗忘中的两种抑制形式。
1.前摄抑制
前摄抑制是指刚刚熟记的材料与当前所要识记的材料相似,容易引起混淆,而使后者的识记效果受到消极影响。这是过去的神经过程痕迹抑制当前的神经过程的结果,有一个实验:让被试者识记4个无意义的音节表,然后分析对每个音节表的遗忘情况。结果为:首先识记的第一个音节表遗忘最少;第二个音节表次之;第三个音节表又次之;对第四个音节表遗忘最多。这一实验结果表明,在对无意义材料的识记中,前摄抑制是造成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有意义的材料的识记,由于联系较多,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较少。
阅读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和劳逸结合原则的贯彻,可以防止前摄抑制的产生。
2.倒摄抑制
倒摄抑制是指刚刚熟记一种材料后,立刻又去识记同它相似的另一种材料或做较难的作业时,使前一种材料的熟记效果受到消极影响。这是后起的神经过程抑制其先前发生的神经过程痕迹的结果。例如,有一心理实验:被试者在熟记词之后,去解答数学难题时,结果使后来对词的再现降低16%,而去进行较为容易的任务(如口算乘法)时,对同样一些词的再现就只降低4%。前者就是倒摄抑制影响再现的主要原因。上述实验说明,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此外,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时间的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多方面的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