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镇上唯一的一家书店——六一书店,我忍不住进去了。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书店。店里大部分的柜面摆放着文具和辅导书,只有东边的角落里,放了数十本文学作品。就是这个角落,吸引着每天放学后的我们,在书柜前流连忘返。书不能随便翻阅,又没钱购买,我们只能隔着玻璃望望诱人的封面解解眼馋。
现在,我攒着一元七毛钱,毫不犹豫地走近柜台,一元七毛钱不能买我心仪的书,只能买一本价格适宜的书《呼伦河畔的枪声》,但这已让我欢欣不已了。回到家,我一个字一个字地精心读完,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书中的一个情节:年少的主人公在楼上假装睡着了,楼下密谋的汉奸去楼上查看,小主人公呼吸均匀,睫毛一动也不动,竟然骗过了汉奸。这个情节令我佩服之至。
现在我一直在回想,当时,为什么我没有买女孩子们喜欢的发夹橡皮筋之类的东西呢,可一直想不出原因。当时完全凭的直觉,就像孩子满月时的抓阄。这只能说是一种宿命,注定了我今生一定与文字和书本有缘。现在,我的确我成了一个与书本和文字打交道的人。
而对于书店,也就有了某种不解之缘。高中时代,我在犀城见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书店——新华书店。书店规模不大,各种书籍分门别类地摆放在书架上,每一本书的书脊和封面设计都独具匠心,每一本的内容就是一个个丰富的世界,是作者的灵魂。这些,都让我爱不释手。
那时,无钱购书,书店又没有桌椅,休息日,我跟同学们就蹲着或站在书店里读书。书店的各个角落里,散发着奇异的书香,像一种镇静剂,使得周围静谧祥和,我们沉醉在文字的世界里,忘记了腰酸背疼,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如今,依然喜欢逛书店,每次走进书店,仿佛走进深山老林里,心立即宁静愉悦起来了。虽然不用蹲着或站着读书了,但是,在一本一本书翻阅过去之时,不断出现的奇迹与欣喜,永远令人陶醉。
砍路箕
春天到了,在洣水河那边的群山里,从路边到山脚,从山脚到山顶,长满了一种蕨类植物——路箕(俗称铁芒萁)。它们的茎纤细但硬挺,顶端向两边展开几片条形叶。叶与叶之间相互交错,密密麻麻地,仿佛给山们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路箕易腐,仍进猪栏里,与猪粪混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就成为极佳的农肥。
乡人无闲时,忙完春插,就寻了柴刀,一根扁担挑了一对土箕往河那边赶。砍路箕其实就是割路箕,要想效率高,柴刀锋利很重要。洣水河边,有的是凹凸不平的鹅卵石。选一个,就着船舷,“嚯嚯”地磨,正面磨,反面磨,柴根磨,柴尖磨,直磨得刀锋闪闪发光,船也靠了岸。
砍路箕还要讲究方法,左手握住路箕,柴刀向下,贴近地面连着根部砍下来,这样路箕又长又有分量。砍路箕高手,柴刀急急地砍,左手密密地捞,步子紧紧地跟,各个动作配合协调,很快,像剃头一般,一大块山坡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
无树的山坡上,阳光充足,路箕浓密,但路箕经不得晒,长不高,时间长了,叶片焦黄,成了火烧路箕。有杉树荫蔽下的路箕,又青又深,砍一把很实惠,大家比较喜欢。
一拨人,走进山里,散在一座山上,每人占用几行树的地盘,从东头砍到西头,再爬上一层,从西头砍到东头。几个来回,路箕就砍得差不多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此时的空山,因为杉树的遮蔽,见不到人影,也闻不到人声,偶尔听得见一两声“坎坎”的砍路箕声。周围静极了,成排的杉树默默伫立,鸟儿旁若无人地从这边山窝飞到那边山窝,很多不知名的虫儿发出此起彼伏的“唧唧”声,清新的空气里弥漫着刚砍的路箕香。微风吹过,茅草轻轻摇晃,路箕微微颤动,胆子小的人常会幻想虎豹猛然间从视野中出现,因此,隔一段时间,喊声对方,问声进展,听到答应声,就安定塌实了。
砍路箕热闹的日子,一拨又一拨的人,有的从山脚小路弯进山里,有的爬上山顶高路赶向更远一点的山。山顶高路上的脚步声和说笑声,仿佛就在身边,清晰到传到山脚赶路人的耳里,有人就冲着山顶喊“哦——嗬嗬”,山顶上的人们也回应着,回声在山谷里传得很远很远。先到的人们占据着未砍过的山头,后来的人就向更远一点的山里赶,如同蚕食一般,一点点地,一寸寸地,从一座山砍上更远一点的山。到了秋后,近山的路箕基本砍完,人们要爬上十几里山路的深山里。砍的时间少,花在路上的时间多。空手上山的时间多,挑担下山的时间少。深山里又深又青的路箕,左一捆右一捆,集在带柄的土箕里,很快就成了齐腰高的绿色圆柱。
一群人,排好队,挑起百多斤的担子,迈着急而碎的步子,脚板踏得黄泥路“噼啪啪”地响,扁担两头颤得箕柄“吱呀呀”地叫,那个气势,颇为壮观,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绿色长龙,沿着山路,蜿蜒着前进。左肩压痛了,换了右肩,左右都压痛了,就找个宽敞的地方歇歇肩,透口气,喝几口山泉,说几句笑话,再攒足了劲,挑起担子一口气奔下山。
陆陆续续地,一担担的路箕,带着山里的清新,进了村,吸引了孩子们,唧唧喳喳围绕着路箕转,希望能像上次一样得到红山楂、猕猴桃。路箕仍进猪栏里,剩下的堆在村前坪里,以备冬天用。孩子们就扑向路箕堆,躺着,打滚,翻筋斗。路箕堆又舒适又软和,还带着好闻的清香,很好玩。阳光懒洋洋的上午,母亲蹲在门边搓洗衣服,孩子们就跑向路箕堆,选一根干了的路箕茎,抽去内里白色的茎,剩下深褐色的茎管,沾上肥皂水,吹着泡泡,村头吹到村尾,身后浮出串串的肥皂泡。
隔个十天半个月,猪栏里的路箕粪就要清出来,堆在旁边,换上新的路箕。路箕堆渐渐地少,到了第二年春天,就用得差不多了。乡人把路箕粪撒向田里土里,这个季节,田里土里,到处飘着路箕粪香。这些路箕粪,养肥了一年又一年的庄稼。
渡船
洣水,发源于罗霄山脉南麓的炎陵县,一路汇聚,一路浩荡,绕过犀城、云阳山峡谷后,在河西遗下一洲——黄泥洲。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但人口密集,人多地少。人们的目光自然投向了交通不便的河东山林,在那里开荒。种田,砍柴。
连接两岸交通的是限载20人的两只普通渡船,高高的船舱内设有床和一些日用品。两位撑船人——当地人叫船老板,都人到中年,皮肤黝黑。一年四季,从早到晚,两只渡船在两岸间相互交替,一来一往。他们撑着船,动作洒脱、娴熟,一撑一收间,船破浪前行,如同头顶上空那只飞翔的白鹭一样悠然。
两位船老板,一位老实憨厚,不爱说话。另一位爱开玩笑,人们也爱开他的玩笑:“船老板,船老板,冇得婆娘找船板。”他也不恼。倒过竹篙击起河水,溅在人们身上,又惹得大家一阵笑骂。
农闲时节,过河的人稀少,船老板就呆在舱内睡大觉。上船的人对着船舱喊,船老板揭开小窗栏,露出一只眼,看清了,出舱,掌舵撑船,悠悠地往对岸游去。浅水区的洣水,清澈见底,河底沙粒、鹅卵石触手可及。随着渡船的驶向,翡翠般的水面,涟漪一圈一圈的向外漾开去。孩子们兴奋了,抓住船舷,伸手击水;或骑船,一只脚伸进水里,船老板一边呵斥,一边把竹篙伸过来吓唬,孩子们才收敛。
春汛时节,河水暴涨,河面加宽,水流湍急,这时就要选两位身强力壮的撑船能手,协助船老板撑船。两人一前一后,稳站船头。一人将竹篙远远地甩下去,在船迅速向竹篙压过去的空隙,两人一起用劲,船一边向下游飘去,一边艰难地前行一点点。一人又迅速将竹篙抽上来,再远远地甩下去,船再艰难地前行一点点-----整个船上,大家都静气屏声,紧张地望着他们,这简直是人类体力、智慧与自然的一场拼搏和较量!船到达对岸,还是被远远地冲到下游,船老板再沿河岸,慢慢把船撑到上游。
农忙时节,两只渡船来来往往,一直到很晚很晚,船老板的三餐饭都是家人送来的。有月亮的晚上,河两岸总听得到人声。夜深人静,刚进入梦乡,对岸就有人喊,将心比心,船老板只好强打精神过河接人。这个时候,船老板比农忙的人还忙。
这个季节,也是争分夺秒的季节,过河最是讲究运气。运气最好的,刚到河边,装着一舱人的船正待出发;运气最差的,船刚离岸。后面的人,络绎不绝,纷纷聚在河边老樟树下闲聊,玩笑。船来了,又是满满的一船人。
回来时,两只船远远不够用。大家都挑着稻谷、柴等重重的担子,一次只能上七八个人。岸边的人越聚越多,柴,稻谷,稻草排成了几排长长的队伍。每次上船,正面侧面夹攻,拼命挤船,像一场大战。有人被挤下洣水,稻谷侵了水,铁芒箕被散开,被水流冲走,大半天的辛苦就这样没有了。胆子小的人,不敢去挤,等了一船又一船,几个小时后,高峰期过了,才轮到上船回家,肚子早已饿得前皮贴后皮了。
因为过河,比起方圆别的地方,我的祖辈们要辛劳多了。渡船,见证了那个年代的艰辛勤劳和辛酸无奈。
如今,极少见到人砍柴了,那边河的田也荒芜了。来往的人很少,渡船寂寞地呆在岸边,守着千年悠悠洣水。守候的,还有河边的那棵老樟树。树是有灵气的,没有人气的滋润,树老得很快。
怀念砍柴的日子
发源于罗霄山脉的洣水河一路弯弯悠悠,环流犀城后在河的西边遗下一洲,这一洲就是我美丽富饶的家乡——黄麻洲。河的东边是一座连着一座的高山,那里似乎有着无尽的宝藏,对于我们这些乡村孩子来说,不失为一个乐园。
每年的暑假,我们几乎都在深山砍柴的日子中度过的。每天我们跟着大人们五更起床,著上草鞋,带好砍柴工具,披着星戴着月,趁着夜的清凉直奔河边渡船去。等踏上河那边的山路时,天已麻麻亮了。一拨拨的砍柴人吆三喝四,彼此开着玩笑,嗓子痒的人忍不住喊上两句:
早早起来风凉凉,
凉凉风儿吹我面,
木叶含在嘴角边,
只见歌声不见人;
来的呀是什么人,
来的一群砍柴人,
木叶吹得鸟儿欢,
再苦再累也开心。
呦喂──
山路,在砍柴人象模象样的歌声里极有韵味地绕着山坳转,一圈圈地漾了开去。
杂柴中我们最喜欢砍的是叶细根粗的一人多高的乔木和高高挑挑的茅草。有一种长得亭亭玉立的茅草,剥开它细长的叶子,会露出白生生的茎,往嘴里一嚼,甜美如同甘蔗。
但我们砍得最多的还是一丛丛的灌木。戴上手套,把那些相互缠绕的带刺的枝条和藤一古脑儿地从根部一一砍去,根丛里的枯枝败叶和着常年不见阳光的阴凉泥土散发出一种腐烂气味,这种气味连同灌木丛里的阴森常令人从骨子里生出莫名的恐惧。有时,会从荆棘丛里溜出黑色带花纹或麻色的蛇,吓得半天回不过神来。也有一次,一条四足蛇停在我执柴的戴有手套的左手上方,与我对视,待看清楚了它的真面目,吓得我丢下柴刀,一路“哇呀呀”地叫着,跑得远远的。至今想来,仍心有余悸。有时还会惹恼一窝蜂,吓得伙伴们蹲着纹丝不动,等蜂们安静了,我们便躲到不远的地方扔石头,赶走蜜蜂,打掉蜂窝,一丛丛的灌木还是被我们征服了。
在我们大汗淋漓地飞舞柴刀,抬手擦汗的间隙,无意间会发现诱人的野果。姿态舒展的山楂树上有熟透了的算盘珠似的红山楂,毛板栗树翠绿翠绿的叶间满是浑身刺人的板栗球,灌木丛里会斜伸出低矮的杨碗树,密密丛丛的叶间擎着星星点点的黑圆果,地面密密麻麻的爬行藤间布满了紫红色的地茄子。有时还会获得毛茸茸的猕猴桃,带回家,放进谷物里闷上十天半个月再吃,酥软酸甜。直吃得我们牙根酸软,肚皮饱胀,在物质困乏的年月里,这些野果足以让我们欢欣雀跃了。有时,我们也去偷山里人种作的花生红薯,把扯出的花生稞和红薯藤重新埋入土里,等到主人发现了枯藤,我们已经转移阵地几天了。
发现有光秃秃露出红褐色地面的山坡,我们就玩滑梯的游戏,一个接一个,坐在山头上轮流滑下去,欢快的“哇——哇——”声便回响在深山里,但滑久了裤子会滑破洞的。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和衣跳进湖里,享受水的清凉,用不着担心大人的责骂,烈日下,等我们把柴担回家时,身上衣服也就干了。累了,就躲在树荫里,躺在草丛间,吸着深山里清新的空气,听鸟的各种叫声,听风呼啸而去后的层层叠叠的松涛声,看大片大片的云从对面山腰拂过,仿佛地,便觉得自己成了快乐的神仙。
静谧的深山给了我们无穷的快乐,我们的快乐也给了深山些许的生动。
晌午时分,我们便和大人们一起担着重重的柴,迈着急而细碎的步子,随着杂柴枝叶有节奏的舞动,“吱呀”、“吱呀”地陆陆续续地下山了。渡船来来回回,一担担带着山野气息的柴便如绿色蜈蚣般不断流入村里,于是,各家各户的门前摊开了一排排散发着清香的绿。伙伴们坐在凉爽的堂屋里,喝着母亲煮的大米粥,望着门前的绿意,眼神里全是劳累后的满足与惬意。
现在,河那边满山满坳的杂柴茂盛得葱茏。但是,再令人眼谗的柴也极少有人去砍了。砍柴的日子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沉淀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随之而去的还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蕴藏在那个年代的美好的东西。
捞松针
小时侯,常常去河那边捞松针。
松针纤细易燃,是引火的好材料。村里人家,一年四季,柴房里都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