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开店赚钱(时尚生活指南)
47335900000034

第34章 正确平估店铺价值(25)

(4)在中立地区验货。规划出中立地区以便验收进货,所谓中立地区,是指在不打搅顾客走动及非送货厂商所属的商品陈列货架附近地区,在这个地区验收可避免新货与旧货混淆,预防商场(商店)的损失。

(5)不让厂商清点。验收时应亲自拿着送货单、发票或收据,与进货员逐项清点确定。

(四)商品验收后的处理

1.填单

包括进货的品名、日期、数量、规格、出仓的日期、数量和余额,以及每笔商品变动的经手人。一些大规格包装箱进仓,不但要填写好登记卡,在箱体上也应标示进货日期,以避免储存过期。

2.堆放

商品进库以后的堆放,可以采取和卖场相似的方式,这样便于商品存放而不易出差错。商品堆放在大仓库里,底下要有栈板铺地,边上需和墙壁有5厘米的间隙,以防止商品受潮。如果多层堆放,则应把大体积、重量较大的商品放在后面和下面,小体积、重量较轻的商品放在上面和前面,尽量避免压碎碰坏商品。退货、换货、报废的商品应集中在专门区域,定期处理,不能和正常商品混放在一起。

3.仓库

仓库应该保持清洁、卫生、通风、干燥,货架和堆栈之间有足够的通道。库房必须有防火措施和设备、排水和通风设备,以及有警报装置。

4.进出库

商品进出库必须有专人负责办好登记手续,日清月结。退货、检货、报废都应该登记造册,经查验后方能取退。库内商品进出次序应按时间先后,先进先出。与库房无关的闲杂人员,不应进出仓库。

总之,采购、进货是商场(商店)经营的第一道重要环节。从采购到进货,经验收后入库,每一个节点都必须严格遵守程序、要领和规定,把握好商品的品质、规格和货量。否则,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带来无可挽回的商誉和经济的损失。

如何处置商品存货

存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确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总成本最低,从而避免商品过季。保持适当的库存,保证商场(商店)良性运转、轻松赢利,保证顾客想买的时候有相应的货品;最终目的是将商品变成现金,并创造利润。

(一)分析存货过剩的原因

造成存货过剩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都属于人为的因素。下面是存货过剩的主要原因:

(1)对未来市场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能获得顾客的认同,就会造成存货积压。

(2)商品的规划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商品组合、款式、规格没能针对市场的需求。

(3)销售能力差。不论是店员的销售能力或者是广告促销的能力,如果不及其他竞争者,市场的萎缩很快就会反映到存货的增加上。

(4)商品品质不能符合顾客要求。有瑕疵的商品,不但不能卖出去,即便销售了也将被顾客退回,成为永远压箱底的存货。

(二)明确存货失调的后果

如果没有控制好存货而造成存货失调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以下后果:

(1)造成机会损失,增加资金利息负担。

(2)增加商品整理、包装、运输费用。

(3)增加仓储设备购置及设备折旧费用。

(4)商品品质恶化,商品过时,不再有竞争力或销售的价值。

(5)增加处理存货的困扰。

(6)增加商品仓储、折旧、租赁、水电费用。

(7)减少商品销售与创造高毛利的机会。

(8)对品牌形象有负面影响。

(三)有效控制存货的方法

1.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

假定商场(商店)每日正常出库量为120件,即日最低安全库存量为160件,如果商场(商店)经验是每6天向供货商订一次货,而路途运输时间是7天,那么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应该是:120×(6+7)+160=1720件,公式是:日销量平均数×(订单间隔天数+运输途中天数)+日最低安全库存量=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有了这个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双方就能做到心中有底,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标准的参考数,具体情况还应考虑。

如遇“五一”节、国庆节等长假,必须考虑节假日的促销情况,情况好的话可能是正常的日销量的2-3倍,所以节前要做好充分的库存准备。若在某一时间段厂家有订货优惠政策时,一般可考虑多订一点货,虽然超出了正常的库存数,但属力所能及的范围可以多订,同时要留有余地,不能贪多,以免因政策或市场有变动造成积压。

2.ABC分类库存管理法

当然不是所有的库存商品的比重和管理方法都相同。根据2:8管理法则,一般规律是:仅占销量20%的商品,却占了销售利润的80%,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A类商品;占销量的40%~60%的商品,销售利润占15%,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B类商品;而占销量的30%~40%的商品,销售利润却只占5%,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C类商品。

虽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情况并不一定像上述的比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参考这种方法将商品进行ABC分类库存管理,在进货资金的倾斜、库存商品的数量、库存商品的摆放上,A类商品应摆放在进出最方便的地方等。

下面再提供一些能有效控制存货的策略:

(1)确定存货处理政策。当存货产生的时候,应有明确的存货处理政策,告诉店员多久之内、要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渠道把存货处理完毕。

(2)找出造成存货增加的原因并加以预防及改善。较常用且简便的方法为“鱼骨图”或称“要因分析图”,它能帮助我们像抽丝剥茧一样把造成存货增加的原因找出来。

(3)加强商品的规划能力。明确商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对目标市场的需要有充分的认知及数据的支持,才能规划出满足市场需要的商品。

(4)提升销售能力,销售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不断地学习与训练。

(5)存货分类管理。存货分类管理做得愈好,对存货的出清消化愈有帮助。如按品质可分为可售品、瑕疵品、报废品;按销售记录可分为畅销品、滞销品、一般商品等。

(四)管理库存商品的方法

做好商品库存管理要有正确的存货数据,首先要有正确的出入货记录,库存才有正确的反映。因此,每次公司返货都要将来货进行确认以确保电脑数据无误,而当店铺发展到不止一家的时候,出入货数据就更难掌握,这时应用存货账方法记账。

(1)开账,用一次实盘数作为存货账的起始数据;(2)收集并整理好所有单据(公司出货单、转货凭证、销售数据、盘点表等);(3)记账,使用三栏式账页;(4)将进货记入收货栏,将销售记入发出栏,将非销售出货记入收货栏(用红笔写);(5)充分使用摘要,注明每一笔数据的来龙去脉。

如何理货与补货

(一)理货和补货的基本原则

1.理货的基本原则

(1)货物凌乱时,需做理货。

(2)零星散货的收回与归位是理货的一项重要工作。

(3)理货区域的先后次序是:端架—堆头—货架。

(4)理货商品的先后次序是:快讯商品—主力商品—易混乱商品——般商品。

(5)理货时,必须将不同货号的货物分开,并与其价格标签的位置一一对应。

(6)一般理货时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

(7)补货的同时,进行理货工作。

(8)每日销售高峰期之前和之后,需有一次比较全面的理货。

(9)理货时,需检查商品包装(尤其是复合包装)、条形码是否完好,缺条形码应迅速补贴,破包装要及时修复。

(10)退货商品及破包等待修复的商品,不能停留在销售区域,只能固定存放于本部门某一库存区。

(11)理货时,每件商品有其固定的陈列位置,不能随意更动排面。

(12)理货时,做到非销售单位、非销售包装的商品不得零星停留在销售区域。

(13)每日营业前理货时,做商品、货架、通道的清洁工作。

理货后的标准:

商品的价格标签是正确的、干净的;

商品陈列的位置符合陈列图;

商品陈列整齐;

商品陈列符合先进先出;

商品的标签、包装、保质日期是经检查合格的;商品的零星散货已经归回正确的位置;商品的缺货标签正确放置;

商品的破损包装已修复;

商品陈列是符合安全原则等。

2.补货的基本原则

(1)商品缺货、营业高峰前、结束营业前必须进行补货。

(2)补货以补满货架或端架、促销区为原则。

(3)补货区域的先后次序:端架一堆头一货架。

(4)补货品项的先后次序:促销品项一主力品项—一般品项。

(5)当商品缺货但又无法找到库存时,必须首先通过对系统库存数据的查询进行确定,确定属于缺货时,将暂时缺货标签放置在货架上。

(6)补货时不能随意更动陈列排面和陈列方式,应依价格标签所示陈列范围内补货。

(7)补货时同一通道的放货卡板,同一时间内不能超过三块。

(8)补货时所有放货卡板均应在通道的同一侧放置。

(9)货架上的货物补齐后,第一时间处理通道的存货和垃圾,存货归回库存区,垃圾送到指定点。

(10)食品和有保质期限制的商品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11)补货时必须检查商品的质量、外包装以及条形码是否完好。

(12)补货时必须检查价格标签是否正确。

(13)补货以不堵塞通道、不影响卖场清洁、不妨碍顾客自由购物为原则。

(14)促销人员可以进行补货,但不能改变陈列的位置和方法。

(15)当某种商品缺货时,不允许用其他货物填补,或采用拉大相邻品项排面的方法填补空位,要保留其本来占有的空位,除非新的陈列图到位。

(二)补货的流程

在营业高峰前和结束营业前容易缺货,店长应要求店员及时发现商品缺货情况,并进行补货。补货以补满货架、端架或促销区为原则,尽量不堵塞通道,不妨碍顾客自由购物,补货时要注意保持卖场的清洁。

补货前要先对系统的库存数据进行确认,确定属于缺货时,将暂时缺货标签放置在货架上。补货品项依促销品项、主力品项、一般品项的重要等级依次补货上架。有保质期限制的商品和食品必须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补货时要注意检查商品的质量、外包装以及条形码是否完好,价格标签是否正确。按区域依货架的顺序进行。店员可在不改变陈列位置和方法的前提下进行补货。

货架补齐后,要及时清理通道的垃圾和存货,垃圾送到指定点,存货送回库存区。

补货应注意的事项:

对已变质、受损、破包、受污染、过期、条码错误的商品严禁出售。

需要补货时,必须先整理排面,维持好陈列柜的清洁。

补货时要利用工具(平板车、五段车、周转箱等)进行补货,以减少体力支出,提高工作效率。

叠放在栈板上的货品,应注意重量及体积大的放在下层,体积小和坏的在上层,摆放整齐。

补货完毕后速将工具、纸箱等整理干净。

补货完毕后需检查价格是否与商品对应。

补货时商品要轻拿轻放。

(三)理货、补货的例外处理

1.存货不足

由于商品的存货不足无法补满陈列位置,采取纵向向前排列的方法,即将商品拿到前方与货架的边缘平齐摆放,使陈列看起来相对充实。绝不允许将商品的库存存放在库存区不进行补货,而采取向前拉排面的方法进行补货或理货。

2.缺货

正常销售的商品如果缺货,应放置暂时缺货标签,同时维持其原有排面。绝不允许随意挪动价签位置或拉大相邻商品的排面以遮盖缺货。若某项产品补货次数频繁,需要改变陈列面的大小,应按陈列图的更改程序进行,只有新陈列图被书面批准后,才可以更正陈列。

附:补货明细单

店名:日期:

编码品名数量SMLXLXXL金额备注填表:复核:

商品损失管理方法

(一)进货时的商品损失管理

(1)查看进货传票与商品的实际数量是否有出入。如电话订货,容易出现进货传票记载的商品种类、数量与送来的货品不符的现象。尤其是向批发商订货时,由于品牌、大小、包装、容量或重量的错误,导致价款与实际进货不符。

(2)检验是否有未验收或验收不够准确的情况存在。如在生意繁忙的时候,无法分身对订货数量和规格进行详细验收核对,商品就直接被搬入仓库,也是造成损失的原因。因为当商品未经检验就进入库存,到要出货或商场(商店)的货源需要替补时,直接从库中取出来卖,可能发生商品短缺、污损等。而商品污损的原因,有可能是在对方送货之前,商品就已在卖方的仓库中堆放太久。

(3)查看进货记账上是否有商品损失。虽然进货传票记载无误,商品的验收也正确,但是把它转记入账簿时,由于记载的失误,也会造成商品的损失。

(4)查看是否存在仓储管理不良的情况。仓库等保管场所不良、温度管理不良也会引起商品损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光线的照射、水的侵蚀、虫害、变质、防火不当、包装破裂与堆积方式的欠妥等而造成商品损失。

为及时发现和防止进货时的商品损失,店长应注意核对清楚进货的商品和传票,特别是数量、单价、订货的单位等。尤其是与进货传票有关的记账,应同时做好检验工作。

(二)销售阶段的商品损失管理

销售阶段造成商品损失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卖错价钱造成的,如成本40元售价70元的商品,误把它当60元卖掉,则原来有30元的利润,现在变成只有20元的利润了;另一方面是计量错误造成的,这种情况较多,如15公斤装卖20元的商品,误把17公斤装进去但贩卖时仍照20元卖,当然损失了2公斤的商品。此外,因为包装纸使用的错误,计量器的失灵、量法的错误,也易导致商品的损失。还有付账或收账的错误,也会造成商品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