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策历来为古今为政之人所重视,“夫尚贤,政之本也”。可以说,如何用人是政治斗争中成功与否的关键。显赫与悲凉,喜剧与悲剧,只不过是世间轮回生灭的一幕,逃不过的是命运天意的安排。
治国之道,务在举贤
不管是仁义礼忠的儒家文化,还是无为而治的道家学说,都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任官唯贤才”,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人才的重视,对任才举贤的认识是那么的深刻,以至于每一个精辟的观点能够穿越几千年而依旧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黄金累千,岂如一贤之重
唐太宗重视人才,但他并不滥用官吏,相反,他一直坚持“官在得人,不在员多”的用人方针。
他认为用人得当是最关键的,就算是官员数量少,只要得人,照样可以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而如果任用无能之辈,人再多也只能人浮于事,相互推诿,毫无效率。因此,他也实行过精兵简政的政策,曾经调整全国行政区划,以减少不必要的官员,并且削减中央政府机构设置,否定了吏部提出的内阁编制七千余人的奏议,命“精官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唐太宗还下令在规定数额之外“超编”官员一名者,主管官员要杖刑一百,超出十名要受两年徒刑。唐太宗注意让官吏各司其职,致力于自己的工作,他派御史“训察百官”,同时,还规定各级官员每日出勤要“点检”,就相当于今天的签到,一次点检不到的就要被笞刑十下。各级官员经办事项都有严格规定,皇帝的诏书一旦确定下来,必须当日颁行,不得“稽缓”,违者受罚。结果不但没有降低政府的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唐太宗也注重官吏的年轻化建设,积极完善退休机制,鼓励年老体弱的官员退位让贤,给干练的年轻官吏锻炼的机会。地方行政机构也予以裁并,因山川形势之便,分全国为十道。同时,为了改善地方行政管理,他亲自考察各个地方官的经历,两次派遣专使到全国巡视考察地方行政。
唐太宗特别善于听取大臣的劝谏。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是以其“雄才大略而又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的。
唐太宗不仅善于纳谏,还主动引导大臣评论朝政,采取多种方式让臣下把意见反映出来。唐太宗也经常主动提出一些问题,征求大臣们的意见,或者组织大臣进行辩论,从而听取正确的意见。
为了给大臣创造批评朝政的条件,唐太宗还从制度入手,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样一来,谏官能够及时了解朝政内幕,政策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指出,三省长官也就不敢谎报政绩,而史官可以更好地记录皇帝和大臣的言行,撰写史书,起到监督作用。
唐太宗用人注重德才兼备。他公开宣布:“朕之授官,必择才行。若才行不至,纵朕至亲,亦不虚授。若才有所适,虽怨仇而不弃。”他曾经对魏徵说:“国君在选拔官吏上绝不能草率从事。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天下人都会看到,每一句话天下人都会听到。任用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大家都会勤勉工作;任用一个坏人,其他不好的人也就会前来投机。所以,用人一定要慎重!”魏徵非常同意他的观点,认为考核官吏要以政绩来决定是否升迁罢免,要以德行好坏来决定用还是不用,并说,“太平之时,必须才行兼备,始可任用。”
唐太宗的看法是正确的。天下大乱的时候,为了争夺天下,当然可以放手使用人才,只要对战争胜利有用;而当天下统一,国家太平的时候,在选用人上就要注重德的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地发展生产,安定百姓,从而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在用人要才行兼备这一点上,唐太宗对许敬宗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敬宗在武德年间就是唐太宗的府中幕僚,非常有文才,他曾在唐太宗的马前草拟诏书,挥笔而就,令许多人赞叹不已。但他跟随唐太宗三十多年都没有获得重用,原因何在?就是因为许敬宗“才优而行薄故也”。后来许敬宗果然投向武则天,差点断送了大唐基业。
唐太宗还十分注重按照功绩授予官爵。他大封功臣的时候,房玄龄被擢为中书令,与长孙无忌等五人列为第一等功,进爵邗国公,赐封一千三百户。一些皇亲国戚,因为没有进入一等功臣之列,而口出怨言,以为房玄龄为刀笔之人,不应功居第一。其中唐太宗的叔父淮安王李神通和骁将尉迟敬德闹得最凶。对此,唐太宗回答说:“国家大事,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画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并且指责李神通说:你虽然有首倡之功,但后来在同窦建德和刘黑闼的两次作战中,一次全军覆没,一次望风逃窜,你虽是皇族贵戚,但决不能以私恩滥与功勋之臣同赏!接着,他又警告尉迟敬德说:我以前在读《汉书》时,看到汉高祖屠杀有功将领,常对高祖心怀不满。但是你经常居功自傲,触犯法律,我现在才明白汉初大将韩信和彭越等人的受戮被杀,并非是汉高祖的过失。国家大事,赏罚两种而已,你要自珍自爱,免得将来后悔莫及。二人听罢,出了一身冷汗,当即表示悔过自新,争功风波也自然得到平息。唐太宗为了表示对人才的尊重和礼遇,他仿照汉光武帝画云台二十八将,命人在凌烟阁画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像。这些人出身很不一样,有铁匠出身的尉迟敬德,士卒出身的秦叔宝等,但都根据功劳进入了凌烟阁,体现了唐太宗对人才一视同仁的胸怀。
唐太宗是我们中国古代久负盛名的明君,他的用人自有一套。他在晚年写的《帝范》一书中就反复强调:“国之匡辅,必待忠良,任使得人,天下自治。”并且认为“黄金累千,岂如多士之隆,一贤之重”。在他的一生中,可以说彻底贯彻了这个理念,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学习。
女皇纳才非等闲
人才是安邦治国之本,所以武则天称帝后,高度重视选拔人才,并且规定了很多选任的办法。如人可毛遂自荐,创立了“自举”制度。规定内外九品以上的官吏和百姓都可以毛遂自荐,根据自己的才能要求升官或做某官;设立试官。下令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先让其试着担任一定的官职,然后根据表现提拔重用或罢免;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广泛搜罗人才,并且开创了殿试制度,亲自考核贡生,量才录取。为了防止舞弊,她发明了糊名制度,使评卷人看不到答题人的名字,这种制度我们今天依然沿用。另外,她还开设南选,专门给岭南等边远地方的人一个当官的机会。据有人统计,武则天的时候录取的进士人数是唐太宗时期的两倍以上。科举制度不计门第,不讲地位,选拔了很多有才能的人到各级衙门任职。
武则天用人的第一个优点是能够不计门第,不避仇怨,甚至不分性别,经常破格使用人才。她手下有名的女官上官婉儿是被武则天杀掉的大臣的女儿,但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文才很好,于是不怕报复,大胆地把她留在身边,颇为信任重用。凡是批阅奏章,起草诏令的事情,很多都交给上官婉儿办理。还有,徐敬业叛乱的时候,骆宾王曾经写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笔锋犀利。武则天看了,第一反应不是生气,而是深为这样的人才不在自己的手下而惋惜。武则天当政时期,任用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比如郝处俊、杜景俭、徐有功、魏玄同、魏元忠、姚崇、裴行俭、娄师德、王孝杰、唐休景、狄仁傑、王及善、朱敬则等,这些人很多都出身低微,但依然受到重用。
武则天用人的第二个优点是能够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唐太宗是武则天一直推崇的人,她少年时代是在太宗身边度过的,耳濡目染过太宗从谏如流的大度胸怀。武则天登基后也效法太宗,让群臣各抒己见,使群臣能畅所欲言,以集思广益。她还注意听取老百姓的呼声,在皇宫前面设立了东西南北四个箱子,分别接纳老百姓不同的意见,从而了解百姓的想法,更好地施政。武则天能够容忍破坏自己兴致的劝谏,颇有肚量。圣历二年冬天,一树梨花奇异地开放,武则天很高兴,认为是天降祥瑞,于是命人折了一枝询问大臣是什么奇瑞。大臣们也很配合,说是陛下恩及草木,所以梨树再次开花。大臣杜景俭却对这种鼓吹祥瑞的做法不满,他说现在已是冬天,而草木再次开花,显然违反了自然规律,臣担心是陛下布教施政有亏导致的,臣等身为宰相,也自然不可推卸责任,这是臣之罪过,说完了倒地请罪。武则天听了他的直谏很是感动,脱口说道:卿真宰相矣!
武则天用人的第三个优点是能够爱护贤才。狄仁傑是武则天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她很尊重狄仁傑,称呼他为“国老”,而不是直呼其名。狄仁傑每次去见她的时候,她都不让他下拜,她说看见你下拜,我的腰也感到痛。一次,狄仁傑陪着武则天游玩,他的坐骑受惊狂奔,武则天马上叫太子跑上前去,抓住狄仁傑的马缰绳,让狄仁傑能平安下马。最典型的一次是在长寿元年,狄仁傑、任知古等人被酷吏陷害,进了大牢。狄仁傑被迫承认了自己谋反,但是事后他找了个机会,将自己的冤状写在一块布上,放在丝棉袄中,借天气转热请狱官转交家人,狄仁傑的儿子由此拿到这块布,于是上告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责问经办此事的来俊臣,来俊臣说假如没有事实,狄仁傑怎么会承认谋反。武则天不太相信,就派人前去查询,但来人不敢说真话,应付了事。来俊臣又假造了一张狄仁傑的“请死表”,转交给武则天。武则天还是不信,亲自召见了狄仁傑,问他为什么承认谋反。狄仁傑说了屈打成招的事情,武则天又问“请死表”的事,狄仁傑说没有这回事,武则天就将他放了。后来狄仁傑死的时候,武则天感叹道“朝堂空了”。每逢朝廷遇大事不决的时候,武则天便慨叹国老何以死得这么早。
在我国古代,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史书上对于女主当政向来多有微词,何况她还做了皇帝,所以《旧唐书》中对她可以说是极尽诋毁之能事,说了很多很过分的话,但是有一点他们不能否认,那就是武则天的用人,连这些封建保守的史家也不得不赞叹,可见女皇帝的用人水准确实不虚。《旧唐书》中对武则天的用人也不得不给予很高的评价: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有旨哉,有旨哉!
武则天用人也有缺点。她是个女子,当上皇帝之后,肯定有很多人反对,于是武则天就用驯马的方法控制群臣,维护自己的统治。
武则天不仅不简单,简直是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人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
太监军师——高力士
决定历史的因素很多,研究历史的角度也很多,任何单一的框架都可能会有失客观。正如高力士,许多人只认为他是奸臣,其实历史上的高力士,却是一位有权有势并且也做过一些好事的人。
审时度势,立功得宠
贞观二十年(646年),冯盎去世,家道逐渐中落。嗣圣元年(684年),冯家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论辈分,他是冯盎的曾孙,母亲麦氏是隋将麦铁杖的曾孙女。不久,冯家族因罪被抄家,麦氏的丈夫被杀,儿子被送到岭南讨击使李千里那里。过了几年,李千里见冯氏之子聪明伶俐,身体强壮,便把他同另一个男孩一起净了身,分别取名力士和金刚,然后送入皇宫当宦官。
这时的武则天已经66岁了。从她自高宗时实际操纵政柄以来,已有四十余年。在这些年中。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百般操劳,兼之繁琐的庶政缠身,使她耗尽了精力。政务之余,希望有人能够给她解闷,以解脱烦忧。力士入宫后,很快以其行事聪慧、口齿伶俐博得武则天的喜欢,让他留在身边,侍奉左右。
本来这是力士逐步升迁的良好开端,不料因受别人牵连,力士惹恼了女皇则天,一怒之下,被鞭挞后逐出宫城。这时,老宦官高延福收养了他,作为螟蛉之子,从此,力士改姓高。高延福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交情颇厚,常相来往,力士遂得以经常出入武三思家,并得到武三思的好感。当时,武三思凭裙带关系,在朝廷上权势熏天,高力士见有利可图,便竭力投靠。转眼又过了一年多,通过武三思的说项,武则天把高力士重召回皇宫,隶属司宫台。唐代的内侍省,设内侍4人,内常侍6人,负责宫内事务。高宗时内侍省改名为内侍监,武则天时改名为司宫台。
经过这一番挫折,高力士体会到宫廷生活的险恶。此后,他待人处事更加谨严、慎密,遇事三思而后行,果然再没有出什么纰漏,重新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几年过去了,高力士在宫中也逐渐长大成人,体健貌伟,身高六尺五寸,说话办事善解人意,又熟悉宫中所有的规矩礼仪,被提拔为宫闱丞,掌管宫内的法纪制度,出入管钥。
高力士是一个颇有心机的人。他时刻观察着政局的变化,决定自己的每步行动。此时步入晚年的武则天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张狐假虎威,横行不法,激起了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众大臣的不满,使武则天本来就不牢固的政治根基更加动摇。高力士隐约感到女皇武则天的政权倾倒在即,于是悄悄地、不露声色地开始寻找新的靠山。
曾立而即废的睿宗李旦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才智过人,仪表非凡,显露出一个英明帝王的出众才华和气度。武则天对这个孙子也是青睐有加。垂拱三年(687年)他被封楚王,长寿二年(693年)改封临淄郡王,历官右卫郎将、尚辇奉御。高力士看出李隆基将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人物,于是全力奉承,倾心附攀。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重,住在洛阳迎仙宫长生院。后竟卧床不起,不再接见朝臣,连几个宰相也有一个多月未跟女皇见面了,所有奏章统由其面首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处理。女皇下什么敕书诏令,则由婕妤上官婉儿代笔。这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当初上官仪替高宗起草废武后的诏书,做了高宗的替罪羊,他被害后,其女眷没入宫为奴。那时婉儿还是一个年幼的女童。她天分好,又用功学习,14岁就会作诗。武则天就封她为女官,让她代笔草拟敕诏。上官婉儿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少不了乘机弄权。这样一来,朝政越发不成样子。大臣们人心惶惶,无所适从。
在这种形势下,宰相张柬之跟司刑少卿桓彦范、尚书右丞敬晖和相王府司马袁恕己商量,说服了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和右羽林将军杨元琰、左武卫将军薛思行等,发动了宫廷政变,诛杀了二张兄弟,逼迫重病在床的82岁的女皇武则天退位,迎中宗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时年50岁的中宗复位后,册立韦妃为皇后。韦皇后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她要仿效武则天做女皇,因此千方百计扩大韦氏家族的势力。同时,她和武三思勾搭成奸,又收罗了一批追随者,形成了以韦后为首的韦、武集团,猖獗一时,诬谄、迫害张東之等有功之臣。他们大肆挥霍民财,兼之各地水旱成灾,边患频频,闹得民不聊生,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