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论集
47528500000067

第67章 《智识过剩》

这是一篇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厉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杂文。作者先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说起,然后从容入题,谈到“智识过剩”。鲁迅说:“然而智识也会过剩的,智识过剩,恐慌就更大了。”为什么会“恐慌”?“据说中国现行教育在乡间提倡愈甚,则农村之破产之愈速。”接着以反语刺之:“这大概是智识的丰收成灾了。”既然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生产过剩,将牛奶灌入海里,将棉田铲光,据以类推,“中国却应当铲智识”。文章做到这里,已经准备了引而不发的蓄势。

但是,作者并没有径直去写中国的铲知识。蒋介石不是步趋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的吗?那末先看看这“西洋传来的妙法”。“五六年前,德国就嚷着大学生太多了,一些政治家和教育家,大声疾呼的劝告青年不要进大学。现在德国是不但劝告,而且实行铲除智识了:例如放火烧毁一些书籍,叫作家把自己的文稿吞进肚子去,还有,就是把一群群的大学生关在营房里做苦工,这叫做‘解决失业问题’”。蒋介石政府也终于效颦起来了,“嚷着文法科的大学生过剩”。查一查1933年5月该政府的教育部令,还制造了一个堂皇的理由,说什么“吾国数千年来尚文积习,相沿既深,求学者因以是为趋向,而文法等科又设备较简,办学者亦往往避难就易,遂致侧重人文,忽视生产,形成人才过剩与缺乏之矛盾现象。……丁兹外侮日亟,国家经济衰落达于极度时期,自非造就多数实用科学人才,不足以应非常环境及社会需要。……现届二十二年度行将开始时期,对于各大学及学院招考新生,自应斟酌情形加以限制,以符纠正文法科教育畸形发展之旨。”据说要限止文法科大学生原来是为了发展理工科,是为了生产和应付非常环境——抗日的国防(?)之需,这怎么不是一个堂皇的理由呢?但是,这样的伪造的理由经不起鲁迅一驳,就被戳穿了。鲁迅不是逐一去批驳限止文法科大学生为什么荒谬,他只是举出一件事,就达到釜底抽薪的战果:“就是中学生也太多了。要用‘严厉的’会考制度,像铁扫帚似的——刷,刷,刷,把大多数的知识青年刷回‘民间’去。”既然对待中学生尚且如此,侈言文法科大学生太多,岂不完全是一种有预谋的造谣吗?

问题不能不使人提出来。中国不是文化落后吗?不是“百分之八九十的人还不识字吗?”怎么会因为智识过剩而闹恐慌呢?然而这却是千真万确的“客观现实”。

不管现象多么复杂纷纭,鲁迅总能通过现象一下抓住事物的本质;不管反动派的宣传工具耍什么花招,鲁迅一下子就无情地揭穿了敌人的谜底:“智识太多了,不是心活,就是心软。心活就会胡思乱想,心软就不肯下辣手。结果,不是自己不镇静,就是妨害别人的镇静。于是灾祸就来了,所以知识非铲除不可。”叫嚷“知识过剩”,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原来是为了法西斯统治的目的。

如果文章做到这里,一般也可以完卷了,因为从提出问题,已经到了解决问题。但是,以思想的深刻性见长的鲁迅,他不满足在打击敌人上的浅尝辄止。他根据敌人的法西斯主义的逻辑,进行推论道:“单是铲除还是不够的。必须予以适合实用之教育,第一,是命理学——要乐天知命,命虽然苦,但还是应当乐。第二,是识相学——要‘识相点’,知道近代武器的利害”。末了,鲁迅写道:“有了这样的实用教育,智识就不过剩了。亚门!”因为到了那时,知识分子不是做奴才,便成了酷刑和屠杀的牺牲品,真是只有上帝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