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常识全知道
47611400000016

第16章 史学常识(4)

朱棣11岁封燕王,镇守北平。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三年之后攻占京师(今江苏南京),并夺取帝位。改年号为永乐。永乐四年(1406年)决定营建北京宫殿。永乐七年(1409年)派亦失哈等设置奴儿干都司,管辖今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疏通了大运河,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位期间,解除藩王兵权,加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始宦官干政时期。又屡次派兵打击蒙古贵族的势力,巩固北部边疆。曾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远到东非,使中国与亚非各国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得到促进。受朝命并入贡者达30余国。曾命解缙等编纂《永乐大典》,以保存大量古代文化典籍。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出征北疆,七月卒于北征途中的榆木川。

永乐皇帝朱棣是紫禁城里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明代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在位22年,在明代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颇多作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永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被称为“永乐盛世”。

伊尹扶汤

伊尹(生卒不详),名挚,因在伊水居住,故以伊为姓,是商朝初年著名的丞相、政治家。伊尹原为有莘氏的陪嫁奴隶,陪嫁到商汤那里,成为商汤的厨师。伊尹有远大的抱负,就利用给商汤进食的机会向商汤分析天下形势。商汤很欣赏他,就任命他为宰相。伊尹劝商汤取夏桀之位而代之,建立了商朝。伊尹担任宰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

伊尹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五代60多年,始终忠心耿耿,史称贤相。据《史记》记载,太甲继承王位后,伊尹尽心辅佐,劝他做个贤德的君王。太甲起初还能听从,后来就有些忘乎所以了,伊尹多次规劝,太甲根本听不进去。伊尹于是就把太甲送到汤墓附近的桐宫桑林去反省,三年后得知太甲确实变好,才亲自带着商王的冠冕衣服,到桐宫迎接太甲。于是太甲勤政修德,把商朝治理得繁荣昌盛。

伊尹为商王朝延续六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他对商王朝作出的巨大贡献,他的“宽以治民”的思想是儒家仁政思想的基础,被世人称为“元圣”。

周公辅政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当时成王年纪尚幼,管叔、蔡叔怀疑国王要篡夺王位,便联合商朝的贵族进行反叛。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唯恐失去天下贤人,为了接待贤士,他曾多次在洗头时,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去接待;在吃饭时,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地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的典故。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后来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请求回到自己的封地。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示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曾提出“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如《金縢》、《无逸》等。周公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周公思想对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

齐相管仲

管仲(前725-前645),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他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管仲初事齐国公子纠,助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齐桓公不计前嫌,经鲍叔牙保举,任其为卿。

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但桓公未听,轻率进攻鲁国,结果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废除了齐国原来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使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二十一个乡,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在军事方面,管仲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策略,获得了成功。

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功于齐国,被齐桓公尊为仲父。

晏婴相齐

晏婴(约前585-前500),字仲,谥平,世称晏平仲,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大夫晏弱之子,齐国杰出的政治家,也是齐国历史上唯一可与管仲并称的一代名相。他从公元前556年袭父爵为齐国大夫,历事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代国君,齐景公时为国相。

齐国凭着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余威,在政治、经济形势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奢侈腐化的生活风气日甚一日,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晏婴继承了桓公、管仲富国强兵的政策,立足齐国实际,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提出了合乎齐国国情的主张和措施。他在“民本思想”的指导下,为政尚礼,以礼治国;敢于直谏,匡君救失;重民举贤,廉俭力行;刚柔相济,忠心爱国,从而使正在走下坡路的姜齐政权,能够在列国称雄中一直保持着大国的地位。晏婴因此也得到了诸侯们的敬佩。

晏婴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把谏君作为政治生涯的重要内容。针对当时赋敛严重、刑法严峻的实情,晏婴劝齐景公废止了刖刑,减轻了征敛,保持了社会的稳定。他甚至敢于多次劝谏“内好声色,外好犬马”的齐景公停止奢侈,实行廉政。晏婴的犯颜强谏,不但没有招来齐景公的恼恨,反而使齐景公对他越发地器重,甚至言听计从。

晏婴在生活作风上,“以节俭力行重于齐”,身为辅相,仍“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景公三赐美宅而不受,可见晏婴之美德。司马迁说:晏子“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刘向称赞晏婴“尽忠及谏道齐,国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附亲”。

范蠡归湖

范蠡,春秋末期军事谋略家、政治家,越国大夫。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楚国联越制吴,入越任大夫,为越王勾践重臣。

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战败越国。范蠡随勾践入吴为臣仆三年,备尝屈辱之苦。获释归国后,悉心治军,与治政的文种共辅勾践兴越灭吴,制订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计谋,暗中积聚力量,结好齐、晋、楚,并导吴北进中原,终使吴国因连年对外用兵而衰耗,越国休养生息而强大。最终灭掉吴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与西施乘舟泛海入齐,自称鸱夷子皮。传说后又移居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改姓朱,称陶朱公,经商致富。范蠡一生善观大局,长于谋略,既能治国用兵,又能齐家保身,史书概其平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汉书·艺文志》著录《范蠡》兵法二篇,此书已佚。

秦相李斯

李斯,字通古,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为郡小吏。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像在粮库里偷吃粮食的老鼠,才能为所欲为,尽情享受。

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小吏,到齐国求学,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后李斯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所采纳,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秦统一天下后,李斯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为丞相。他建议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又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百家著作,禁止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还参与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制度。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李斯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践法家思想。他受到秦王政的重用后,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辅助秦王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运筹帷幄汉张良

张良(?-前186),字子房,西汉初年的重要谋臣,先世为战国时韩国人,祖父开地、父平,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张良倾全部家财寻求刺客为韩报仇,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刺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于是张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学《太公兵法》。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不久投奔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刘邦进据咸阳时,张良劝说刘邦还军灞上,因此得到秦民的拥护。项羽进入关中后,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楚汉相争时,张良“长计谋、平天下”为刘邦所采纳,提出不立六国后代,争取英布、彭越起兵反楚,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帮助刘邦取得胜利。

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后来,他借口体弱多病,逐渐从官场中抽身,学习“辟谷”、“轻身”之术,抛弃人间世事,不食人间烟火。惠帝六年(前189年)张良病卒,谥号文成侯。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与韩信、萧何合称为“汉初三杰”。

东晋名相谢安

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家族是流寓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谢安初隐居会稽东山,不愿做官,屡次谢绝征召,与王羲之、支遁等遨游山水,以音乐诗文自遣。直到四十才出仕为官。当时桓温专擅朝政,孝武帝软弱无能,政不己出,全赖谢安等大臣尽忠臣辅,维持政局平衡,使桓温始终不能取司马氏而代之。桓温一再催促朝廷授给他加九锡殊礼。谢安故意缓行其事,直到桓温病死,使东晋统治延长了数十年。

桓温死后,孝武帝年幼,谢安累官至侍中,独综朝政,政由安出。谢安施政宽和,史称“弘以大纲,不存小察”。永嘉时,大量北民南渡,流入京师。有人主张彻底搜索,谢安不许,认为应以德政抚民,不行烦细苛政,加上强寇压境,不宜扰乱民心,他回答说:“京师若容不了这些人,何以称为京师?”(古义京曰大,师曰众)为了拱卫京师,培植朝廷军事实力,以抗衡长江上游,谢安将北来侨民征募为北府兵,由其侄谢玄统率,改变了荆、扬两重镇的均势。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以号称百万之众伐晋,京师震恐。谢安任征讨大都督,坐镇建康,运筹帷幄,指挥谢玄等取得淝水大捷。翌年九月,谢安请求北伐,令谢玄为前锋,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今山东、河南、陕西南部地区),但谢安父子叔侄遭会稽王司马道子(孝武帝同母弟)倾陷排斥,最终没能取得成功。自淝水之战后,进位太保、太傅,声望极高。

谢安与权臣周旋时,不卑躬屈膝,不违背自己的准则而能拒权臣而扶社稷,自己当政,能够以大局为重,不结党营私,功成名就之时,能够急流勇退,不恋权位,被后人视为良相的代表,“高洁”的典范。

关中良相王猛

王猛(325-375),字景略,东晋十六国时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人,后移家魏郡,前秦丞相、大将军,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王猛幼年贫贱,但好学不倦,成名后隐居华阴。他为人气度不凡,但因不拘小节常被世人所笑。354年,东晋大将桓温北伐至灞上,王猛与其扪虱谈天下,桓温奇其才,邀请王猛一同南返,但王猛看准其优柔无大志,婉言谢绝。

357年,苻坚自立为大秦天王,王猛投奔苻坚,苻坚将王猛比作诸葛亮,招致群臣不满。后来,同为氐族的重臣樊世当众向王猛表达不满,于大殿上爆发严重冲突,苻坚惩处樊世极刑,从此朝臣不敢忤逆王猛改革。甘露元年(359年),王猛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当时太后之弟强德,酗酒行凶,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王猛毫不畏惧,立即将他捕杀,陈尸于市。王猛又与御史中丞邓羌合作,严厉查处害民的官吏,一个月就处置了20多个不法权贵。于是,万官震甫,令行禁止。苻坚感叹道:“今天我才知道天下有法呀!”

王猛不仅在政务上显示出杰出的才能,而且也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大将风范。从东晋太和元年(366年)起,他率军攻东晋荆州、讨伐叛乱的羌旅首领敛歧、出征前凉的张天锡等,都取得了胜利,又平定了前秦宗室苻柳、苻双、苻廋、苻武等人的叛乱,扫清了通往中原道路上的障碍。太和四年(369年)九月,王猛又率军救援前燕,与前燕军一起大败北伐的东晋军队。数月后,他又统兵攻伐前燕,为荡平前燕立下了赫赫战功。

前燕灭亡后,苻坚任命他为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冀州牧,领兵镇守邺城。

建元八年(372年),苻坚又将王猛调回长安,任命其为丞相,总管一切军国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