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十一年(375年)七月,王猛积劳成疾而病逝,谥武侯。死前,王猛曾忠告苻坚:“晋虽僻处江南,然正朔相承,上下安和,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西羌,我之仇敌,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他要苻坚先注意国内的鲜卑人与其他民族,再徐图江南的东晋。说完便去世了,苻坚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霍光那样的最高规格,安葬了王猛,追谥王猛为“武侯”。但苻坚并未听取王猛的临终之言,导致在淝水之战中溃败。
房谋杜断
“房”指的是唐朝的尚书左仆射房玄龄,“杜”指的是唐朝尚书右仆射杜如晦,这两人是唐太宗(李世民)两个得力的宰相。那时,唐朝开国未久,许多规章典法,都是他们两人商量制定的,所以人们把他们两人并称为“房杜”。
房玄龄(579-648),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隋末举进士,任隰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参与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贞观元年(627年)为中书令。后任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他长期执政,与杜如晦、魏征等同为唐太宗的重要谋臣,后封梁国公,曾受诏重撰《晋书》。
杜如晦(585-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中,助李世民筹谋,临机善断,官至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太宗即位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与房玄龄共为辅弼,订定各种典章制度,时人合称“房杜”。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同房玄龄研究国事的时候,房玄龄总是能够提出精辟的意见和具体的办法,但是往往不能作决定。这时候,唐太宗就必须把杜如晦请来。而杜如晦一来,将问题略加分析,就立刻肯定了房玄龄的意见和办法。房、杜二人,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出计谋,一个善于作决断,所以叫做“房谋杜断”,形容他们各具专长而又各有特色。房、杜二人同心辅政,合作得非常协调,所以人们称赞他们“笙磬同音,惟房与杜”。“笙磬同音”,原是《诗经》中的一句,这里借来比喻两个人彼此齐心协作,好像笙、磬两种乐器和谐地合奏一样。
魏征善谏
魏征(580-643),字玄成,先世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人,后居相州内黄(今河南内黄西),中国唐代贞观时名相,以善谏著称。魏征少孤,通贯书术,素怀大志。隋末农民起义爆发,魏征假做道士,以避世乱。大业十三年(617年),武阳郡(即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举兵响应瓦岗军李密,以魏征典书檄,后为李密所重,召为文学参军,掌书记。武德元年(618年),瓦岗军为王世充所败,魏征随李密投奔李渊,遂为唐臣。他先后劝降了据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的瓦岗军余部徐世及据守魏州的元宝藏。武德二年(619年)十月,魏征在黎阳被窦建德所俘,署为夏政权的中书舍人。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王世充相继为唐所灭,魏征遂复归长安,任太子洗马。当时秦王李世民为争夺皇位继承权与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明争暗斗。武德九年(626年),魏征劝建成早除世民,未被采纳。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素有胆智,忠心耿耿,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力争,犯颜面谏二百余次,从不委曲求全。
贞观十二年(638年),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之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年),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遣使探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太宗亲自为魏征撰成碑文,亲书刻石。同年,太宗在凌烟阁图画24名功臣的肖像,魏征名列第四。
半部《论语》宋赵普
赵普(922-992),字则平,北宋政治家。赵普智谋多,读书少,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赵普善吏道,与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黄袍加于赵匡胤之身,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北宋),普受封为右谏议大夫,充职枢密直学士。
宋太祖依照赵普“稍夺兵权,制以钱粮,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于建隆二年(961年)“杯酒释兵权”,削夺了朝中诸将的兵权;建隆四年(963年),加强中央集权。乾德五年(967年)春,赵普被封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赵普当上宰相后,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每次退朝回到家后,就会打开书箱拿出书来读,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非常果断。他死后,家里人打开书箱,原来是一本论语。
赵普刚毅果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准。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还是不准。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过些日子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非常无奈,终于任用了那个人。开宝六年(973年),赵普接受吴越王钱俶所送10瓶瓜子金,又违法从秦陇买来木材营建官邸,庇护部下贪赃枉法,宋太祖大怒,赵普被罢相,贬为河阳三城(治今河南孟县)节度、检校太尉、同平章事。
赵普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他所佐治制定的巩固中央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实现统一有一定的贡献。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1190-1244),是契丹族后代,辽皇族的子孙,元代著名政治家,三朝重臣。其父耶律履事金,60岁得子。当时金朝已开始没落,耶律履感慨地对人说:“吾六十而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他借用《左传》中“唯楚有材”的典故,为其子取名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博学多才。后随成吉思汗从军参政,官至中书令(宰相)。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当时有“长髯人”之称。他勇略过人,正直廉洁,在朝廷内外威信很高。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成吉思汗非常赏识耶律楚材的才华,他曾说过:“此人天赐我家,而后国君庶政当悉委之。”
其后,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乃马真皇后先后当政,军政大事均交由耶律楚材管理。窝阔台汗即位后,耶律楚材倡立朝仪,劝亲王察合台(太宗兄)等人行君臣礼,以尊汗权,从此更日益受到重用,被誉为“社稷之臣”。耶律楚材积极恢复文治,使新兴的蒙古贵族逐渐放弃了落后的游牧生活方式,采用汉族以儒教为中心的传统思想和制度来治理中原,使战争不断的乱世转为和平的盛世,使先进的中原封建农业文明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蒙古军队曾以嗜杀著称,凡攻城邑,如果敌人反抗,就会屠城。灭金政权破汴京城时,欲屠尽全城居民,耶律楚材谏止,汴京147万生灵得以保全性命。金朝覆亡后,秦(今甘肃天水)、陇(今甘肃陇西)等20余州军民因害怕屠城,皆抗命不降,又是耶律楚材居中调停,窝阔台下诏不杀,于是秦、陇等处皆稽首归附。其后蒙古军攻取淮、汉诸城,也照此办理,遂成定例。
耶律楚材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两朝任事近30年,多有襄助之功。后来脱列哥那做皇帝时,逐渐被排挤。公元1244年的5月14日,他悲愤而死。消息传出,倾国悲哀,许多蒙古人都哭了,如同丧失了自己的亲人。汉族的士大夫更是流着眼泪凭吊这位功勋卓著的契丹族政治家。蒙古国数日内不闻乐声。
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少名张白圭,又称张江陵,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明代政治家、改革家,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
明朝中叶,贵族大地主兼并土地的情况相当严重。全国纳税的土地,约有一半为大地主所占,拒不缴税,严重地影响了国家收入,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接二连三地发生,明王朝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张居正前后当国10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一定成效。
在内政方面,张居正整顿吏治,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执政情况,明确职责,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吏,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提高了行政效率,为推行新法做了组织准备。
在经济方面,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重大变革。“一条鞭法”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一条鞭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较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没有土地的工商业者可以不纳丁银,这对工商业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一条鞭法”的推行,使明政府的岁入有了显著的增加,财政状况也有不少改善。国库储备的粮食多达1300多万石,可供五六年食用,比起嘉靖年间国库存粮不够一年用的情况,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张居正还巩固了北部边防,与鞑靼的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的边防更加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
张居正还任用著名水利学家潘季驯督修黄河,使黄河不再南流入淮,于是“田庐皆尽已出,数十年弃地转为耕桑”,而漕河也可直达北京。
张居正的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基本上实现了“法之必行”、“言之必效”,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在国防上增强了反侵略的能力。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及守旧官僚所攻讦,被抄家,至天启时方恢复名誉。
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李自成出身农民家庭,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起义,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崇祯八年(1635年)荥阳大会时,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崇祯十一年(1638年)李自成在潼关战败,仅余刘宗敏、田见秀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东山再起。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又在巴西鱼腹山为明总兵左良玉所败,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人民生活艰难。他用李岩等提出的“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时有“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达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随后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李自成义军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自满的错误,失去警惕。明将吴三桂勾结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勇毅侯。
曾国藩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咸丰二年(1852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适逢母丧,告假回家守孝。其时,太平军声势正威。曾国藩奉旨在湖南办团练,创建湘军,与胡林翼、左宗棠等共筹破敌之策,造战船、建水师,与太平军苦战。后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节制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派李鸿章创淮军,保卫上海;荐左宗棠率军入浙,攻克杭州;自己居中指挥,终于将太平军镇压下去。后又奉旨以直隶总督剿捻,无功回任,因军功封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第一人。
曾国藩虽军务倥偬,却留心洋务,创办江南制造局等近代工业,为洋务派的积极鼓吹者和创始人。曾国藩比较善于运用人才,晚清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辞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道学思想;所作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曾国藩于1872年在南京病故,谥文正。
曾国藩处于清朝由盛转衰,内忧外患的时期,其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成当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字子黻、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中国晚清军政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李鸿章要倡导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年)李鸿章受命回籍办团练,经办淮军,采用西方新式枪炮,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后又继曾国藩之后,相继剿灭了东西捻军。1870年,继曾国藩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控制北洋达25年,并参与掌管清政府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权势显赫的封疆大使。